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史亚黎  李海涛 《淮海医药》2010,28(5):429-430
目的探讨左房心律的特征性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6例左房心律患者的心电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左房心律是一种较少见的房性异位心律,可以是主动性的也可以是被动性的心律失常,其心电图主要是P波的改变,随左房异位起搏点起源部位不同心电图的表现也互不一致;P波在avR导联直立、V5、V6导联倒置是诊断左房心律最敏感、最具有特征性的改变。结论左房心律常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特别是左心负荷过重者,也可见于正常健康人。  相似文献   

2.
左房心律为一种少见的房性心律失常,自1935年Rothberger及Sachs提出左房为人类发放异位冲动的又一部位以来,广泛地引起人们的注意,以后遂陆续有病例报告。1967年Mirowski氏总结了50例左房心律,作了较全面的分析,并提出心电图的诊断标准:(1)Pv_b倒置;(2)Pv_1形态特殊,呈钝圆及高尖波形;(3)P_Ⅰ倒置;(4)P_Ⅱ、Ⅲ、avF倒置,Pavr直立。如以上条件均具备为典型型(Ⅰ型);若具备(1),(2),(4)三条为Ⅱ型,若具备(1),)4)两条而PⅠ呈直立或平坦者为Ⅲ型。诊断左房心律的最重要、最敏感且最具有特征性的指标是Pv_5尤其是Pv_6倒置,而P_Ⅰ倒置则不能作为必备的条件,因为根据Burger不等边三角形的原理,当起搏点来自  相似文献   

3.
左房心律是一种心律规则 ,心率正常 ,异位节奏点位于左心房较少见的房性心律失常 ,现在将我所遇到 14例左房心律的特点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男性 8例 ,女性 6例 ,年龄在 17~ 6 5岁之间 ,其中先天性心脏病 4例 ,风湿性心脏病 2例 ,高血压心脏病 2例 ,病毒性心肌炎 1例 ,正常健康者 5例。心电图表现 :P -R间期≤ 0 12S ,P波方向 :Ⅰ导联除 3例直立外余均倒置 ,ⅡⅢavF导联倒置 ,avR、V1导联全部直立 ;V2 导联除 2例倒置、1例平坦外均为直立 ,V3 导联除直立、平坦各 2例外均为倒置 ;V4~V6导联全部倒置。PV1导联有典型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对心房颤动患者左房自发性显影和左房血栓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9例心房颤动患者的经食管超声和经胸超声检查资料进行回顾,对左房自发性显影(SEC)和左房血栓检出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49例心房颤动患者经胸超声检查发现4例左房自发性显影,2例左房血栓;经食管超声检查发现34例左房自发性显影,7例左房血栓。合并二尖瓣狭窄10例,经食管超声发现SEC8例,左房血栓2例。结论经食管超声较之经胸超声明显提高心房颤动患者左房自发性显影和左房血栓的检出率,合并二尖瓣狭窄患者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组织速度成像技术及左房容积指数定量评价冠心病肺动脉高压患者左房功能的价值。方法冠心病患者153例,根据有或无肺动脉压增高将患者分为肺动脉高压组(PH组)和无肺动脉高压组(NPH组)。测量左房被动射血分数、主动射血分数、左房容积指数、左房整体及节段运动速度并进行比较。结果与NPH组患者比较,PH患者左房被动射血分数、主动射血分数和左房整体及节段速度均显著降低(P值均<0.01),左房容积指数显著增高(P<0.01)。多元逐步回归结果表明左房容积指数和左房平均组织速度与左房助力泵功能独立相关。结论冠心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左房功能减低,组织速度成像技术及左房容积指数均能定量评价患者的左房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术中置放左房管进行左房直接测压和给药,观察其在术后的监护和病情判断中的作用,以及左、右心不同途径给药的临床作用。方法心内直视手术100例,术中将右心房内的导管尖端经卵圆孔置入左房约1~2cm,通过换能器,在监护仪上记录压力波形和数值,评价其临床作用。对部分患者采用左房直接给药,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 96例患者CVP、LAP管均放置成功,术后结合中心静脉压、左房压、动脉压调整入量,对有肺动脉高压的患者行右房给扩血管药物,左房给正性肌力及有缩血管作用的血管活性药物,临床效果满意。结论经颈内静脉途径左房直接测压、给药,经济、有效,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非风湿性房颤(NRH-AF)患经胺碘酮和心律平复律后左房收缩功能的改变。方法:利用多普勒超声观察了25患分别服用胺碘酮(简称胺碘酮组,n=13)和心律平(心律平组,n=15) 复律后d1、d30时的房缩期二尖瓣血流(MIF)和肺静脉血流(PVF)变化,并与15例正常人作对比。结果:两组患复律后d1的房缩期二尖瓣血流峰速(Ap),速度积分(Ai)和房缩期肺静脉返转血流峰速(Zp),速度积分(Zi)均较正常显减小(P<0.01),但两组之间无显性差异。此后4wk内两组患的Ap、Ai、Zp和Zi均逐步增大,但复律后d30时两组患的Ap、Ai、Zp和Zi都较正常组显减小。与胺碘酮组患相比,心律平组d30时的Ap、Ai、Zp和Zi均显减小(P<0.05)。结论:NRH-AF患经胺碘酮或心律平复律后一个月内左房收缩功能均不能完全恢复,且两组间改善程度不同,从复律后左房机械收缩功能的改善方面考虑,胺碘酮复律疗效优于心律平。  相似文献   

8.
左房心律     
左房心律简称LAR诊断标准迄今尚未统一,一般认为,当心脏位置正常时,P_I倒置,P_V1呈现“圆顶及标枪”(dome and dart)样P波是LAR的特征性表现,P_V6倒置则是诊断LAR的必要条件。作者所见一例急性前间壁心肌梗塞患者,其心电图改变符合上述特征,简介于后。  相似文献   

9.
患者 ,男 ,16岁。胸闷、气短伴发热一年余。有昏厥史。查体 :慢性病容 ,颈静脉怒张。二尖瓣与三尖瓣听诊区可闻及轻度舒张期杂音。肝大 ,肋下三指可触及。UCG示左房、右房增大 ,左房内82mm×51mm、右房内113mm×86mm回声光团 ,瘤体松散 ,开放卡在瓣口 ,使瓣叶开放受限 ,有中等量心包积液。X线片示肺血正常 ,左房、右房、左室增大 ,心胸比率0.65。ECG示左房扩大 ,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后行手术 ,术中发现左房粘液瘤瘤蒂位于卵圆窝顶部 ,右房粘液瘤瘤蒂位于右房后壁。完整摘除瘤体 ,左房粘液瘤蒂周围的房间…  相似文献   

10.
<正> 患儿,女,2岁半。出现紫绀一年入院。查体,发育差,有轻度杵状指(趾)。心尖搏动弥散,可触及震颤,心率120次/分,心律整,胸骨左缘三、四肋间可闻Ⅳ级收缩期不粗糙杂音,P_2低下,肝在肋下2cm,质软。心电图示窦性心律,电轴左偏,左房扩大。X光示心脏呈靴形,主动脉弓增宽,心胸比例0.55。右房左室造影示房缺和室缺。超声心动图示房缺3.0×0.5cm,室缺为嵴下约0.8cm。右室约2.0×6.0cm。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心内直视手术下经中心静脉左房测压在术后监护的准确性、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选择心内直视手术的18岁以上患者50例,其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42~68岁。全麻诱导后经中心静脉分别置入单腔18G聚乙烯无侧孔静脉导管和8F鞘管,并由鞘管内置入肺动脉漂浮导管,体外循环结束前由卵圆孔或房间隔切一小孔,将18 G单腔管尖端放入左房,并荷包缝合。体外循环拔出左心引流后,把另一根18G单腔无侧孔聚乙烯导管经胸壁穿刺,通过右上肺静脉置入左房测压,三根导管排净空气后与同一压力转换器相连,分别记录三个导管在回到监护室后的测压值,其中肺动脉漂浮导管记录肺动脉楔压值(PAWP),并评估测压值相关性及准确性,操作难易程度,导管平均使用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中心静脉测左房压值和经肺静脉测左房压值及经肺动脉漂浮导管测楔压值有相关性。经中心静脉测左房压值与经右上肺静脉测左房压值相关系数r=0.989;经中心静脉测左房压值与经肺动脉漂浮导管测肺动脉楔压值相关系数r=0.767;经右上肺静脉测左房压值与经肺动脉漂浮导管测得楔压值相关系数r=0.771。经中心静脉左房测压导管使用时间最长,经右上肺静脉左房测压导管使用时间最短。三种测压方法术后监护中均无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患者无死亡。结论:心内直视手术下经中心静脉左房测压应用于手术后监护能够使用更长时间,且操作简便,无导管相关并发症;测量值与PAWP相比准确性更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和胺碘酮联用在房颤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1—01~2004—01门诊及住院的持续性房颤患者30例,恢复窦律后随机分为胺碘酮组(13例)和厄贝沙坦 胺碘酮组(17例),胺碘酮组治疗方案:恢复窦性心律后,给予胺碘酮0.2/d一次口服;厄贝沙坦 胺碘酮组在上述方案基础上加厄贝沙坦75~150mmg/d,疗程观察18个月。结果:两组比较厄贝沙坦 胺碘酮组窦性心律维持率高于胺碘酮组。结论:长期服用厄贝沙坦可逆转左房扩大,降低左房压,抑制RAS活性,防止房颤复发。  相似文献   

13.
本文用M型超声心动图测定了108例房颤患者的左房内径。其中风心病43例,主要是二尖瓣病变;冠心病51例;特发性阵发性房颤14例。持续性房颤65例,阵发性房颤43例。另选风心病窦性心律及冠心病窦性心律各30例作对照组。结果一、风心病窦性心律组左房内径39.2±7.0mm,阵发性房颤组43.4±7.3mm,持续性房颤组55.0±11.8mm。持续性房颤组  相似文献   

14.
王璎瑛  雍永宏  许迪 《江苏医药》2013,39(8):941-943
目的 比较实时三维全容积法、Simpson's法和面积-长度法评估左房容积的价值.方法 选择63例住院患者.胸骨旁长轴切面应用M型超声测量左房前后径,心尖四腔心切面分别用面积-长度法、Simpson's法和实时三维全容积法测量左房容积.所有测量均在左室收缩末期,二尖瓣开放之前.结果 实时三维全容积法、Simpson's法和面积-长度法测量并计算的左房容积指数(左房容积/体表面积)分别为(24.0±3.8) ml/m2、(23.5±4.1)ml/m2和(24.1±4.3) ml/m2(P>0.05).实时三维全容积法测量结果与Simpson's法、面积-长度法的报告有较好的相关性(r1=0.87、r2=0.84,P<0.01).标化的左房内径(左房前后径/体表面积)与上述三种方法的相关性较差.结论 实时三维全容积法测量左房容积与Simpson's法、面积-长度法均能准确方便地评价左房的大小和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并分析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时使用胺碘酮和贝那普利联合用药的效果.方法:收集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112例,根据随机化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56例)和观察组(56例),对照组的治疗药物为胺碘酮,观察组联合使用贝那普利,将两组疗效、左房内径、窦性心律维持率以及用药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就左房内径而言,观察组显著小于对照组;在窦性心律维持率方面,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的用药不良反应.结论:在阵发性心房颤动治疗过程中,胺碘酮和贝那普利联合用药能够使患者获得更佳疗效,并缩小左房内径,作用持久,用药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培哚普利治疗高血压病舒张性心力衰竭及其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培哚普利治疗高血压病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舒张功能指标及神经体液因素的变化。方法:培哚普利4~8mg,每日1次,4周为一疗程。结果:培哚普利治疗后患者舒张功能指标左房内径缩小,左房排空指数、E峰峰值流速、E/A比值、舒张早期快速充盈分数、1/3充盈分数和左房排空指数均较治疗前增大,左房内径和房缩期充盈分数缩小,左房排空得到改善。血管紧张素Ⅱ、心房肽和EDLS水平均比治疗前有所下降;培哚普利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胺碘酮联合氯沙坦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心律转为窦性后逐渐加用β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后胺碘酮撤药时机的相关性因素分析。方法胺碘酮联合氯沙坦治疗,6个月后已复律患者30例,给予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维持心室率在55~65次/min,减少胺碘酮用量,在3个月内撤掉胺碘酮,从撤药开始随访半年,观察患者窦性心律的维持情况,分析影响撤药成功的因素。结果胺碘酮联合氯沙坦治疗可使患者心功能改善(P<0.05),左房内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缩小、EF值增大(P<0.01)。倍他乐克逐渐替换胺碘酮后房颤复发9例(30%),维持21例(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用Logistic回归统计方法,分析患者窦性心律的维持与撤药前左房内径相关(P<0.01,OR1.30,95%CI1.01~1.74)),左房<40mm的患者不易复发房颤。结论氯沙坦治疗在应用基础上倍他乐克替换胺碘酮在临床有其可行性,且撤药成功与撤药前患者左心房内经相关,远期疗效及对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心房颤动患者复律后药物维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79例,分为胺碘酮治疗组(39例,单纯服用胺碘酮),联合治疗组(40例,服用胺碘酮及缬沙坦),随访1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窦性心律维持率,左房内径的变化。结果治疗12个月后,窦性心律维持率胺碘酮组为64.3%,联合治疗组为81.4%,左房内径胺碘酮组为(40.12±10.6)mm,联合治疗组为(34.10±10.11)mm,P均〈0.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对阵发性心房颤动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的作用明显优于单用胺碘酮,且明显抑制左房扩大,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60年代以后,对心房的传导组织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认为心房有三组传导组织,即前结间束、中结间束及后结间束。前结间束又分出左房的分枝,称为Bachmann氏束。进而对P波的形成、P波异常时的临床意义有了进一步的研究。 P向量除了初始右房和终末左房部分外,尚有第三部分,见于1/3案例,仅在一个投影面上出现,该部分往往大于单一的右房或左房部分,投影在心电图上,相当于平均向量,即晚期右房、房间隔和早期左房激动的向量在同一方向上叠加的结果。心率正常时,在某些心电图上,P波顶端前后出现一个小切迹,心率加快时,左、右房激动时间差值缩  相似文献   

20.
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在接受风湿性心脏瓣膜手术的患者中79%伴有房颤,而术前有房颤的患者中,在心脏手术后超过80%仍为房颤心律。考虑到术后恢复窦性心律可以恢复房、室的正常收缩功能,减少左房血栓的发生,改善患者心悸、呼吸困难和易疲劳等自觉症状,因而在施行心脏手术的同时手术治疗房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