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醋酸铅染毒小鼠DNA损伤及体内抗氧化酶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醋酸铅对动物体内DNA的损伤作用、机制以及抗氧化酶的变化情况。方法小鼠经自由饮水,分别给予0,0.196,0.296,0.496醋酸铅染毒6周。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对肝细胞DNA损伤进行检测,测定骨髓多染红细胞微核率,同时检测血中血红蛋白(Hb)、肝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以及全血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结果醋酸铅可引起小鼠肝细胞DNA损伤率升高,彗星尾长增加,尾长与头部直径比值(Olive尾矩)增大,同时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增高,均呈明显的剂量一效应关系;同时Hb和肝组织GSH含量降低,全血SOD和GSH—Px活性降低。结论醋酸铅染毒可致小鼠肝细胞和骨髓细胞DNA损伤,体内抗氧化酶活性降低。  相似文献   

2.
苯作为重要的工业溶剂和原料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长期接触对可造血系统和神经系统造成损伤。番茄红素是一种类胡罗卜素,具有多种生物学作用.本实验测定了慢性苯中毒小鼠体内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及番茄红素对苯中毒的拮抗作用,为番茄红素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摩托车尾气对小鼠抗氧化作用及DNA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摩托车尾气对机体抗氧化酶、脂质过氧化物及DNA损伤的作用。方法:选用40只健康昆明种成年小鼠,体重24.6~36.3 g,平均体重为(30.50±5.12)g,随机分为4组,染毒组分别将摩托车尾气吸收液按1∶2、1∶4、1∶16进行稀释后进行灌胃染毒,对照组用二甲基亚砜按1∶2用蒸馏水稀释后灌胃,每天1次,每周5 d,共计40 d。分别测定小鼠肝细胞匀浆SOD、GSH-Px活性和MDA、GSH含量、以及外周血淋巴细胞DNA单链损伤的变化。结果:摩托车尾气染毒各组可致肝细胞匀浆中MDA含量增高,GSH含量及SOD、GSH-Px活性降低,外周血淋巴细胞DNA单链断裂增多,存在剂量—效应关系,高浓度时表现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本实验结果显示摩托车尾气对实验小鼠体内肝组织具有氧化损伤和DNA损伤毒作用。  相似文献   

4.
亚急性铅暴露对小鼠体内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实验动物经饮水方式染毒4周,饮水中醋酸铅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03%,0.06%,0.09%,0.12%。结果显示,铅中毒引起实验动物血、睾丸组织SOD和血、肾、睾丸中GSH—Px活性升高,但高剂量染铅组的血和肾组织GSH—Px活性较低剂量组有不同程度下降。提示在亚急性铅中毒时,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取决于铅暴露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苯染毒小鼠体内DNA加合物及其持续时间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气态苯动式吸入染毒大鼠的实验模型,探讨苯所致大鼠多组织细胞DNA损伤作用,同时为室内装修污染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提供早期灵敏的生物标志物。方法苯吸入染毒组(处理组)大鼠每天吸入苯浓度为106 mg.m-3的空气4 h,连续7 d,染毒结束后,分别取外周血、脑、肺和肝组织并分离活细胞,应用彗星实验检测各组织细胞的DNA损伤情况,以DNA移动距离(慧星尾长)来表示损伤程度,其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结果彗星实验发现,处理组肝细胞、脑细胞和外周血淋巴细胞DNA移动距离均大于对照组(P<0.05);在加入蛋白酶K(PK)孵化后,处理组肺细胞、脑细胞、外周血淋巴细胞DNA移动距离的增加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肝细胞经过PK孵化后,处理组细胞DNA移动距离的增加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此种染毒剂量下苯可致大鼠肺细胞、脑细胞和外周血淋巴细胞发生DNA断裂损伤,苯致上述细胞DNA发生DNA蛋白质交联的能力很弱,或者不产生DNA蛋白质的交联。而苯所致肝细胞DNA损伤方式以DNA-蛋白质交联为主。  相似文献   

7.
单细胞凝胶电泳法检测二硫化碳染毒小鼠精子DNA损伤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用碱性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检测CS2 染毒小鼠精子DNA损伤 ,研究CS2 的遗传毒性。方法 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法 ,以DNA断裂分级及DNA彗星尾长和尾矩来评价CS2 对精子DNA的损伤。结果 CS2 染毒剂量组均出现DNA彗星的拖尾率增加 (分别为 6 7.14 %、84 .2 9%和 91.0 0 % )、损伤强度指数增高 (分别为 5 0 7、6 5 6和 74 5 )、DNA头部百分比减少 (分别为 84 .5 5 %、73.84 %和5 5 .71% )、彗星尾长 (分别为 5 .87、8.81、13.4 9μm)及尾矩 (分别为 1.30、1.6 3、2 .6 6 μm)增加 ,与阴性对照组比较 ,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单细胞凝胶电泳能够快速、敏感地检测CS2 染毒小鼠精子DNA损伤 ,该方法可用于环境致癌物和致突变物的检测。  相似文献   

8.
急性氯化甲基汞染毒大鼠脑某些抗氧化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对SD大鼠经腹腔注射氯化甲基汞(MeH必)的急性染毒方式,观察其对大鼠脑组织和血清某些抗氧化指标的变化。方法 用甲基汞对大鼠染毒24h后,断头处死,取血清和脑组织检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染毒24h后,5.00mg/kg和10.00mg/kg剂量的大鼠脑组织匀浆和血清中的GSH—Px活性和S0D活性下降,MDA含量上升。结论 甲基汞染毒24h后,GSH—Px和SOD活性下降,MDA含量上升,表明这种作用对MeHgCl引起的神经毒性有一定的敏感性。MeHgCl可使脑组织和血清中某些抗氧化指标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甲醛、三氯化铝、三氯乙烯(质量比为6:11:33)混合物对小鼠外周血DNA损伤程度及修复情况。[方法] 混合物静式吸入染毒,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方法检测不同剂量(4.12、8.25、16.5g/m^3)下不同染毒天数(4、9、11d)小鼠外周血白细胞DNA的损伤情况;检测一次染毒后(33g/m^3)不同时间小鼠外周血白细胞DNA的损伤情况。[结果] 染毒后小鼠外周血白细胞:DNA出现损伤,且损伤程度与染毒次数、染毒剂量具有一定相关性;一次染毒后短期内小鼠即呈现严重的外周血白细胞DNA损伤,72h后基本恢复正常水平。[结论] 甲醛、三氯化铝、三氯乙烯(质量比为6:11:33)混合物可诱发DNA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补充维生素E(VE)对大鼠抗氧化能力及DNA氧化损伤的影响。方法将42只健康初断乳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S1、S2组。各组饲料VE含量分别为24.18,70.83,114.04mg/kg,实验期为8周。实验结束后采集血样,分别采用荧光法测定血浆vE水平,采用试剂盒检测血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丙二醛(MDA)含量,并通过单细胞凝胶电泳法检测淋巴细胞DNA氧化损伤情况。结果S1、S2组血浆VE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S1、S2组血浆GSH.Px和MDA含量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Ⅶ干预各组淋巴细胞DNA自发损伤无明显差别,在5,10,25μmol/L的H2O2作用下,各组损伤均明显加重,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实验补充剂量的VE对于健康幼年大鼠血浆GSH-Px及脂质过氧化产物MDA的含量无显著影响;对淋巴细胞DNA自发损伤及不同浓度H2O2诱导的DNA氧化损伤,单纯补充VE亦未表现出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采用气相色谱法检测广州某鞋厂112名(男43名,女69名)工人的血苯浓度,应用微核试验及彗星电泳测定淋巴细胞DNA损伤。结果显示,苯接触者血苯浓度升高(P<0.001),以刷胶车间工人最高(0.0296μmol/L),其次为成型车间(0.0035μmol/L),对照组工人血苯值为(0.0004μmoL/L)。3组间DNA损伤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01),刷胶车间工人微核率为5.2‰,彗尾DNA含量为42.6%;成型车间工人两项指标分别为2.1‰,38,8%;对照组则为0.5‰和32.3%。提示苯可致淋巴细胞DNA损伤,损伤程度与苯接触量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纳米硫硒化镉(CdSeS)对细胞DNA损伤作用。方法用不同剂量的纳米CdSeS(0.0.1、0.2、0.4mg/ml)经小鼠尾部静脉注射,一次性染毒,3d后通过彗星实验检测肝细胞和脑细胞的核DNA损伤。结果在纳米CdSeS低浓度(0.1mg/ml)下,尾部DNA百分率(Tail DNA%)和尾矩(Tail Moment)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性,在高浓度(0.2、0.4mg/ml)下,各染毒组细胞尾部DNA百分率和尾矩显著增加(P〈0.01)。结论纳米CdSeS能通过血脑屏障,导致小鼠脑细胞DNA损伤,并能导致小鼠肝细胞DNA损伤。并且,脑和肝的细胞核DNA损伤趋势一致,但是在同一浓度染毒组,脑细胞核DNA的损伤较肝小。  相似文献   

13.
装饰材料挥发性有机物致小鼠遗传损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装饰材料挥发性有机物 (VOC)对小鼠骨髓细胞和外周血淋巴细胞的遗传损伤作用。方法 选择 5 5间新装修 (装修半年内 )及 18间 3年内未装修的宾馆客房 ,分别测定其空气中苯、甲苯、二甲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和甲醛浓度 ,并根据现场测得的各种有机物浓度 ,用装饰材料在染毒柜内配制接近新装修现场 5、10、2 0、4 0倍的浓度进行动物 (小鼠 )染毒 ,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法(SCGE)和骨髓微核试验检测其遗传损伤效应。结果 装修半年内室内空气中苯、甲苯、二甲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和甲醛平均浓度分别为 6 .5 0、3.0 0、6 .70、4 1.33、1.70、0 .14mg m3,均高于未装修的客房(0 .0 8、0 .94、1.38、0 .2 5、0 .2 5、0 .0 1mg m3) ,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1)。SCGE检测发现 ,10、2 0、4 0倍浓度组VOC对小鼠染毒 15d后 ,其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断裂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P <0 .0 1) ;而骨髓微核试验则在 4 0倍浓度组小鼠微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较高浓度的装饰材料VOC可引起小鼠遗传损伤作用 ,且SCGE试验比微核试验更敏感。  相似文献   

14.
焦炉工代谢酶和DNA修复酶基因多态性与DNA损伤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外源性化学物代谢酶和DNA损伤修复酶基因多态性与焦炉作业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选取144名焦炉作业工人(暴露组)和50名医务人员(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测定其尿中1-羟基芘浓度来反映多环芳烃暴露内剂量,用碱性彗星试验评价个体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分析细胞色素P4501A1、细胞色素P4502E1、谷胱甘肽S-转移酶P1(GSTP1)、还原型辅酶2-醌氧化还原酶、环氧化物水化酶和XRCC1基因的多态性,以及不同基因型与DNA损伤的关系。结果暴露组尿中1-羟基芘浓度为11.8μmol/mol肌酐、彗星尾矩为3.2,均高于对照组(尿中1-羟基芘浓度为0.7μmol/mol肌酐、彗星尾矩为1.1);暴露组中XRCC1 Arg280His位点变异基因型个体的彗星尾矩(5.6)显著高于野生型个体(2.8)。以1.74为界值,将全部研究对象的彗星尾矩转化为分类变量后的回归分析结果表明,XRCC1 Arg280His位点变异基因型个体发生DNA损伤的危险度显著高于野生基因型个体;GSTP1 Ile104Val位点变异基因型个体发生DNA损伤的危险度高于野生基因型个体,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XRCC1 280His和GSTP1 104Val等位基因可增加职业性多环芳烃暴露导致的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筛选与苯中毒有关的DNA复制及损伤修复基因。方法选取慢性苯中毒患者和无苯接触的健康人各7例配对,提取外周血白细胞总RNA。在反转录cDNA时,用Cy3,Cy5两种激发波长荧光分别标记两组样本cDNA探针。将各对探针混合后与含141条DNA复制及损伤修复的人类基因表达谱芯片杂交、扫描,分析杂交结果。结果共筛选出差异表达的基因25条,其中16条基因表达上调:9条基因表达下调,主要包括有DNA复制基因如PRIM2A,ORCIL等;DNA合成、重组及修复基因如POLK;DNA损伤信号基因/修复蛋白和DNA连接酶如RECQL,PRKDC,G22P1,ERCC3,ERCC1,CRY1。CHES1,BRCA2.APEX等;重组蛋白质如RECQL;其他DNA合成再重组和修复蛋白质如SKIV2L,RBMS1,SON.SET等。结论苯中毒患者外周血白细胞的DNA复制及损伤修复基因与正常人相比存在差异性表达,为进一步筛选苯中毒生物标志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程度和人8羟-基鸟嘌呤DNA糖苷酶(hum an8-oxoguan ine DNA glycosydase,hOGG1)基因多态性的研究,了解石棉肺与DNA损伤和hOGG1基因型的关系。方法以101名石棉作业工人作为观察组、141名非石棉作业工人作为对照组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利用彗星试验检测DNA损伤程度;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 erasechain reaction-restricted fragm ents length polymorph ism,PCR-RELP)法确定hOGG1基因Ser326Cys多态分布。结果(1)石棉接触组基础DNA损伤程度(basal DNA dam age,DB,34.8±16.8)、H2O2诱导后的DNA损伤程度(H2O2-induced DNA dam age,DH,136.7±36.0)及修复损伤4 h后的DNA损伤程度(repair DNA dam age,DR,51.0±18.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石棉肺组DH(147.0±30.8)和DR(56.9±21.4)显著高于非石棉肺组(125.7±38.2和44.9±15.4)(P<0.01)。(2)石棉接触组和对照组hOGG1基因Ser326Cys多态分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χ2=0.22,P=0.89)。而石棉接触组中,石棉肺人群Ser/Ser、Ser/Cys、Cys/Cys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25.5%、51.0%和23.5%,与非石棉肺人群(48.0%、36.0%和16.0%)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23,P<0.05)。石棉肺组中Ser/Cys和Cys/Cys基因型人群,DH和DR均高于非石棉肺组相应人群(P<0.05)。(3)在校正了年龄、性别、吸烟和饮酒等因素后,hOGG1基因型对患石棉肺的风险无明显影响(OR=0.66;95%CI=0.38~1.13)。结论接触石棉会导致DNA损伤,携带Cys等位基因的人群DNA对H2O2氧化损伤敏感性增强且DNA损伤的修复能力降低可能是促成石棉肺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氯乙烯致大鼠肝细胞DNA损伤与DNA修复基因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氯乙烯 (VCM)对大鼠肝细胞DNA的损伤作用 ,及对DNA损伤修复酶 [O6 甲基鸟嘌呤 DNA甲基转移酶 (MGMT)、X线修复交叉互补基团 1(XRCC1)和X线修复交叉互补基团 3(XRCC3) ]表达的影响 ;探索VCM所致DNA损伤的修复机制。方法 采用腹腔注射VCM染毒 ,实验组按不同染毒剂量分为 3个剂量组 ,分别为低剂量 5mg kg、中剂量 10mg kg和高剂量 2 0mg kg ,染毒12周 ,以单细胞凝胶电泳 (彗星试验 )测DNA损伤 ,免疫组化法测DNA损伤修复酶的表达。结果 低、中和高剂量组大鼠肝细胞DNA损伤细胞百分率分别为 11.75 %、12 .38%和 17.6 3% ,均高于对照组(5 .6 7% ) ,且中、高剂量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P <0 .0 1)。MGMT和XRCC1表达随染毒剂量增加而减少 ,而XRCC3的表达随染毒剂量的增加而增加。VCM致DNA损伤与XRCC3表达有相关关系 (r=0 .4 38,P =0 .0 6 7)。结论 VCM可导致肝细胞DNA发生损伤 ,且存在剂量 -反应关系 ;DNA损伤修复酶参与修复VCM所致的DNA损伤。  相似文献   

18.
单细胞凝胶电泳法检测苯作业工人淋巴细胞DNA损伤   总被引:17,自引:6,他引:17  
目的 用碱性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检测苯作业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研究苯的遗传毒性。方法 采用碱性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将接苯工人按累积浓度、历史平均浓度和测定当时8h时间加权平均浓度(8hTWA)分组。观察指标包括DNA断裂分级(将DNA断裂损伤细胞按其损伤程度分级)及DNA彗星尾长(彗头末端到彗尾的长度)。结果 接苯工人DNA断裂程度及DNA彗星尾长[Ig(尾长+1)]两个参数,接苯组按累积浓度、历史平均浓度和8hTWA浓度计算,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并有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结论 彗星试验能够快速,敏感地检测苯引起的人类淋巴细胞DNA损伤,提示对于检测环境致癌物和致突变物可能是一有用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