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原发性高血压脉压水平与尿微量白蛋白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脉压水平与靶器官肾脏损伤,尿微量白蛋白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103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测量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压PP及尿微量白蛋白,按脉压水平进行分组,比较不同脉压水平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之间的差异.结果 脉压≥70mmHg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显著高于脉压<70mmHg的患者,P<0.05.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与脉压水平密切相关,脉压可以作为靶器官损伤的高危预测指标,同时可以更科学合理地指导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脉压(PP)与早期肾损害指标微量白蛋白尿(MAU)和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征象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之间的关系。方法:116名EH患者根据PP水平分为3组,对3组的MAU、C-IMT;斑块发生率、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尿素氮(BUN)、肌酐(Cr)、尿酸(UA)、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血糖(FBG)、体重指数(BMl)等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1.PP≥60mmHg组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MAU水平及C-IMT明显高于PP〈40mmHg组和40mmHg≤PP〈60mmHg组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P〈0.05)。2.即≥60mmHg组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患者颈动脉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PP〈40mmHg组和40mmHg≤PP〈60mmHg组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P〈0.05)。3.C-IMT与MAU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脉压与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密切相关,尿微量白蛋白也是亚临床期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标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脉压、脉压指数与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害的相关性。方法 1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分为:单纯高血压组(EH组)82例,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组(EH+DM组)78例;根据24h动态脉压(24hPP)水平将EH+DM患者分为:24hPP<60mmHg组(40例)和24hPP≥60mmHg组(38例);根据24h脉压指数(PPI)将EH+DM患者分为PPI<0.5组(36例)和PPI≥0.5组(42例)。测量所有研究对象24h动态血压、尿微量白蛋白。比较各组指标,分析PP、PPI与MAU,尿β2-MG之间的关系。结果 EH+DM组24hPP、PPI、MAU,尿β2-MG明显高于EH组(P<0.05);24hPP≥60mmHg组MAU、β2-MG水平明显高于24hPP<60mmHg组(P<0.05);PPI≥0.5组MAU,尿β2-MG水平明显高于PPI<0.5组(P<0.05);PP、PPI与MAU、尿β2-MG成正相关。结论 PP、PPI是预测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h脉压与尿微量白蛋白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h脉压与尿微量白蛋白的关系。方法按脉压高低将137例高血压患者分为2组:脉压≤60mmHg组60例,脉压〉60mmHg组77例,比较两组间尿微量白蛋白的差异。结果高脉压组年龄较大,尿微量白蛋白显著高于低脉压组[(21.08&#177;3.97)μg/min与(11.14&#177;3.32)μg/min,P〈O.0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与脉压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检测与原发性高血压及脉压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尿微量白蛋白,对7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血压监测,按高血压级别及脉压(>60mmHg与≤60mmHg)进行分组,观察各组尿微量白蛋白变化与高血压及脉压之间关系.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1),且脉压>60mmHg组尿微量白蛋白明显高于脉压≤60mmHg组(P<0.01).结论尿微量白蛋白可较早反映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早期肾功能损伤的程度,为临床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脉压与肾损害的关系。方法:对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动态血压监测,按动态脉压分为脉压>60mmHg组(PP1组)30例和脉压在40~60mmHg之间组(PP2组)30例,并测定两组患者的血、尿2β-微球蛋白(2β-MG)、尿微量白蛋白(mA lb)及血尿素氮(BUN)、肌酐(C r)。比较两组24h血压动态参数及血、尿2β-MG、尿mA lb、血BUN、C r。结果:脉压>60mmHg组(PP1组)上述肾功能指标较脉压在40~60mmHg之间组(PP2组)升高(P<0.0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肾损害与脉压增大有关。  相似文献   

7.
曹芳英  朱智明 《广东医学》2012,(21):3265-3266
目的比较患有糖尿病、冠心病合并症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脉压差(pulse pressure)、血尿酸(uricacid)水平。方法收集9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尿酸及24 h动态血压检查资料,根据脉压差水平分为两组:脉压差<60 mmHg组(n=46)和脉压差≥60 mmHg组(n=48);根据患者疾病谱分4组:单纯高血压组(A)、高血压+冠心病组(B)、高血压+糖尿病组(C)和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组(D)。通过24 h动态血压计算脉压差:脉压差=收缩压-舒张压。结果 (1)脉压差≥60 mmHg组较脉压差<60 mmHg组尿酸水平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脉压差≥60 mmHg组与脉压差<60 mmHg组比较,平均年龄增加(P<0.01),合并症明显增加(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A组尿酸水平最高,B组次之,D组尿酸水平最低,A组与B、C组,C组与B、D组之间比较尿酸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与A、B组两组间尿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D组脉压差最大,A组次之,B组最低,A、B与C组3组间脉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与A、B、C组之间脉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脉压差水平与年龄呈正相关,且同时患有高血压、冠心病及糖尿病的风险增加。尿酸水平与脉压差之间无明显相关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尿酸水平明显低于高血压非合并糖尿病患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脉压与尿微量白蛋白(UmAlb)早期肾功能损害的相关性。方法对1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记录脉压(PP)值,按脉压(〉60mmHg与≤60mmHg,1mmHg;0.133kPa)分组,观察两组血尿素氮(BUN)、肌酐(Cr)、尿酸(UA)及尿微量白蛋白(UmAlb)变化及其与脉压值的相关性。结果脉压〉60mmHg组UA、UmAlb明显高于脉压≤60mmHg组(P〈0.01);偏相关分析显示,UmAlb与收缩压(r:0.315,P〈0.05)、脉压(r=0.408,P〈0.01)呈正相关。结论脉压值能够很好地反映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肾脏早期损害,是肾脏早期损害的重要危险因子;脉压大小与尿微量白蛋白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定期检测尿微量白蛋白对发现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脏损害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脉压与蛋白尿的关系,及辛伐他汀对其的影响。方法:对85例高血压患者、74例健康体检者进行24h的动态血压和尿微量白蛋白测定。85例高血压患者,再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常规降压药治疗组42例,另一组为在常规降压药治疗基础上加服辛伐他汀(20mg.d-1)组43例,6月后观察脉压与蛋白尿变化,并做相关性分析。结果:高血压病人脉压随血压升高而升高,高血压3级脉压显著升高,与高血压1、2级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尿微量白蛋白随血压升高而升高,但高血压3级中有统计学变化(P<0.05)。脉压与尿微量白蛋白呈显著正相关(P<0.01),常规降压治疗加辛伐他汀可显著降低脉压及尿微量白蛋白(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与蛋白尿呈正相关,辛伐他汀不仅能调节血脂,亦能降低脉压及尿微量白蛋白。  相似文献   

10.
陆建 《广西医学》2004,26(10):1480-1481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脉压对肾功能损害的意义。方法 选取 14 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 ,根据脉压水平分成脉压 <6 5mmHg组和脉压≥ 6 5mmHg组 ,同时选取 6 7例老年非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 ,分析各组血肌酐、尿素氮、内生肌酐清除率、尿微量白蛋白水平 ,并进行比较。结果 三组间的Scr、BUN、Ccr均无显著性差异。而脉压 <6 5mmHg组、脉压≥ 6 5mmHg组的UmAlb分泌量均高于血压正常组 ,脉压≥ 6 5mmHg组高于脉压 <6 5mmHg组。相关分析表明收缩压、脉压与尿微量白蛋白分泌量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 脉压与老年高血压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脉压与肾损害的关系。方法对127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动态血压监测,按动态脉压分为脉压>60 mmHg组51例和脉压40~60 mmHg组76例,测定并比较2组患者的24 h血压动态参数和血β_2-微球蛋白(β_2-MG)、尿β_2-MG、尿微量白蛋白(Alb)、血尿素氮(BUN)、肌酐(Cr)。结果脉压>60 mmHg组患者与脉压40~60 mmHg组比较,24 h平均收缩压、收缩压变异、脉压变异均明显升高(P<0.05,P<0.01,而24 h平均舒张压明显降低(P<0.05)。脉压>60 mmHg组血β_2MG、尿β_2-MG、尿Alb、血BUN、血Cr等肾功能指标较脉压40~60 mmHg组者升高(P<0.0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肾损害与增大的脉压有关。  相似文献   

12.
古平  代静澜  牟海刚 《四川医学》2011,32(10):1547-1548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h脉压与血清胱抑素C(CysC)及尿微量清蛋白(mALB)的关系。方法按脉压高低将168例高血压患者分为2组:A组88例(脉压≤60mmHg),B组80例(脉压〉60mmHg),比较两组间血清Cy-sC及尿mALB的差异。结果 B组血清CysC、尿mALB水平显著高于A组。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脉压水平与反应早期肾损害的血清CysC及尿mALB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脉压与眼底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脉压(PP)与眼底小血管的变化,以探讨脉压与小血管动脉硬化之间的关系.方法: 测量209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 h动态血压,计算PP水平.根据PP水平分为两组:PP<50 mmHg组和PP≥50 mmHg组.用TOPCON 50 EX眼底照相机检查眼底病变的发生情况.结果: PP<50 mmHg组和PP≥50 mmHg组比较年龄、收缩压、脉压及眼底病变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PP不仅可以反映大动脉的硬化的程度,也是反映眼底小动脉硬化的一个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4.
动态脉压和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左心质量及心电图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脉压和左心质量及心电图的关系。方法对128名初诊未治或治疗但未达到目标血压的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检测、超声心动图及心电图检查。根据脉压(PP)将患者分为3组,A组:PP<40mmHg;B组:40mmH≤PP<60mmHg;C组:PP≥60mmHg,比较各组的检查结果,分析其24h收缩压、舒张压、24h白昼、夜间的平均脉压、左室心肌重量指数及心电图等。结果3组血压参数比较,24hSBP、PP1、PP2及PP3均呈增高趋势。3组的左心质量各参数比较,与A组比较,B组LVM增加明显,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LVP-WT差异有显著性(P<0.05),余指标相比则差异无显著性;C组除LVEDd外,余指标均差异有显著性(P<0.01)。与B组相比,C组除LVEDd外,余指标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0.01)。A、B两组的心电图差异无显著性,而C组与A组、B组比较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①动态脉压高的老年高血压患者更易导致左室肥厚和心电图的异常。②动态脉压可以作为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一个有价值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心动脉压及其反射波变化与微量白蛋白尿的相关关系.方法 选择该院行冠状动脉造影(CAG)且尿蛋白阴性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2例,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结果 分为微量白蛋白尿组(60例)和对照组(42例).应用导管法测定主动脉根部压力并对其波形进行分析.比较两组中心动脉收缩压(CSP)、中心动脉舒张压(CDP)、主动脉输出压(PI)、脉压(PP)、反射波增强压(AP)、反射波增强指数(AI)和起始时间(IT);并对所有患者尿白蛋白水平与中心动脉压及其反射波参数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微量白蛋白尿组CDP显著降低、PP增大、AP增高、AI增大、起始时间提早;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与CSP、CDP、PP、AP、AI及IT具有显著相关性.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心动脉脉压增大、反射波增强压力增高、压力增强指数增大及反射波提早出现与其微量白蛋白尿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脉压(PP)与C反应蛋白(CRP)、血尿酸(UA)、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将12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按照脉压的不同,分为PP1组(脉压≤40 mmHg)、PP2组(脉压40 mmHg~60 mmHg)、PP3组(脉压≥60 mmHg),另选取5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CRP、UA和T-BIL水平.结果 (1)高血压病患者CRP、UA、T-BIL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脉压组间CRP、UA、T-BIL水平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脉压与CRP、UA水平正相关,与T-BIL水平负相关.结论 CRP、UA和T-BIL水平与脉压密切相关,3者是反映原发性高血压机体代谢紊乱的重要指标,可评估高血压病变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尿微量白蛋白联合前体纤维连接蛋白Ⅲ型域包含蛋白5 (fibronectin type Ⅲ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5,FNDC5)/鸢尾素(Irisin)对原发性高血压肾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作者医院2018-06/2021-06月收治的14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临床资料,分为原发性高血压组(n=72)和原发性高血压肾损伤组(n=72);同时选取60例临床基本资料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生化法测定尿微量白蛋白、血清FNDC5/Irisin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尿微量白蛋白及FNDC5/Irisin联合检测对原发性高血压肾损伤的诊断价值.结果 原发性高血压肾损伤组患者肾功能血清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及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其中β2-MG及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原发性高血压组(P均<0.05).原发性高血压肾损伤组患者血清Irisin、FNDC5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原发性高血压组(P均<0.05);且FNDC5 mRN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和原发性高血压组(P均<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尿微量白蛋白、FNDC5 mRNA和Irisin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927、0.831及0.855,联合检测的AUC为0.945,敏感度94.70%,特异度81.10%,对原发性高血压肾损伤的诊断价值优于尿微量白蛋白、FNDC5及Irisin单独检测.结论 对于原发性高血压肾损伤的诊断,尿微量白蛋白、FNDC5 mRNA表达和Irisin水平较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及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一定诊断意义,且三者联合诊断优于单一指标检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脉压与心脏损害的关系。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2例,按动态脉压分为5.32~7.98kPa(40~60mmHg)组(n=29)和脉压>7.98kPa(60mmHg)组(n=33),对超声心动图左室质量指数、左室舒张末内径等指标进行组间对照分析。结果脉压>7.98kPa(60mmHg)组左室质量指数(114±17)g/m2、左室舒张末内径(50±4)mm均高于脉压5.32~7.98kPa(40~60mmHg)组(t=2.30,P<0.05;t=2.13,P<0.05)。心脏损害发生率高于脉压分为5.32~7.98kPa(40~60mmHg)组(52%和27%;t=2.48,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脏损害与脉压有关,脉压增大是心血管事件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李筠  李宝明  李利阳 《医学综述》2009,15(2):304-305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u-mALB)与脉压之间的关系。方法将高血压患者按u-mALB分为微量蛋白尿(MAU)组和无微量蛋白尿(NMAU)组,分别检测两组治疗前后u-mALB和动态血压结果。结果高血压组u-mALB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MAU组与NMAU组比较,其脉压明显增大且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脉压均有所下降(P<0.01)。MAU组治疗前后u-mALB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脉压增大与高血压早期肾脏损害有关,随着脉压的降低,u-mALB显著下降,故脉压增大是高血压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PP)和脉压指数(PPI)与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的关系。方法:选取2008年12月~2009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150例中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外周动脉PP水平分为高脉压组(PP≥60mmHg)和低脉压组(PP〈60mmHg),并选取同期我院正常体检者135例作为对照组。调查各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计算PPI,并行肢体动脉测量检查,以baPWV作为动脉硬化的评价指标,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偏相关分析,探讨PP和PPI与外周动脉硬化的关系。结果:高血压高脉压组患者的PPI(0.48±0.05)显著高于低脉压组(0.39±0.05)和对照组(0.38±0.03)(均P〈0.05);高脉压组和低脉压组的baPWV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高脉压组的baPWV(1883.62±326.51cm/s)显著高于低脉压组(1584.43±267.91cm/s)(均P〈0.05)。调整年龄后,PP、PPI和收缩压与baPWV呈显著正相关(r=0.447,0.209,0.484;P〈0.01,P〈0.05)。结论: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PP及PPI与baPWV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