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了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及伴对立违抗障碍(ODD)患儿的行为特点.方法 采用二阶段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湖南省六地区9495名儿童用半定式诊断检查表(K-SADS-PL)和DSMⅣ诊断标准进行临床诊断.凡符合ADHD和ADHD+ODD诊断标准的儿童由父母填写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从筛查阴性者中随机抽取正常对照组儿童.结果 (1)单纯ADHD组、ADHD+ODD组CBCL各行为问题得分高于正常儿童对照组(P<0.01),ADHD+ODD组的违纪问题[(4.10±3.17)分,(2.68±2.63)分]、攻击行为[(8.80±6.34)分,(6.85±5.69)分]、外向性问题[(12.90±9.09)分,(9.54±7.88)分]、行为问题总分[(36.39±25.59),(30.35±24.32)]高于ADHD组.(2)ADHD组各社会能力得分低于正常儿童对照组(P<0.01),ADHD+ODD组学校分及社会能力总分低于正常儿童对照组(P<0.01).结论 ADHD患儿行为问题的发生高于正常儿童,合并ODD的ADHD患儿行为问题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伴与不伴对立违抗性障碍(ODD)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脑α波竞争图特点及其神经生理机制.方法: 以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诊断标准,并按照性别、年龄及ADHD亚型配对的单纯ADHD、ADHD共患ODD及正常儿童各46例为研究对象,应用脑电超慢涨落分析仪,采集并分析处理三组儿童的脑电信号α波.结果: (1)单纯ADHD儿童8 Hz全脑平均优势几率(28.07%±15.57%)明显高于正常儿童(18.72%±11.4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 004);ADHD共患ODD组8 Hz全脑平均优势几率(24.78%±13.31%)与单纯ADHD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2)ADHD共患ODD组在右额、右中央、双侧枕部的熵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单纯ADHD儿童脑发育迟缓,ADHD共患ODD儿童右脑有序度差,提示两组儿童可能具有不同的神经病理机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共患对立违抗性障碍(ODD)的危险因素.方法:以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诊断标准,并按照性别、年龄及ADHD亚型匹配的单纯ADHD及ADHD共患ODD儿童各43例为研究对象,由家长填写健康史、生活环境及家族史等.比较两组间在各变量上的差异,以ADHD+ODD诊断为因变量,以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作为自变量,用向后删除法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 ADHD+ODD组与ADHD组患儿相比,精神病阳性家族史(16% vs 2%,P=0.058,OR=8.167)、父母长期冲突(23% vs 7%,P=0.035,OR=4.040)、有持久而严厉的父母训导(51% vs 28%,P=0.027,OR=2.706)的比例高;ADHD+ODD组患儿出生时缺氧/青紫的比例低于ADHD组(0 vs 12%,P=0.055,OR=0.469).(2)经两步筛选,保留在模型中的自变量有1个,即持久而严厉的父母训导(P=0.054,OR=2.879).回归方程的灵敏度为53.5%,特异度为83.7%,总正确率为68.6%.结论:教育方式不当是ADHD共患ODD的危险因素.父母长期冲突和精神病阳性家族史也可能对ADHD共患ODD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4.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又名儿童多动症,以注意缺陷、多动不宁、冲动任性为主要表现,是最常见的儿童行为异常疾病.近年来研究发现该病与对立违抗性障碍(oppositional defiant disorder,ODD)、品行障碍、抽动障碍、情绪障碍等其他行为精神疾病有很强的共患病倾向,据报道高达50%的ADHD共患ODD[1].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Russell Barkley父母培训八步法对共患对立违抗性障碍(ODD)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疗效,以及该方法在中国的适用性.方法:以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诊断标准的30例共患ODD的ADHD患儿为研究对象,对其家长进行每周1次、为期10周的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有:孩子产生对抗行为的原因,关注和表扬孩子,用极为系统的代币方法奖励或惩罚孩子,在公共场所监管孩子以及纠正孩子在学校的不良行为的方法.结果:经过培训后,患儿的所有症状数、ADHD症状数、注意缺陷症状数、多动冲动症状数和ODD症状数都比培训前明显下降(P<0.01).总体有效率为80.0%,ADHD有效率为76.7%,注意缺陷有效率为80.0%,多动冲动有效率为66.7%,ODD有效率为80.0%,各有效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36,P=0.692).在24例总体有效的患儿中,注意缺陷症状数的减少率为(47±23)%,多动冲动症状数的减少率为(60±37)%,ODD症状数的减少率为(61±56)%,ODD症状数的减少率显著高于注意缺陷症状数的减少率(Z=-2.949,P=0.003).培训后符合诊断标准的ADHD或ODD的病例数分别下降57%和80%,且ODD病例数有继续减少的趋势(χ2=3.774,P=0.052).93%的家长对父母培训感到非常满意或满意,87%的家长愿意把学到的方法介绍给其他家长.父母的主观满意度与培训前的总症状数、ADHD症状数、注意缺陷症状数和多动冲动症状数均呈显著负相关(r值分别为-0.439,-0.478,-0.447,-0.523;P均<0.05).父母向其他家长宣传该方法的热情与培训前的ODD症状数和ODD症状减少率呈正相关(r=0.466,0.398,P均<0.05),与培训后的ODD症状数呈负相关(r=-0.391,P<0.05).家长普遍反映父母培训的内容适合中国的文化和社会现状.结论:父母培训适合中国的文化和社会现状,可改善ADHD及ODD症状.  相似文献   

6.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9,(12):1145-1148
目的探讨对立违抗障碍(ODD)患儿的家庭环境特征及其与患儿行为问题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8月至2017年1月于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就诊的44例8~14岁ODD患儿为研究对象(ODD组),另按年级随机抽取郑州市某小学50名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家庭环境量表(FES-CV)对2组受试者进行评估,分析ODD患儿家庭环境特征及其与行为问题的关系。结果 ODD组患儿分裂样、抑郁因子、交往不良、强迫性、社交退缩、多动、攻击性、违纪因子得分高于对照组(P <0. 05),而体诉因子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ODD组患儿知识性、娱乐性、道德宗教观因子得分低于对照组(P <0. 05),而亲密度、情感表达、矛盾性、独立性、成功性、组织性、控制性因子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相关分析显示,ODD组患儿FES-CV中的亲密度因子得分与CBCL中分裂样、抑郁、交往不良、强迫性、体诉、社交退缩、多动、攻击性及违纪因子得分均呈负相关(r=-0.339、-0.429、-0. 352、-0. 287、-0. 333、-0. 334、-0. 331、-0. 384、-0. 253,P <0. 05);情感表达因子得分与抑郁、强迫性及体诉因子得分均呈负相关(r=-0. 222、-0. 221、-0. 254,P <0. 05);矛盾性因子得分与分裂样、抑郁、体诉及攻击性因子得分均呈正相关(r=0. 239、0. 294、0. 295、0. 225,P <0. 05、0. 01);独立性及成功性因子得分与交往不良因子得分呈负相关(r=-0.211-0.209,P <0.05);知识性因子得分与分裂样、抑郁、交往不良、强迫性、体诉、社交退缩、多动、攻击性及违纪因子得分呈负相关(r=-0. 292、-0. 337、-0. 352、-0. 275、-0. 277、-0. 321、-0. 381、-0. 366、-0. 286,P <0. 01);娱乐性因子得分与抑郁及多动因子得分呈负相关(r=-0. 222、-0. 223,P <0. 05);道德宗教因子得分与分裂样、抑郁、交往不良、强迫性、体诉、社交退缩、多动、攻击性及违纪因子得分均呈负相关(r=-0. 349、-0. 389、-0. 401、-0. 362、-0. 391、-0. 371、-0. 289、-0. 355、-0. 308,P <0. 01);组织性因子得分与抑郁及交往不良因子得分均呈负相关(r=-0. 210、-0. 247,P <0. 05)。结论 ODD患儿的家庭环境差,家庭环境与行为问题有关。  相似文献   

7.
方萍  朱文礼 《安徽医学》2018,39(8):1011-1013
目的 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对伴与不伴对立违抗性障碍(ODD)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安徽省精神卫生防治中心就诊的ADHD患儿124例,根据有无ODD症状,分为单纯ADHD患儿82例,合并ODD的ADHD患儿42例,按照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合肥某小学同时期11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使用父母教养方式调查问卷(EMBU)对3组儿童目前的父母教养方式进行调查评分,比较3组对象的父亲因子、母亲因子差异.结果3组儿童父亲因子Ⅱ、Ⅲ、Ⅴ和母亲因子Ⅱ、Ⅲ、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096,11.195,10.467,13.957,7.343,29.081,P均<0.001);单纯ADHD组患儿的父亲因子Ⅱ、Ⅲ、Ⅴ和母亲因子Ⅱ、Ⅲ、Ⅳ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81,4.479,4.406,5.252,3.847,7.292,P均<0.001);合并ADD的ADHD组患儿的父亲因子Ⅱ、Ⅲ和母亲因子Ⅱ、Ⅳ得分高于单纯ADH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21,P=0.028;t=2.553,P=0.012;t=2.921,P=0.004;t=3.737,P<0.001).结论父母教养方式的极端化对ADHD患儿有着重要影响,惩罚严厉、过分干涉的教养方式是ADHD患儿出现ODD的危险教养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共病对立违抗障碍(oppositional defiant disorder, ODD)儿童的脑灰质体积变化及静息状态下部分脑区功能连接的改变。方法选取ADHD-200样本数据库中22例ADHD伴ODD(ADHD-ODD组)和年龄、性别与之相匹配的不伴ODD的ADHD儿童(ADHD组, n=22)及正常健康儿童(正常对照组, n=22), 进行结构及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扫描, 运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voxel-based morphometry, VBM)方法对脑灰质体积进行分析, 并选择体积变化脑区为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 ROI)进行全脑功能连接的分析。脑灰质体积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双样本t检验分析方法, 功能连接比较采用双样本t检验分析方法。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ADHD-ODD组的左侧小脑前叶(MNI:x, y, z=-19.5, -42, -18)及右侧小脑前叶(MNI:x, y, z=19.5, -39, -21)体积减小。...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探讨儿童孤独症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的诊断量表。方法:选择65例已确诊为儿童孤独症的患儿和65例非儿童孤独症儿童混合在一起,共130例。分别应用DSM-Ⅳ孤独症诊断标准和克氏行为量表以双盲法通过家长/或幼儿园老师按顺序排列逐项进行问卷填表。结果:DSM-Ⅳ孤独症诊断标准130例儿童中检出65例儿童孤独症,诊断符合率100%,诊断结果具有一致性(Kappa=1),其特异性为0.96,敏感性0.92。而克氏行为量表检出68例孤独症,与已确诊的65例儿童孤独症诊断符合率有差异,其特异性0.88,敏感性为0.82。两种孤独症诊断量表均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DSM-Ⅳ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优于克氏行为量表的评价。  相似文献   

10.
MED与OD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显微内镜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MED)和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OD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 方法 14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70例(MED组)行MED手术,采用旁正中小切口,在内镜下完成神经根探查、减压和椎间盘髓核摘除,78例(ODD组)行ODD手术,采用经椎板间隙开窗、神经根减压和椎间盘髓核摘除.主要观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髓核重量及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治疗前后JOA评分及术后疗效等.结果 MED组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ODD组,髓核重量及术后并发症组间无明显区别.两组术后JOA评分和改善率均明显提高,MED组术后疗效优良率高于ODD组.结论 MED及ODD术均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尤其是MED手术具有组织损伤轻和恢复较快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对立违抗性障碍儿童的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对立违抗性障碍儿童冲动控制作业下的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特点,以探讨冲动控制的脑结构.方法:对立违抗性障碍儿童10例,正常对照组10例,按年龄、性别配对.刺激任务采用GOSTOP软件,运用刺激-体息-刺激的模式.数据分析采用国际通用的SPM软件,分别将两组数据标准化、合并和平均,对两组平均后的脑激活图像的激活区域及分布进行比较.结果:患儿组激活范围广泛而且弥散.对照组主要是额板(额下回、额中回和额叶眶部)和顾极(颞下回和颞中回)被激活.结论:脑额极可能是参与冲动控制的重要脑神经结构,对立违抗性障碍儿童额极功能相对低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SOS儿童村儿童的自我意识及其人格特征.方法 采用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PHCSS)、艾森克人格问卷儿童版(EPQ)及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分别评定61名SOS儿童村儿童(SOS组)及性别和年龄相匹配的单亲家庭(单亲组)和完整家庭(完整组)儿童各61名.结果 SOS组男童的行为、躯体外貌与属性、幸福与满足及自我意识总分低于完整组男童[(10.69±2.74)分,(12.57±2.36)分,P=0.013;(6.51±2.63)分,(8.29±2.75)分,P=0.011;(6.54±1.93)分,(7.97±1.60)分,P=0.004;(48.09±10.88)分,(55.86±10.11)分,P=0.007)],3组女童自我意识因子分及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OS组女童的E分低于完整组女童(P=0.004).儿童自我意识状况与其人格特征、学习环境、家庭结构、家长学习期望、学习成绩、要好朋友数及亲子日常交流相关(-0.566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7~13岁儿童自我意识的现况及其家庭环境影响因素。方法采用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CSCS)和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对386例7~13儿童进行调查。结果 7~13岁儿童自我意识水平偏低、正常、偏高的检出率分别为35.2%、39.4%、25.4%。父母不同受教育程度及职业类别儿童自我意识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1)。儿童自我意识总分偏低者相比正常及偏高者FES-CV的矛盾性分量表得分要高(P〈0.05),知识性及娱乐性分量表得分要低(P〈0.01)。结论家庭环境对7~13岁儿童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都起重要作用。改善家庭环境,有利于儿童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识。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7~13岁儿童行为问题现况,探讨7~13岁儿童自我意识对行为问题的影响。方法采用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和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对386例7~13儿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7~13岁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4.51%。7~13岁儿童自我意识与行为问题有显著的负相关,自我意识因子对行为问题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结论7~13岁儿童自我意识与行为问题关系密切。培养儿童积极合理的自我意识,有利于预防或减少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结构式家庭治疗对伴有对立违抗性障碍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disorder,ADHD)患儿的效果。方法54例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纯药物治疗,研究组采用家庭治疗合并药物。疗程3个月。于1周、12周用Conners父母用量表进行评定,对评定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amilyEnvironmentScale—ChineseVersion,FES-CV)对治疗前后家庭环境的影响进行评定。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行为治疗12周后,Conners父母用量表在多动-冲动、多动指数均显著下降,但研究组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心身障碍、焦虑因子明显优于对照组。FES—CV评分干预后干预组的家庭亲密度、情感表达、成功性评分高于对照组,而矛盾性、控制性低于对照组。结论结构式家庭治疗是治疗ADHD患儿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原发性或隐源性癫痫儿童行为问题和自我意识现状,以及影响因素。方法应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和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PHSS)对68例原发性或隐源性癫痫儿童进行评定,并将结果与中国常模进行比较。同时应用回归分析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原发性或隐源性癫痫儿童的行为问题的异常检出率为44.12%,明显高于全国常模(P<0.01),且突出表现在多动(20.59%)、交往不良(14.71%)和强迫行为(14.71%)等因子。原发性或隐源性癫痫儿童自我意识总分及行为、智力与学校情况、躯体外貌与属性、幸福与满足等因子的分值明显低于全国常模(P<0.05)。对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病程、起病年龄和癫痫发作控制情况等多个变量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发现,癫痫发作控制与否是影响其精神行为问题的最显著的因素。而性别与起病年龄也是显著影响因素。结论原发性或隐源性癫痫儿童存在精神行为问题,且自我意识水平偏低。癫痫儿童的精神问题受着癫痫发作控制情况、起病年龄和性别的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