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血液病患者浅静脉留置针细菌污染及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血液病患者浅静脉留置针菌群污染特点,为针对性地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对135例采用浅静脉留置针化疗的血液病患者拔针后其针尖行细菌培养。结果135例中,21例(15.56%)细菌污染,且以革兰氏阳性菌为主;留置时间越长、白细胞计数越低,其感染率越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对血液病浅静脉留置针化疗患者应加强置管护理,留置针置管时间以患者白细胞计数而定。  相似文献   

2.
颈外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颈外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以减轻患者痛苦,保护血管和维护稳定的静脉输液。方法对106例患者通过颈外静脉留置套管针输液观察穿刺部位及输液情况。结果留置套管针输液3~9 d,未发现局部或全身感染等症状。结论穿刺前做好解释工作,能得到患者的积极配合;正确选择穿刺部位,术中严格无菌操作,掌握置管时间和熟练的操作技术是颈外静脉留置针的关键环节;置管期间,精心护理病人及置管部位,对保证输液顺利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改良冲管法在静脉留置针维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691例使用静脉留置针患者为研究对象,2021年4~6月的33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21年7~9月的35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导管A-C-L维护法(评估-冲管-封管维护法)对静脉留置针进行维护,观察组采用改良冲管法对静脉留置针进行维护。结果 观察组留置针回血率、堵管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留置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 改良冲管法能降低静脉留置针置管并发症发生率,延长留置针置管时间,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夏红梅  袁慧 《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4):371-372
目的:提高危重患者静脉输液质量。方法:将200例危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采用22G静脉留置针,观察组行颈外静脉穿刺置管,对照组行四肢浅表静脉穿刺置管。观察两组留置针穿刺效果和留置效果。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及留置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静脉置管异常情况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置管能有效提高危重患者静脉输液护理质量,有利于患者的救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的临床使用。方法选取临床368例使用静脉留置针患者,依据留置针应用特点进行护理。结果使用留置针患者均得到满意效果。结论在临床中合理应用留置针可产生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介绍我科在临床中使用小儿静脉留置针的经验体会.主要内容:对小儿留置针的留置部位,穿刺方法,固定方法,留置针封管,置管期间的护理作了详细阐述.体会:静脉留置针可提高疗效,减少患儿的痛苦,缓解护患关系,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与静脉留置针在白血病患者静脉化疗中的应用比较,探讨如何减少化疗患者静脉炎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提高患者在患病期间的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方法:105例血液病患者分为两组,50例PICC置管组,55例静脉留置针组,记录静脉炎及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PICC置管组留置时间60-240天,静脉留置针组留置时间2~10天。结论:PICC管置管组静脉炎发生3例(6%),疼痛等其他相关并发症6例(12%),留置针组静脉炎发生18例(32.7%),疼痛等其他相关并发症20例(36.3%)。结论:在临床应用中对血液病患者静脉化疗中,选用PICC输液的效果明显优于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鱼骨图在老年患者外周静脉置管中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鱼骨图在老年患者外周静脉留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老年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行外周静脉置管,干预组应用鱼骨图进行外周静脉留置针程序护理。结果干预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留置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1)。结论鱼骨图能提高老年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一次穿刺成功率,减少置管后并发症,延长置管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9.
为观察浅静脉穿刺留置套管针在FOLFOX4方案化疗中的应用效果,回顾分析于我科接受FOLFOX4方案化疗的180例结直肠癌患者病例资料,根据持续静脉滴注的方式,分为浅静脉留置针组(试验组,128例)、颈内静脉置管组(对照I组,32例)和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组(对照Ⅱ组,20例)。对各组穿刺时间、一次穿刺成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统计比较。结果显示,180例患者中,试验组穿刺明显快于对照组,且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各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果表明,浅静脉穿刺留置套管针安全、有效,操作简单、快捷,穿刺点选取方便,对静脉损伤小,避免了颈内静脉置管和PICC的不足,降低了静脉感染的发生率,是一种经济、简单易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讨论CCU患者使用浅静脉留置针的益处.方法:选取2007年6月~2010年6月收治于我科的患者532例,随机选择268例患者使用浅静脉留置针输液,另264人使用普通金属头皮针输液,以此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浅静脉留置针输液优于普通金属头皮针输液.结论:浅静脉留置针因留置时间长,不需反复穿刺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及减少护士的工作量,并方便了为患者急救时迅速建立静脉通道.  相似文献   

11.
屈海宏 《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2):412-413
目的:分析两种不同封管液在老年心血管病患者浅静脉留置针中的临床护理应用效果。方法:2011年12月~2012年7月对我科收治的160例老年心血管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对照组80例患者在输液完毕后,采用低分子肝素钠盐水2~5ml直接封管;实验组80例患者在输液完毕后,采用生理盐水2~4ml封管后,再用低分子肝素钠盐水2~5ml封管。观察比较两组患者静脉留置针的临床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在输液管堵管、皮肤肿胀、静脉炎发生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两组患者静脉留置针留置术后并发症的总体发生率方面,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老年心血管病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采用生理盐水联合低分子肝素钠盐水封管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纯低分子肝素钠盐水封管,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临床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代温灸膏局部敷贴对静脉留置针留置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探讨代温灸膏局部敷贴对静脉留置针留置效果的影响。方法将80例行浅静脉留置针置管输液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在留置针处用输液贴固定;观察组加用代温灸膏在静脉穿刺上方0.5~1.0cm处沿血管走向敷贴。结果静脉炎发生率观察组(45.0%)显著低于对照组(75.0%);留置时间观察组(≥5d为80.0%)显著长于对照组(52.5%),两组比较,均P<0.01。结论用代温灸膏局部敷贴可以明显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延长置管时间。  相似文献   

13.
鱼骨图在老年患者外周静脉置管中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鱼骨图在老年患者外周静脉留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老年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行外周静脉置管.干预组应用鱼骨图进行外周静脉留置针程序护理。结果干预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留置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1)。结论鱼骨图能提高老年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一次穿刺成功率.减少置管后并发症.王正长詈管留器时间.  相似文献   

14.
肝素帽固定部位对静脉留置针留置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莎  鲁汉英 《护理学杂志》2006,21(13):19-20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肝素帽固定部位对留置针回血、堵管发生率及留置时间的影响.方法将60例静脉留置针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将肝素帽固定在穿刺点下方或水平位置,观察组将肝素帽固定在穿刺点上方3~4 cm处.结果观察组留置针回血率、堵管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留置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1).结论静脉留置针肝素帽固定于穿刺点上方,可减少置管并发症,延长置管时间.  相似文献   

15.
颈外静脉穿刺置管在大量输液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探讨颈外静脉穿刺置管用于大量输液患者的效果,以寻找最佳输液途径。方法将需大量输液(每日补液量≥2500m1)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颈外静脉留置针输液,对照组采用四肢浅静脉留置针输液。结果两组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平均留置时间,导管脱落、导管堵塞、液体渗漏、静脉炎、补钾疼痛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颈外静脉穿刺置管用于大量输液,可减少静脉置管并发症,且可延长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16.
肿瘤化疗患者浅静脉留置针细菌培养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肿瘤患者浅静脉留置针周围皮肤及针尖细菌感染的特点,以更好地指导护理工作.方法对143例需静脉化疗的肿瘤患者进行浅静脉留置针穿刺后,采集留置针周围皮肤及针尖部标本进行细菌培养阳性结果分析.结果细菌检出以革兰氏阳性菌为主;143例286例次中,皮肤检出38例次,检出率26.6%;针尖检出20例次,检出率14.0%;留置时间≤4 d组的细菌总检出率为11.1%,5~7 d组的细菌总检出率为46.9%,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7 d组的细菌检出率为88.2%,与前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P<0.05).结论肿瘤化疗浅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越长,被细菌污染的可能性越大;应加强置管护理,加强局部皮肤的清洁消毒工作;留置时间最好控制在4 d左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肝素帽固定部位对留置针回血、堵管发生率及留置时间的影响。方法将60例静脉留置针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将肝素帽固定在穿刺点下方或水平位置,观察组将肝素帽固定在穿刺点上方3~4cm处。结果观察组留置针回血率、堵管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留置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1)。结论静脉留置针肝素帽固定于穿刺点上方,可减少置管并发症,延长置管时间。  相似文献   

18.
颈外静脉留置针通道在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输液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提高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静脉输液护理质量.方法 将64例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采用22 G静脉留置针,观察组行颈外静脉穿刺置管.对照组行前臂静脉穿刺置管.观察两组留置针穿刺效果和留置效果.结果 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及经留置针采血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穿刺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留置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1),外渗及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单通道1 h液体补充量显著多于对照组(P<0.01).结论 应用颈外静脉留置针通道能有效提高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静脉输液护理质量,有利于患者的救治.  相似文献   

19.
颈外静脉穿刺置管在大量输液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颈外静脉穿刺置管用于大量输液患者的效果,以寻找最佳输液途径.方法 将需大量输液(每日补液量≥2 500 ml)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颈外静脉留置针输液,对照组采用四肢浅静脉留置针输液.结果 两组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平均留置时间,导管脱落、导管堵塞、液体渗漏、静脉炎、补钾疼痛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 颈外静脉穿刺置管用于大量输液,可减少静脉置管并发症,且可延长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大小型号静脉留置针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3例患者以应用小号型留置针进行静脉穿刺56例为观察组;以应用大号型留置针进行静脉穿刺57例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置管成功率,留置时间平均分别为16.1%、94.7%、3.95 d,对照组分别为:35.1%、82.5%、3.32 d,观察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合理应用小号型留置针进行静脉穿刺,可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且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少,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