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治  王小强  李金亮 《西南军医》2010,12(2):271-272
目的研究武警驻训官兵焦虑状况,为武警部队政治、卫生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武警某部1859名驻训官兵进行SAS(焦虑自评量表)测试,将结果与常模进行比较,同时战士与士官,士官与军官之间进行比较。结果所有官兵SAS测试与常模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战士与士官,士官与军官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驻谢l官兵焦虑状况高于普通军人,而在战士、士官、军官之间,士官的焦虑状况较其余二者高。  相似文献   

2.
陈默  孔巧  王国治  武涧松 《西南国防医药》2012,22(11):1213-1216
目的探讨坑道驻训前后官兵心理健康水平的变化,并分析其个性特征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某部203名官兵坑道驻训前后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价;采用艾森克人格量表(EPQ)测查人格特征,比较不同人格特征个体坑道驻训后的心理健康水平。结果官兵进驻坑道后,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恐怖、精神病性、睡眠饮食因子评分显著高于进驻前(P〈0.05或P〈0.01);性格外向的官兵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恐怖和睡眠饮食因子分显著低于性格内向者(P〈0.05或P〈0.01);孤独、适应不良的官兵躯体化、焦虑、恐怖和睡眠饮食因子分明显高于情绪稳定者(P〈0.05);情绪不稳,容易焦急的官兵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敌对和睡眠饮食因子分显著高于适应良好者(P〈0.05或P〈0.01)。结论坑道驻训后官兵心理健康有所下降,个性特征与驻训后心理健康有关,塑造良好心理特征有助于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短期坑道密闭驻训对官兵体内部分电解质水平的影响情况.方法 选择坑道密闭驻训的30名官兵,驻训时间为7 d,分别采集进驻前一日和驻训结束当日的静脉全血,对K+、Na+、Cl-、Ca2+、Mg2+离子浓度水平进行检测,分析比较其变化情况.结果 进驻前与驻训后官兵血清五项电解质指标中,K+、Mg2+离子浓度水平在驻...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某部官兵野外驻训期间疾病发生情况,为卫生防病提供依据。方法:以某部野外驻训官兵发生疾病3846例为调查对象,按照ICD-10国际疾病分类标准,收集团卫生队、营卫生所及野战医疗所驻训期间门诊、巡诊和住院资料,对官兵驻训期间疾病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某部官兵野外驻训期间发生疾病3846例中,发病例数位居前3位的分别为消化系统疾病816例(21.2%)、呼吸系统疾病777例(20.2%)、损伤和中毒700例(18.2%);位居前3位的病种分别为训练伤631例(16.4%)、胃肠炎562例(14.6%)、上呼吸道感染532例(13.8%)。结论:部队野外驻训期间发生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居多,训练伤、胃肠炎、上呼吸道感染等发生率较高,应采取措施进行重点预防、监测和治疗。  相似文献   

5.
高原地区具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如大气压低、低氧、低温、昼夜温差大和紫外线照射量多等,而且文化生活较单调,交通落后,信息较闭塞,医疗卫生资源相对匮乏。平原驻训部队急进高原后,需面对这一特殊环境,官兵心身健康受到一定影响。我们对2012年7月某部急进高原驻训部队官兵1140例3周内患病情况进行了调查,以了解急进高原初期疾病分布状况。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了解野外驻训期间官兵皮肤病发病情况,为野外驻训卫勤保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门诊与巡诊相结合的方式对某部官兵1789例,分别于野外驻训前、驻训期间和驻训后进行皮肤病发病情况调查。结果:某部官兵野外驻训期间皮肤病发病率非常显著高于驻训前和驻训后(P<0.01)。官兵野外驻训期间日光性皮炎、手足癣、湿疹、荨麻疹、接触性皮炎、虫咬性皮炎、神经性皮炎和足底皲裂发病率非常显著高于野外驻训前(P<0.01);日光性皮炎、虫咬性皮炎、痱子和足底皲裂发病率非常显著高于野外驻训后(P<0.01)。结论:官兵野外驻训期间皮肤病发病率较高,应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陈奇  胡宗凯  叶廷春 《人民军医》2012,(12):1162-1163
耳鼻咽喉科疾病专科性较强,普通军医特别是基层医师多了解不详细,但却影响高原部队正常的军事训练和工作。近期,我们调查某部赴4430m高原驻训官兵1500例,在驻训期间耳鼻咽喉病的发病情况。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某部官兵野外驻训期间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AU)发病情况。方法:选择2009年夏季在野外驻训的某部官兵166例,采用自制的RAU相关因素调查表,利用训练间歇对营区进行调查。发生RAU患者给予药物、心理辅导、饮食调整等综合治疗,并随访至痊愈或驻训结束。结果:官兵166例中发生RAU 67例,总发病率40.4%。其中油料仓库营区官兵发病率45.0%(18/40),汽车营营区官兵发病率48.0%(24/50),野战医疗队营区官兵发病率32.9%(25/76)。野战医疗队营区官兵发病率显著低于油料仓库及汽车营营区官兵(P<0.05)。≥30岁官兵中,RAU发病主要影响因素依次为吸烟(理化损伤)、慢性胃炎、失眠(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精神紧张、疲劳、偏食、便秘、牙周炎等。<30岁官兵中,主要影响因素依次为精神紧张、偏食、吸烟、失眠、疲劳、慢性胃炎、便秘、牙周炎等。≥30岁官兵发病率与<30岁官兵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某部官兵野外驻训期间RAU发病率较高,不同年龄官兵RAU发病影响因素存在一定差异,应进行积极、有效的防治。  相似文献   

9.
刘入仓 《西南国防医药》2012,22(9):1039-1040
在当今世界,心理健康问题愈来愈被人们关注,也是部队面临的严峻课题[1-2].军事训练是军人掌握军事技能必不可少的手段,为适应各种作战条件,部队常组织野外驻训.而野外环境的艰苦性、装备技术的复杂性以及模拟的现代战争场景,会使参训官兵产生不良的心理应激,影响心理健康[3-4].笔者调查的某部每年都要进行较长时间的野外驻训,由于驻训时间长,环境恶劣,训练任务重,无论是躯体上还是心理上,都给官兵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为了解该部队野外驻训前后官兵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状况,课题组对该部官兵驻训前和驻训后分别进行了问卷调查,总结分析官兵驻训前后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变化情况,为有关部门制定相应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王全楚  余菁  李争  李卫国 《人民军医》2006,49(11):625-626
现代战争条件下的心理、环境刺激物,交互、重复、持续作用于作战群体,使其产生创伤性焦虑与恐惧,常致心理和生理综合性适应失衡。特别是担任应急保障任务的人员,需要快速出动,紧急进行角色转换,面临各种环境压力。因此,在完成应急保障任务的同时,还应注意改善其负性情绪,进行适应性的心理训练和干预。  相似文献   

11.
2013年4月,某部在苏北某地域开展野外驻训。该驻训地域濒临大海,气候条件较为恶劣,生活条件较艰苦。为了解春季在该地域驻训官兵的患病规律,寻找有效的防治方法,提高卫勤保障能力,我们对此次驻训期间的官兵患病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近期,平原某部队官兵136例从平原(海拔66m)先远程机动至海拔2800m休息10h,然后至海拔3600m处进行适应性训练4天。铁路机动总里程4100km,历时113h。途中海拔3000m以上地域约2000km,4000m以上960km,海拔最高为5213m。某分部驻军医院根据上级指示,抽组5名军医组成医疗专家组,进行伴随医疗保障,负责高原疾病的综合防治,并跟踪采集了驻训官兵各项生理数据,以分析平原部队赴高原驻训官兵生理指标的变化特点。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孟宏涛  刘凯  段炜  于泳  陈向阳 《武警医学》2010,21(12):1029-1030,1034
目的分析某部队高原驻训期间的发病情况,并指导部队搞好卫生防病工作。方法以各级单位卫勤日报表、救护所门诊登记、外出保障登记、巡诊登记为依据,进行分类统计。结果高原驻训期间各级医疗机构接诊、留观、住院官兵人次分别占总人次的49.5%、11.7%、4.2%;其中干部占27.8%,战士占72.2%。昼夜发病率3.18‰。单种疾病前5位依次为:上呼吸道感染(16.51%),高原适应不全症(12.75%),植物神经功能紊乱(8.90%),急性胃肠炎(7.58%),口腔溃疡(5.52%)。结论因地制宜地采取有效措施,积极进行适应性训练可以有效地控制各类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野外驻训官兵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野外驻训官兵1 248人进行心理健康测评,并与中国军人常模比较。结果士兵组、士官组、军官组各项因子分、阳性项目数及总分均高于中国军人常模,尤以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偏执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野外驻训官兵心理健康水平低于中国军人常模,应对野外驻训官兵进行有针对性地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5.
王小强  李金亮  谢磊  王治 《西南军医》2010,12(3):479-480
目的研究武警驻训官兵的强迫状况,为武警部队管理及心理卫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武警某部驻训官兵进行SCL-90测试,将强迫因子与常模进行比较,同时战士与士官,士官与军官之间进行比较。结果所有官兵强迫因子测试与常模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战士与士官,士官与军官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驻训官兵强迫障碍高于常模,而在战士、士官、军官之间,士官的强迫障碍较其余两者高。结论环境和易感素质是强迫障碍发生的重要因素,应注重心理素质的培养和承受能力的锻炼。  相似文献   

16.
某部地处西藏高寒地区,驻地海拔3650 m,自然条件较为恶劣。为了解高原部队秋季野外驻训期间的发病情况及特点,做好驻训官兵的疾病防治工作,笔者对2010年8~9月某部野外驻训期间驻训人员的健康状况进行了相关调查。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了解高原驻训官兵消化道不适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和临床特点等,为采取应对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取群体调查法,选择初次和再次到高原驻训官兵2187例,调查到达高原后出现腹胀、反酸、胃灼热、便秘、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对消化道不适与年龄、性别、驻训高度、到高原次数等因素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本组2187例中,发生消化道不适148例,占6.9%。其中出现腹胀、反酸、胃灼热、便秘、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多种症状的103例(69.6%),单一症状的45例(30.4%)。排在前3位的依次是腹胀、便秘和腹痛。到高原后出现消化道不适官兵年龄为(23.3±7.6)岁,未出现消化道不适官兵为(25.1±7.3)岁;两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驻2500~3000m海拔高度791例中,出现消化道不适40例,占5.3%;驻3000m以上1396例中,出现消化道不适108例,占7.7%;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高原性消化道不适发生率较高,应引起重视及采取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8.
工程兵是担负军事工程保障任务的专业兵种,经常携带较多的机械车辆在野外施工.为了提高实战能力,南方战区某部工程兵每年秋季均要列远离营区的山中和江边进行野外驻训.本研究选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 V1.0)对该部驻训军人的健康进行现场调查,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窦学书 《西南军医》2008,10(4):97-98
目的调查部队高原山地驻训期间官兵皮肤病的患病情况,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统计部队驻训期间的门诊、巡诊和住院登记,确定皮肤病种类和感染人(次)数。结果高原山地驻训期间官兵皮肤病患病率显著增加,皮肤病患者526人(次),发生率为40.56%。排序前4位的为日晒伤(22.05%)、手足皲裂(19.39%)、急性痒疹(16.54%)和手足癣(11.60%)。结论野外驻训皮肤病发生率高,要加强卫生防护知识宣教,培养官兵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好消杀灭工作,合理膳食,改善居住环境。  相似文献   

20.
加强抗眩晕基础训练防治登陆兵晕船的首要办法就是加强抗眩晕基础训练。部队在平时训练中要注意落实《新大纲》中渡海登岛400米障碍的训练内容,特别要结合浪木、空心转轮、旋梯、抗眩晕方舱等抗眩晕器材搞好基础训练,有效增强官兵的抗眩晕能力。要注意加强各级卫生人员的抗眩晕训练,否则,在航渡过程中易出现卫勤保障人员因晕船而被保障的“倒服务”现象。正确使用抗眩晕药物使用抗眩晕药物是防治登陆兵晕船的主要措施之一,但药物的种类、使用时机和方法可直接影响抗晕船的效果。所以,卫勤保障人员要注意选择副作用小、效果好的抗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