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联合麝香保心丸对预防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再狭窄的临床疗效,及对血脂和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82例PCI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①瑞舒伐他汀组;②联合组。治疗结束后将复行冠脉造影,比较两组PCI术后再狭窄率的差别,及血脂和CRP的水平。结果联合组冠脉支架再狭窄率低于瑞舒伐他汀组(P〈0.05);瑞舒伐他汀组及联合组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血脂水平与瑞舒伐他汀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CRP水平与瑞舒伐他汀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联合麝香保心丸可降低血脂、抑制炎症,且可更有效的预防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脂、炎症因子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影响。方法111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支架植入患者,随机分为瑞舒伐他汀组(瑞舒伐他汀20mg+常规用药)和阿托伐他汀组(阿托伐他汀40mg+常规用药),术前和术后6个月分别检查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测量支架内再狭窄率,记录心绞痛发生率,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别。结果瑞舒伐他汀组TC、TG、LDL-C、Hs-CRP和-tk,绞痛发生率均较阿托伐他汀组低(P〈0.05),HDL—C高于阿托伐他汀组,支架内再狭窄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较阿托伐他汀有更强的凋脂和抗炎作用,能减少心绞痛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行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应用瑞舒伐他汀的具体效果和实际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患者124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四组,每组31例,A组术前服用安慰剂,术后服用小剂量瑞舒伐他汀;B组术前服用40mg瑞舒伐他汀,术后服用小剂量瑞舒伐他汀;C组术前服用40mg瑞舒伐他汀,术后服用大剂量瑞舒伐他汀;D组术前服用80mg瑞舒伐他汀,术后服用大剂量瑞舒伐他汀。比较四组患者服药前后血脂水平、白介素18(IL-18)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总有效率。结果 服药前,四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服药后,C组血脂水平明显低于其他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四组患者IL-18和hs-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C组患者IL-18和hs-CRP水平明显低于其他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A组、B组、C组和D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0.97%、70.97%、90.32%和74.19%,C组明显高于其他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行PCI术前服用40mg瑞舒伐他汀,且术后按照20mg/d的剂量口服,可以显著改善体内炎性因子水平,调节血脂,整体效果较好,在临床上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其作用机理。方法选用60例确诊为急性冠脉综合症(AC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0例给以阿托伐他汀等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30例给以麝香保心丸加西药常规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服药8周;服药前后分别测定两组患者的血浆CRP、LDL-C、FIB的水平,将两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血浆CRP、LDL-C、FIB水平较治疗前皆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较对照组治疗后血浆CRP、FIB明显降低(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临床疗效确切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前追加20mg瑞舒伐他汀能否降低围手术期心肌标志物水平。方法 150例择期PCI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瑞舒伐他汀组予冠心病基础药物治疗,并在PCI前次日晚给予追加20mg瑞舒伐他汀;对照组仅予基础药物治疗。PCI后次日晨测肌钙蛋白I(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结果术后瑞舒伐他汀组CK-MB和TnI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介入术前给予追加20mg瑞舒伐他汀能显著降低围术期心肌标志物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麝香保心丸联合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血脂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于安陆普爱医院就诊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3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用药组和瑞舒伐他汀组,每组6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瑞舒伐他汀组给予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联合用药组则在瑞舒伐他汀组基础上给予麝香保心丸治疗,2组均治疗3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纤维蛋白原(Fib)、血细胞比容(HCT)、血浆黏度(PV)]、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不良反应。结果 联合用药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92%,高于瑞舒伐他汀组的87.69%(χ2=3.900,P=0.048)。治疗3周后,2组Fib水平与HCT、PV较治疗前降低,且联合用药组低于瑞舒伐他汀组(P均<0.01);2组TC、TG、LDL-C水平较治疗前降低,HDL-C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联合用药组降低/升高幅度大于瑞舒伐他汀组(P均<0.01)。联合用药组与瑞舒伐他汀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王光友  王玲 《海峡药学》2012,(10):126-128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早期干预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症(ACS)患者血脂及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 100例ACS患者随机分为大剂量瑞舒伐他汀(1日40mg)治疗组(50例)和常规剂量瑞舒伐他汀(1日20mg)治疗组(50例),分别在入院24h内及服药后3d、7d测定患者血脂、高敏C反应蛋白,比较两组患者血脂、高敏C反应蛋白的变化。结果治疗7d后1日20mg及1日40mg瑞舒伐他汀治疗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较治疗前有降低(P<0.05),而且1日40mg瑞舒伐他汀治疗组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降低,与1日20mg瑞舒伐他汀治疗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而治疗前后两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大剂量瑞舒伐他汀应用更能降低ACS患者的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且瑞舒伐他汀的抗炎治疗独立于降脂之外。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老年患者血脂水平和炎症因子含量的影响。方法90例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老年患者,根据信封法随机分成瑞舒伐他汀组和阿托伐他汀组,每组45例。阿托伐他汀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瑞舒伐他汀组则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疾病好转情况、治疗前后血脂和炎症因子水平、血脂控制良好的时间、异常心电图纠正的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瑞舒伐他汀组疾病好转率97.78%高于阿托伐他汀组的71.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瑞舒伐他汀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水平分别为(3.12±0.23)mmol/L、(2.55±0.12)mmol/L、(1.32±0.11)mmol/L、(60.10±2.11)pg/ml、(160.25±6.22)pg/ml均优于阿托伐他汀组的(3.52±0.15)mmol/L、(3.62±0.24)mmol/L、(1.87±0.20)mmol/L、(124.45±2.41)pg/ml、(211.98±14.02)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瑞舒伐他汀组血脂控制良好的时间(10.11±1.41)d、异常心电图纠正的时间(3.13±0.21)d均短于阿托伐他汀组的(14.42±2.25)、(5.23±1.21)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老年患者的疗效确切,可有效降低血脂水平和炎症因子含量,有效改善心功能,缩短治疗的时间,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预防治疗冠状动脉支架后再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4例植入冠状动脉支架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7例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式。试验组47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预防治疗。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再狭窄率和临床疗效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研究比较发现:①对照组的患者常规治疗后,普通支架再狭窄率14.9%,药物洗脱支架再狭窄率6.4%,总再狭窄率21.3%。试验组加用瑞舒伐他汀预防治疗后普通支架再狭窄率8.5%,药物洗脱支架再狭窄率2.1%,总再狭窄率10.6%。两组结果比较,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②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炎性因子IL-6为(10.14±0.21)pg/mL,血浆超敏C-蛋白(6.56±1.14)mg/L;试验组患者的炎性因子IL-6为(6.09±0.13)pg/mL,血浆超敏C-蛋白(4.21±0.48)mg/L。两组相比,试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瑞舒伐他汀预防治疗冠状动脉支架后再狭窄疗效确切,临床再狭窄率明显降低,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张永飞  李梅 《贵州医药》2020,(11):1734-1735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0例ACS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小剂量组(5 mg/d瑞舒伐他汀口服治疗)和大剂量组(10 mg/d瑞舒伐他汀口服治疗)各100例。观察两组患者血脂水平、炎症因子水平、不良反应以及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大剂量组TC、TG以及LDL-C水平明显低于小剂量组(P<0.05);HDL-C水平与小剂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大剂量组WBC、TNF-α以及hs-CRP水平明显低于小剂量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律失常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剂量组心力衰竭及心绞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小剂量组(P<0.05)。结论 10 mg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ACS合并糖尿病效果较好,能明显改善患者血脂,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更低,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瑞舒伐他汀与普罗布考联用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及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 65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3组:瑞舒伐他汀组(10 mg.d-1),普罗布考组(0.5 g,bid)和瑞舒伐他汀(10 mg.d-1)与普罗布考(0.5 g,bid)联合治疗组。于治疗前及治疗第8周后,分别测定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结果治疗8周后与治疗前比较,3个治疗组的血清hs-CRP、TC、LDL-C水平均明显降低;与单用组比较联合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瑞舒伐他汀与普罗布考联用治疗ACS,能更有效地降低血清hs-CRP和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12.
杜茜 《中国实用医药》2012,7(28):127-129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内皮素(ET-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影响。方法 6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瑞舒伐他汀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瑞舒伐他汀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瑞舒伐他汀片10mg,1次/d,治疗6周。测定治疗前后血清ET-1、MCP-1和MMP-9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前ET-1、MCP-1和MMP-9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瑞舒伐他汀组治疗后较对照组治疗后ET-1、MCP-1和MMP-9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能够降低血清ET-1、MCP-1和MMP-9水平,明显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在ACS的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经皮冠脉支架植入(PCI)患者术后血清炎症因子及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90例非ST段抬高的ACS患者随机均分为瑞舒伐他汀负荷剂量组(A组,20mg/d)、瑞舒伐他汀常规剂量组(B组,10mg/d)和阿托伐他汀组(C组,20mg/d),测定术前和术后24h血清内皮素1(ET-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随访6个月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与术前比较,A、B、C组术后ET-1、MMP-9和hsCRP水平均增加,A组ET-1、MMP-9和hsCRP水平增幅小于B、C组(P<0.05)。A组术后6个月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B组和C组(6.90%vs.13.3%和14.3%)(P<0.05和P<0.01)。结论早期应用负荷量瑞舒伐他汀可减少非ST段抬高的ACS患者PCI术后炎症因子的增加,降低术后6个月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对poloxamer 407(P-407)诱导的小鼠高血脂模型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小鼠于腹腔注射P-407前先以瑞舒伐他汀(2或10 mg/kg)连续灌胃,并于腹腔注射P-407(0.3 g/kg)后3 h再次灌胃瑞舒伐他汀。以注射P-407前及注射后第3、4、24及48 h血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水平评价瑞舒伐他汀的疗效,同时观察造模后24 h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结果瑞舒伐他汀组血清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水平减低,具有显著的量效关系,且作用可持续至造模后的48 h。瑞舒伐他汀组小鼠造模后24 h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可有效降低P-407诱导的高血脂模型小鼠的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联合规律运动对冠心病患者动脉弹性的改善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2月至2013年10月某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86例,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阿托伐他汀组、瑞舒伐他汀组(各62例)。3组患者均进行规律运动,在此基础上阿托伐他汀组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瑞舒伐他汀组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血压及动脉弹性(baPWV)。结果:阿托伐他汀组及瑞舒伐他汀组治疗后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瑞舒伐他汀组治疗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升高,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20周后的baPWV水平与基线值比较均降低,但瑞舒伐他汀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2种他汀类药物联合规律运动可以使冠心病患者的动脉弹性明显改善,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且瑞舒伐他汀在改善冠心病患者动脉弹性方面可能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和银杏叶片联合用药对高脂血症患者血脂的疗效观察。方法将65例高脂血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口服瑞舒伐他汀及银杏叶片,对照组口服瑞舒伐他汀,持续4周后,比较两组外周血中的血脂情况,并观察记录服用药物后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后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均明显下降,而高密度脂蛋白(HDL-C)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TG、LDL-C降低幅度和HDL-C升高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均为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比较瑞舒伐他汀对照组,瑞舒伐他汀联合银杏叶片治疗高脂血症起到了协同和互补的作用,改善主要血脂参数明显,且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近期疗效。方法 102名在我院就诊的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51例。瑞舒伐他汀组用瑞舒伐他汀10 mg.d-1治疗,阿托伐他汀组用阿托伐他汀20 mg.d-1治疗。检测患者治疗前与治疗6个月后血脂水平、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hs-CRP),评价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心脏功能。结果治疗前与治疗后,2组内血脂水平,hs-CRP,内皮功能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组间比较,总胆固醇(TC),hs-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瑞舒伐他汀组疗效更好。2组均未发生严重心血管事件,复发性心绞痛,瑞舒伐他汀组2例,阿托伐他汀组4例;血运重建,瑞舒伐他汀组为3例,阿托伐他汀组5例,2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种药物均可降低患者血脂,改善患者炎性反应,提高血管内皮功能,对患者的预后有较好的作用,但血脂及炎性因子指标改善情况瑞舒伐他汀更佳。  相似文献   

18.
华先平  杨勇  陈平英 《医药导报》2011,30(6):743-746
[摘要]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与阿司匹林联合或单药治疗对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颈动脉中膜厚度(IMT)的影响。方法CAS患者214例,随机分为阿司匹林组72例,瑞舒伐他汀组71例,联合组71例,经颈动脉超声检查双侧颈动脉正常者60例作为对照组。阿司匹林组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qd;瑞舒伐他汀组口服瑞舒伐他汀10 mg, qn,联合组口服瑞舒伐他汀 10 mg,qn,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qd。所有观察对象均低脂肪饮食,CAS患者共治疗6个月。治疗前后检测颈动脉IMT、斑块数目和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高敏C反应蛋白(hs CRP)及基质金属蛋白酶 9(MMP 9)浓度。结果①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阿司匹林组血清hs CRP、MMP 9均明显降低(P<0.05);瑞舒伐他汀和联合组HDL C明显增高(P<0.05),TC、TG、LDL C、hs CRP、MMP 9、颈动脉斑块数目及IMT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②治疗后,瑞舒伐他汀组和联合组HDL C明显高于阿司匹林组(P<0.05),TC、TG、LDL C、hs CRP、MMP 9、颈动脉斑块数目及IMT均明显低于阿司匹林组(P<0.05或P<0.01);联合组hs CRP、MMP 9及颈动脉IMT均低于瑞舒伐他汀组(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和阿司匹林均有抗CAS作用,瑞舒伐他汀优于阿司匹林;联合用药能够发挥更显著的协同作用,机制与调脂、抗血小板及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强化治疗对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脂联素(APN)、脑钠肽(BNP)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选择96例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行PCI术后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一般治疗)、治疗组32例(瑞舒伐他汀,10 mg/d)和强化组32例(瑞舒伐他汀,20 mg/d),记录住院期间及院外不良事件的发生.治疗组和强化组患者术前1周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开始服用上述药物,术后第1天、第4周及第8周空腹,取血清分别用EL]SA法和酶谱法检测APN、BNP浓度.结果 PCI术后第1天、第4周及第8周血浆中APN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P< 0.05)术后第4周、第8周强化组较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血浆中APN水平明显升高(P<0.05).PCI术后第1天、第4周及第8周血浆中BNP水平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术后第4周、第8周强化组较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血浆中BNP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 本研究显示瑞舒伐他汀强化治疗可显著升高血浆中APN水平,降低血浆中BNP水平,从而保护冠脉血管内皮细胞,降低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效果优于瑞舒伐他汀普通剂量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瑞舒伐他汀对脑梗死并CAS斑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92例脑梗死并CAS斑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添加瑞舒伐他汀治疗,各46例.对比两组在治疗后,血脂、CRP水平及颈动脉斑块积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血脂、CRP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颈动脉斑块积分为(3.19±0.35)分,与对照组(3.62±0.47分)相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脑梗死并CAS斑块,可有效降低患者TC、TG、LDL-C、CRP水平,改善HDL-C指标,促进颈动脉斑块消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