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自拟清热除痹汤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中医辨证为湿热蕴结型的患者共44例,分为观察组24例,对照组20例;观察组口服自拟方清热除痹汤,患处外敷消炎膏;对照组口服秋水仙碱及尼美舒利,患处外敷消炎膏;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所有患者的红肿热痛症状均得到缓解,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比对照组的明显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口服自拟清热除痹汤、局部外敷消炎膏治疗湿热蕴结型痛风关节炎急性期可获得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虎杖痛风汤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0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数字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双氯芬酸钠肠溶片,观察组给予虎杖痛风汤。比较两组的临床总有效率、血尿酸、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血沉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8%,与对照组的84%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尿酸、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血沉较对照组明显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运用自拟虎杖痛风汤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具有显著的疗效,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炎症反应,减少尿酸沉积,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
益肾利湿化瘀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观察益肾利湿化瘀汤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病例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46例口服益肾利湿化瘀汤,对照组46例口服秋水仙碱片和别嘌呤醇,疗程10 d。结果:疗后两组均能降低血尿酸,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积分的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愈显率为84.78%优于对照组65.21%(P<0.05)。结论:益肾利湿化瘀汤能降低高血尿酸血症,对改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症状有较好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壮药痛风立安胶囊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口服痛风立安胶囊,对照组40例口服秋水仙碱片、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7天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两组对急性痛风均能有效改善症状,且治疗组有明显降血尿酸作用(P<0.05)。结论:壮药痛风立安胶囊能有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并有明显降血尿酸作用,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中药内服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3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毅 《四川中医》2005,23(7):68-69
目的:观察中药痛风宁饮内服、金黄散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6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痛风宁饮内服、金黄散外敷患处治疗,对照组用双氯芬酸钠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76·67%,对照组治愈率43·33%,两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痛风宁饮内服、金黄散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痹宁汤治疗原发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痛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试验组予痹宁汤治疗,对照组予秋水仙碱治疗,连续治疗10天后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甘油三酯、血尿酸、白细胞、关节肿胀程度等指标。结果: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尿酸、甘油三酯、白细胞计数均明显下降,试验组治疗后血尿酸、甘油三酯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关节功能均改善,试验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痹宁汤治疗原发性痛风性关节炎有较好临床疗效,能降低血尿酸,改善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7.
陈炼 《中医药导报》2011,17(6):47-49
目的:观察自拟痛风关立消汤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尿酸和血沉的影响。方法:将82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1例应用自拟痛风关立消汤治疗;对照组41例应用秋水仙碱片和别嘌呤醇治疗,治疗2周后观察血尿酸和血沉变化并进行疗效判定。结果:治疗组在降低血尿酸和血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92.7%;对照组总有效率75.6%,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自拟痛风关立消汤能明显改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症状、体征,并降低血尿酸和血沉水平,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有效方剂。  相似文献   

8.
痛风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风湿郁热证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痛风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将6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痛风汤,对照组予秋水仙碱.结果 两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无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系统不良反应.结论 痛风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满意,且无副作用,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祛风定痛汤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68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两组均进行基础饮食治疗,对照组给予双氯芬酸钠片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祛风定痛汤口服,两组治疗1周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祛风定痛汤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0.
痛风速效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4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痛风速效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40例,采用痛风速效汤内服治疗,配合饮食调护,观察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安全评估检查、不良反应的改变。结果:治愈29例,好转11例,总有效率100%,治疗后血尿酸明显下降(P<0.01)。结论:痛风速效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痛风消浊汤联合塞来昔布胶囊治疗湿热蕴结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湿热蕴结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塞来昔布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痛风消浊汤治疗。2组均以7d为1个疗程,观察2组综合疗效以及疼痛程度、炎症因子及血尿酸水平。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55%(29/31),高于对照组的77.42%(24/3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炎症因子水平以及疼痛评分均有所下降,且治疗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明显,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痛风消浊汤联合塞来昔布胶囊治疗湿热蕴结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明显,能有效降低炎症因子及血尿酸水平,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自拟痛风汤联合秋水仙碱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予自拟痛风汤联合秋水仙碱治疗,对照组40例单用秋水仙碱治疗。2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2组血尿酸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尿酸水平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80%,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自拟痛风汤联合秋水仙碱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有协同作用,能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来氟米特联合康痹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来氟米特联合康痹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来氟米特和康痹汤)27例,对照组(口服来氟米特)25例,两组均治疗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变化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或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7%、2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来氟米特联合康痹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单独使用来氟米特,且具有毒副作用小的优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痛风汤内服配合栀黄止痛散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7例痛风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A组)26例和对照组(B组)21例,A组采用痛风汤口服配合栀黄止痛散外敷治疗,B组采用痛风定胶囊口服治疗,两组患者基线治疗前3天均常规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洛索洛芬钠片,治疗1周后比较治疗前后的相关数据。结果:A组和B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8.46%和71.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两组各观察指标改善情况比较,A组均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痛风汤内服配合栀黄止痛散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在改善患者关节症状、降低血尿酸及C反应蛋白等方面疗效肯定,值得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痛风丸(汤)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用痛风丸(汤)治疗,对照组给予促秋水仙碱片治疗。结果:症状积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痛风丸(汤)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疗效较好,可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中医蜂针疗法联合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老年性痛风关节炎的临床疗效研究。方法 选取60例老年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蜂针疗法联合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治疗前后比较血尿酸水平,2周后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及血尿酸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0%,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中医蜂针疗法联合非甾体类抗炎药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老年性痛风性关节炎,镇痛效果强,可减少布洛芬缓释胶囊用药频率,减少消化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口服自拟中药痛风汤治疗湿热挟瘀型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的7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予秋水仙碱口服,治疗组予自拟中药痛风汤口服。两组疗程均为10 d,疗程结束后观察疗效。结果:疗程结束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1.4%,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4.3%,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积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积分,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两组治疗前后血尿酸及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中,治疗组治疗后血尿酸及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下降,而对照组则下降不明显,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6个月后,治疗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口服自拟中药痛风汤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可以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并能有效的降低血尿酸及C反应蛋白水平,有效降低复发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严群超  莫木顺 《陕西中医》2004,25(10):891-892
目的 :观察痛风宁片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和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 :将1 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1 0 0例 ,对照组 60例 ;治疗组应用痛风宁片治疗 ,对照组应用中汇痛风定胶囊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92 % ,对照组率 81 .67%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P <0 .0 5 ) ;治疗组对患者血尿酸含量及关节功能积分的的减少均优于对照组 (P <0 .0 5 )。提示 :痛风宁片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和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同时能够降低痛风患者血尿酸含量 ,改善痛风患者的关节活动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自拟痛风急发方对湿热瘀阻型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共选取60例湿热瘀阻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非布司他、非甾体消炎药,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自拟痛风急发方,疗程均为4周。每两周观察各组临床症状、血尿酸(Uric Acid,UA)、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C反应蛋白(C-reative Protein,CRP)水平以及中医证候积分,观察并记录两组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显著好转,血尿酸、ESR、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上述各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痛风急发方治疗湿热瘀阻型痛风性关节炎疗效确切,且用药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208痛风合剂在痛风性关节炎治疗中安全性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20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中医辨证分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60例和慢性痛风性关节炎6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又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秋水仙碱片联合依托考昔片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208痛风合剂1号治疗。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苯溴马隆片治疗,观察组采用208痛风合剂2号治疗,观察和比较各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急性及慢性痛风性关节炎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采用208痛风合剂治疗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