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医药阻止类风湿关节炎骨侵蚀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慢性破坏性关节病变为主要变现的全身性自身免疫病,筛选具有阻止RA骨侵蚀作用的药物具有重要临床价值。中医药治疗RA有较好临床疗效。对近年中医药阻止RA骨侵蚀作用的临床及实验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辽宁中医杂志》2016,(11):2446-2449
骨破坏是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功能受损、致残的关键,防止骨破坏是治疗RA的根本目标之一,也是临床治疗的难题之一,往往久治难愈,且易复发,目前尚无能有效阻止该病进展的治疗药物与方法。近年来研究发现,中医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骨破坏具有良好的疗效,且安全可靠。本文通过对类风湿性关节炎骨破坏的中医药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并提出中医药治疗该病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对中医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几个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义军 《北京中医》1999,18(3):12-13
  相似文献   

4.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由于免疫系统混乱而触发的致残性疾病。属祖国医学“(九王)痹”范畴。本病的原因迄今未明,可能与变态反应和自体免疫有关。其发病率,致残率均很高,严重危害人民的健康,近年来中医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已得了初步成效,现将其有关文献综述如下,以其今后更好地开展对此病的研究。 1 辨证分型治疗 1.1 辨证分型施治是治疗本病的传统方法,综观文献,药物研究者多,病因、病机、证候分型研究者少,且各家有各家的观点,有的从发病及发展规律分期治疗,有的从病因分型,有的从脏腑分型,有的将病  相似文献   

5.
6.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简称RA)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症为特征,以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异质性、系统性、慢性自身免疫功能障碍性疾病。凡构成关节的各部分组织均可受到侵犯,继而可引起关节软骨破坏和骨侵蚀,造成关节强直、畸形、功能丧失,甚至残废。本病好发于青壮年及少儿,国内成人患病率0.32%-0.36%,女性高于男性2~4倍,是一种既有体液免疫,又有细胞免疫异常的自身性疾病。其病因迄今不明,至今仍无特效疗法。RA属于中医痹证范畴,历代医家称之为历节、鹤膝风、顽痹、筋痹、骨痹、肾痹等,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热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其内因是素体虚弱、气血不足、腠理空虚、肝肾亏虚,外因是风寒湿热之邪人侵,内外之因相合而致病。中医药治疗RA具有悠久的历史,近年来,一些疗效好、副作用少的药物与方法不断出现,显示出了中医药治疗本病的特色和优势,现将近年的研究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医药治疗进展安徽中医学院附属医院(230031)李中南,王卫生,周春霞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中医"痹证"、"历节"范畴。是一种以关节病变为主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反复发作,致残率高的特点。现将近十年来有关资料综述如下。1治则研究...  相似文献   

8.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医药治疗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医药治疗概况曲宝萍,王海东甘肃省中医药研究院(730030)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属祖国医学"顽痹"、"痹证"、"白虎历节"、"骨痹"、"历节风"等病范畴。其发病率较高,国外统计占人口总数的0.5%~3%,我国约占0...  相似文献   

9.
10.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慢性、对称性侵害关节和关节周围组织,以关节滑膜病变为主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病程迁延,致残率高,目前没有根治的办法。RA属中医“痹证”范畴。近年来,随着人们对RA认识的不断深入,通过大量临床实践及实验研究,中医药在RA的治疗中取得了很大进展,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药治疗。方法:对近十年来中医药治疗老年类风湿关节炎的文献资料进行综述。结果:中医药治疗老年类风湿关节炎已取得较大进展,具有疗效好、毒副作用小、针对性强、方法多等特点,确能取得满意效果,但存在不足之处。结论:中医药治疗老年类风湿关节炎疗效显著,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类风湿关节炎病因病机复杂,复杂性、多变性及多因素发病机制不利于治疗和预后。中医药病因病机、分期治疗、辨证论治及内服外用等多种诊疗手段,可有效缓解病情,早期治疗,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类风湿关节炎是本虚标实之证,以气血不足、脏腑亏虚为本,以外邪侵袭、痰湿壅滞为标。中医药治疗以辨证论治、单方治疗、分期治疗和针灸治疗为主。未来发展应立足于中医理论系统基础研究,制定统一诊断、辨证分型、疗效等标准;注重综合治疗方法研究,以提高治疗效果(饮食调节、功能锻炼、外治法等联合运用);本病致残率较高,发作时疼痛剧烈,许多患者易出现焦虑症状,应给予信心,必要时还应给予一定的心理辅导,使其保持正常的心理状态,并嘱其注意关节的功能锻炼及劳逸结合。  相似文献   

14.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多发性常见病,由于其病因尚不明确,治疗相当困难。中医药在成方、验方、中成药、单味药以及外治法治疗RA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综合近年来对中医药治疗RA的,临床研究成果,加以归纳,并指出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药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近年来中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有关报道进行了综述 ,归纳为如下八法 :发汗通痹法、调和营卫法、温通经络法、解毒通络法、活血化瘀法、补肾祛寒法、补肾活血法、扶正培本法。以此八法统证统方 ,便于临床掌握运用  相似文献   

16.
类风湿性关节炎辨证分型急性期多为风寒湿痹(清热燥湿、健脾除痹、祛风除湿、健脾散寒,兼以活血通络)、风湿热痹(清热燥湿、健脾除痹),后期,病久多见痰瘀互结(活血化瘀、祛痰通络)、阳虚寒凝(温肾助阳、散寒止痛);针灸选穴,主穴大椎、腰阳关、命门、风池、合谷、足三里、百会,根据疼痛部位循经选穴及相应阿是穴,使营卫调和邪气无所依存,风邪偏盛,取血海、风门、膈俞祛风活血,寒邪偏盛,取肾俞、关元,益火之源,振奋阳气以驱寒,湿邪偏盛,取阴陵泉、阳陵泉、足三里健脾除湿。治风勿忘治血,血行而风自灭,血瘀重取皮肤针重扣关节病痛部位,出血少许,加拔火罐;局部疼痛,局部选穴,如腕痛取外关、阳溪、腕骨;腰痛取腰夹脊、大肠俞;踝痛取申脉、照海、昆仑。平补平泻法,留针30min,针刺得气后,电针刺激局部穴位,尤其初次治疗者,多可疼痛症状消失,1次/d。  相似文献   

17.
类风湿性关节炎辨证分型急性期多为风寒湿痹(清热燥湿、健脾除痹、祛风除湿、健脾散寒,兼以活血通络)、风湿热痹(清热燥湿、健脾除痹),后期,病久多见痰瘀互结(活血化瘀、祛痰通络)、阳虚寒凝(温肾助阳、散寒止痛);针灸选穴,主穴大椎、腰阳关、命门、风池、合谷、足三里、百会,根据疼痛部位循经选穴及相应阿是穴,使营卫调和邪气无所依存,风邪偏盛,取血海、风门、膈俞祛风活血,寒邪偏盛,取肾俞、关元,益火之源,振奋阳气以驱寒,湿邪偏盛,取阴陵泉、阳陵泉、足三里健脾除湿。治风勿忘治血,血行而风自灭,血瘀重取皮肤针重扣关节病痛部位,出血少许,加拔火罐;局部疼痛,局部选穴,如腕痛取外关、阳溪、腕骨;腰痛取腰夹脊、大肠俞;踝痛取申脉、照海、昆仑。平补平泻法,留针30min,针刺得气后,电针刺激局部穴位,尤其初次治疗者,多可疼痛症状消失,1次/d。  相似文献   

18.
类风湿关节炎(RA)可归属于痹症范畴,乃六淫之邪侵扰人体筋骨关节,闭阻经脉气血,肢体沉重、关节剧痛,甚至肢体拘挛屈曲,或强直畸形,为风、寒、湿邪侵袭,气血凝滞局部,又与卫阳不足密切相关。治疗以补虚、解表、祛风、利水渗湿、活血化瘀、清热、平肝熄风、温里、化湿、化痰止咳平喘、理气等药物配伍加减。单味药提取物有川芎嗪、雷公藤多苷等,复方中药有清痹汤、四藤汤、补阳还五汤等,同时根据不同证型,随证立法,加减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