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氟比洛芬酯对重度烧伤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应激因子及血糖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重度烧伤患者80 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平均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EX组)、氟比洛芬酯组(FLU组)、右美托咪定复合氟比洛芬酯组(DEX+FLU组)和对照组(C组),于手术结束前 30 min时DEX组经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 0.25μg/kg;FLU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 mg;DEX+FLU组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 0.25μg/kg+氟比洛芬酯 50 mg;C组静脉注射与DEX组等容量生理盐水,观察四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拔管前15 min(T1)、拔管后即刻(T2)、拔管后15 min(T3)各时间点血浆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和皮质醇(COR)、血糖(GLU)水平以及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苏醒期间躁动发生率.[结果]与T0时比较,T1~T3时C组、DEX组、FLU组血浆E、NE、COR水平及GLU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DEX组、FLU组与DEX+FLU组T1~T3时血浆E、NE、COR及GLU水平显著降低,且DEX+FLU组降低更明显(P<0.05);DEX组和DEX+FLU组躁动发生率显著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LU组躁动发生率数低于C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氟比洛芬酯可显著降低重度烧伤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的应激因子和血糖水平,降低苏醒期躁动发生率,而不延长患者的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鼻内镜术患者应用右美托咪定对全身麻醉苏醒的影响。方法将40例行鼻内镜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右美托咪定单次给药组(A组)、右美托咪定维持给药组(B组),每组20例。术毕送麻醉恢复室(PACU),观察并记录:入手术室基础值(T0)、拔管时(T1)、拔管后5 min(T2)不同时间点患者的血压、心率、脉氧饱和度;患者在PACU所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 B组在拔管时、拔管后5 min血压和心率与A组相比降低(P〈0.05),B组心动过缓和低血压发生率高于A组(P〈0.05)。结论鼻内镜术患者应用右美托咪定宜单次给予诱导剂量,不宜维持给药。  相似文献   

3.
张力  袁军 《医学临床研究》2014,(9):1827-1829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对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及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择期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老年患者(ASA Ⅰ~Ⅱ级,年龄65~80岁),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组).D组于麻醉插管前15 min微量泵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5 μg/kg,持续输注10 min,之后改为0.2 μg/(kg·h)输注,直至手术结束前40 min停止输注;C组于麻醉插管前15 min微量泵静脉输注生理盐水,持续输注10 min,后改为0.2 μg/(kg·h)输注,直至手术结束前40 min停止输注.分别记录入室(T0),插管即刻(T1),插管后5 min(T2),拔管即刻(T3)及拔管后5 min (T4)患者的收缩压(SBP),心率(HR),同时记录拔管后5 min(T4)患者的Ramsay镇静评分,以及拔管即刻(T3)和拔管后5 min(T4)的呛咳反应和躁动评分,并记录术前1d和术后2d对两组患者简易智力状态(MMSE)的测试评分.[结果]D组和C组在T1时SBP均低于T0(P<0.05),D组SBP在T4与T3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C组在T4高于T3(P<0.05);两组HR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T3与T4,C组Ramsay评分均低于D组(P<0.05),呛咳评分和躁动评分C组均高于D组(P<0.05);术后2d的MMSE评分C组显著低于D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老年患者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有利于患者苏醒期血流动力学稳定,可有效降低拔管时的血压升高,抑制拔管时的呛咳及躁动,对患者有较好的镇静作用,并降低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高血压患者全身麻醉后气管拔管期的影响.方法:将80例拟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择期手术且伴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停用全身麻醉药后观察组患者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对照组静脉注射等剂量的0.9%氯化钠液.观察2组患者麻醉前(T0)、拔管时(T1)、拔管后2 min(T2)、拔管后5 min(T3)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及术后躁动发生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T1~T3时间点MAP及H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SpO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能有效减轻高血压患者全身麻醉气管拔管期的心血管反应,并降低躁动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右半肝切除术中复合使用右旋美托咪定全身麻醉对肝癌患者术后麻醉苏醒期的影响.方法 将70例拟行右半肝切除术的肝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5例.麻醉诱导:2组患者均予阿托品0.5 mg、咪达唑仑0.05 mg·kg-1、利多卡因1 mg· kg-1、依托咪酯0.2 mg· kg-1、罗库溴铵0.08 mg·kg-1及芬太尼4 μg· kg-1静脉注射,3 min后气管插管.确定插管成功后,机械通气,新鲜气流量为2.0 L·min-1,氧浓度为60%,调节潮气量8~10 mL·kg-1,呼吸频率10~12次·min-1,将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调至4.67~5.33 kPa.右旋美托咪定组在麻醉诱导前15 min开始静脉输注右旋美托咪定1ug·kg1·h-1,至麻醉诱导时改为0.3 μg·kg-1·h-静脉输注,直至关腹时停用.对2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结束至患者睁眼的时间、拔管时间及术后躁动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2组患者手术时间及睁眼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右旋美托咪定组的拔管时间及术后躁动发生率分别为(23.4±8.5)min及0.0%,对照组分别为(32.3±9.1)min及14.3%,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右半肝切除术中应用右旋美托咪定后,患者术后拔管时间缩短,术后躁动发生率降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在全身麻醉鼻内镜手术中行控制性低血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将60例择期全身麻醉下行鼻内镜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右美托咪定组和硝酸甘油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入室后建立静脉通道,输注平衡液.麻醉诱导后进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维持PETCO2 4.67~6.00 kPa.术中吸入1.2 MAC七氟醚和泵注七氟醚0.1 μg· kg^-1· min^-1,瑞芬太尼维持麻醉.右美托咪定组在麻醉诱导前5 min泵注复合量右美托咪定1μg·kg^-1,15 min泵注完,继续以0.5 μg· kg^-1·h^-1泵注维持.硝酸甘油组麻醉诱导后给予硝酸甘油2~5 μg· kg^-1· min^-1行控制性降血压.2组均维持MAP为8.00~8.33 kPa.观察记录2组患者诱导前5 min(T0)、手术开始后30 min(T1)及拔管即刻(T2)的心率(HR)、MAP、降压达标时间、手术时间、降压持续时间、拔管时间、出血量及尿量的变化.结果 2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手术时间及控制降血压持续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T0的MAP、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硝酸甘油组T1、T2的HR及T2的MAP明显高于右美托咪定组(均P<0.05).右美托眯定组降血压达标时间及拔管时间长于硝酸甘油组、出血量少于硝酸甘油组、尿量多于硝酸甘油组(均P<0.05).所有患者均无术中知晓、呼吸抑制等麻醉并发症发生.结论 在全身麻醉鼻内镜手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定行控制性低血压不良反应小,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右美托咪定对全身麻醉下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本院全身麻醉下行动脉瘤栓塞术、ASA分级Ⅰ~Ⅱ级患者40例随机均分成两组(n=20),两组麻醉和诱导方法相同.右美托咪定组于麻醉诱导前15 min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6μg/(kg·10 min),继之0.4μg/(kg·h)持续输注;生理盐水组患者则静脉泵注相同剂量生理盐水.记录输注前、输注10 min、插管后、手术结束、拔管前、拔管后即刻及拔管后5 min、10 min时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拔管时躁动、呛咳评分及拔管后10 min时Ramsay镇静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苏醒和拔管时间相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气管插管、拔管前、拔管即刻及拔管后5 min右美托咪定组患者MAP、HR显著低于生理盐水组患者(P均<0.05);拔管后10 min时Ramsay镇静评分高于生理盐水组患者,而呛咳反应评分、拔管即刻躁动评分均显著低于生理盐水组患者(P<均0.05).[结论]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麻醉诱导前输注负荷剂量右美托咪定0.6μg/(kg·10 min)、术中以0.4μg/(kg·h)维持可稳定患者血流动力学,同时提高患者苏醒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手术结束前注射不同剂量右旋美托咪啶对高血压患者全麻复苏期的影响。方法选择患有原发性高血压需气管插管全麻行普外科或妇科择期经腹手术病例90例,ASAI~Ⅱ级。随机分为三组(n=30)。手术结束前15min分别注射不同剂量DEX(B组和C组)或生理盐水(A组)。记录手术结束时(TO)、拔管前(Y1)、拔管后即刻(T2)、拔管后3min(T3)、送出手术室时(T4)等各时相的BP、HR、BIS等。记录各组患者拔管和送出手术室的平均耗时。记录各组在复苏期的不良反应病例。结果B、C组在麻醉复苏期,特别是拔管前后的血压和心率波动均低于A组。同时B组的副反应例数低于A、C组。结论手术结束前15min静脉注射0.5汕g/kg的DEX可以安全有效的用于高血压患者全麻复苏期,改善复苏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啶预防全身麻醉患者气管导管拔管时心血管反应的效果。方法择期全身麻醉下行开胸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低剂量右美托咪啶组(D1组)、中剂量右美托咪啶组(D2组)、高剂量右美托咪啶组(D3组),各20例。手术结束前30min,C组微量泵静脉注射15mL生理盐水,D1组、D2组、D3组分别微量泵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啶0.25,0.50,1.00μg/kg,泵注时间15min。观察4组微量泵静脉注射药物前(T0)、泵注药物后(T1)、拔管即刻(T2)、拔管后1min(T3)、拔管后3min(T4)、拔管后5min(T5)、拔管后10min(T6)平均动脉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结果 C组,D3组T2~T5时间点平均动脉压较T0增高(P〈0.05),D2组T2~T6点平均动脉压较C组下降(P〈0.05);C组T2~T6时间点心率心率较T0点增高(P〈0.05),D组T2~T6时间点心率较T0点下降(P〈0.05),D2和D3组T2~T5时间点心率低于C组(P〈0.05);4组各时间点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结束前微量泵静脉注射0.50μg/kg右美托咪啶可有效抑制全身麻醉气管导管拔管时诱发的心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用于全身麻醉术后苏醒期躁动病人的效果.[方法]将40例全身麻醉术后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记录用药前后心率、平均动脉压(MBP)、血氧饱和度和Ramsay评分、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气管插管拔管后10minRamsay评分和拔管后30minRamsay评分.[结果]观察组用药后心率(HR)、平均动脉压较用药前明显下降;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气管插管拔管后10minRamsay评分和拔管后30minRamsay评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全身麻醉术后病人,镇静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两种麻醉方法对老年人应激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丙泊酚靶控输注全凭静脉麻醉与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老年人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50例全麻下行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老年病人,随机分为丙泊酚组(P组)和七氟醚组(S组),每组25例。于麻醉诱导前10min(T0),麻醉诱导后10min(T1)、气腹后30min(T2)、气腹后60min(T3)及术毕30min(T4)五个时点采集患者的静脉血,测定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皮质醇(Cor),白细胞介素-6(IL-6)浓度。并于各时点记录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R)、无创动脉血压(NIBP)。[结果]①各时点两组间血流动力学变化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在T1~4时,S组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皮质醇水平较P组明显降低(P〈0.01);T4时S组血浆白细胞介素-6水平较P组低(P〈0.01)。[结论]七氟醚较丙泊酚能更有效的抑制老年病人的交感神经兴奋,减轻机体的应激反应,并能更有效的抑制机体由于过度刺激所造成的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盐酸右美托咪定对硬膜外复合全麻下妇科手术全麻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择期妇科全子宫切除术4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盐酸右美托咪定组(D组)20例和丙泊酚组(P组)20例,D组行连续硬膜外麻醉,0.5μg/(kg·h)持续输注,待麻醉平面确定后全麻诱导气管插管;丙P组除不给予盐酸右美托咪定,其他各项与D组相同。记录人室后(T1),硬膜外麻醉平面确定后(T2),全麻诱导前(T3),气管插管前即刻(T4),气管插管后即刻(T5)和手术开始时(T6)时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氧饱和度(SpO2)。结果T1时间点2组各指标均无差别(P〉0.05)。D组与P组比较,其余各时间点的HR均低于P组(P〈0.05),T5和T6时间点SBP、DBP、MAP低于同时点P组(P〈0.05),T2、T3和T4SBP、DBP、MAP高于同时点P组(P〈0.05)。结论盐酸右美托咪定应用于连续硬膜外复合全麻患者,在全麻诱导期患者血流动力学更加稳定。  相似文献   

13.
右美托咪啶在小儿全麻诱导中对循环、呼吸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洁  张瑞冬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7):1208-1210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啶在小儿诱导中的镇静效应及其对循环和呼吸的影响。【方法】60例行扁桃体和(或)腺样体择期手术患儿,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诱导开始后分别在10min内给予右美托咪啶1μg/kg(D1组)、右美托咪啶0.5μg/kg(D2组)和咪唑安定0.2mg/kg(M组)静脉泵注,随后再静注芬太尼、赛肌宁行气管插管。记录诱导前(T0)、诱导开始后5min(T1)、10min(T2)、插管前(T3)、插管后即刻(T4)的Ramsay评分、脑电双频指数(BIS)、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B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结果】三组T1、T2时点Ramsay评分值均较T0显著增加(P〈0.05),组间比较三组Ramsay评分值有统计学差异,D1〉D2〉M。D1和D2组T1~3时点HR、SBP均较T0时下降(P〈0.05)。组间比较M组T1、T2时点的HR高于D1、D2组。【结论】右美托咪啶1μg/kg在小儿全麻诱导中可提供良好的镇静效应,并能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靶控输注瑞芬太尼与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和靶控输注瑞芬太尼与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ASAⅠ或Ⅱ级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52例,随机均分为瑞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组(RP组)与瑞芬太尼-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组(RS组).RP组麻醉维持用瑞芬太尼与丙泊酚靶控输注,RS组采用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及吸入七氟醚维持麻醉.观察和测定麻醉前10 min(T0)、插管后1 min(T1)、气腹后15 min(T2)及停气腹后15 min(T3)4个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糖(BG)、皮质醇(Cor),并记录两组患者术毕停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术后24 h 随访恶心、呕吐、躁动发生率,有无术中知晓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4个时间点的MAP、HR、Cor、BG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两组MAP、HR在T1、T2两时点与T0比较均下降(P〈0.05),两组Cor在T2、T3与T0时点比较均明显下降(P0.05).两组均无术中知晓,RS组的恶心、呕吐例数多于RP组(P〈0.05).患者术后满意度均为100%.[结论]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或七氟醚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均能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以及较好的抑制插管和气腹造成的应激反应,术后苏醒迅速,尽管RS组术后恶心、呕吐多于RP组,但两种方法均能被病人较好的接受.  相似文献   

15.
喉罩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喉罩全身麻醉的通气功能。方法择期全身麻醉手术患者100例,ASAⅠ-Ⅱ级,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喉罩组(LM组)和气管插管组(TI组),每组50例。全身麻醉诱导后,2组患者分别插入喉罩和气管插管,麻醉机控制呼吸。丙泊酚微量泵输入,监护仪监测麻醉诱导前,插管后1、5、10 min,拔管前,拔管后1、5、10 min,各时点生命体征数值,并在插管后30 min行血气分析。结果 2组患者各时点生命体征比较,气管插管后1、5、10 min TI组SBP高于LM组(P〈0.01或P〈0.05)。插管后1、5 min TI组DBP高于LM组(P〈0.05),气管插管后1 min TI组HR高于LM组(P〈0.01)。2组患者插管后30 min时点监护仪数值与血气分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喉罩机械通气效果良好,在监护仪的有效监测下全身麻醉应用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6.
SLIPA喉罩在子宫切除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估SUPA喉罩在开腹子宫切除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并探讨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随机将全身麻醉下行开腹子宫切除术的子宫肌瘤患者分为两组:SLIPA喉罩组(L组)和气管插管组(T组)。分别记录人工气道建立成功时、成功后30min及手术结束时的平均气道压(Pmean)、气道峰压(Ppeak)、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和患者入室时(T1)、人工气道建立成功时(T2)、建立后10min(T3)、拔管(喉罩)前即刻(T4)、拔管(喉罩)后即刻(L)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并观察术中有无反流误吸情况及术后咽喉部并发症,如声嘶或咽痛等。结果喉罩组和气管插管组在人工气道建立成功时、成功后30min及手术结束时的Pmean、Ppeak、PetC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1.34、1.46、-1.00、-1.08、-1.09、-1.52、0.98、0.76、0.32,P均〉0.05)。两组在T1时的MAP和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0.37、0.48,P均〉0.05);喉罩组在T2-T5时的MAP、HR明显低于同时点的气管插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12.00、-3.64、-7.38、-10.06、-11.39、-13.69、-22.52、-11.23,P均〈0.05)。两组各时间点SpO2均为100%。喉罩组术中未发现1例反流误吸患者。两组术后各发生2例轻微咽痛,均未见声音嘶哑。结论全麻SUPA喉罩通气用于开腹子宫切除术患者优于气管插管,易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应激反应轻微,全麻后恢复平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胸腔镜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成生理盐水组(C组)和右美托咪定组(D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开始时两组患者分别静脉泵注生理盐水或右美托咪定。观察两组入室时(T1)、插管时(T2)、吸痰时(T3)、拔管时(T4)、拔管后5min(T5)的SBP、DBP、HR的变化及拔管期间患者呛咳和躁动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T2的SBP、HR无明显差异(P〉0.05),但均明显高于T1(P〈0.05)。C组T3、T4、T5的SBP、HR明显高于D组(P〈0.05);D组的拔管时间比C组延长(P〈0.05),D组呛咳、躁动评分明显低于C组(P〈0.01)。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胸腔镜手术,能稳定术中及苏醒期的血流动力学,并减少拔管期的应激反应与呛咳和躁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右美托嘧啶对黄疸患者全身麻醉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肝胆外科需做胆道探查手术的黄疸患者40例,采用双盲研究随机分为右美托嘧啶组(D组)和对照组(C组)各2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静吸复合麻醉,其中D组在麻醉诱导前15min开始以0.5μg/kg负荷量泵注右美托嘧啶,术中以0.008μg/(kg·min)至缝皮前10min结束,C组注等量生理盐水。记录两组肌松药总量、拮抗剂用量、停药后麻醉苏醒时间以及拔管期间的血压、心率的变化幅度,并比较苏醒期并发症的发生率。记录麻醉诱导前未给予右美托嘧啶或生理盐水时(M1)、插管后5min(M2)、切皮后10min(M3)、拔管后10min(M4)各时点去甲肾上腺素的血浆浓度。结果两组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患者苏醒过程中血压变化幅度明显小于C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M3和M4时点的去甲肾上腺素水平较M1时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以上指标相应时点与M1比较无明显变化。与C组比较,D组寒战和烦躁发生率较低,但心率变缓(〈60次/分钟)的发生率较高(P〈0.05)。结论右美托嘧啶用于黄疸患者的麻醉不仅不影响苏醒时间,还使血流动力学更加稳定,降低了术后烦躁和寒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或依托咪酯全麻在腹腔镜妇科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择期腹腔镜妇科手术80例,随机分成瑞芬太尼-异丙酚组(RP组)和瑞芬太尼-依托咪酯组(RE组),各40例。两组全麻诱导用药相同,维持麻醉RP组采用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RE组采用瑞芬太尼联合依托咪酯。记录基础值、诱导后、插管后1 min、3 min、气腹时、气腹后10、20、30、40 min的动脉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记录停药至自主呼吸恢复、睁眼、拔除气管导管、恢复定向能力的时间;记录清醒即刻及清醒后1、2、4、8、12、16、20、24 h患者疼痛程度,采用VAS评分;记录24 h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SBP、DBP均在诱导后明显低于基础值(P〈0.01),插管后恢复,气腹开始后趋于平稳;两组HR均在诱导后减慢(P〈0.01),插管后及气腹开始时恢复。RP组自主呼吸恢复、呼之能睁眼、拔除气管导管及恢复定向能力的时间均明显短于RE组(P〈0.01)。麻醉清醒即刻、清醒后1、2、4、8h VAS评分RE组明显低于RP组(P〈0.05),12、16、20、24 h VAS评分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发生恶心呕吐患者数RP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全麻行腹腔镜妇科手术时,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或依托咪酯都能缓解气腹及手术引起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术后苏醒快且能明显降低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但术后疼痛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20.
刘华瑞 《临床医学》2010,30(1):35-36
目的比较异氟醚和异丙酚麻醉对高血压手术患者麻醉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择期行全麻手术的高血压患者60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分成I组(异丙酚组)和Ⅱ组(异氟醚组),每组30例。诱导麻醉后,Ⅰ组异丙酚TCI维持麻醉,Ⅱ组异氟醚、氧化亚氮低流量吸入维持麻醉。记录诱导前2 min(T0)诱导前(T1)、插管后5 min(T2)、麻醉30 min(T3)、术毕拔管5 min(T4)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的变化。结果两组T1、T2、T3时点与T0时点比较SBP、DBP、MAP、HR都下降,以Ⅰ组下降比较明显(P0.0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相对与Ⅱ组而言其苏醒时间稍长,但是其平稳性较好。结论从麻醉效果总体而言,高血压手术麻醉中应用异丙酚静脉麻醉优于异氟醚吸入麻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