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樊超 《大家健康》2016,(4):139-139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72例上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均采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臂丛神经阻滞10分钟中,观察组应用右美托咪啶,对照组应用生理盐水,对比两组患者治疗不同时段的 MAP、HR 以及SpO2水平。结果:两组患者T1~T2时间段的MAP与HR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T1~T6时间段的SpO2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而观察组T3~T6时间段的MAP和HR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于臂丛神经阻滞中应用右美托咪啶具有显著的镇痛镇静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2.
沙江波 《吉林医学》2012,33(35):7652-7653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辅助臂丛神经阻滞中的镇静效果。方法:选择臂丛神经阻滞择期手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D组为右美托咪啶组(25例),F组为氟芬合剂组(25例)。观察并记录两组在臂丛神经阻滞前(T0),切皮即时(T1),手术15 min(T2),手术30 min(T3),术毕(T4)各时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Ramsay分值。结果:D组患者在使用右美托咪啶后血压、心率平稳,与F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O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Ramsay评分较F组高(P<0.05),镇静效果好。结论:右美托咪啶辅助臂丛神经阻滞中镇静效果好,呼吸抑制轻,是理想的辅助镇静剂。  相似文献   

3.
陈泗坤  林艺云  徐三荣 《中外医疗》2023,(11):145-147+161
目的 探究右美托咪啶辅助臂丛神经阻滞在桡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21年1—12月漳州市医院骨科收治的50例行手术治疗的桡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行常规臂丛神经阻滞,观察组采取右美托咪啶辅助臂丛神经阻滞,就两组的麻醉效果、不同时间点生命体征指标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切皮时、手术结束30 min后VAS评分分别为(1.13±0.10)分、(1.08±0.09)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500、33.364,P<0.001)。两组T0、T1时HR、MAP、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2、T3、T4的HR、MAP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T2、T3、T4的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桡骨骨折手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啶辅助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确切,不但能减少患者的疼痛程度,还能使患者处于更深的麻醉状态,但不影响其血氧饱和度,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啶复合臂丛神经阻滞在断指再植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60例行断指再植术的患者作研究对象,按照随机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选择右美托咪啶复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术进行治疗,对照组30例,选择丙泊酚复合臂丛神经阻滞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Ramsay镇静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止血带耐受。结果观察组患者在T_1、T_2、T_3、T_4时刻的MAP、H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T_1、T_2、T_3、T_4时刻的MAP、HR均显著低于T0时刻,P0.05;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止血带耐受率为9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6.7%,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复合臂丛神经阻滞显著改善了患者的术中血流动力学情况,患者耐受度和手术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5.
殷延仁  杨梅 《当代医学》2021,27(35):79-81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啶靶控输注对臂丛神经阻滞高血压患者心肌损伤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南京鼓楼医院集团仪征医院2018年5月至2019年10月择期行臂丛神经阻滞高血压患者4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2例.实验组给予右美托咪啶靶控输注负荷剂量0.8μg/kg,维持0.4μg/(kg·h),负荷剂量输注完毕行B超引导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对照组给予同等剂量NS输注,比较两组CK-MB、hs-CRP、AST、MAP、HR指标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T0时,两组CK、CK-MB、HBDH、hs-CRP、AS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4、T5时,实验组CK、CK-MB、HBDH、hs-CRP、AST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T4、T5时,对照组CK、CK-MB、HBDH、HS-CRP均明显高于T0时(P<0.05),T5时,实验组CK、CK-MB、HBDH、hs-CRP、AST明显低于T0时(P<0.05).两组cTnI均为阴性.T0时,两组HR、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T2、T3时,实验组MAP、HR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中(T1、T2、T3)MAP、HR明显低于给药前(T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中(T1,T2)MAP、HR均明显高于给药前(T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动过缓、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室性早搏和尿储留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心动过速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右美托咪啶靶控输注臂丛神经阻滞血压,患者心率更平稳,且hs-CRP、cTnI、CK-MB术后无明显升高,具有保护心肌作用.  相似文献   

6.
温超峰 《基层医学论坛》2016,(36):5123-5124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啶在高血压患者臂从阻滞麻醉中的镇痛效果.方法 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收治的74例高血压臂丛麻醉阻滞患者分成甲、乙2组各37例,分别给予其生理盐水与右美托咪啶应用,观察2组麻醉效果.结果 除了T0时段2组患者的MAP与HR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其余时段比较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乙组各时段的VAS评分和OAA/S评分均显著低于甲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高血压患者臂丛阻滞麻醉中合理应用右美托咪啶,镇痛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罗戎明  杨凯杰  郑晋伟 《浙江医学》2015,37(24):2017-2019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联合神经阻滞在老年患者下肢手术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择期行单侧下肢手术的老年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组(L组)和右美托咪啶复合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组(D组),各20例。分别记录麻醉前(T0)、麻醉结束(T1)、手术开始即刻(T2)、手术开始后15min(T3)、手术开始后30min(T4)和手术结束时(T5)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术中丙泊酚和芬太尼的使用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以及患者术后住院天数。结果与T0时比较,L组患者MAP在T3~T5时均明显降低(均P<0.05);与D组比较,L组患者MAP在T3~T5时明显降低,且术中发生低血压的例数及使用丙泊酚和芬太尼的例数明显增加,术者满意度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各时间点HR和SpO2的比较,以及术后住院天数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联合神经阻滞应用于老年患者下肢手术能使患者术中循环呼吸稳定、麻醉管理简便,且不良反应少、术者满意度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上肢骨折手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定联合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方法:筛选我院进行上肢骨折手术的86例患者,根据入院单双日期分组,都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分别联合泵注生理盐水(对照组43例)、右美托咪定(观察组43例),对比2组效果.结果:观察组阻滞优良率为97.67%、对照组为86.05%;观察组手术时SpO2高于对照组,MAP、HR低于对照组,差异呈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上肢骨折手术中右美托咪定联合臂丛神经阻滞的应用效果良好,血流动力学影响小,手术安全性高,值得普及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腰丛-坐骨神经阻滞下膝关节置换术中辅助右美托咪啶的麻醉效果.方法:40例择期膝关节置换术者随机分两组(n=20):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右美托咪啶组(D组)和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咪唑安定组(M组).两组均先静脉推注舒芬太尼0.5 μg/kg,D组经微量输液泵以1 μg/(kg·h)的速度推注右美托咪啶10 min,M组缓慢静脉推注咪唑安定0.04 mg/kg后,患者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行腰丛-坐骨神经阻滞,效果满意后20 min,D组以0.5 μg/(kg·h)右美托咪啶维持麻醉至手术结束.记录患者入室(T0)、麻醉后手术开始前(T1)、切皮后10 min(T2)、置换关节时(T3)及手术结束时(T4)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y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脉搏血氧饱和度(pulse oxygen saturation,SpO2)、Ramsay镇静评分及围手术期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T0时MAP、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在手术前后MAP、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组MAP、HR在手术后较之手术前均显著升高(P〈0.05);D组在T2、T3时MAP、HR显著低于M组(P〈0.05).两组各时间段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amsay 镇静评分均达到2~4分.D组术中体动、高血压、心动过速、呼吸抑制及寒颤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M组(P〈0.05).结论:腰丛-坐骨神经阻滞下膝关节置换术中辅助右美托咪啶麻醉安全可靠,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杨瑞敏  刘敬臣 《广西医学》2012,34(5):567-569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辅助颈神经阻滞行甲状腺手术的可行性.方法 4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C组20例,注射0.375%罗哌卡因行颈神经阻滞;D组20例,0.5 μg/kg右美托咪定加入0.375%罗哌卡因中行颈神经阻滞.记录麻醉前(T0)、阻滞完毕后15 min(T1)、切皮即刻(T2)、分离甲状腺上极(T3)、术毕(T4)时 MAP、HR、SpO2、RR及Ramsay评分,阻滞起效时间、麻醉效果和持续时间.结果 与T0比较,C组T1~T4时MAP、HR显著升高(P<0.05);T1~T4时刻D组Ramsay评分高于C组(P<0.05);D组麻醉效果优于C组,镇痛药用量更少,麻醉起效时间和阻滞时间更佳(P<0.05).结论 局麻药中加入右美托咪定可缩短颈神经丛麻醉起效时间,改善麻醉效果,延长痛觉神经阻滞的持续时间,并有助于维持麻醉期间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对焦虑患者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操作中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有焦虑情绪并经焦虑自评量表评估总分〉50分的年龄20—60岁、ASAⅠ-Ⅱ级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右美托咪定(D组,n=30)组和咪达唑仑组(M组,n=30)。D组患者麻醉前右美托咪定总量为1μg/kg持续15min静脉泵注后进行麻醉操作。M组患者麻醉操作前15min常规咪达唑仑0.04mg/kg静注。两组患者均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记录并分析入室后(T0)、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操作时(T1)、手术切皮开始前(T2)Ramsay镇静评分、MAP、HR、SPO2、患者的疼痛刺激反应、谵妄人数及低氧血症需呼吸支持率。结果两组患者T1和T2时点Ramsay镇静评分均高于R(P〈0.05);D组患者T1时点Ramsay镇静评分明显低于M组(P〈0.05)。两组患者T2时点MAP、HR均分别低于R时点(P〈0.05),D组T1时点的MAP、HR值低于其T0时点值P〈0.05。D组患者观察过程中疼痛刺激体动反应、谵妄及低氧血症需呼吸支持发生率均明显低于M组。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焦虑患者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操作中可以明显抑制患者的焦虑情绪且无明显呼吸抑制。  相似文献   

12.
申佳凡  王嘉争  王德明  肖继 《医学综述》2012,18(11):1751-1752
目的评价右旋美托咪啶加入布比卡因对肌间沟法臂丛神经阻滞的影响。方法选择63例ASAⅠ~Ⅱ级拟行上臂或手部行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布比卡因组(B组)与布比卡因和右旋美托咪啶混合液组(BD组),B组32例,BD组31例。使用神经刺激仪引导行肌间沟法臂丛神经阻滞,B组给予0.25%布比卡因25 mL,BD组给予含有1μg/kg右旋美托咪啶的0.25%布比卡因混合液25 mL。记录两组患者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以及运动和感觉的阻滞时间。结果两组患者的HR、MAP和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运动和感觉的阻滞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旋美托咪啶加入布比卡因用于肌间沟法臂丛神经阻滞可以延长感觉和运动的阻滞时间,对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用于辅助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患者的镇静效应及安全性。方法择期下肢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D组,M组( n=30)。神经阻滞后,M组予以芬太尼1.5μg/kg+咪唑安定0.05 mg/kg;D组给予右美托咪定0.5μg/kg,10 min静脉注射后,予以0.5μg/( kg· h)维持。监测并记录观察麻醉前( T0)、给药后10(T1)、30(T2)、60min(T3)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氧饱和度(SpO2)及脑电双频指数(BIS)值,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与T0比较,D组、M组T1~T3时MAP、HR降低,BIS值均下降(P<0.05),两组各时间点BIS值、MAP与HR差异无显著性。 M组T1~T2时SpO2下降( P<0.05),D组SpO2无显著变化,D组与M组SpO2在T1~T2时点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老年患者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中镇静,效果确切,血流动力学稳定,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4.
江恬  黄红芳 《重庆医学》2012,41(13):1283-1284,1287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啶(Dex)和丙泊酚复合臂丛麻醉在断指再植术中对患者镇静和循环、呼吸的影响。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根据病情分级为Ⅰ~Ⅱ级的急诊断指再植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Dex组:负荷量1.0μg/kg微量泵15min注入,后给予维持量0.5μg/(kg.h);丙泊酚组按血浆靶浓度1~2μg/mL靶控输注丙泊酚。比较两组用药后的循环、呼吸和镇静Ramsay评分效果。结果给药后各时点丙泊酚组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呼吸频率(RR)均有明显下降趋势(P<0.05);而Dex组仅HR和RR出现明显下降,但RR仍高于同时点的丙泊酚组(P<0.05)。丙泊酚组和Dex组患者镇静(Ramsay评分)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ex静脉镇静效果确切,没有明显的循环和呼吸抑制作用,是臂丛神经阻滞的合理辅助用药。  相似文献   

15.
吴述轩  田华 《中国医药导报》2012,9(16):101-102,104
目的观察臂丛麻醉联合帕瑞昔布钠对上肢手术患者镇痛效果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60例ASAⅠ~Ⅱ级上肢手术患者随机分成帕瑞昔布组(P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0例,均采用肌间沟入路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P组在术前15 min静注帕瑞昔布钠40 mg,C组在术前15 min静注等量生理盐水,观察患者术前(T0)、麻醉后切皮(T1)、术中探查(T2)及缝合时(T3)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皮质醇(Cor)、白介素-6(IL-6)、视觉模拟评分(VAS)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MAP、HR、Cor、IL-6及VAS较T0时均有升高,(P〈0.05);C组患者术中各时点的MAP、HR、Cor、IL-6及VAS显著高于P组(P〈0.05)。结论臂丛麻醉联合帕瑞昔布钠对上肢手术患者镇痛效果确切,并通过抑制促炎因子IL-6及皮质醇的产生,有效降低应激反应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臂丛麻醉联合帕瑞昔布钠对上肢手术患者镇痛效果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60例ASAⅠ -Ⅱ级上肢手术患者随机分成帕瑞昔布组(P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0例,均采用肌间沟入路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P组在手术前15 min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C组在手术前15 min静注等量生理盐水,观察患者术前(T0)、麻醉后切皮(T1)、术中探查(T2)及缝合时(T3)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皮质醇(Cor)、白介素-6(IL-6)、视觉模拟评分(VAS)及不良反应.结果:2组患者手术时MAP、HR、Cor、IL-6及VAS较T0时均有升高(P<0.05);C组患者术中各时点的MAP、HR、Cor、IL-6及VAS显著高于P组(P<0.05).结论:臂丛麻醉联合帕瑞昔布钠对上肢手术患者镇痛效果确切,并通过抑制促炎因子IL-6及皮质醇的产生,有效降低应激反应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联合咪达唑仑辅助臂丛神经阻滞的镇静效果及安全性。方法:臂丛麻醉择期手术患者80例,随机双盲分为4组,每组20例,咪达唑仑组(A组:咪达唑仑0.04 mg/kg静脉注射+0.9%氯化钠溶液恒速泵入),右美托咪定恒速输注组[B组:右美托咪定0.7μg/(kg·h)恒速泵入],眯达唑仑+右美托咪定恒速输注组[C组:眯达唑仑0.04 mg/kg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0.7μg/(kg·h)恒速泵入],右美托咪定负荷量+恒速输注组(D组:负荷量2.5μg/(kg·h)诱导10 min+右美托咪定0.7μg/(kg·h)恒速泵入]。记录静脉给药前(T_0)、给药后10 min(T_1)、20 mm(T_2)、30 min(T_3)、60 min(T_4)及术毕(T_5)各时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_2)、心电图(ECG)和警觉/镇静(OAA/S)评分。结果:与T0MAP、HR和OAA/S评分相比,A组仅T_1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B组T_1-T_5均平稳,差异无显著性(P>0.05);C和D组T_1-T_4均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4组间T_1-T_4MAP、HR和OAA/S评分比较,A组仅T_1较B组一过性下降,C组和D组均较B组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C组和D组除T_1外均较A组降低,但C组和D组相比,D组较C组下降更明显,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四组组内和组间给药前后SPO_2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因心率减慢(HR≤45次/min)需给阿托品者,C组1例,D组5例,C组和D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咪达唑仑辅助臂丛神经阻滞镇静效果满意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罗哌卡因臂丛神经阻滞效应的影响。方法择期臂丛神经阻滞下行前臂或手部手术的患者40例,ASA分级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n=20),罗哌卡因组限组):神经阻滞用药为O.375%罗哌卡因20ml+生理盐水1ml;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组(D组):神经阻滞用药为0.375%罗哌卡因20ml+右美托咪定混和液100μg。观察注药前5min(T0)、注药后3min(T1)、5min(T2)、10min(T3)、15min(T4)、20minm)、30min(T6)各时点SBP、DBP、HR和SpO2的变化;评价感觉阻滞和运动阻滞的效果,记录感觉阻滞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持续时间、镇痛维持时间、麻醉质量和肌松质量、术中疼痛评分;同时记录术中寒战、低血压、嗜睡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无一例患者使用补救用药或者更改麻醉方式,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寒战、低血压、嗜睡等并发症。T1、T2、T3、T4、T5和T6各时点SBP、DBP、HR和SpO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R组相比较,D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短、持续时间长(P〈0.05),运动阻滞起效时间短(P〉0.05)、持续时间长(P〈0.05),镇痛维持时间元明显变化;麻醉质量、肌松质量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组间比较差异元统计学意义。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用于臂丛神经阻滞能增强罗哌卡因的麻醉效应,起效加快、维持时间延长,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肌间沟-锁骨上入路联合臂丛神经阻滞用于上肢手术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选择180例择期行上肢手术的患者,参照随机双盲法将患者分成三组,每组60例,单纯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为Ⅰ组、单纯锁骨上入路臂丛神经阻滞为Ⅱ组、肌间沟-锁骨上入路联合臂丛神经阻滞组为Ⅲ组,监测三组患者入室时(T0)、手术切皮时(T1)、术中30 min(T2)和术毕(T3)时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水平,观察三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Ⅲ组患者术中MAP、HR均值明显低于Ⅰ组和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pO2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患者麻醉效果优于Ⅰ组和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Ⅰ组和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阻滞成功率为93.33%,明显高于Ⅰ组(83.33%)和Ⅱ组(80.00%)(P〈0.05)。结论肌间沟-锁骨上入路联合臂丛神经阻滞用于上肢手术是对单纯肌间沟或单纯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的弥补,其阻滞成功率高,安全有效,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20.
左旋布比卡因与罗哌卡因臂丛神经阻滞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O.375%左旋布比卡因与0.375%罗哌卡因用于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方法50例ASA Ⅰ~II级行择期上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左旋布比卡因组(L组)、罗哌卡因组(R组),各25例。分别用0.375%左旋布比卡因和0.375%罗哌卡因30mL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监测并记录麻醉前(T0)、麻醉后即刻(T1)、麻醉后5min(T2)、10min(T3)、20min(T4)、30min(B)的HR、MAP、SpO2、RR,观察两组的麻醉起效时间、术后感觉及运动功能恢复时间和麻醉镇痛质量。结果两组在各时间段的HR、MAP、SpO2、R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麻醉起效时间:L组为(4.6±1.2)min,R组为(4.9±1.4)min(P〉0.05);感觉和运动功能恢复时间:L组为(485±140)min vs (220±30)min,R组为(445±130)min vs (186±38)min(P〉0.05)。两组麻醉镇痛质量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0.375%左旋布比卡因与0.375%罗哌卡因30mL皆可用于臂丛神经阻滞,两者麻醉起效时间、神经功能恢复时间及麻醉镇痛质量相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