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改良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疗效。方法对137例鼻中隔偏曲患者行鼻内镜下改良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结果 137例治愈121例(88.32%),好转15例(10.95%),无效1例(0.73%),均无手术并发症。结论鼻内镜下改良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治疗鼻中隔偏曲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6年3月至2010年3月鼻中隔偏曲患者98例行鼻中隔偏曲改良矫正手术治疗,分析其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结果198例患者均获满意矫正,鼻中隔偏曲引起的,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随访1~5年,无一例出现鼻中隔穿孔、鼻梁塌陷、鼻中隔血肿等并发症。【结论】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改良矫正术是治疗鼻中隔偏曲有效的治疗方法,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鼻中隔偏曲矫正的术式及其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36例鼻中隔偏曲患者,随机分为采用鼻内镜下改良鼻中隔成形术(观察组)69例,和采用传统鼻中隔矫正术(对照组)67例,比较二种手术的临床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治愈率观察组96.74%、对照组84.62%,手术时间观察组(40.5±3.25)min、对照组(51.4±5.01)min,术中出血量观察组(15.3±2.87)ml、对照组(22.9±3.10)ml,并发症观察组0.46%、对照组4.92%,各指标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鼻内镜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并发症少、治愈率高,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微创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鼻中隔偏曲行鼻中隔矫正术治疗失败而行鼻内镜下再次鼻中隔矫正术的方法、技巧和疗效。方法鼻中隔偏曲患者25例,曾局麻下行鼻中隔矫正术失败,在局麻或全麻下行鼻内镜下再次鼻中隔矫正术。结果 25例患者术后观察0.5~2 a,双侧鼻腔通气良好,鼻中隔正直,无鼻中隔穿孔及鼻梁塌陷等并发症。结论鼻中隔偏曲行鼻中隔矫正术失败者可以行鼻内镜下再次鼻中隔矫正术;提倡鼻中隔矫正术在鼻内镜下进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治疗变应性鼻炎伴鼻中隔偏曲的疗效。方法将52例变应性鼻炎伴鼻中隔偏曲患者分为2组,一组采取鼻内镜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为手术治疗组(n=26),另一组为常规治疗组(n=26)。比较2组患者疗效。结果手术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是53.8%、92.3%与30.8%、57.7%,2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1)。结论鼻内镜下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治疗变应性鼻炎伴鼻中隔偏曲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
选择我院212例在鼻内镜下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治疗的患者作为内镜组,选择同期200例行传统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的患者作为传统组,观察近期与远期疗效。内镜组与传统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并发症上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有效方法,具有术后疼痛轻、出血少、恢复快、疗效确切的优点,且直视下精确操作可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鼻中隔偏曲鼻内镜下手术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梁建平  李东云  袁弘  陆秋天  刘蓓  李穗 《中国内镜杂志》2005,11(12):1315-1316,1319
目的探讨应用鼻内镜下行鼻中隔矫正术的疗效和优点。方法采用局麻下鼻内镜直视行鼻中隔矫正术,对部分鼻腔狭小者,同时开放前组筛窦,扩大鼻腔的通气道。结果对85例患者术后随访半年以上的疗效观察表明,该方法可安全、彻底地矫正鼻中隔偏曲,特别是高位、后段的鼻中隔偏曲,满意地改善患者的鼻腔通气,无鼻中隔穿孔、鼻腔黏连和鼻梁塌陷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该法较之传统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具有直视、微创、精细和并发症少等优点。可以安全、彻底地矫正鼻中隔偏曲,改善患者的鼻腔通气。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治疗鼻中隔偏曲伴性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4例鼻中隔偏曲伴变应性鼻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保守组和手术组,每组32例。保守组采用药物治疗,手术组采用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治疗。所有患者出院后随访6个月,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鼻阻力的变化。结果出院后6个月保守组和手术组鼻阻力分别为(0.52±0.16)和(0.24±0.11)kPa·s-1·L-1,手术组鼻阻力显著低于保守组(P<0.05)。保守组和手术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2.5%和90.6%,手术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保守组(P<0.05)。结论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治疗鼻中隔偏曲伴变应性鼻炎效果肯定,术后可显著改善症状,降低鼻腔阻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改良鼻中隔成形术对青少年鼻中隔偏曲手术治疗的可行性及手术效果。方法 对47例18岁以下鼻中隔偏曲的患者进行鼻内镜下改良鼻中隔成形术治疗。结果 47例鼻中隔偏曲患者全部得到矫正,其中伴发慢性鼻窦炎鼻息肉者2例在术中一并实施鼻窦开放术。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随访1~6年。所有患者对手术均满意,临床症状全部消失或改善,总有效率为100%,并且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鼻内镜下改良鼻中隔成形术具有手术范围小、损伤少、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可以作为治疗青少年鼻中隔偏曲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鼻内镜下青少年鼻中隔偏曲或伴慢性鼻窦炎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青少年鼻中隔偏曲或伴慢性鼻窦炎手术治疗的可行性及手术效果。方法对68例鼻中隔偏曲或伴有慢性鼻窦炎的青少年患者实施鼻内镜手术治疗。结果68例鼻中隔偏曲全部矫正,其中伴发慢性鼻窦炎者35例在术中一并实施单侧或双侧鼻窦开放术。结论对于诱发鼻窦炎的青少年鼻中隔偏曲可在鼻内镜下实施矫正手术(主要是局限性的偏曲矫正术);青少年鼻中隔偏曲特别是中后段高位偏曲与慢性鼻窦炎的发病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的适应证、手术注意事项及术后处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89例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89例患者中,95%患者(81/85)鼻塞完全缓解,85%患者(16/19)头痛缓解,85%患者(18/21)鼻出血症状消失.结论 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是治疗鼻中隔偏曲行之有效的手术方法 .  相似文献   

12.
对我院收治的98例鼻中隔偏曲并发慢性鼻窦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9例,治疗组患者采取鼻内镜下同期进行鼻中隔矫正术与鼻窦开放术,对照组在鼻内镜下仅进行鼻窦开放术,将两组患者的术后效果等数据进行对比,判断其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良好,治疗组总有效率93.88%,对照组总有效率44.90%,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鼻中隔偏曲并发慢性鼻窦炎患者在鼻内镜下同期行鼻中隔矫正术与鼻窦开放术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减轻患者负担,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着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曹前  骆文龙 《中国内镜杂志》2007,13(7):718-719,722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联合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伴鼻中隔偏曲的临床效果。方法126例变应性鼻炎伴鼻中隔偏曲患者在鼻内镜下行联合手术治疗,术后随访1年。按照海口会议标准,用计分法评定其疗效。结果显效62.7%(79/126),有效30.2%(38/126),无效7.1%(9/126)。疗效评分显示治疗前为(11.34±2.17)分,治疗1年后为(6.71±1.86)分,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与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联用治疗变应性鼻炎伴鼻中隔偏曲具有视野好、出血少、安全、疗效佳等优点,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老年人及少年儿童鼻中隔手术适应证.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手术注意事项,探讨老年人及少年儿童鼻中隔手术并发症的预防.结果 少年儿童和老年患者经鼻内镜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术后并发症可以有效避免.结论 患者的年龄问题不应该成为临床医师行鼻中隔偏曲手术的障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鼻内镜辅助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的手术技巧和治疗效果。方法根据术前内镜和鼻窦冠扫CT检查结果,对75例鼻中隔偏曲患者进行规范分类,针对偏曲类型的不同,在局麻下采取个体化的鼻内镜辅助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71例合并对侧鼻甲代偿性肥大者同时行鼻甲成形术。结果术后3~12个月随访期内鼻塞、流涕及头痛症状完全消失在41.0%~65.8%范围,痊愈54例(72.0%)、好转14例(18.7%)、无效7例(9.3%),总有效(痊愈+好转)率为90.7%。无鼻腔粘连及鼻中隔穿孔等并发症。结论鼻内镜辅助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照明良好、暴露清晰,直视下黏膜剥离精细,尤其适合于高位、后段偏曲和复杂畸形者,手术塑形效果彻底、持久;手术创伤和并发症也明显减少。但应根据具体偏曲类型,采取个体化、规范的操作术式。  相似文献   

16.
复发性鼻中隔偏曲矫正手术1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潮东  赵方毅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3):2286-2287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复发性鼻中隔偏曲手术效果。方法:对13例复发性鼻中隔偏曲患者,在鼻内镜下采用"L"型切口、多次小切口和对侧切口矫正手术,随访2年。结果:术后13例患者中9例治愈,4例好转,均未见鼻中隔穿孔、粘连等并发症。结论:在鼻内镜直视下进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视野清晰,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再次手术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应用Storz硬性鼻内窥镜,根据鼻中隔不同的偏曲部位,采取不同的手术入路,行鼻中隔再次矫正术30例.[结果]临床观察6~12个月,其中显效26例,占88%,有效4例,占12%,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术后全部病人感觉鼻腔通气良好,头痛症状消失,脓涕消失或明显减少,鼻中隔偏曲部位消失,无一例出现鼻中隔穿孔、鞍鼻、鼻腔粘连、脑脊液鼻漏等并发症.[结论]对鼻中隔首次矫正术后效果欠佳者,使用鼻内镜术行鼻中隔再矫正术,可以取得满意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评价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的效果及其对鼻腔鼻窦微创手术的临床意义.[方法]2001年5月至2006年12月对312例伴有鼻中隔偏曲的鼻腔鼻窦疾病患者同期施行了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及其他鼻腔鼻窦微创手术.[结果]全部患者均一期完成了鼻中隔矫正术及其他鼻腔鼻窦微创手术,其中鼻息肉切除术、筛窦切除术、蝶窦开放术、鼻额管扩大术共269例,双下鼻甲部分切除术225例.术后随访1年以上者167例,术前症状和体征的消失率分别为98%和100%,检查示鼻中隔矫正充分,无鼻中隔穿孔及鼻腔粘连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较传统鼻中隔矫正术安全,效果可靠,手术并发症少,为同期鼻腔鼻窦微创手术提供了必要的通路和操作空间,提高了其手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安全可靠、矫正满意的治疗鼻中隔偏曲的手术方法。方法采用鼻内窥镜技术,对鼻中隔偏曲患者进行鼻中隔矫正手术238例。其中单纯性鼻中隔偏曲157例,鼻中隔偏曲合并鼻窦炎、鼻息肉81例,鼻中隔手术史21例。结果术后随访3~6个月,鼻内镜下定期清理术腔,疗效确切,该方法较安全、彻底地矫正鼻中隔偏曲,改善患者的鼻腔通气、嗅觉功能,同时有效减少鼻腔息肉、鼻窦炎的复发,减少了鼻中隔穿孔、鼻腔粘连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内窥镜下鼻中隔矫正术,具有安全、彻底、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鼻内镜下改良鼻中隔成形术与鼻中隔矫正术的优缺点。方法选取2005年1月至2011年1月于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三二○一医院治疗的鼻中隔偏曲患者119例,将其随机分为鼻内镜下改良鼻中隔成形术组(观察组)58例和鼻中隔矫正术组(对照组)61例,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疗效及并发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鼻中隔偏曲的治疗中鼻内镜下改良鼻中隔成形术具有效果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点,因此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