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李慧芸  陈锷  苏翠玲  黄丽娟  肖云 《全科护理》2011,(30):2784-2785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elay graft function,DGF)的临床观察与护理对策。[方法]对我科2008年9月—2010年7月332例同种异体肾移植病人密切观察,并进行规范化、个体化护理。[结果]其中发生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21例,发生率6%。21例病人移植肾功能在30d~90d恢复。[结论]精细的供肾切取技术,有效的器官灌注,术中注意避免移植肾损伤结合术后密切临床观察,制定个体化护理方案,有助于减少DGF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移植肾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
傅坤 《医学临床研究》2011,28(7):1419-1420
[目的]探讨持续性异位妊娠(PEP)的临床表现和临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PEP的临床表现、治疗及护理经过.[结果]2006年1月至2007年11月238例保守治疗异位妊娠开窗取胚术患者,发生PEP患者5例(2.1%);2009年1月至2010年11月832例保守治疗异位妊娠开窗取胚术患者,发生PEP患者3例...  相似文献   

3.
张建都  张逖  王泰岳  陈剑 《医学临床研究》2007,24(10):1714-1715
[目的]探讨预防性横结肠造口在直肠癌超低位前切除术中降低吻合口瘘发生率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2001~2006年在直肠癌超低位前切除术中施行与未施行预防性横结肠追口患者的吻合口瘘发生情况.[结果]42例中未行预防性横结肠造口者有8例发生吻合口瘘,33例行预防性横结肠造口者均未发生吻合口瘘.[结论]在直肠癌超低位前切除术中,预防性横结肠造口能有效降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田艳艳 《医学临床研究》2012,29(12):2436-2437
[目的]分析导致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及改善患者预后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06年5月至2009年5月在本院经外科手术治疗的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556例,其中19例发生术后感染,对其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骨肿瘤、骨折术后、翻修手术、手术持续时间、术后伤口相关问题等为术后感染危险因素.[结论]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发生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明确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做好预防措施,对降低感染发生率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T)感染者异位妊娠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4月-2007年12月有生育要求的CT阳性者230例,对照组130例,实验组100例.对照组按妇科常规宣教,实验组按自制成的<支原体、衣原体感染者健康教育规范>内容进行干预,比较两组病人1个月的CT治疗结果以及6个月、12个月的异位妊娠发生情况.[结果]1个月后CT感染治愈率,实验组是94.00%,对照组是68.46%,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1年后异位妊娠发生率实验组为6.00%,对照组为16.15%,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提高CT感染者的治愈率,降低异位妊娠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彭群英  范洋玲  刘广玲 《护理研究》2009,23(29):2664-2665
[目的]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口腔黏膜炎(OM)的发生发展规律,实施预防性护理措施.[方法] 对32例移植病人的口腔黏膜参照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进行评估,同时加强临床观察和护理.[结果]32例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中,20例发生OM,发生率62.5%,部位多见于颊部.发生OM的时间为预处理后-3 d至移植后+5 d,一般持续10 d~20 d,通过护理干预病人逐步好转、愈合.[结论]口腔黏膜炎是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加强观察和护理能降低口腔黏膜炎发生率和程度,促进愈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下肢缺血性疾病的病因及治疗方案.[方法]回顾分析湖南省人民医院2002年9月至2010年6月住院下肢缺血性疾病病例63 例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电话随访.[结果]经完全内科保守治疗40例、外科手术10例、介入手术治疗13例,其有效率分别为77.5%,100%,84.6%.介入治疗1例患者因合并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死于呼吸功能衰竭.出院后63例电话随访:死亡3例及7例自觉无改善,总有效率82.5%.[结论]下肢缺血性疾病患者应及时诊疗,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减少致残及死亡发生,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3月至2010年5月,应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16例糖尿病足患者.手术首先抽取自体骨髓200~300 mL,从中分离出单个核细胞悬浊液约40 mL,行下肢缺血肌肉内局部注射.[结果]移植后大部分患者下肢疼痛、麻木、冷感、间歇性跛行均有不同程度缓解...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探讨冷冻胚胎复苏移植护理管理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提出其应对策略.[方法] 选取本院生殖医学中心收治的120例行冷冻胚胎复苏移植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对诊疗过程中存在的护理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并给予针对性的应对策略,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妊娠成功率、护理满意度及护患矛盾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妊娠成功率为81.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0%,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3%;护患矛盾的发生率为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0%,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冷冻胚胎复苏移植患者的护理管理中,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加强对患者的安全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妊娠成功率,并明显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有效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陈瑶  陈丽君 《全科护理》2016,(27):2874-2875
[目的]总结婴幼儿供肾儿童肾移植的手术治疗和临床护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婴幼儿供肾儿童肾移植的手术治疗方案,总结术后护理措施和随访情况。[结果]12例双肾整块移植患儿术后肾功能延迟恢复(DGF)发生率为16.7%,36例单肾移植患儿术后DGF发生率为48.6%;1年人/肾存活率为100%/88.6%。[结论]婴幼儿供肾能有效缓解儿童移植肾脏短缺,手术难度较大,其围术期护理有特殊性,护士应根据儿童特点做好围术期尤其是术后早期护理及观察,及时发现并发症,提高移植肾存活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同种异体肾移植术的经验,提高人/肾长期存活率。【方法】总结1999年5月至2005年9月的32例次肾移植经验,分析术前准备、组织配型、供肾质量、手术操作、并发症防治、免疫抑制剂使用等方面对肾移植效果的影响。【结果】1年人/肾存活率100%/97%,其中12例已存活4年以上,无严重并发症。【结论】热缺血和冷缺血时闻及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是影响术后肾功能恢复和急、慢性排斥反应发生的重要因素。免疫抑制剂的个体化合理应用,积极的术前准备和严密的术后监测,重视术后少见并发症的处理是降低受体死亡率、供肾长期存活、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2.
ABSTRACT: INTRODUCTION: The preventive impact of hospital-acquired infection (HAI) surveillance is difficult to assess. Our objective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HAI surveillance disruption on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VAP) incidence. METHODS: A quasi-experimental study with interven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as conducted between 1st January 2004 and 31st December 2010 in two intensive care units (ICUs) of a university hospital that participated in a national HAI surveillance network. Surveillance was interrupted during the year 2007 in unit A (intervention group) and was continuous in unit B (control group). Period 1 (pre-test period) comprised patients hospitalized during 2004-2006, and period 2 (post-test period) involved patients hospitalized during 2008-2010. Patients hospitalized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48 hours and intubated during their stay were included. Multivariate Poisson regression was fitted to ascertain the influence of surveillance disruption. RESULTS: 2,771 patients, accounting for 19,848 intubation-days at risk, were studied in total; 307 had VAP. The VAP attack rate increased in unit A from 7.8% during period 1 to 17.1% during period 2 (P<0.001); in unit B, it was 7.2% and 11.2% for the 2 periods respectively (P=0.17). Adjusted VAP incidence rose in unit A after surveillance disruption (incidence rate ratio=2.17, 95% confidence interval 1.05-4.47, P=0.036), independently of VAP trend; no change was observed in unit B. All-cause mortality and length of stay increased (P=0.028 and P=0.038, respectively) in unit A between periods 1 and 2. In unit B, no change in mortality was observed (P=0.22), while length of stay decreased between periods 1 and 2 (P=0.002). CONCLUSIONS: VAP incidence, length of stay, and all-cause mortality rose after HAI surveillance disruption in ICU, which suggests a specific effect of HAI surveillance on VAP prevention and reinforces the role of data feedback and counselling as a mechanism to facilitate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间质性肺炎的早期诊断和处理原则.方法:选择吉林大学第一临床医院器官移植中心2006-04/2007-03及2007-04/12两个时期肾移植术后患者出现间质性肺炎患者24例.根据时间分为2组,2006年组12例CMV-IgM阴性、CMV-IgG阳性,4例CMV-IgM、CMV-IgG均阴性.2007年组6例CMV-IgM阴性、CMV-IgG阳性,2例CMV-IgM、CMV-IgG均阴性.两组移植后常规静脉注射或口服更昔洛韦.检查肺CT,对肺CT有改变者,2006年组根据血药浓度调整免疫抑制剂用量;2007年组采取减少或停用免疫抑制剂,使用糖皮质激素、抗病毒及复方新诺明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愈率、死亡率、排斥反应发生率.结果:2006年组16例患者中11例痊愈,5例死亡.2007年组8例患者均治愈,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结论:肾移植后临床表现及CT检查是早期诊断的关键.早期调整免疫抑制剂用量、使用糖皮质激素、抗巨细胞病毒治疗、联合应用复方新诺明及有效的营养支持均是治疗肾移植术后间质性肺炎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患者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0例DGF患者行血液透析治疗,并给予加强心理护理,严格无菌操作,防治低血压,加强临床观察,合理使用抗凝剂。结果:17例肾功能恢复,2例移植肾切除,1例死亡。结论:血液透析是DGF患者出现严重电解质紊乱的必要救治手段,加强透析过程中的病情观察与护理,可促进患者肾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5.
背景:肾脏移植患者急性排斥反应已不再成为术后的主要并发症,延迟肾功能恢复和慢性移植肾肾病仍然是移植患者术后需要面对的问题。目的:总结分析15例术后发生超延迟肾功能恢复的肾移植患者资料,探讨临床经验及治疗对策。方法:对肾移植后发生超延迟肾功能恢复患者1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15例患者移植后均采用常规剂量的半量(环孢素A3.0~4.0mg/kg,他克莫司0.5~1mg/kg),并定期监测血药浓度,随时调整免疫用药剂量,采用血液透析/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分析超延迟肾功能恢复诱因,患者观察患者肾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与结论:术中低血压、供肾热缺血时间过长、早期急性排斥反应、环孢素中毒、外科并发症、动脉粥样硬化致移植肾血液灌流不足可能为患者超延迟肾功能恢复的诱因。患者术后由少尿期开始进入多尿期时间最长者为108d,平均32~108d。肾功能正常8例(血清肌酐78~135μmol/L),肾功能轻度异常5例(血清肌酐135~300μmol/L),血清肌酐〉300μmol/L者2例。随访时间最长1例11年,至今移植肾功能正常。结果提示,肾移植后尽早行移植肾穿刺活检及移植肾彩超,根据结果采取综合治疗并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可以使大多数的患者移植肾功能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移植肾变异血管的处理方法及取肾过程中血管意外损伤的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6年间39例移植肾变异血管重建病例,依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方法将移植肾安全有效的移植给患者。【结果]39例患者术中未出现因血管吻合口狭窄或活动性出血需离断再吻合,术后彩超示肾脏血流丰富,无局灶性缺血表现。2侧动脉吻合口血流速度增快,3例出现移植肾功能恢复延迟,2例血肌酐未降至正常范围。【结论】不同类型的移植肾血管变异需采取不同的重建方法,可最大限度地保存移植肾功能,提高移植肾利用率刘盘床实践中需采取有效预防措施,避免供肾血管意外损伤,合理安全摘取供肾。  相似文献   

17.
背景: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是肾移植常见的并发症,充分探究其发生的危险因素,及时预防与对应综合治疗是肾移植成功的关键。目的:探讨肾移植后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发生的病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12/2011-01在武警后勤学院肾移植中心明确诊断为肾移植后肾功能延迟恢复10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为尸肾移植,给予相应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并综合分析出现肾功能延迟恢复的原因。结果与结论:发生肾移植后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的病因包括急性排斥反应52例(48.2%),急性肾小管坏死45例(41.5%);动脉吻合口狭窄5例(4.6%),输尿管梗阻3例(2.8%),环孢素A中毒肾病6例(5.6%)。89例患者经治疗后移植肾功能恢复正常,12例血肌酐稳定在200μmol/L左右,2例因应用抗淋巴细胞球蛋白后并发肺部感染死亡,5例应用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后移植肾功能未好转而恢复血液透析治疗。提示急性排斥反应及急性肾小管坏死是引起肾移植后肾功能延迟恢复的主要因素,应采取综合治疗措施积极纠正。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常规超声在肾移植术后肾功能延迟恢复(DGF)患者随访中的应用。 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9年10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同种异体肾移植的患者158例。根据术后肾功能恢复情况及是否需要血液透析,分为DGF组和早期肾功能恢复(IGF)组,收集患者术后第6、12、18、24、30、36个月的超声检查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采用χ2检验比较2组患者性别、透析方式、供体死亡原因等计数资料的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2组患者年龄、供肾冷缺血时间、淋巴细胞毒性实验、血肌酐值、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移植肾长径、肾动脉阻力指数的差异,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2组患者慢性肾病病史时间、透析时间、供肾热缺血时间、移植肾肾动脉峰值流速的差异。 结果DGF组患者48例(31.0%),IGF组患者110例(69.0%),2组患者在性别构成、年龄、慢性肾病病史时间、透析方式、透析时间、供体年龄、供体死亡原因、供肾热缺血时间、淋巴细胞毒性实验等临床特征以及移植肾长径、肾动脉峰值流速等超声特征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是,DGF组供肾的冷缺血时间明显长于IGF组[(15.47±4.90)h vs (13.43±4.43)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34,P=0.012)。术后不同时间点,DGF组患者血肌酐始终高于IGF组,而IGF组的eGFR始终高于DGF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DGF组的肾动脉阻力指数始终高于IGF组,除了在术后36个月时间点2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32,P=0.063)外,其余时间点2组之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肾移植术后DGF的发生对移植肾不同时间点肾功能及肾动脉阻力指数均存在着不良影响,移植肾超声检查参数肾动脉阻力指数可以帮助更好地了解移植肾的状况。  相似文献   

19.
肾移植受者留置导尿管时间探讨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肾移植受者留置导尿管时间与发生尿路感染的关系,并总结预防尿路感染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07年12月在本科室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的受者83例。所有患者术前留置导尿管,于拔除导尿管前行尿培养。观察患者拔除尿管当天的症状,对尿培养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尿培养结果阳性23例。其中留置导尿时间10d以上的患者尿培养阳性率明显高于留置导尿时间10d内(含10d)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议肾移植受者留置导尿管拔除时间为术后第9~10d,而执行环境消毒措施、预防逆行性感染,保持出入量平衡是预防尿路感染的有效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肾移植受者死亡原因,为提高肾移植受者长期生存率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进行的2656例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共死亡285例,按肾移植时的年份分为1990~1995年(A)、1996~2000年(B)、2001~2005(C)、2006~2010年(D)4组,分析比较各组死亡率变化趋势.统计不同时间段死亡例数及各死亡原因构成比,并将其分为移植肾失功能死亡组(n=181)和移植肾带功能死亡组(n=104),对两组死亡原因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4组肾移植受者死亡率分别为:A组28.21%;B组15.57%;C组8.14%、D组3.41%,B、C、D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7.72%(79例)患者于肾移植术后3个月内死亡,该期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感染;15.79%(45例)患者于术后3~5年死亡,死亡的原因主要为感染、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前3位死亡原因分别是,失功能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74例,40.88%)、肺部感染(26例,14.36%)、药物性肝衰竭(18例,9.94%);带功能组:肺部感染(46例,44.23%)、药物性肝衰竭(21例,20.19%)、心血管意外(2例,占1.92%).结论 肾移植受者死亡率随时间的发展呈明显下降趋势,患者死亡有两个高峰期:第一个是术后3个月,第二个是术后3~5年,感染是移植肾带功能组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风险在移植肾失功的受者中显著增加,加强对肺部感染及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并发症的防治十分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