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性菌痢是常见的肠道传染病,由痢疾杆菌感染所致,病变主要发生在乙状结肠及直肠,运用补液、抗菌、对症等综合性治疗一般均能治愈.祖国医学认为,痢疾是机体感受外邪或饮食不节,侵及壅塞肠中,气血与之搏结,使肠道传导失司,肝络受伤,化为脓血而成. 相似文献
2.
3.
葛根芩连汤灌肠治疗小儿急性菌痢88例邳州市中医院(221300)孙强英关键词小儿急性菌痢葛根芩连汤中药保留灌肠笔者自1993年以来采用葛根黄芩黄连汤保留灌肠治疗小儿急性菌痢88例,并设西药治疗54例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徐晓芬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11(12):1126-1126
我院近两年采用氟哌酸合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小儿急性菌痢患儿 5 0例 ,疗效满意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90例急性菌痢患儿均系住院患儿 ,诊断符合吴瑞平等主编的《实用儿科学》诊断标准。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5 0例 ,对照组 4 0例 ;男 39例 ,女 5 1例 ;年龄 6个月~ 4岁 ,平均 2岁。两组治疗前病情、年龄及实验室检查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 ,具有可比性。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均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静滴 ,并根据病情给予补液、纠酸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生理盐水 2 0 0 m L清洁灌肠 ,… 相似文献
5.
细茵性痢疾属于祖国医学痢疾范畴,是小儿常见急性传染疾病之一。从1987年5月~1989年9月我们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小儿菌痢 相似文献
6.
细菌性痢疾为夏秋季常见的传染病.笔者从1997年以来,自拟止痢方治疗本病64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笔者以三黄仙马汤为主灌肠治疗急性菌痢15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IIB$资料本组158例,全部来自住院病人。其中男92例,女66例;l岁以内21例,l~3岁72例,3岁以上~7岁57例,7岁以上8例。临床表现;158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其中体温在39~40C64例,40cC以上30例;全部患儿均见腹泻脓血便,腹痛,里急后重。2治疗方法三黄仙马汤药物组成:黄连、广木香各sg,黄柏、制大黄、仙鹤草各sg,马齿觅109。上方煎水取浓汁40ml,每次20ml肛门给药保留灌肠,l日2次。如1岁以内婴儿药量稍减,除少数病例配合抗生素外,其他均以此方为… 相似文献
8.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痢疾杆菌感染引起的肠道传染病。2000年6月~2005年9月,笔者应用中西药保留灌肠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疗效较满意,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本组100例中男性68例,女性32例;年龄最大70岁,最小1.1岁;病程3~8天。病发于夏秋季者85例,冬春季者15例。治疗方法药物组成:云南白药散剂(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1~2g,庆大霉素8~16万U,呋喃唑酮0.1~0.2g,氢化可的松25~50mg,654-25~10mg。上药加入100~200ml生理盐水中,加温至30℃左右。灌肠方法:保留灌肠前令患者排空大小便,用灌肠器通过导尿管插入肛门10~18cm,将药液徐徐灌入,… 相似文献
9.
脾虚泄泻在临床为多发病 ,常见病 ,鉴于小儿服药困难 ,笔者采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本症 3 0例 ,收效良好。特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 3 0例 ,男 1 6例 ,女 1 4例 ;年龄最小 4个月 ,最大 3岁。本组病例均具有以下临床表现 :久泻不愈或反复发作 ,大便薄或呈水样 ,有奶瓣或不消化残渣 ,次数增多。或伴有恶心、呕吐、腹痛 ,神疲纳呆 ,面色少华 ,舌质淡、苔薄腻 ,脉弱无力 ,指纹淡细。 治疗方法 基本方 :党参、炒山药各 8g,土白术、诃子各 6g,炒薏苡仁、车前子、黄芪各 1 0 g。加减 :有粘液加马齿苋、川黄连 ;久泻不止滑脱加米壳、石榴皮… 相似文献
10.
三黄粉灌肠治疗小儿菌痢14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连、黄芬、黄柏等量研末即为“三黄粉”。具体应用如下:调入生理盐水,用经消毒的50毫升注射器吸入调匀后的药液,接上导尿管,插进患儿肛门内约5一8厘米,缓缓注入。1岁内患儿每次用三黄粉1克;2~3岁用三黄粉2克,生理盐水30毫升;4岁以上用三黄粉3克,生理盐水40毫升。一般每日灌肠1次,病情较重者2次。经治146例,痊愈118例,其中2日内治愈12例,3一6日治愈106例;无效28例,其中16例属热势较高、拒乳、不能进低脂流食或转院治疗者,12例属灌肠后药液在肛肠内保留时间太短或改用其它疗法者。 相似文献
11.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小儿腹泻 50例及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泻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中医认为小儿腹泻主要是由于外感六淫、内伤饮食或中土虚弱 ,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调所致 ,常易引起脱水及电解质紊乱 ,迁延日久可导致营养不良、贫血及各种维生素缺乏而影响小儿的正常生长发育。我院儿科以中医理论为指导 ,根据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 ,采用葛根芩连汤加味保留灌肠治疗小儿湿热泄泻 5 0例 ,疗效显著。此法既避免了患儿服药、打针、输液之苦 ,又有利于中医护理技术操作 ,现介绍如下。1 治疗方法1灌肠方药物组成及配制方法 :葛根 9g,黄芩9g,黄连 9g,山药 1 0 g,茯苓 1 0 g,藿香 1 0 g,川朴 6g,甘… 相似文献
12.
采用内服中药,外用中药保留灌肠的方法治疗急性菌痢58例,结果痊愈55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2%。作者对本病的病因病机和用药机理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3.
我院自2002年3月至今,通过辨证施护对196例小儿腹泻患者采取不同中药灌肠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1一般资料均选择住院患者,随机取样,并按冬季、夏季腹泻及大便情况,分为脾虚泻和湿热泻2类。见表1。表12组一般资料比较例组别n≤1岁>1~2岁>2~3岁腹虚泻湿热泻治疗组19698821687109对照组1878580228899112治疗方法治疗组应用辨证论治的原则,采取不同中药保留灌肠。脾虚泻用补脾益肾止泻中药制成的肠炎Ⅰ号,湿热泻用清热利湿止泻中药制成的肠炎Ⅱ号。用具:一次性50mL注射器、肛管。用量:一般50~100mL/次,量大不宜保… 相似文献
14.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小儿外感发热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疗效。方法 将外感发热患儿随机分为灌肠组与西药组。灌肠组以中药灌肠液保留灌肠为主,西药组予抗生素。结果 灌肠组疗效优于西药组。结论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5.
16.
<正> 1983年,我们运用本院协定处方(湿热痢方、寒湿痢方)治疗细菌性痢疾36例,取得较好疗效临床资料 36例中,男27例,女9例;年龄最小者14岁,最大者70岁;湿热痢30例,寒湿痢6例,合并肠息肉1例。诊断标准具有腹痛腹泻,里急后重,下痢赤白,恶心或呕吐,发热恶寒。大便常规检查有白细胞、红细胞、脓细胞、巨噬细胞。湿热痢除上述症状外,并伴有烦渴喜饮,小便黄赤,舌红或降,苔 相似文献
17.
小儿热证是指儿科中感冒、咳嗽、肺炎喘嗽等病中以发热恶寒、气息鼻煽为主证,伴咳嗽或喘促,舌质红,苔白,脉浮数诸证的统称。笔者近年来应用中药凉开剂牛黄安宫丸等稀释后保留灌肠,收到标本兼治的效果。1临床资料自1991年~1994年,在46例患儿的热证护理中... 相似文献
18.
咳嗽是儿科常见病症,痰热咳嗽是其最常见的中医证型。鉴于小儿口服中药困难,笔者采用中药保留灌肠的方法治疗本病68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小儿高热5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采用外治法 ,即中药保留灌肠法治疗小儿高热50例 ,疗效满意 ,无任何副作用 ,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选择对象为发热 4 8小时内 ,体温 38.5℃以上 ,年龄均小于 4周岁 ,临床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本组病例中 ,男 39例 ,女 11例。年龄最小者 2个月 ,最大者 4周岁。血常规检查 :白细胞计数增高 32例 ,血象不高而淋巴细胞计数增高者 14例 ,血象正常者 4例 ,T 38.5~4 0 .0℃。2 治疗方法2 .1 药物组成 :金银花、连翘、黄芩、栀子、甘草、熟大黄、葛根、芦根、桔梗等。上药共研末 ,和匀装瓶备用。2 .2 用法 :使患者侧卧于母亲怀中 ,将上药…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左氧氟沙星灌肠治疗急性菌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门诊92例急性菌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静滴左氧氟沙星,治疗组用左氧氟沙星保留灌肠,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粪常规.结果:对照组治愈26例,治愈率55.5%,起效时间3±0.5天;治疗组治愈44例,治愈率96%,起效时间为1±0.5天.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左氧氟沙星灌肠治疗急性菌痢较静滴用药有显著效果,能迅速改善症状,达到彻底治愈,且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