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何梅先 《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1987,(1)
胺碘酮的血浓度不易测定,且其与抗心律失常作用的相关性尚有争议,故应用受限.本研究旨在进一步澄清血清反T_2水平与胺碘酮抗心律失常作用和毒性反应之间的关系.方法:年龄62±11岁的31(男21、女10)例频发(>30次/小时)和复杂(重复性)室性早搏患者,其中冠心病20例,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8例,瓣膜病2 相似文献
2.
乙胺碘呋酮为一含碘的苯呋喃衍生物,1962年以来广泛用于心绞痛和心律失常的治疗.已知其副作用可涉及眼(角膜沉着)、皮肤(光敏和色素沉着)、甲状腺(机能亢进或减退)、神经-肌肉、肾和肺(纤维化)等.1981年以来出现对肝脏毒性作用的报导,其中多数为轻度肝功能改变,少数报导发生急性或慢性肝病.单项高转氨酶血症在用药后不久发生,具有许多其他药物引起高转氨酶血症的特点:1.较多见,约占用药患者的11~55%;2.皆为轻度肝功能改变,谷 相似文献
3.
不少学者发现,许多对一般传统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无效的病例,应用乙胺碘呋酮后常可收到显著疗效。因此,乙胺碘呋酮可谓治疗“难治性心律失常”的重要药物。现根据新近文献作一介绍。一、难治性室上性心律失常Graboys等报道了121例难治性室上性心律失常应用乙胺碘呋酮治疗的经验。121例患者中,反 相似文献
4.
乙胺碘呋酮肺毒性发生率一般为1~6%,其促发因素最为重要的是与药物维持剂量的大小有关,维持量>400mg/d 时容易发生肺毒性。发病机理可能是药物的直接毒性和药物所致的免疫反应。临床上多数以亚急性起病,有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通常于治疗后1年内发生。胸部X 线呈非特异性改变,大多显示两肺弥漫性间质和(或)肺泡浸润.动脉血气和肺功能检查常提示低氧血症、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和弥散功能障碍。对长期服用乙胺碘呋酮的患者,当出现呼吸道症状或胸片上出现新的浸润阴影时,应高度怀疑有肺毒性可能,经纤维支气管镜作肺活检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查有助于诊断。一旦明确诊断,应及时停药,并加用皮质激素治疗。 相似文献
5.
《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1986,(1)
作者报道54例服用乙胺碘呋酮的患者29例出现神经系统毒性作用。54例中男47、女7例,平均年龄60.2±15岁.因患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纤颤服乙胺碘呋酮治疗,开始剂量为800mg/d,口服,6~8周后减量为600mg/d,以后再根据病情减量维持,平均长期维持量为580±100mg/d.其中38例并用普鲁卡因酰胺、奎尼丁或心得安。平均随访时间为11.2±9.5个月。结果29例出现神经系统毒性作用。出现神经系统症状的时间为:于服药后1周内出现者占41%,1周~1个月占11%,1~4个月占26%,4个月后占22%。出现症状时乙 相似文献
6.
杨菊贤 《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1981,(5)
本文报道口服乙胺碘呋酮治疗72例复发性阵发性心动过速患者。患者年龄12~73岁,均有阵发性心动过速反复发作史,至少用过3种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无效。乙胺碘呋酮口服600mg/日1周,400mg/日1周,以后根据反应调整剂量,至少200mg/日。如治疗无效,疗程不超过4周。结果①39例伴预激综合症(WPW)的快速心律失常,对丙吡胺、奎尼丁、β阻滞剂或异搏定全 相似文献
7.
杨菊贤 《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1981,(3)
本文报道口服乙胺碘呋酮治疗72例复发性阵发性心动过速患者,其中39例为伴有预激综合征的快速心律失常(阵发性心房颤动及室上性心动过速),15例为不伴有预激综合征的阵发性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18例为复发性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方法:患者年龄12~73岁,均有阵发性心动过速反复发作史,至少用过三种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无效。乙胺碘呋酮开始口服600毫克/日×1周,400毫克/日×1周,以后根据反应调整剂量,至少200毫克/日。如治疗无效,疗程不超过四周。 相似文献
8.
张练旗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1,(2)
用大剂量乙胺碘呋酮治疗顽固性心律失常66例,除10例因副反应停药外,完成治疗的56例均取得满意效果。同时观察到本药副反应大,发生率较高,但与用药剂量无明显相关。故建议本药不作为抗心律失常治疗的首选药。 相似文献
9.
乙胺碘呋酮的肺毒性首先由Rotmensch于1980年报告。近年来,随着乙胺碘呋酮的广泛应用,有关该药引起的心脏和心脏外副作用的报道日趋增多,而心脏外副作用以肺毒性最为严重,并可致死。 相似文献
10.
乙胺碘呋酮的肺毒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容中生 《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1985,(2)
自乙胺碘呋酮(amiodarone)用于治疗复发性室性心律失常以来,已报告本药引起肺毒性者数例。乙胺碘呋酮肺毒性是一种与剂量有关的现象。作者于过去两年使用乙胺碘呋酮治疗47例,发现有肺毒性表现者2例,其中1例报告如下。患者男性,63岁,1981年1月始用乙胺碘呋酮400mg/d治疗对多种抗心律失常药物无效的顽固性室性心动过速。至1982年7月因腹痛入另一间医院,入院时X线检查发现右肺尖有浸润灶,同年4月胸片正常,经支气管肺活检报告正常。1982年9月因体重减轻、衰竭、疲乏、干咳再气促再入院,X线检查发现 相似文献
11.
作者以乙胺碘呋酮治疗43例曾用异搏停、慢心律、安他心、新福甙、缓脉灵等疗效不佳的各种心律失常,有效38例。服法:开始0.2/次,一日三次,取得疗效后改一日二次维持,4周为一疗程。服 相似文献
12.
乙胺碘呋酮为苯呋喃衍化物,是一种含碘的抗心律失常药。最初在欧洲被用作抗心绞痛药,后来证明该药能延长动作电位时间。在人的电生理研究表明,口服乙胺碘呋酮能延长心房肌、房室结、心室肌和异常旁路束的不应期。最近的临床研究证明了该药在各种心律失常(大多数对其它抗心律失常药耐药)中的有益作用。这 相似文献
13.
乙胺碘呋酮为一苯呋喃衍生物,1961年由 Labaz 实验室研制成功。开始时用作为抗心绞痛药物,数年后发现具有抗心律失常效用,以后其在这方面的应用大为增多。本文对乙胺碘呋酮的抗心律失常效用作一当今评价。 相似文献
14.
乙胺碘呋酮作为抗心律失常的有效药物正在临床上被广泛使用,该药疗效高,但也出现一些副作用,如皮肤兰灰变色和光照性皮炎;甲状腺功能紊乱;角膜微沉着;神经系统中毒反应包括近端肌肉乏力,周围神经病和椎体外系综合征;肝功受损;心动过缓等。近来人们还注意到用药后出现肺部中毒反应。本文作者在3年内用乙胺碘呋酮治疗70例顽固性快速室性心律紊乱,其中4例(6%)出 相似文献
15.
张志慈 《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1977,(5)
乙胺碘呋酮(Amiodarone)对多种房性和室性心律失常具有显著的治疗和预防效果。本文报道252例各种心律失常用乙胺碘呋酮治疗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乙胺碘呋酮为第三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它能延长心房和心室肌的动作电位时间而不改变静止膜电位,适用于室上性和室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或扑动、病窦综合征及预激综合征,对急性心肌梗塞也有效而安全。该 相似文献
17.
张金娥 《中华腹部疾病杂志》2004,4(6):434-434,467
本文总结341例心律失常病人,男性225例,女性116例。年龄12~90岁,平均46岁。病因:冠心病142例,心肌炎60例,风湿性心瓣膜病50例,病灶性15例,原发性心肌病12例,其它62例。心律失常类型:频发房早54例,阵发性室上速11例,心房扑动8例,阵发性房颤30例,持续性房颤88例,频发室早145例,阵发性室速5例。心律失常病程:最短1h,最长 相似文献
18.
乙胺碘呋酮为苯骈呋喃衍生物,1961年在实验室中合成,早期用于抗心绞痛,很快发现其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本文结合作者用药经验对该药的抗心律失常作用加以评价。心血管效应乙胺碘呋酮松驰血管平滑肌,产生耐阿托品的心动过缓,非竞争性抑制α和 相似文献
19.
乙胺碘呋酮(Amiodarone)是苯丙呋喃(Benzofuan)衍生物,为一种血管扩张剂,六十年代用于治疗心绞痛取得一定疗效。1974年以来,Rosenbaum等用其治疗各种病因引起的多种异位心律失常,效果显著。该药近年来国内已经投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