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李芳凝  李金源 《医学临床研究》2011,28(11):2074-2077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牙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6例牙龈癌和16例正常牙龈组织中MMP-9,TIMP-1和VEGF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的相关性。【结果】在高分化、中分化及低分化牙龈癌中MMP-9和vEGF的阳性表达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而TIMP-1的阳性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MMP-9与TIMP-1在牙龈癌中的表达存在负相关(P〈0.05);MMP-9与VEGF在牙龈癌中的表达存在正相关(P〈0.05),而TIMP-1与VEGF的表达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MMP-9,TIMP-1和VEGF三者可能通过“血管生成”通路参与了牙龈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联合检测三项指标的表达状况可能有助于牙龈癌的诊断、治疗和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2.
李干  李奇  林荔军  段鑫  张西旗 《实用医学杂志》2011,27(15):2721-2723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1(IL-1)、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及其抑制剂(TIMP-1)在兔实验性骨性关节炎病理性过程中的表达,探讨骨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与IL-1、MMP-1及TIMP-1异常表达的关系。方法:3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6组,A1、A2、A3组为对照组,B1、B2、B3组为模型组。B1、B2、B3组用1.6%木瓜蛋白酶膝关节腔内注射,建立兔膝骨性关节炎模型,分别于2周、4周、6周后处死,观察大体标本形态学变化及标本滑膜、软骨中IL-1、MMP-1、TIMP-1的表达。结果:模型组B1、B2、B3组滑膜、软骨中IL-1、MMP-1、TIMP-1的表达分别与对照组A1、A2、A3组比较,B1组>A1组、B2组>A2组、B3组>A3组(均P<0.01);模型组B1、B2、B3组滑膜、软骨中IL-1、MMP-1、TIMP-1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B1组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兔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模型并观察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在其软骨中的表达,从而探讨与OA间的关系。 方法采用木瓜蛋白酶注射法建立兔膝OA模型(木瓜蛋白酶组),同时采用向兔膝关节注射生理盐水的方法建立兔膝对照模型(生理盐水组)。通过比较大体评分、Mankin评分、IL-1β及MMP-1表达强度间的差异,观察关节软骨退变情况及探讨IL-1β、MMP-1与软骨退变间的关系。 结果肉眼及电镜观察发现木瓜蛋白酶组软骨退变程度明显重于生理盐水组,木瓜蛋白酶组软骨大体评分及Mankin评分均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木瓜蛋白酶组软骨细胞IL-1β、MMP-1的表达强度亦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向实验兔膝关节腔内注射木瓜蛋白酶及L-半胱氨酸可成功建立兔膝OA模型;IL-1β、MMP-1表达水平与软骨退变严重程度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检测前交叉韧带(ACL)前内侧束和后外侧束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的表达水平,探索ACL的潜在修复和重塑位点。【方法】从10具自愿捐赠的新鲜尸体上取膝关节,并取出膝关节ACL,提取总RNA,并反转录成cDNA后,应用实时定量PCR(RT-PCR)检测前内侧束和后外侧束中与肌腱修复相关的常见MMPs基因;将ACL的前内侧束和后外侧束两个功能纤维束标本固定、石蜡包埋,利用MMP-2和MMP-3的多克隆抗体为一抗,进行免疫组化实验;将前内侧束和后外侧束两个功能纤维束中的组织分别收集,匀浆后提取总蛋白,用Western blotting分析不同分束中MMP-2、MMP-3的表达量。【结果】MMP-2、MMP-3在前内侧束和后外侧束中的表达具有显著的差异,而MMP-1、MMP-10、MMP-13、MMP-23等基因,在ACL不同束中的表达没有明显区另0;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ting显示MMP-2在前内侧束比后外侧束表达高,MMP-3在前内侧束比后外侧束表达低。【结论】膝关节ACL前内侧束具有较好的重塑能力,其胫骨止点前方更有可能成为临床肌腱重建的潜在位点。  相似文献   

5.
MMPs抑制剂对退变腰椎间盘中MMP-3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抑制剂对退变腰椎间盘中MMP-3的作用。方法采用大鼠建立腰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将32只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6只。造模4周后,实验组动物每日皮下注射四环素25mg,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2周后取椎间盘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和western-bloting法检测MMP-3的表达。结果 实验组大鼠椎间盘组织MMP-3表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MMPs抑制剂能降低退变腰椎间盘中MMP-3的表达。  相似文献   

6.
背景:研究证明,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切断后,基质金属蛋白酶13在关节软骨细胞外基质降解中起重要作用,然而基质金属蛋白酶13在外侧半月板退变中有何作用,作者尚未查及到文献报道.目的:探讨兔前交叉韧带切断后外侧半月板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3阳性表达率的变化和意义.方法:48只新西兰兔膝关节配对为实验侧和对照侧造模,造模后第1,3,6,8周各随机处死12只,通过大体观察和苏木精一伊红染色对外侧半月板退变进行评分,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13表达.结果与结论:随时间延长,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外侧半月板退变评分逐渐增高(P<0.05).各时间点实验组基质金属蛋白酶13阳性表达率均较对照组增高(P<0.05).实验组基质金属蛋白酶13阳性表达率在3,6周显著高于1,8周(P<0.05),8周显著高于1周(P<0.05),3,6周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提示基质金属蛋白酶13参与了外侧半月板组织的退变;基质金属蛋白酶13阳性表达率降低并不表示外侧半月板组织退变结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3、MMP-9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TIMP-2在不同发育时期胎儿皮肤中的表达特征及其可能的生物学意义。方法24例被测标本中包括不同胎龄(12~40周)的胎儿皮肤。用免疫组化方法和病理技术检测这5种蛋白在胎儿皮肤中定位和表达量的变化规律。结果MMP-2、MMP-3、MMP-9、TIMP-1和TIMP-2在不同时期的胎儿皮肤内均有表达,它们主要分布于表皮细胞、成纤维细胞、毛囊和汗腺上皮细胞以及血管内皮细胞的胞浆中。在早期(胎龄12~18周)妊娠胎儿皮肤中,MMP-2、MMP-3、MMP-9蛋白呈强阳性表达,随着胎儿生长发育,这些蛋白的阳性率逐渐降低,在晚期(胎龄27~40周)妊娠胎儿皮肤中这些蛋白的阳性细胞率均明显低于早期妊娠胎儿(P均〈0.05)。TIMP-1和TIMP-2呈相反的变化规律,在早期妊娠胎儿皮肤中表达水平较低,而在晚期妊娠胎儿皮肤中这两种蛋白阳性细胞率增大,显著高于早期妊娠胎儿(P均〈0.05)。结论MMP-2、MMP-3、MMP-9、TIMP-1和TIMP-2可能对皮肤的发生、结构功能的维持以及创伤后修复起重要作用。在早期妊娠胎儿皮肤中,MMP-2、MMP-3、MMP-9高表达以及TIMP-1和TIMP-2低表达可能与胎儿皮肤创面无瘢痕愈合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后交叉韧带(PCL)断裂对外侧副韧带(LCL)腓骨止点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新鲜尸体正常成人膝关节标本12侧作为PCL完整组,在200N栽荷下,测试膝关节0°、30°、60°、90°外侧副韧带腓骨止点处应变,测试完毕后随机将标本遣模成前外侧束(ALB)断裂组和后内侧束(PMB)断裂组,各6侧,在上述条件下测试,再将12侧标本的PCL中下1/3全部切断作为全断组进行测试。【结果】膝0°位时,LCL腓骨止点各组均为压应变,差异无显著性(P〉0.05);膝30°位时,各组均为压应变,PMB断裂组较完整组及全断组增大,差异有显著性(P〈0.05);膝60°位时,完整组和PMB断裂组为压应变,全断组和ALB断裂组为拉伸应力。全断组和ALB断裂组与完整组和PMB断裂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全断组和ALB断裂组及完整组和PMB断裂组,组间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膝90°位时,各组均为拉伸应变,全断组和ALB断裂组应变大于完整组和PMB断裂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全断组和ALB断裂组及完整组和PMB断裂组,组间两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膝0°、30°位时,PCL断裂对LCL腓骨止点生物力学无明显影响,膝60°、90°位时,PCL中PMB断裂对LCL腓骨止点生物力学无明显影响;膝60°、90°位时,PCL断裂或其中的ALB断裂时均对LCL腓骨止点生物力学产生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l(MMP-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组织金属蛋白抑制因子-1(TIMP-1)和白介素-6(IL-6)水平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D)严重性之间的关系。【方法】连续性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100例,据病情分为5组:稳定型心绞痛(sAP)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SAP)19例,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10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2l例和对照组(冠状动脉造影正常)30例。ELISA法检测患者MMP-1、MMP-9、TIMP-1、IL-6的血清浓度,计算冠状动脉造影Gensini评分。【结果】USAP组、SAP组与对照组,STEMI组与NSTEMI组}E较MMP-1水平较高;STEMI组MMP-9水平明显高于USAP组和对照组;5组间TIMP-1水平没有差异(P〉0.05)。糖尿病患者MMP-1的水平升高,吸烟者体内MMP-9水平更高。MMP-1、MMP-9、IL-6水平与左前降支(I。AD)狭窄和Gensini评分存在相关性。【结论】血清MMP-1,MMP-9和IL-6水平与CAD疾病严重性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及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4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与40例健康体检者,分别设为UC组与对照组。清晨空腹采取静脉血,离心分离血浆,ELISA法检测血浆中MMP-1、TIMP-1、TNF-α水平。结果UC组患者(活动期,缓解期)血浆MMP-1、TIMP-1、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UC组活动期MMP-1、TIMP-1、TNF-α水平明显高于缓解期(P〈0.05)。不同病情UC患者血浆MMP-1、TIMP-1、TNF-α水平有显著差异(P〈0.05),病情越重,血浆MMP-1、TIMP-1、TNF-α水平越高。结论外周血MMP-1、TIMP-1、TNF-α水平可反映UC病情变化。  相似文献   

11.
背景:关节软骨损伤后继发性退变机制仍不十分清楚。近年研究发现关节软骨细胞外基质合成与降解失衡是造成软骨变性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中基质金属蛋白酶可能起决定性的作用。目的: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13及其组织特异性抑制剂1在创伤性关节炎中的表达及与软骨退变的关系。方法:将新西兰兔分别用骨水泥制作的模具从1.33kg,46cm高度和0.43kg,20cm高度进行自由落体撞击制备轻型和重型撞击创伤性关节炎兔模型。结果与结论:苏木精-伊红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基质金属蛋白酶13和组织特异性抑制剂1在两组均增高(P〈0.05)。组织特异性抑制剂1在重型撞击创伤性关节炎模型兔软骨组织中的分泌明显高于轻型撞击组(P〈0.05)。说明关节软骨在创伤后,基质金属蛋白酶13及组织特异性抑制剂1表达上调,共同作用促进了关节软骨退变,其中组织特异性抑制剂1的过量表达可能是造成关节软骨进一步损害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背景:关节软骨损伤后继发性退变机制仍不十分清楚。近年研究发现关节软骨细胞外基质合成与降解失衡是造成软骨变性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中基质金属蛋白酶可能起决定性的作用。目的: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13及其组织特异性抑制剂1在创伤性关节炎中的表达及与软骨退变的关系。方法:将新西兰兔分别用骨水泥制作的模具从1.33kg,46cm高度和0.43kg,20cm高度进行自由落体撞击制备轻型和重型撞击创伤性关节炎兔模型。结果与结论:苏木精-伊红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基质金属蛋白酶13和组织特异性抑制剂1在两组均增高(P<0.05)。组织特异性抑制剂1在重型撞击创伤性关节炎模型兔软骨组织中的分泌明显高于轻型撞击组(P<0.05)。说明关节软骨在创伤后,基质金属蛋白酶13及组织特异性抑制剂1表达上调,共同作用促进了关节软骨退变,其中组织特异性抑制剂1的过量表达可能是造成关节软骨进一步损害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背景:RhoA/ROCK信号通路在活体内关节软骨退变或者骨性关节炎的病理过程中是否发挥着作用,为此设计了该实验。目的:探索RhoA/ROCK信号通路在软骨退变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家兔右膝关节伸直位制动模型,对制动2,4,6周及对照组家兔的右膝关节胫骨平台负重面全层软骨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番红O染色及RhoA、ROCK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比较制动前后软骨组织学、病理积分及RhoA、ROCK表达变化情况。结果与结论:随着制动时间的延长,关节软骨退变程度逐渐加重,Mankin评分逐渐增加,且各组评分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提示RhoA、ROCK表达变化主要集中在切线层及中间层软骨,且二者在关节软骨退变过程中表达变化趋势一致,均为先增多后减少。结果表明,在关节软骨退变过程中,RhoA/ROCK信号通路表达先递增后逐渐降低,RhoA/ROCK信号通路在异常应力所致的关节软骨退变过程中发挥了效应。  相似文献   

14.
背景:现代研究证实细胞的过度凋亡加速软骨组织的退变,而手法的力学刺激对关节软骨影响的分子层面研究至今少有报道。目的:观察揉髌手法对兔膝关节软骨细胞凋亡及Bcl-2、Bax、Fas表达的作用。方法:50只新西兰兔随机等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手法组和针剂组,后3组建立右下肢骨内高压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模型。造模1周后,手法组使用揉髌手法隔天治疗1次,每次10min,共治疗5周共17次;针剂组关节内注射玻璃酸钠液0.6mL,每周1次,共5次。结果与结论:造模后8周末取兔右膝关节内侧胫骨平台软骨组织,苏木精-伊红染色提示模型组软骨组织退变明显,软骨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P〈0.01),胫骨平台软骨组织中Bcl-2、Bax、Fas表达率明显升高(P〈0.01),而手法组和针剂组软骨组织退变轻微,软骨细胞凋亡率及Bax、Fas表达率较模型组降低(P〈0.01),但胫骨平台软骨组织中Bcl-2表达升高(P〈0.01)。说明揉髌手法与关节内注射玻璃酸钠一样可以明显降低兔膝关节软骨细胞的凋亡率,其作用机制与上调Bcl-2表达,下调Bax、Fas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查政  张清华  蒋知新  林虎  梁雪梅 《新医学》2009,40(3):154-158
目的:探讨缬沙坦对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9)、组织型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TIMP-1)表达的影响。方法:对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进行原代培养,根据平滑肌原代细胞的培养方式分为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ox-LDL)培养组(ox-LDL组)、AngⅡ加ox-LDL培养组(AngⅡ组)、AngⅡ加ox-LDL加缬沙坦培养组(缬沙坦组)、普通培养基培养组(对照组),应用ELISA法及逆转录PCR法分别检测4组上清液中的MMP-9、TIMP—1含量,以及细胞内MMP-9、TIMP-1 mRNA的相对表达量,并应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比较。结果:AngⅡ组上清液中的MMP-9含量均明显高于其他3组(均为P〈0.01)。ox-LDL组与AngⅡ组上清液中TIMP-1的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为P〈0.01),缬沙坦组与对照组上清液中TIMP-1的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AngⅡ组细胞内MMP-9 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其他3组(均为P〈0.01),其TIMP-1 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ox-LDL组及缬沙坦组(均为P〈0.01),缬沙坦组细胞内TIMP-1 mRNA的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与ox-LDL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ngⅡ可增加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MMP-9的表达而降低TIMP-1的表达,缬沙坦可以抑制AngⅡ的这种作用。  相似文献   

16.
背景:睾酮对骨关节炎的作用尚无一致的观点,其调节软骨代谢的作用鲜有文献报道。目的:观察睾酮对膝骨关节炎雄兔关节软骨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表达的影响。方法:24只雄兔随机分成4组,采用改良Hulth法建立右膝骨关节炎模型;假去势组不切除睾丸,其余3组切除双侧睾丸。第8周末处死假去势组和去势8周组兔取材。第9周开始,激素组肌注生理剂量十一酸睾酮(6mg/kg,2周1次),去势16周组正常喂养,并于16周末处死并取材。结果与结论:大体和组织学观察显示各组兔膝关节软骨的病变程度为假去势组优于去势8周组,激素组优于去势16周组。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在所有兔膝关节软骨中均有表达,阳性细胞个数假去势组高于去势8周组(P〈0.05),激素组高于去势16周组(P〈0.05),去势8周组与去势16周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睾酮可通过上调去势雄兔关节软骨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表达,延缓软骨退变。  相似文献   

17.
背景:研究证明,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切断后,白细胞介素1β是关节软骨退变中一个重要的调控因子,然而白细胞介素1β在外侧半月板退变中有何作用,未见文献报道.目的:观察兔前交叉韧带切断后外侧半月板中白细胞介素1β阳性表达率的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6月龄雄性新西兰大白兔48只,将兔膝关节配对为实验侧和对照侧造模.实验侧行前交叉韧带切断手术,制作兔前交叉韧带断裂模型;对照侧显露前交叉韧带但不行切断.造模后第1,3,6,8周,分别麻醉下随机处死兔12只.进行大体观察和外侧半月板组织学退变评分,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白细胞介素1β阳性表达率.结果与结论:前交叉韧带切断后,随时间延长,实验侧外侧半月板组织学退变评分逐渐增高,实验侧各时间组织学退变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时间点实验侧白细胞介素1β阳性表达率均较对照组增高(P<0.05);第3,6周实验侧白细胞介素1β表达阳性率高于第1,8周(P<0.05),第8周高于第1周(P< 0.05).结果表明,兔前交叉韧带切断后实验侧白细胞介素1β阳性表达率增高,提示自细胞介素1β参与了外侧半月板组织的退变.白细胞介素1β阳性表达率降低并不表示外侧半月板组织退变结束.  相似文献   

18.
背景:有研究表明,胫骨平台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的病例中远期出现继发性骨性关节炎,但很少有研究者报道关节镜辅助下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的中远期效果。目的:关节镜下经皮植骨或螺钉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后1年及4年后的效果及放射学评价。方法:收集2007年3月和2009年3月期间,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胫骨外侧平台骨折经关节镜辅助下植骨或螺钉内固定病例的资料,记录骨折Schatzker分型、术中平台侧软骨缺损、股骨侧软骨损伤、关节内软组织损伤、复位不足及术后外侧平台骨折沉降资料。评估植骨或螺钉内固定后1年和4年时膝关节Lysholm评分、Ahlback骨性关节炎分级以及Rasmussen功能评分和放射性评分。结果与结论:23例患者完成随访研究,植骨或螺钉内固定后1,4年平均Lysholm评分分别为90分和87分(P=0.23),Rasmussen功能评分平均为26分和24分(P〈0.30)。术后4年有11例(47.8%)出现膝关节骨性关节炎,Rasmussen放射学评分从术后初期17.4分下降至术后4年的13.6分(P=0.01)。各型骨折与预后无相关性;老年病例、软骨损伤或,和缺损、关节内软组织损伤以及术后外侧平台沉降影响术后中期功能和影像学结果;但统计中发现,胫骨侧软骨缺损对于中期发生关节炎的作用远低于股骨侧的软骨损伤。结果提示:术后早期的影像学结果并不能完全与术后4年的结果相匹配,但中期随访的临床和功能结果仍然满意。患者年龄、合并关节内软骨和软组织损伤以及术后胫骨平台沉降均是影响治疗后患膝出现骨性关节炎的消极因素。胫骨侧软骨缺损对于中期发生关节炎的消极作用远低于股骨侧的软骨损伤,可能与完好的外侧半月板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