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比较急性上肢动脉栓塞手术和非手术治疗的效果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分析比较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990年1月至2007年10月间收治的所有急性上肢动脉栓塞患者的手术及非手术治疗的方法 及结果 .结果 本组60例患者,男32例,女28例,年龄21~86岁,平均(63±15)岁.手术组31例行肱动脉切开Fogarty导管取栓术,非手术组29例行抗凝溶栓祛聚治疗.经统计学分析,手术组Cooley疗效分级优于非手术组(P<0.05).手术组治疗后桡动脉、尺动脉搏动恢复情况与治疗前临床表现、体征及血栓位于远近端等因素无明显相关性,而非手术组治疗后桡动脉、尺动脉搏动恢复情况与临床体征中无动脉搏动和血栓位于远端或近端相关性明显(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生存分析,患者年龄和Cooley疗效与生存时间有关.结论 积极的手术取栓对患者栓塞上肢的血运及功能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肢体动脉栓塞的临床诊治。方法:2004年1月~2007年3月,我院治疗急性肢体动脉栓塞患者56例,其中,腹主动脉骑跨栓3例,髂动脉11例,股动脉22例,腘动脉8例,胫前、胫后动脉4例,腋动脉1例,肱动脉5例,尺桡动脉2例,下肢动脉栓塞∶上肢动脉栓塞=6∶1。全部采用Fogarty导管取栓术加溶栓、抗凝、解痉药物治疗。结果:栓塞动脉及末梢动脉搏动恢复者38例,栓塞动脉搏动恢复、末梢动脉搏动未恢复12例,均未恢复6例。术后栓塞动脉继发血栓形成、再次手术4例。术后合并代谢性综合征9例,术后截肢(或截趾)7例,死亡3例。结论:急性肢体动脉栓塞是血管外科常见急症,尽早地诊断、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讨论急性肢体动脉栓塞的外科治疗。方法回顾1997年以来治疗急性肢体动脉栓塞32例。发生在髂动脉5例,股动脉17例,腘动脉6例,肱动脉1例,胫腓干动脉2例,桡尺动脉1例。全部病例采用Fogarty导管取栓加溶栓抗凝药物治疗。结果按Cooley标准:优秀28例,良好2例,失败1例,死亡1例。结论急性肢体动脉栓塞是血管外科常见急症,应尽早治疗,及时采用手术加溶栓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急性肢体动脉栓塞的临床诊治。方法 回顾1995年1月—2003年3月以来治疗急性肢体动脉栓塞56例,其中栓塞于腹主动脉分叉处3例,髂动脉11例,股动脉22例,国动脉8例,胫前、胫后动脉4例,腋动脉1例,肱动脉5例,尺、桡动脉2例,下肢动脉栓塞:上肢动脉栓塞=6:1。全部采用Fogarty导管取栓术加溶栓、抗凝、解痉药物治疗。结果 栓塞动脉及末梢动脉搏动恢复38例,栓塞动脉搏动恢复、末梢动脉搏动未恢复12例,均未恢复6例。术后栓塞动脉继发血栓形成、再次手术4例。术后合并代谢性综合症9例。术后截肢(或截趾)7例。死亡3例。结论:急性肢体动脉栓塞是血管外科常见急症,尽早的诊断、及时相应的治疗措施.是治疗成功的美德。  相似文献   

5.
急性动脉栓塞13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动脉栓塞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 对 11例缺血症状严重的急性动脉栓塞患者施行股动脉切开 ,Fogarty导管取栓术 ,结合抗凝溶栓治疗 ,对症状轻微患者只行溶栓抗凝治疗。 结果  9例经及时行手术取栓的患者均保全了肢体。结论 手术取栓结合抗凝溶栓是治疗急性动脉栓塞的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Fogarty管取栓术联合术中、术后抗凝溶栓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股动脉切开Fogarty取栓管自远心端取栓及术中、术后给予抗凝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95例,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术中均有进心端喷血远心端回血,术后3例出现反复血栓形成,2例截肢,3例侧支循环建立,1例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随即出现肺动脉栓塞死亡。急性动脉栓塞救肢率达94.7%。经3个月~4年随访(67例,随访率70.5%),发现术前症状、体征均消失。结论 Fogarty取栓管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可在局麻下完成手术,远离病变血管,可选取相对表浅的部位切开,简化手术操作,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损伤和并发症,具有很强的临床应用价值。Fogarty取栓管可在术中取出大部分血栓,但细小动脉内血栓无法完全取出,故术中及术后予以抗凝溶栓治疗是手术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Fogarty导管取栓术在上肢动脉栓塞中的应用体会。方法对2011年2月至2013年5月我科收治的9例上肢动脉栓塞患者采用Fogarty导管取栓术治疗。结果9例患者手术均取得成功,术后即能扪及桡动脉搏动,皮温在12h内恢复,无肢体坏死及截肢病例;术后随访3-12个月,患肢感觉及活动功能均正常。结论Fogarty球囊导管取栓术是治疗急性上肢动脉栓塞的最有效方法,而早期诊断和及时手术是缩短肢体缺血、挽救肢体避免截肢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急性肢体动脉栓塞的外科治疗体会.方法:我院采用Fogarty导管取栓术加用溶栓抗凝治疗21例患者情况.结果:Fogarty导管取栓术结合溶栓抗凝治疗肢体动脉栓塞是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郭平  肖占军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16):571-572
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是发病急骤危及肢体及生命的血管外科急症。我院自2000年1月-2007年5月诊治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26例,采用Fogarty导管取栓为主,术中、术后辅以动脉内注射溶栓、抗凝药物、综合治疗方法,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现将经验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Fogarty动脉取栓导管治疗急性动脉栓塞的手术时机和疗效。方法:总结我院自2006年4月~2010年2月采用Fogarty动脉取栓导管治疗46例急性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急诊手术46例患者,术后42例肢体恢复好,2例术后因足部缺血坏死行肢体截除术,围手术期死亡2例。结论:极早的诊断及相应的治疗措施是治疗急性动脉栓塞和保肢成功的关键,采用Fogarty动脉取栓导管治疗急性动脉栓塞,并结合术中术后抗凝药物的综合治疗,是目前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肢体动脉栓塞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应用Fogarty导管行动脉取栓,结合溶栓、抗凝治疗。结果临床治愈50例,截肢(趾)4例,人工血管转流4例。结论Fogarty导管行动脉取栓结合动脉内溶栓(尿激酶)是治疗急性肢体动脉栓塞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动脉栓塞的治疗方法。方法在Fogany取动脉血栓导管取栓术中应用硬膜外麻醉导管溶栓治疗急性动脉栓塞16例。结果术后16例患者术肢动脉血流通畅,效果满意。结论在Fogarty取动脉血栓导管取栓术中应用硬膜外麻醉导管溶栓治疗急性动脉栓塞是一种比较有效而且经济可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mesenteric artery embolis m,MAE),具有高致残率及致死率。早期的诊断和恰当的治疗是降低致残率及致死率最重要的因素。方法对2002-09~2010-07间,收治的8例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患者行Fogarty导管辅助取栓治疗,早期的6例病人经取栓后给予抗凝、溶栓治疗;晚期的2例合并有肠坏死的病人行Fogarty导管辅助取栓后,行坏死肠管切除吻合,术后酌情抗凝、溶栓治疗。结果早期诊断的6例病人经Fogarty导管辅助取栓治疗均获治愈,无肠坏死,晚期的2例病人行Fogarty导管辅助取栓后,行部分肠切除术,其中1例术后3 d死亡。结论建议对突然出现腹痛、恶心、呕吐,白细胞升高合并酸中毒,尤其是有心脏瓣膜病和房颤的病人,均应早期行肠系膜血管彩超或腹腔血管增强CT扫描检查,以早期明确诊断。对诊断明确的病人应立即行Fogarty导管辅助取栓术,并同时配合溶栓和抗凝治疗。  相似文献   

14.
古翠云 《华夏医学》2004,17(5):685-686
目的:探讨Fogarty导管取栓治疗急性下肢主干动脉栓塞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急性下肢主干动脉栓塞患者临床资料,本组心脏栓子脱落22例,外伤2例,动脉瘤附壁血栓脱落1例,不明原因血栓脱落1例。结果:治愈23例,死亡3例,1例死于急性肾功能衰竭,2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急性肢体动脉栓塞是血管外科急危重症之一,及时判断伤情,配合医生做好各种抢救工作是保证取栓成功的前提。做好术后患肢护理及抗凝药物的应用是主要的护理措施,及早治疗与护理可有效控制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金志刚  张浩  郭治宇  陆磊  洪毅  赵光辉 《浙江医学》2017,39(19):1686-1687
目的观察急性下肢动脉栓塞各种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33例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分别个体化地采取Fogarty导管取栓+静脉溶栓、导管介入溶栓、静脉溶栓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28例Fogarty导管取栓+静脉溶栓患者中治愈20例(71.43%),好转5例(17.86%),治疗失败3例(10.71%);该28例患者中3例为术后复发血栓栓塞,采取动脉导管介入溶栓治疗,均保存肢体,症状消失出院。5例静脉溶栓患者中好转1例(20.0%),治疗失败4例(80.0%),其中截肢前、后各有1例死于急性肾功能衰竭,另2例截肢后出院。结论急性下肢动脉栓塞应积极采用Fogarty导管取栓+静脉溶栓治疗,对于复发血栓栓塞者建议采用导管介入溶栓治疗,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并发急性下肢动脉闭塞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11例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并发急性下肢动脉闭塞病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加强患肢护理,积极完善术前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及患肢皮肤温度、颜色、疼痛程度及足背动脉搏动等情况,做好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加强肢体功能锻炼及出院指导。结果:11例患者中8例行Fogarty导管插管取栓+溶栓术,其中有2例男性患者左下肢截肢,1例患者同时合并下肢静脉血栓截肢后因肺栓塞死亡,6例病人术后闭塞动脉恢复搏动,其余3例行保守治疗,效果满意。结论:Fogarty导管取栓+溶栓术是治疗急性下肢动脉闭塞的首选方法。加强急性下肢动脉闭塞的围手术期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动脉栓塞外科治疗的体会。方法回顾性总结2005年11月至2008年9月间22例急性肢体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22例23条肢体均采用外科手术加抗凝治疗。结果死亡1例,肢体存活20例,取栓加截肢1例,残端愈合良好出院。1例骨筋膜室综合征切开减压。随访17例成功保肢者2—18个月,1例术后3个月心肌梗死死亡,2例因再栓塞再手术治愈。4例有慢性缺血表现。余10例效果满意。结论早期诊断,及时外科手术是治疗肢体动脉栓塞的有效方法,取栓术中注重Fogarty取栓导管的操作技巧,必要的手术及药物治疗对保存肢体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Fogarty导管取栓术的临床诊治.方法 对27例Fogarty导管取栓术的治疗及效果分析.结果 12例为急性动脉栓塞病例,手术取栓加溶栓、抗凝、解痉药物治疗效果好,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并发症少.15例为急性血栓形成病例,术前溶栓效果较好,手术取栓完全.但多伴有动脉硬化斑块形成,术后加用球囊扩张和(或)支架后较少复发,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并发症少.结论 Fogarty导管取栓术风险小,操作简单,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下肢缺血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9月至2010年3月收治的67例急性下肢缺血患者的病因、治疗方法及预后等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治疗58例,其中单纯下肢动脉切开Fogarty管取栓32例,下肢动脉切开Fogarty管取栓加腔内治疗20例,下肢动脉切开Fogarty管取栓加血管旁路转流4例,主动脉夹层支架植入术2例;保守治疗9例。通过积极治疗保肢59例(88.1%),截肢5例(7.4%),死亡3例(4.5%)。结论根据急性下肢缺血的不同病因采用个体化治疗方案可取得满意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0.
急性肢体动脉栓塞的早期诊治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乔正荣  时德 《重庆医学》2002,31(3):170-171
目的:探讨急性肢体动脉栓塞的早期诊治。方法:总结35例急性肢体动脉栓塞的诊治经验。栓塞原因:心源性23例(66.9%),其中房颤19例(54.3%),动脉硬化6例(17.1%),血管损伤3例(8.5%),不明原因3例(8.5%),栓塞部位;17例(48.6%)股动脉,6例(17.1%)Guo动脉,5例(14.7%)髂动脉,4例(11.6%)Guo动脉远端,2例(5.7%)肱动脉,1例(2.8%)腹主动脉跨栓。治疗方法:12例Fogarty导管取栓,11例溶栓抗凝治疗,3例人工血管搭桥,6例截肢,3例自动出院。结果:治愈22例(62.9%),改善4例(11.4%),裁肢6例(17.1%),自动出院3例(8.6%)。结论:急性肢体动脉栓塞早期诊断,及时取栓和溶栓抗凝综合治疗是降低截肢率,取得满意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