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析CT在支原体肺炎中的影像特点及应用价值.方法 方便选择该院2013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62例患者进行研究,以年龄大小实行分组,31例成人支原体肺炎患者为此次研究的研究组,而31例未成年支原体肺炎患儿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CT扫描检查,并对比组的CT检查影像特点进行对比.对全部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2周、4周的影像学进行分析,并对比两组的影像学特征.结果 全部患者入院治疗后2周,磨玻璃样变和小斑片状或结节状实变影等影像学表现均消失,其中表现为大片状实变影、 纵隔淋巴结肿大和胸腔积液的仅有2例,均为6.45%,少于入院时的25.81%和77.42%,P<0.05,纵隔淋巴结肿大1例,占3.23%,少于入院时的12.90%;经过4周的时间治疗后,各项影像学特征均消失.研究组的磨玻璃样变、小斑片状或结节状实变影还有树芽征这几个影像学特征表现上的比重分别为77.78%、75.00%和80.00%,明显多于对照组的22.22%、25.00%和20.00%,P<0.05;而支气管血管束增粗、大片状实变影、纵隔淋巴结肿大还有胸膜腔积液的比重为33.33%、12.50%、0.00%和29.17%,则小于对照组的66.67%、87.50%、100.00%和70.83%,P<0.05.结论 将CT扫描检查方法应用在支原体肺炎患者的临床诊断上,能够获得较为明显的影像学特点,进而提升患者的临床诊断效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成人患者患有支原体肺炎的CT影像临床表现,有指导性地对支原体肺炎进行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我科2013年7月-2014年4月检查经回访确诊为支原体肺炎的35例患者进行分析,对检查结果做出评价与解释。结果:左侧的发病几率明显高于右侧,左下叶是高发病部位,相对于其他部位具有高危险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CT影像结果表现为磨玻璃密度阴影状态的患者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本实验为92.8%。结论:成人支原体肺炎患者在临床中表现有一定的代表性与特异性,CT 影像结果对早期诊断支原体肺炎具有指导性作用,具有临床研究和进一步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35例成人支原体肺炎患者的CT影像学特点做评价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入院治疗的35例成人支原体肺炎患者的胸部CT做回顾性分析。结果:35例患者中CT表现最常见的是磨玻璃影和实变影,另外其他表现有结节影、支气管血管束增粗、胸腔积液等等。病变一般是集中在双肺下叶,一般呈现出的分布形式是小叶性。部分患者的病灶吸收相比临床表现改善相对较慢。结论:支原体肺炎的CT表现特点鲜明,对于临床早期诊断现实意义突出。  相似文献   

4.
小儿支原体肺炎54例胸部CT影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总结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PP)胸部CT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儿科2010年9月—2011年2月间明确诊断的54例MPP患儿的临床资料及胸部CT。结果胸部CT显示病变部位:单侧者39例(72.22%),双侧者15例(27.78%);单侧中右侧者20例(51.28%),左侧者19例(48.72%);多个叶段受累30例(55.56%)多于单个叶段受累24例(44.44%),各受累叶段分布情况为:右下叶18例(33.33%),左下叶15例(27.78%),左上叶11例(20.37%),右上叶7例(12.96%),右中叶7例(12.96%),左中叶2例(3.70%);病变性质显示为大片实变影31例(57.41%),斑点状及斑片状实变影22例(40.74%),云絮状或磨玻璃样或网格样密度增高影各1例(1.85%),双肺散在斑片影7例(12.96%),其中非单个叶段受累者大片实变与斑点状及斑片状实变多同时存在。其他病变还有胸腔积液14例(25.93%),肺门淋巴结肿大7例(12.96%),肺不张7例(12.96%),心包积液1例(1.85%)。婴幼儿MMP胸部CT以散在斑片影为主,年幼儿以斑点状及斑片状实变影为主,年长儿则多表现为大片实变影。结论小儿MPP单侧病变多于双侧,右肺病变多于左肺,大片实变影最多,其次为斑点及斑片状实变影,也可见双肺散在斑片影。其影像学特点与年龄有关。胸部CT影像学特点有助于婴幼儿及年幼儿MPP的诊断及儿童MPP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小儿支原体肺炎的胸部CT影像学特征。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北京市上地医院儿科收治的126例确诊为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患儿均进行了胸部螺旋CT检查,并由3名医师对造影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26例患儿的CT影像形态表现以磨玻璃密度斑片影为主[77.8%(98例)],其次为网格结节影[58.7%(74例)]和实变影[57.9%(73例)],肿块影最少[4.0%(5例)];患儿肺部特点表现为以支气管充气征和淋巴结肿大为主,分别62例(49.2%)、59例(46.8%),其次为支气管壁增厚[37.3%(47例)]和胸膜改变[35.7%(45例)],肺不张例数最少[10例(7.9%)];肺炎患儿的病变特点为单侧肺炎(66.7%,84例)多于双侧肺炎(33.3%,42例),单叶段病变(57.9%,73例)略高于双叶段病变(42.1%,42例);患儿肺部(左肺、右肺和双肺)受累情况分别为31.0%(39例),35.7%(45例)和33.3%(42例)。结论小儿支原体肺炎有影像学特点明显,分析小儿胸部CT影像学特点有助于小儿支原体肺炎早期的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CT影像学表现,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0年9月~2011年3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行CT检查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32例为研究对象,对其CT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组患儿斑片影12例,实变影9例,肺间质浸润性影5例,胸腔积液5例,腺泡结节影4例,肺门淋巴结增大5例。结论支原体肺炎CT影像可呈多种表现,部分患者可同时存在多种影像学改变。  相似文献   

7.
目的:认识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的影像表现。方法:56例经血清学检查证实的MPP,回顾分析了所有病例的胸部平片或/和CT及高分辨率CT(High-Resolution CT,HRCT)。结果:最常见的影像表现为磨玻璃样影21例,其中9例呈斑片状小叶分布518例为含气支气管实变:小叶间隔增厚11例,支气管血管束增粗18例等。肺纹理增粗、模糊并网状影11例。47例同时出现2种以上影像表现。3例影像正常。结论:MPP的影像表现多样性,需结合血清学确诊。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PP)64排螺旋CT的影像学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89例MPP及40例细菌性肺炎患儿的胸部CT影像学表现,比较两组表现类型的差异.结果:两组比较,MPP组肺叶/段实变表现高于细菌性肺炎组,小叶性肺炎及支气管炎表现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合并其他类型的CT表现包括胸膜增厚、胸腔积液、磨玻璃样改变、肺门淋巴结肿大、肺不张等,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PP肺叶/段实变表现比例高于细菌性肺炎,无特异性影像学表现,临床工作中应综合分析评估病情.  相似文献   

9.
小儿支原体肺炎影像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进一步提高对小儿支原体肺炎的认识和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对2006年3月1日至7月30日收住院诊治的38例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数字化摄影(CR)及cT表现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小儿支原体肺炎肺部体征较轻,与X线胸部的征像表现不相符。病程1周左右支原体2PCR均为阳性,血清冷凝集反应90%阳性,7—10天检查血清支原体抗体IgM阳性(滴度≥1:80)提示为近期感染。临床应用红霉素治疗有显著疗效。其胸部CR表现为实质浸润性病变30例,CT表现为实质浸润性病变32例;CR表现为肺间质浸润性病变8例,CT表现为间质浸润性病变6例;伴胸腔积液8例。结论支原体肺炎CR及CT表现各异,易与病毒性肺炎、细菌性肺炎、浸润性肺结核相混淆,但只要认真分析X线征象,密切结合临床及实验室检查,是能够及时准确作出诊断的。CT检查较CR能够提供更多征像。CR及CT检查对临床治疗确定疗程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胸部CT影像学特点,指导临床早期诊断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08年12月间64例诊断明确的MPP患儿的临床资料及胸部CT。结果①64例患者中,男35例(58.6%),女29例(41.4%)。年龄〈1岁2例(3.1%),1—3岁14例(21.8%),4~7岁18例(28.1%),8—10岁20例(31.2%),〉10岁10例(15.6%)。②病变影像局限于单侧的病变中,右侧30例(69.8%),左侧13例(30.2%)。右侧明显多于左侧;多个叶段受累(65.5%)多于单个叶段受累(34.3%);各叶段受累情况分析以右下叶最多,共22例(34.2%),其次为右中叶(18.7%)、左上叶(18.7%)。③病变影像以大片实变影最多(84.3%),余分别为胸腔积液(31.2%)、肺不张(25.0%)、肺门淋巴结肿大(15.6%)和散在斑片状影(12.5%),年龄不同影像改变也有一定差异。结论儿童MPP年长儿发病率高于婴幼儿,右肺发病多于左肺,大片实变影最多,其影像特点与年龄有关,胸部CT影像学特点有助于儿童MPP的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小儿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流行病学特点,为临床诊治和治疗提供有力依据.方法 对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该院儿科门诊就诊及儿科病房住院的6 823例确诊为儿童肺炎的患者应用被动凝集法检测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结果 (1)6 823例患儿中,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检出1 843例,阳性率为27.01%,其中女性患儿感染率高于男性(32.68% vs.23.21%,P<0.01).(2)<1岁、1~<3岁、3~<6岁、6~14岁肺炎支原体抗体检出率分别为5.4%、28.0%、40.3%、43.8%(P<0.01),其中大于或等于3岁者总检出率高于小于3岁者(P<0.01).结论 呼吸道感染患儿中肺炎支原体感染率较高,学龄期儿童发病率较低,以秋冬季节多发.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住院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并分析儿童重症MPP的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2017年1月-2017年12月于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儿科住院治疗的MPP患儿18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重症组(SMPP组)73例、普通组(MPP组)107例进行比较,分析流行病学、临床特点以及SMPP相关因素。结果:(1)儿童MPP多以秋(84例,46.7%)、冬(56例,31.1%)季节为主。(2)SMPP组与MPP组比较,前者患病年龄大,发热时间长,影像学多表现为大片状实变影,住院时间偏长。(3)SMPP组与MPP组比较降钙素原(PCT)无差异,而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血清IgA、血清IgG、血清IgM、乳酸脱氢酶(LDH)和铁蛋白(SF)指标明显高于MPP组,差异有显著性。(4)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热程(OR=1.30,P=0.031)、CRP(OR=1.06,P=0.005)、LDH(OR=1.012,P= 0.001)及胸片大片状实变影(OR=11.57,P=0.000)共4个自变量为SMPP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儿童MPP多发生在秋冬季。SMPP多发生在学龄期,胸部影像学检查多表现为大片状实变影,WBC、CRP、LDH及SF等炎症指标升高明显,其中热程、CRP、LDH及影像学显示大片状实变影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3.
根据小儿支原体肺炎发病率高,容易迁延不愈和反复发作的特点,提出热闭肺络、痰阻肺络、瘀阻肺络、络虚不荣的中医病机,并指出相应的治则,从"肺络"角度寻求中医药防治小儿支原体肺炎的规律,为指导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常规肺功能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的常规肺功能动态改变特点,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JEAGER公司生产的Master Screen Paed肺功能仪,检测分析58例MPP患儿的急性期、恢复期的常规肺功能和41例门诊健康体检儿童的常规肺功能,并加以比较。结果:①58例MPP患儿急性期的常规肺功能结果报告显示,20例(占34.48%)肺功能正常,余38例(占65.52%)均有不同程度肺功能损害,表现为小气道通气功能障碍31例(占53.45%)、限制性通气障碍1例(占1.72%)、阻塞性通气障碍1例(占1.72%)和混合性通气障碍5例(占8.62%)。恢复期常规肺功能结果报告显示,小气道通气功能障碍6例(占10.34%),其余肺功能均恢复正常(占89.66%)。②将58例MPP患儿的急性组、恢复组和41例正常组比较,急性组的各项常规肺功能指标如FVC、FEV1、FEV1/FVC、PEF、FEF25、FEF50、FEF75、FEF25-75,与恢复组、正常组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恢复组与正常组比较,除FEF75、FEF25-75仍低于正常组(P〈0.05)外,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PP患儿急性期大小气道通气功能均有损害,除FEF75、FEF25-75两项小气道通气功能指标仍显著低于正常组外,其余指标均恢复正常。我们认为动态观察MPP患儿肺功能的变化,对了解MPP患儿肺功能的损害程度、疗效、预后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不同年龄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及临床特点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莉  李海浪  李丽  许桦 《现代医学》2003,31(6):368-370
目的 对不同年龄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及其临床特点进行观察。方法 检测 65 6例呼吸道感染患儿咽拭子Mp DNA PCR和血清抗Mp IgM ,并检测部分患儿相关免疫指标。 结果 咽拭子Mp DNA PCR阳性率为3 2 .16% ( 2 11/65 6) ,血清抗Mp IgM阳性率为 17.3 8% ( 114 /65 6) ,两者差异有极显著性 (P <0 .0 0 1)。 4~ 10岁年龄组抗Mp IgM阳性率高于其他年龄组 (P <0 .0 0 5 )。 结论 咽拭子Mp DNA PCR检测结果不受年龄的影响 ,血清抗Mp IgM检测阳性受小儿年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大叶性肺炎的临床相关性。方法收集确诊为大叶性肺炎的患儿219例,其中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阳性者117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对大叶性肺炎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治疗及预后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大叶性肺炎发生率较高,表现多样。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阳性与阴性者在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预后方面无明显差异。血沉增快、CRP增高提示存在支原体感染可能,但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大叶性肺炎临床表现在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与阴性者中无明显差异,其治疗方面倾向于大环内酯类药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心肌受损的情况.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共136例作为观察组,门诊92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儿血清心肌酶谱AST、LDH、CK、CK-MB、HBDH检测值及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改变明显异常.结论 MP肺炎可合并心肌损害,其症状体征不典型,容易漏诊,因此对可疑病例应及早做心电图及心肌酶检查,以利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8.
报告118例经病原学和血清学证实的儿童及青年支原体肺炎的X线表现,胸部X线表现明显而临床体征轻。118例支原体肺炎按X线表现分为:①间质性改变58例,弥漫和局限性分布。②节段性炎症改变55例,小叶分布为主,大叶分布改变6例。③胸膜及肺门淋巴结病变。支原体肺炎的X线表现有多种表现形式,要与支气管炎、细菌性肺炎、肺门淋巴结核鉴别,所以X线检查对支原体肺炎的诊断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头孢类药物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该院2015年1~9月期间收治的80例支原体肺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运用头孢曲松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结果: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7.5%,对照组为72.5%,两组差异显著(P <0.05);在发热、咳嗽、肺部啰音等症状消除时间与痊愈时长上,观察组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孢类药物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可以提升治疗效果,快速改善疾病症状。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阿奇霉素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的效果。方法将132例儿童支原体肺炎分为治疗组72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在对症治疗的同时,分别给予阿奇霉素和红霉素治疗,观察其总有效率和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23%和81.13%(P<0.05)。治疗组的体温下降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和住院天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奇霉素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疗效显著优于红霉素,可作为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