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Caspase-8沉默——神经母细胞瘤耐药的新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NB)是小儿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I、Ⅱ期NB预后较好,而进展期NB对目前的治疗方案仍耐药。NB耐药涉及多种机制,该文介绍一种NB耐药的新机制,即Caspase-8沉默。Caspase-8沉默是由于Caspase-8基因超甲基化所致,如何恢复Caspase-8基因的表达,进而逆转NB的耐药性将成为NB治疗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儿童神经母细胞瘤(NB)患者骨髓微量NB细胞的动态变化及其与临床特征、治疗转归的关系。方法纳入33例确诊为NB并完善骨髓微量NB细胞监测的患儿,采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NB患儿治疗前后骨髓微量NB细胞,结合临床数据,进行Mann-Whitney U tests及Fisher精确概率法分析。结果 (1)初诊时骨髓转移与INRG分期、MYCN扩增状态、治疗疗效及是否复发均无显著相关性。(2)转移期患儿的骨髓转移发生率为69%,提示骨髓是NB肿瘤细胞主要转移地点。(3)治疗后骨髓微小残留病灶(MRD)持续阳性或由阴转阳患儿复发可能性大(P 0.001)。结论本研究初诊转移期患儿转移发生率过半,提示NB侵袭性强,骨髓为主要转移器官。监测骨髓MRD有助于早期发现疾病复发,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3.
神经母细胞瘤(NB)患者多因早期即发生转移而预后不良,研究其转移机制及进行抗肿瘤转移实验治疗有赖于NB转移动物模型的建立。NB转移动物模型建立的难度较大,近年许多通过不同方法建立的转移动物模型是进行NB体内实验研究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4.
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血细胞分化抗原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神经母细胞瘤(NB)是儿童最常见的颅外实体瘤,预后相对较差。NB细胞系是由形态和生化特性多样的细胞群组成。NB细胞系从形态可分为三种类型的细胞:神经母细胞型(N型)、许旺细胞型(S型)和中间型(I型)。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NB)细胞系SMS-KCNR的体外实验,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NB细胞增殖抑制的可能分子机制及BDN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TrkB信号转导途径在NB细胞分化中的作用。通过台盼蓝拒染计数活细胞;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加药处理前后细胞形态学变化;通过Northern印迹杂交来分析TrkB基因表达情况的改变。结果:5μM ATRA抑制NB细胞系SMS-KCNR细胞增殖,而5μM ATRA无此作用;ATRA可诱导SMS-KCNR细胞分化成熟;细胞分化过程中伴随TrkB基因表达水平增高。结果显示:5μM ATRA对人NB细胞系MSM-KCNR细胞的体外增殖有抑制作用;ATRA能诱导人NB细胞系SMS-KCNR细胞分化成熟;TrkB基因表达水平的增高可能是ATRA体外诱导NB细胞分化逆转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根据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NB)易发生早期骨髓转移的特点,建立NB骨髓转移细胞体外原代培养的实验技术。方法:对27例伴骨髓转移的NB患者进行NB骨髓转移细胞体外原代培养,并与已建立的SMS-KCNR和SH-SY5Y细胞系进行比较,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及形态学特点,同时应用单克隆抗体F3系列检测原代培养的NB骨髓转移细胞。结果:在27例NB骨髓转移细胞体外原代培养中,培养成功9例,其细胞生长情况及形态学特点与SMS-KCNR和SH-SY5Y细胞系基本一致,单克隆抗体F3系列检测均阳性。结论:NB骨髓转移细胞体外原代培养技术的成功建立为NB体外诱导逆转及多药耐药等复杂机制研究提供更接近体内生物学性状的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伴骨髓转移的高危神经母细胞瘤(NB)患者治疗后骨髓缓解速度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从2000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初诊时已有骨髓转移的Ⅳ期高危NB患者的临床资料。将≤2个疗程化疗后骨髓获得完全缓解(CR)定义为快速骨髓缓解组,2个程化疗后骨髓获得CR定义为缓慢骨髓缓解组。并对综合治疗后获得CR或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的73例患者的预后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纳入分析的73例患者,中位年龄4.0(1.6~9.8)岁,男52例、女2l例。快速骨髓缓解组19例,缓慢骨髓缓解组54例。全组4年无事件生存率(EFS)和总生存率(OS)分别为(15.6±4.9)%和(28.9±6.4)%。快速骨髓缓解组与缓慢骨髓缓解组4年EFS分别为(25.9±12.3)%和(12.4±5.0)%(P=0.033),4年0S分别为(51.6±15.2)%和(22.6±6.6)%(P=0.05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骨髓缓慢缓解是影响骨髓转移的高危NB患儿EFS的不良因素(P0.05);无维持药物治疗、N-myc基因扩增是影响0S的不良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示,N-MYC扩增、骨髓缓慢缓解为患者0S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P0.05);仅骨髓缓慢缓解是EFS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P0.05)。年龄≤2岁NB患者骨髓快速缓解的比例高于年龄2岁患者(x~2=5.608,spearman相关系数=0.277,P=0.018)。结论本研究显示骨髓转移的高危NB患者治疗后骨髓快速缓解者预后好于缓慢骨髓缓解者,有可能作为骨髓转移的高危NB患者的预后观察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ATRA诱导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分化及TrkA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目的 观察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体外对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NB)细胞增殖的抑制和可能的分子机制及NGF-TrkA信号传导途径在NB细胞分化中的作用。方法 取本院住院2岁男性NB患儿新鲜手术标本,进行原代细胞培养,并对培养细胞进行分离与纯化,建立细胞系,作为细胞模型。通过台盼蓝拒染法计数活细胞;观察ATRA干预前后细胞形态学变化;RT-PCR分析TrkA表达情况。结果 ATRA作用NB细胞后,细胞形态发生显著变化,并可抑制细胞增殖,2d时TrkA表达增加,4d时出现TrkA表达的明显增加。结论 所建立的NB细胞系为可诱导分化型,即N型;≥5μmol/L,ATRA对NB细胞体外增殖有抑制作用并诱导其分化且表现剂量依赖关系;ATRA可诱导NB细胞分化成熟及TrkA mRNA表达水平增高,可能是ATRA体外诱导NB细胞分化逆转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NB)是儿童常见的颅外恶性实体肿瘤,国际神经母细胞瘤分期系统(International Neuroblastoma Staging System,INSS)将NB分为Ⅰ~Ⅳ期和Ⅳs期,其中Ⅳs(或4S)期是NB的一个特殊分期,以高转移率和高自愈率为主要特点.临床上4S期NB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CD45/CD56/GD2单克隆抗体(单抗)流式细胞仪分析法检测周围血和骨髓微量神经母细胞瘤(NB)细胞的临床意义。方法 11例腹部神经母细胞瘤(NB组)和23例其他肿瘤(对照组)患儿,年龄6个月至12岁,用单抗CD45/CD56/GD2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和骨髓穿刺标本微量NB细胞。结果 NB组入院时血和骨髓微量NB细胞阳性率分别为90.9%(10/11)和72.7%(8/11),对照组血和骨髓均为阴性(P<0.001)。NB组骨髓微量NB细胞检测与涂片细胞学检查阳性率有较好的相关性(P<0.05),但前者阳性率更高,不受骨髓稀释影响。骨髓NB细胞阳性率与临床分期有关,Ⅱ~Ⅳ期明显高于Ⅰ期(P<0.01)。化疗后血和骨髓NB细胞数均明显减少(P<0.05)。术后转移者血NB细胞重新出现阳性。结论 CD45/CD56/GD2单抗流式细胞术检测周围血和骨髓微量NB细胞具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有助诊断、鉴别诊断、疗效观察和复发转移监测。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研究早产儿视网膜病(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的发生率、高危因素、治疗与随访情况。方法对2005年7月-2007年12月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NICU收治的符合ROP筛查标准的早产儿,于生后2周开始由资深眼科医师开始行间接眼底镜检查眼底,并进行随访。结果434例早产儿中ROP的发生率为5.5%(24/434例),24例ROP中Ⅰ期19例,Ⅱ期3例,Ⅲ期2例。Ⅲ期阈值病变者行激光光凝治疗,全部患儿均恢复正常。对434例早产儿行单因素分析得出,胎龄、出生体重、住院时间、吸氧、吸氧浓度、吸氧时间、呼吸暂停、新生儿肺透明膜病(RDS)、肺表面活性剂(PS)的应用、机械通气、输血、光疗时间、感染与ROP的发生有相关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胎龄、出生体重、胎数、吸氧时间、光疗时间、代谢性酸中毒、母亲妊高症、颅内出血是影响ROP发生的主要因素。结论早产是ROP的根本原因,防治各种并发症、合理的氧疗是预防ROP的关键。建立完善有效的ROP筛查制度,早期发现、早期治疗ROP,可改善ROP的预后。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