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腔隙性脑梗死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永嘉县中医医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腔隙性脑梗死患者82例,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给予抗凝、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神经细胞保护剂、降纤维蛋白类药物、脱水剂等。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25mL加入生理盐水注射液中静脉滴注,每天2次,14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治疗期间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能够显著改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
复方银杏口服液治疗冠心病16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银杏口服液与银杏叶提取物为主要成分的复方银杏口服液治疗冠心病的疗效。方法选择348例冠心病患者,采取随机方法分为治疗组168例,对照组180例,治疗组以银杏叶提取物、人参浸膏、五味子提取物等组方制成的复方银杏口服液治疗,对照组口服银杏口服液,疗程均为14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显效率分别为69.6%和44.4%,总有效率分别为91.1%和7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心电图及血脂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复方银杏口服液制备工艺简单,质量可控,治疗冠心病疗效明显优于银杏口服液。  相似文献   

3.
降纤酶治疗腔隙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肖飞  卢森泉 《云南医药》2007,28(4):389-390
对象与方法本院2003年1月~2006年5月期间住院治疗的急性腔隙性脑梗死病人72例,均在发病72h内入院,符合第二届全国脑血管疾病会议的诊断标准,并经CT检查确诊;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男28例,女12例,年龄49~73岁,平均54±12.6岁,[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杨红  牛鉴庭 《云南医药》2013,(3):288-289
<正>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及CT核磁共振的普及,腔隙性脑梗的发病率不断攀升。临床上病人多表现出四肢麻木,不灵活,感觉异常,头昏头晕等诸多症状,虽然很少引起严重后果,但使病人的生活质量明显下降。临床资料2012年1月至今,我们用脉络通胶囊治疗单纯性脑梗病人60例,取得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主要杀手之一,因病死亡、致残和导致生活质量明显下降以及因病致贫、返贫者不计其数。笔者2001年6月~2004年6月治疗急性腔隙性脑梗死6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腔隙性脑梗塞103例疗效小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灯盏花素联用复方丹参治疗腔隙性脑梗塞3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联合大剂量复方丹参治疗腔隙性脑梗塞(简称腔梗)的临床疗效.方法在腔梗的基础治疗上,治疗组36例用灯盏花素联合大剂量复方丹参,对照组34例用维脑路通(或血栓通)配合常规剂量复方丹参.结果治疗组显效率83.3%.对照组显效率52.6%,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且治疗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灯盏花素联用大剂量复方丹参治疗腔梗,疗效好,未见副作用,且价格低廉.  相似文献   

8.
笔者自1996年5月以来,采用路路通与胞二磷胆碱治疗腔隙性脑梗塞64例,与用丹参注射液加维脑路通治疗腔隙性脑梗塞进行对比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诊断按文献《美国哈佛中风登记处和国内魏岗之的诊断标准》96例患者按2:1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4例,男41例,女23例,年龄40—60岁,平均51.2岁。病程反复发作2次以上,CT诊  相似文献   

9.
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腔隙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刘咏昕  石冀平 《河北医药》2007,29(6):594-594
脑血管病(CVD)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目前人类疾病三大死亡原因之一.近年来研究证实银杏叶提取物(GBE)通过清除自由基、抗氧化、改善微循环、调节血脂等作用,对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有着显著的疗效[1].为此,我院应用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腔隙性脑梗死34例,并与丹参注射液联合灯盏花注射液比较,观察临床疗效及血流变指标.  相似文献   

10.
丹红注射液治疗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颅内微小血管病变越来越受到广大神经科工作者的关注。我们进行了丹红注射液治疗腔隙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6年4月至2006年8月我科住院的30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符合1995年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经头MRI检查证实。发病时间1~72 h,平均(40.35±8.21)h;年龄35~80岁,平均(63.22±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999年1月至2006年9月,收治的144例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治疗组80例,观察组64例,分别采用中西医结合和单纯西医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6.66%,对照组总有效率81.4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中西结合治疗疗法的应用,能有效地稳定和改善生命体征,减少病死率及致残率,在腔隙性脑梗死的治疗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2.
腔隙性脑梗塞是一种位于大脑深部的小灶性梗塞,多发生于高血压的基础上,自 CT 同世以来国内外已有较多的报导,对其病因和临床特征多有阐述,本文就我院自1988年以来经 CT 证实并住院治疗的腔隙性脑梗塞70例作一回顾性分析.1 临床资料:本组70例,男64例,在6例,男:女=10.6:1,年龄35岁~76岁平均52.8岁.既往病人有  相似文献   

13.
分析150例腔隙性脑梗塞(LI)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显示与LI密切相关的病因依次为高血压病、心脏病、糖尿病。LJ的病灶分布以内囊、基底节为多见,其次为丘脑、放射冠、桥脑。LI的预后受多种因素影响,临床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青年腔隙性脑梗死与非腔隙性脑梗死相关危险因素差异。方法选择邓州市中心医院2010年4月至2013年4月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共50例,作为腔隙组,同时选择同期到我院接受治疗的非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共50例,作为非腔隙组。观察两组患者危险因素的异同。结果腔隙组中合并有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酗酒、吸烟因素所占比例分别高于非腔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腔隙组患者餐后血糖、空腹血糖均高于非腔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腔隙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高于非腔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腔隙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低于非腔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腔隙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非腔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酗酒及吸烟、高水平C反应蛋白均可成为中青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在腔隙性脑梗死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沈春峰 《上海医药》2016,(24):23-25
目的:观察丹参酮、血塞通、中风回春丸、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序贯疗法对腔隙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4年3月诊治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60例,在其头晕、耳鸣、肢体麻木等症发作时先每天静脉滴注丹参酮ⅡA磺酸钠50 mg及血塞通(冻干)0.4 g,连续14 d,停用补液后每日3次口服中风回春丸1袋(1.8 g)及银丹心脑通软胶囊2粒(0.4g/粒),连用6个月。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症状变化。结果:治疗总有效率为81.7%(49/60),有效患者症状均有不同程度减轻,有3例出现不良反应。51例(85%)患者服药依从性良好。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血塞通(冻干)、中风回春丸、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序贯疗法具有明显缓解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症状的作用,是安全有效的临床治疗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6.
自1991年以来,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96例腔隙性脑梗塞进行临床疗效观察,与单纯西药对照,取得良好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共96例,以随机抽  相似文献   

17.
腔隙性脑梗塞是持续性高血压,小动脉硬化引起的一种特殊类型的脑血管病,可反复发作,脑部多发性腔隙称为腔隙状态。本文收集青岛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1991~1994年经CT(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摄影)或MRI(磁共振成像)检查证实的腔隙性脑梗塞患者76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塞通软胶囊治疗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长安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20例腔隙性脑梗死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60例)患者采用一般综合治疗,包括降颅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抗感染、抗凝、抗血小板凝聚等疗法。治疗组(n=60例)在一般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塞通软胶囊,每次3粒,2次/d,口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血塞通软胶囊治疗腔隙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显著,用药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104例经CT或MRI证实病灶在2-10cm间的腔隙性脑梗塞病年龄50-70岁占71.15%,男女比例为3.73:1。急怀及亚急性发病占93.27%。纯运动性偏瘫、纯感觉性卒中分别为52.88%、28.85%。初地忖诊或误诊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耳源性昏晕、颈椎病等病。病灶多位于基底节区、丘脑及内囊区,分别为56.73%、17.3%、10.58%,双侧多发病灶占63.36%。治疗结果治愈64例,  相似文献   

20.
张金章  马莎 《云南医药》1999,20(6):415-415
我院自1996年1月至1998年12月间收治经颅脑CT或MRI检查证实的腔隙性脑梗塞(下称腔梗)161例,现总结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161例腔梗病人是同期经颅脑CT或MRI检查确诊为缺血性卒中病人402例中首次确诊为腔梗者,占缺血性卒中40%。其中10例CT检查为阴性,MRI复查确诊8例,2例仍为阴性但临床证据明确也归入内。本组男104例,女57例,年龄为42~81岁,平均62岁。其中61岁以上者111例,占689%。本组合并高血压病者116例,占720%;高血脂者71例,占442%;冠心病及心电图明显异常者60例,占373%;糖尿病者31例,占193%;无特殊疾病史者8例,占49%。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