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五味是中药主要药性之一,中药五味现代研究的重点是五味的实质,但五味作为指导临床用药的理论,应在进一步加强文献整理的基础上,着眼于药物与机体的相互作用,将“味”的物质基础(药物的化学成分)、功能、药效结合起来深入研究,丰富其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2.
五味与四性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中药大辞典》为依据,用电子计算机建立数据库来分析五味与四性的关系,认为辛味主要产生温暖祛寒作用,苦味主要产生清热作用,甘、酸、咸味对寒热的消长变化产生和缓作用(即清热或祛寒力不强)。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酸味与咸味虽产生清热作用,但不是清热作用的主要来源,清热作用主要产生于苦味,温暖祛寒作用主要产生于辛味。  相似文献   

3.
4.
目的:观察分析中药五味标准化检验方法。方法:采用盲法同步方式对龟甲、蛇舌草等10味中药饮片进行品味及打分,将所得各味中药的五味检验结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相关记载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龟甲、蛇舌草、赤芍、鸡血藤、白芍、金银花、淫羊藿、制附子、生晒参及制吴茱萸等中药饮片进行五味标准化检验,检验结果显示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相关结果具有较高的相似性,但也存在一定差异,淫羊藿及制附子检验结果显示苦味较浓,而药典所记载则以辛、甘味为主。结论:中药五味标准化检验方法所得检测结果较为准确客观,且可有效检测出中药饮片的五味,该方法有利于检验已有中药五味结果,提高准确性,有利于当代新型中药制剂的研发,同时也有利于推动中药学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药五味,是中药学理论的标志之一,自古以来医学对此很重视,历代医学家在本草著作中大都首先标明药味,他们在实践中发现,相同的味有其共同的作用;不同的味有不同作用,逐渐总结而成为中药五味的理论。沿用至今,在临床应用中仍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药五味实质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五味,系指酸、苦、甘、辛、咸五种基本的味道。长期以来,五味作为中药药性理论的主要内容之一,用以概括药物的某些功能特点,解释药物的奏效原理,指导临床正确用药,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向为历代医家所重视。然而,关于五味的记载和论述,历来存在着相当混乱的状态,不...  相似文献   

7.
中药五味理论,在中医药学理论和发展中有着积极的意义,也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但是五味学说在理论上和实际运用中也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就五味理论对中医药的贡献和存在之不足分而论之,并就如何扬弃传统的中药五味理论提出探讨。  相似文献   

8.
中药五味理论,在中医药学理论和发展中有着积极的意义,也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但是五味学说在理论上和实际运用中也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就五味理论对中医药的贡献和存在之不足分而论之,并就如何扬弃传统的中药五味理论提出探讨.  相似文献   

9.
五味,系指酸、苦、甘、辛、咸五种基本的味道。长期以来,五味作为中药药性理论的主要内容之一。用以概括药物的某些功能特点,解释药物的奏效原理,指导临床正确用药,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一向为历代医家所重视。然而,关于五味的记载和论述,历来存在着相当混乱的状态,不利于中医药学术的发展。中药五味的实质究竟是什么?迄今尚无一致的认识。笔者在复习古今文献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体会,略陈管见,以就教于同仁。  相似文献   

10.
浅论中药五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文萍  王茂良 《陕西中医》1992,13(6):276-277
作者认为中药理论中五味学说从口尝到推理,形成抽象五味与具体五味两种含义。但由于历史条件关系,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从而需要我们今后更一步研究、确定,揭示五味与化学成分及功能三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刘晓燕  崔亚东  田合禄 《世界中医药》2021,16(1):121-124,129
四气五味理论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中医临床遣方用药的根本大法.本文以《黄帝内经》为主,参考《医学启源》《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等相关著作,探讨了四气五味与脏腑补泻的关系,并系统总结了各种气味搭配对脏腑功能影响的规律.本文发现中医四气五味的补泻理论与中医脏腑的生理特性是一脉贯通的.因此,对四气、五味影响脏腑气血阴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和建立标准化中药五味检验方法。方法:试验人员经培训后,10人同步、盲法对黄柏等10味中药饮片和黄连解毒汤等6张小复方标准水煎剂以及小檗碱等7个中药有效组分溶液进行品味和打分及综合评价,并研究和建立标准化中药五味检验的方法。结果:(1)知母、黄柏、生栀子、生大黄、苦参、生黄芪、生晒参、淫羊藿、制附子、制吴茱萸等10味中药饮片五味检验结果多与2005《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所载近似,但有较为准确的程度刻画与区分;个别药物如淫羊藿、制附子以苦味为主,而非《药典》所载的辛、甘;(2)首次对黄连解毒汤、大黄附子汤、左金丸、参附汤、吴茱萸汤、疗本滋肾丸等6个小复方的五味进行了检验与刻画;(3)首次对菝葜皂苷元、小檗碱、栀子苷、大黄酚、大黄素、淫羊藿苷、乌头碱等7个中药有效组分进行了检验与刻画,发现这些组分多与其对应饮片的五味近似,惟大黄素、大黄酚未能检出生大黄的苦味,而菝葜皂苷元的苦味也远弱于知母。结论:所建立的中药五味的标准化检验方法能准确、客观、量化地检出中药、中药小复方和中药有效组分的五味,这对于验证已有中药五味及当代中药新药标准化研发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3.
单味药性五味与归经关系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用统计学方法对中国药典中261种单味药性的五味与归经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除苦-辛,甘-咸,辛-咸间归经规律明显不同外,余均类似;相表里两经合并分析,对归经规律影响颇大。本文结果与传统认识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14.
冬虫夏草、天麻、全蝎、金银花、砂仁是中医临床常用品种,在药材中为贵细和价格较高的品种,本文介绍笔者在近年来质量检验过程中发现上述品种在培殖、采集中用金属及伪品掺伪现象。应用X光线、物程检验方法能准确鉴别,此方法简便,可靠性高,效果好。  相似文献   

15.
四气五味为中医传统识药、用药的理论,属一方,何以气与味的升降浮沉之性有若相反,与五行、气化的升降浮沉理论相关。据此解释何以同乃是因气生于天,味成于地之故。又据四时用药,有“升降沉浮则顺之,寒热温凉则逆之”之说,文中分列四时,并据仲景方及其他医家方以作说明。  相似文献   

16.
《辽宁中医杂志》2013,(7):1368-1369
五味是中医基础理论之一,是医家在长期实践过程中,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用五行学说总结归纳而成的。药物的五味是通过长期的用药实践所获得的疗效而确定的。它不仅是药物味道的真实反映,也是药物作用的高度概括。每一个药方的配伍都讲究药物的五味性质。中药具有五种药味,每种药味都有其独特的作用,且以五味复合配伍,曲尽其临床变化。如酸与甘合则滋阴;酸与苦合则泄热;辛与甘合能温阳;辛与苦合能通降,所以通过加减化裁,灵活应用,治疗多种内伤杂病,常获良效。痹证,是因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而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的病证。文章将从五味理论浅谈痹证辨证治疗,以期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17.
吴欣玥  王琳  纪云西 《新中医》2022,54(4):169-171
人赖五味以生长,偏嗜五味则致病,然药食又凭其性味以调和阴阳,铸康健之体.现通过对《素问·脏气法时论》五脏苦欲补泻理论内涵进行挖掘,探析人体五脏气机升降运动画圆以调病态为常态的过程,将五脏的五味苦欲补泻理论与五脏之圆运动理论相结合,提出以五味配伍助五脏圆运动,人即安和,即酸辛甘以助肝升、苦咸甘酸以助心潜、甘苦以助脾胃衡、...  相似文献   

18.
19.
贝叶斯网络在中药有效组分五味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应用贝叶斯网络学习算法预测中药有效组分的五味。方法:基于现代药理实验数据构建中药五味的贝叶斯网络模型,获取贝叶斯网络拓扑图和条件概率表。结果:所建模型稳定可靠,可用于预测中药或中药有效组分的五味。结论:贝叶斯网络可用于中药或中药组分五味的预测,为中药药性研究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对组分药性及组分配伍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