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黄芪毛状根药理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 :了解黄芪毛状根的药理作用。方法 :口服给药 ,观察黄芪毛状根对D 半乳糖所致衰老小鼠记忆力的影响及抗氧化作用 ;制备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模型 ,测定黄芪毛状根对肾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及丙二醛 (MDA)含量的影响 ;测定环磷酰胺所致免疫功能低下小鼠口服黄芪毛状根后NK细胞活性。结果 :黄芪毛状根能改善衰老小鼠记忆力 ,提高脑、肝组织SOD活性 ,降低肝脏MDA含量 ;能降低缺血再灌注大鼠肾MDA含量及血肌酐浓度 ;能提高免疫功能低下小鼠NK细胞活性。结论 :与天然黄芪相似 ,黄芪毛状根具有抗衰老、抗过氧化及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
黄芪毛状根与黄芪药理作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灌胃给予10g/kg黄芪毛状根水煎液,每日1次,连续7~12天,可使环磷酰胺(CY)造成的免疫功能低下模型小鼠的胸腺,脾脏重量增加,吞噬细胞的吞噬指数提高,同时促进其容血素抗体形成,提高其淋巴细胞转化率。实验表明,黄芪毛状根有免疫增强作用,其作用效价基本上与药用黄芪类似。  相似文献   

3.
黄芪毛状根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古谷力  芮和恺 《中药材》1996,19(2):62-63
本文报道了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毛状根诱导和培养的研究情况,并通过Opine的检出和GUS活性的测定检查了PRi15834和pGSGIucI的导入情况。HPLC测定证明,黄芪毛状根中含有黄芪皂甙甲。  相似文献   

4.
大规模培养的黄芪毛状根急性毒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黄芪毛状根、野生黄芪和栽培黄芪的急性毒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三者均符合药典规定的毒性要求,可安全药用。  相似文献   

5.
黄芪毛状根与栽培黄芪中多糖的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单俊杰  王顺春  刘涤  胡之璧 《中草药》2001,32(5):413-414
目的:比较栽培黄芪和生物技术培养的黄芪毛状根总多糖的组成与含量。方法:采用脱脂、水煎、醇沉、脱蛋白、透析、冷冻干燥的方法,用硫酸-苯酚法进行二者中多糖的含量比较,采用高效液相凝胶渗透色谱法对黄芪状根多糖为1.85%。结论:黄芪毛状根多糖低于栽培黄芪中多糖含量。  相似文献   

6.
黄芪毛状根对造血系统功能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金若敏  陈长勋 《中药材》1998,21(1):26-29
本实验研究了黄芪毛状根对动物造血系统的作用,采用灌服给予黄芪毛状根5~20 g/kg,每日1次,连续5~12天,可提高失血性贫血小鼠的红细胞数、网织红细胞数,增加溶血性贫血小鼠的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值、红细胞压积值,可对抗环磷酰胺、X射线所致小鼠的白细胞数和骨髓有核细胞数的下降。实验提示黄芪毛状根有促进造血系统功能的作用,其作用基本上与天然黄芪相似。  相似文献   

7.
《中药材》2017,(8)
目的:解决蒙古黄芪毛状根诱导率低的问题,并分析毛状根的生物量和总黄酮含量,以期为蒙古黄芪毛状根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方法:用不同浓度的发根农杆菌R1601侵染自然生长的蒙古黄芪幼嫩的叶片、叶柄和茎段,诱导毛状根;用PCR技术鉴定毛状根,统计毛状根的诱导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蒙古黄芪毛状根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在四个不同发根农杆菌R1601浓度侵染下,三种外植体的诱导率在79.3%~94.9%之间;当发根农杆菌R1601菌液A600的值为1.5时,叶片的毛状根诱导率最高,达到94.9%;PCR鉴定表明诱导得到的毛状根为发根农杆菌R1601侵染所得;不同毛状根株系间生物量有显著差异;不同毛状根株系间总黄酮含量差异不明显,但均极显著高于对照品中的总黄酮含量。结论:建立了高效的蒙古黄芪毛状根诱导体系,揭示在利用蒙古黄芪毛状根合成药用成分时要对毛状根株系进行筛选。  相似文献   

8.
用RP-HPLC法测定黄芪毛状根中黄芪甲苷的含量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RP-HPLC法对黄芪毛状根中黄芪甲苷进行定量分析,在实验条件下,黄芪甲苷标准品在10.64~53.2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2.66%,精密度试验相对标准偏差为4.20%和2.40%测得黄芪毛状根中黄芪甲苷的含量为0.14%(干重)。  相似文献   

9.
由上海中医药大学所属中药研究所胡之璧院士领衔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药生物技术的研究——黄芪毛状根培养体系与转基因平台的构建”,取得原创性研究成果,为中药材工业化生产探索了新路径。胡之璧在这一领域进行了长达10多年的研究,在国内外第一个开展有关黄芪毛状根培养技术、大规划培养生物反应器、化学成分、药理和毒理作用、基因工程等综合研究,成功构建了黄芪毛状根培养体  相似文献   

10.
甘草毛状根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芮和恺 《中药材》1992,15(10):3-7
本文详细报道了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等五种廿草毛状根诱导和培养的研究情况,并通过Opine的检出和GUS活性的测定检查了PRi 15834和pGSGlucl的导入情况。不同培养基试验表明,W.P培养基最有利于毛状根S.a-s-4株的生长。高压液相测定和甜味试验证明,甘草毛状根中不含有甘草酸。  相似文献   

11.
决明毛状根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决明毛状根的化学成分。方法:用发根农杆菌Agrobacterium rhizogenes 9402菌株从决明子叶外植体上诱导产生毛状根,在MS0液体培养基中大量培养获得。并采用色谱技术和波谱手段对毛状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结果:从决明毛状根95%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部分分离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是白桦酯酸、大黄酚、大黄素甲醚、豆甾醇、1-羟基-7-甲氧基-3-甲基蒽醌、大黄酚-8-甲醚、大黄酚-1-甲醚和芦荟大黄素。其中芦荟大黄素是首次从决明毛状根中分得。结论:决明毛状根能合成与原植物相似的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12.
黄芪毛状根多糖与黄芪多糖化学组成及免疫活性的比较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单俊杰  王易  翁颖琦  谢长宜  刘涤  胡之璧 《中草药》2002,33(12):1096-1099
目的 比较生物技术培养的黄芪毛状根中多糖与栽培黄芪中多糖的化学组成和免疫活性。方法 采用乙醇分级沉淀和凝胶渗透柱层析分离纯化多糖;硫酸-苯酚法测定多糖含量;完全酸水解、乙酰化、气相色谱测定单糖组成;采用免疫器官重量,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细胞吞噬功能,溶血素生成,[^3H]-TdR掺入,诱生IFN-γ的含量测定等方法研究免疫活性。结果 黄芪毛状根中多糖为1.85%,黄芪中多糖为2.61%。黄芪毛状根多糖(HAPS)由鼠李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半乳糖和葡萄糖组成,摩尔比为1:2.26:0.21:0.74:2.49:19.47。黄芪多糖(APS)组成与HAPS相同,摩尔比为1:4.34:3.92:1.95:11.41:20.52。采用乙醇分级沉淀各自获得3个部分多糖,经DEAE-Sepharose FF柱层析表明:HAPSI和APSI,HAPSⅡ和APSⅡ图谱相似,HAPSⅢ与APSⅢ有一定的差异。HAPS和APS均能显著增加小鼠脾脏重量;HPAS能提高小鼠胸腺重量;二者均增加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数量;APS显著促进小鼠腹腔巨大噬细胞巨噬功能;HAPS和APS均抑制小鼠溶血素生成;促进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APS使脾淋巴细胞诱生IFN-γ的作用高于HAPS。结论 HAPS和APS化学组成相似,二者具有相同的免疫活性,只是强度略有差异。  相似文献   

13.
决明毛状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周宇红  尤勇  赵毅民  袁珊琴 《中草药》2001,32(11):975-976
目的 研究决明毛状根的化学成分。方法 应用毛状根培养技术,在实验室摇瓶积累生产决明毛状根干重90g,结果 从中分离得到1个化合物,根据其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鉴定为betulinic acid(桦木酸)。结论 此化合物为决明毛状根和该属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通过决明毛状根与其干燥种子、根、茎、叶的化学成分在薄层层析上比较。结果表明,决明毛状根培养可代谢产生桦木酸或大幅度提高桦木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14.
黄芪药理作用研究综述   总被引:165,自引:1,他引:165  
吴发宝  陈希元 《中药材》2004,27(3):232-234
本文从器官、细胞、分子水平方面较全面的阐述了黄芪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包括黄芪在心血管、免疫、抗癌、抗衰老以及在血液、肝脏、肾脏等方面的药理作用.  相似文献   

15.
黄芪口服液药理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康永  李先荣 《中草药》1989,20(11):21-23,9
  相似文献   

16.
黄芪多糖作为中药黄芪的主要活性成分,关于其药理作用的研究多涉及循环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造血系统,对近年来黄芪多糖在抗动脉粥样硬化,保护视网膜,改善记忆力、认知功能、抗衰老、抗骨质疏松及防治帕金森病等方面的药理作用进行归纳,为今后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丹参毛状根化学成分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研究丹参毛状根的化学物质稳定性,为进一步探索丹参毛状根作为原料药的可行性提供研究基础。方法:PCR扩增10批丹参毛状根的rolA基因,HPLC指纹图谱分析10批丹参毛状根的化学成分稳定性。结果:PCR结果表明,外源基因rolA在10批样品的基因组DNA中均可以检测到;通过对丹参毛状根的指纹图谱研究,10批毛状根的相似度均在0.970以上。结论:不同批次丹参毛状根样品间化学成分的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黄芪的药理作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阐述黄芪在临床运用于各种疾病的药理作用基础,包括免疫、抗衰老、抗感染、促进胃溃疡愈合及益气活血等作用。  相似文献   

19.
转基因何首乌毛状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转基因何首乌毛状根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ODS柱色谱等方法分离何首乌毛状根中的化学成分,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何首乌毛状根6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12个化合物。利用理化性质及波谱技术确定其结构分别为:2,3,5,4’-四羟基反式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1)、没食子酸(2)、没食子酸甲酯(3)、3,5-二羟基苯甲酸(4)、丁香酸(5)、对羟基苯甲酸(6)、胡萝卜苷(7)、β-谷甾醇(8)、豆甾醇(9)、烟酸(10)、碳直链十七酸(11)、碳直链三十一酸(12)。结论上述12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转基因何首乌毛状根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4,5,6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0.
本文详细描述了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毛状根的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并与其实生苗的幼根进行比较。毛状根粗细均匀,与实生苗幼根呈长圆锥形不同。内部构造纵切面观可分为根冠、生长点、延长区和成熟区四部分;横切面观不论在成熟区还是以上部分,均维持初生构造,维管束辐射型,初生木质部四原型,中央无髓,而与其实生苗的幼根在初生构造后不久迅速转入次生生长、形成次生构造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