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刘敬弢  佟侃  崔景荣 《中国药学杂志》2010,45(23):1800-1803
 目的 综述斑马鱼在肿瘤药理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和研究前景。 方法 以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为基础,结合实际操作经验,对斑马鱼在肿瘤药理学研究中的优势、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结果 斑马鱼饲养简单,繁殖能力强,性成熟周期短,体外受精,胚胎透明;它与人类基因相似度达到87%,其发育过程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十分相似。利用斑马鱼建立移植、诱导和转基因等模型,可研究化合物对抗肿瘤增殖、转移、血管生成的药理作用,并能进行机制探讨和毒性评价。 结论 斑马鱼作为一种新型的模式生物优势明显,虽然也存在一些不足,但仍可广泛应用于分子、细胞、整体多个水平的抗肿瘤药物研究,尤其在血管生成领域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降香提取物B3的促新血管生成作用及其机理。方法:采用转基因斑马鱼模型,通过观察转基因斑马鱼肠下血管(SIVs)新生模型及节间血管(ISVs)损伤模型来评价降香提取物B3的促新血管生成作用及其机理。结果:降香提取物B3能剂量依赖性地促进转基因斑马鱼SIVs区域的毛细血管出芽新生,30μg/ml效果最佳;能修复VEGF受体激酶抑制剂Ⅱ(VRI)诱导的ISVs区域血管损伤,且能上调VEGF受体激酶抑制剂Ⅱ诱导后的kdr、kdrl及flt-1等VEGF受体mRNA水平的下降。结论:降香提取物B3能通过调控VEGF受体mRNA水平以发挥其在转基因斑马鱼上的促血管新生效果,具有被开发为治疗性血管新生药物的潜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绿原酸对flila-EGFP转基因斑马鱼血管生成COX2-MMPs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将100个受精后22 h的flila-EGFP转基因斑马鱼胚胎随机分为空白组、阳性对照组及绿原酸高、中、低剂量组,每组20个。阳性对照组给予瓦他拉尼(PTK787)5 pg/mL干预,绿原酸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新鲜配置好的绿原酸200μg/mL、100μg/mL、50μg/mL干预。干预26 h后各组胚胎在体视显微镜(明场)和体视荧光显微镜下进行血管表型观察和拍照,然后将各组斑马鱼胚胎匀浆处理,利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各组斑马鱼胚胎中COX-2 mRNA、MMP-9mRNA、MMP-2 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绿原酸各组斑马鱼血管抑制明显;绿原酸各组及PTK787组COX-2 mRNA、MMP-9mRNA、MMP-2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空白组,且绿原酸高剂量组明显低于绿原酸中剂量组,绿原酸中剂量组明显低于绿原酸低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绿原酸能够抑制转基因斑马鱼胚胎新生血管生成的机制与下调COX2-MMPs信号通路,从而抑制MMP-9和MMP-2基因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前,斑马鱼模型的使用正逐渐拓展到生命体多个系统的发育、功能和疾病的研究中,其在中医药领域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主要集中在中药毒理研究、代谢研究和重大疾病中药成分活性筛选等方面的研究,本文将就斑马鱼在筛选模型、现代生物技术与传统中医中药研究相结合的新型模式等应用情况进行探讨,以期有益于中医药事业的现代研究的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5.
斑马鱼模型作为一个整体的动物模型,其体积小、高通量、费用低、周期短,且实验结果可靠,在药物研究领域广泛应用。中药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有效成分及作用机制是中药现代化发展的研究热点之一,随着先进技术和方法的不断改进,斑马鱼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逐渐深入,并且已经在活性筛选、毒理、代谢研究等方面表现出优越性。该文主要介绍了近年来斑马鱼在中药研究中应用的概况,以期能为中药基础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斑马鱼是一种新兴的实验动物。它因获取方便,饲养简单,给药操作便捷,便于观察实验反应过程,生殖周期短,繁殖能力极强,价位较其他实验动物便宜,基因与人类基因具有87%同源性等特点,如此特有的优势引起诸多相关学者的关注。中医药复方是我国传统医学的灵魂所在,具有成分复杂,作用靶点众多,干预多条信号转导通路等特点,是治疗疾病不可或缺的利器,在我国医疗界占有重要的地位。目前,采用斑马鱼复制各个系统疾病的模型,并用中医药复方治疗,观察其疗效,并试图探索其作用机制的形势锐不可当。为了更好地发展传统医学,应该了解已开展过的中医药复方针对斑马鱼疾病模型的研究情况,结合各自的研究方向找到一条新的研究思路。该文通过知网检索到45篇符合使用斑马鱼研究中医药复方的文章,作者分为中枢神经系统类疾病、炎症、心血管疾病、血管损伤类疾病、骨质疏松症、肿瘤、类风湿关节炎、肝损伤8类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7.
斑马鱼在药物筛选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志亮 《中国中药杂志》2015,40(7):1235-1239
与其他模式动物相比,斑马鱼在药物的活性成分筛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近年来在药物研究开发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该文着重就斑马鱼在中药有效部位研究、中药单体筛选、天然产物和药物“老药新用”的应用前景以及药物的早期毒理评估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广大中药研究开发人员在中药新药研发方面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和血管发生素-1及其受体在斑马鱼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表达,为构建药物筛选的在体模型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了长约280bp的斑马鱼血管发生素-1 cDNA部分序列,作为探针,以原位杂交法测定了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和血管发生素-1及其相应受体flk-1和Tie-2的表达。结果从受精卵胚胎发育第12小时可见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和血管发生素-1及其相应受体flk-1和Tie-2的表达;在受精卵胚胎发育的第16小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和血管发生素-1主要在头部和尾部胚芽表达;第24小时在眼球、视窝、中脑、后脑的腹前侧和肌节中表达,Tie2和F lk-1主要在肌间背部动脉血管、躯干新生血管芽和轴向静脉中表达。结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和血管发生素-1及其受体在斑马鱼胚胎发育早期的血管发生过程中可能相互作用,并协调血管发生过程。斑马鱼是研究胚胎发育早期微血管发生和血管发生的极佳动物模型,可用于促血管发生或抑制血管发生药物筛选。  相似文献   

9.
斑马鱼作为一种模式动物,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遗传学和发育生物学研究。近些年,斑马鱼的研究已经拓展和延伸到中药领域。作为一种整体动物模型,斑马鱼能够全面地检测、评估中药的活性和毒性,进而实现高通量筛选。概括介绍了斑马鱼模型的特点及其在中药毒性、活性物质筛选和中药代谢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秦小妹  郭帅杰  李悦  周明学 《世界中医药》2021,16(15):2358-2362
斑马鱼是现代生命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实验动物模型之一,具有繁殖能力强,可视性好、实验周期短、成本低和可体外受精等特点.中药成分复杂,治疗心血管病药理学机制和靶点多样.近几年,斑马鱼作为一种新颖的实验动物模型,在中医心血管病药理学研究领域中的应用日益增多.现从心肌损伤、高脂血症、促血管新生、心力衰竭等几个方面综述斑马鱼模型在...  相似文献   

11.
氯化两面针碱和羟基喜树碱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氯化两面针碱和羟基喜树碱对斑马鱼发育的影响。方法:氯化两面针碱(NC)分成5.00,3.15,2.00,1.58,1.12 mg.L-1等5个含药剂量组,各组的DMSO终浓度为0.01%,并设含0.01%DMSO的孵化液组及对照组(纯孵化液组)。羟基喜树碱(HCPT)分为16.00,10.00,6.50,4.00,2.50 mg.L-1 5个含药剂量组,各组的DMSO终浓度为0.01%。并设对照组(纯孵化液组)及含0.01%DMSO的孵化液组。在显微镜下将正常发育6 h(6 hpf)和48 h(48 hpf)的斑马鱼胚胎,随机分入以上各组中,每个实验组20颗胚胎。观察药物处理至72 hpf时,胚胎的死亡和畸形情况。结果:氯化两面针碱的6 hpf实验组中,半数致死浓度(LC50)为1.66 mg.L-1,半数致畸效应浓度(EC50)为1.33 mg.L-1;48 hpf实验组中,LC50为2.51 mg.L-1,EC50为2.02 mg.L-1。羟基喜树碱的6 hpf实验组中,LC50为4.21 mg.L-1,EC50为3.29 mg.L-1;48 hpf实验组中,LC50为7.70 mg.L-1,EC50为6.18 mg.L-1。斑马鱼胚胎的死亡率和畸形率随着氯化两面针碱和羟基喜树碱药物浓度的降低和给药时间的推迟而显著降低(P<0.01)。结论:6 hpf胚胎对氯化两面针碱和羟基喜树碱的药物敏感性均大于48 hpf;氯化两面针碱对斑马鱼胚胎的发育毒性大于羟基喜树碱。  相似文献   

12.
斑马鱼在毒理研究、活性成分筛选、药效评价和代谢研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斑马鱼作为活体动物模型,具有筛选周期短,易于观察,与人类相关性高等优点,对于成分复杂的方药样品有很好的适应性,逐渐应用于中医药研究当中。探讨了模式生物斑马鱼模型在方药效应评价、配伍规律研究中的应用及机制研究进展,以期有利于方药基础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在灵芝转录组基础上,对灵芝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PRMTs)GLPRMT1,GLPRMT2和GLPRMT3基因进行全面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灵芝GLPRMT1,GLPRMT2和GLPRMT3基因编码氨基酸序列的理化特性、亲/疏水性、功能域、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和系统发育进化等进行分析和预测;利用转录组FPKM分析灵芝不同生长时期GLPRMT1,GLPRMT2和GLPRMT3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GLPRMT1和GLPRMT2均具有完整的开放阅读框且为全长,而GLPRMT3不为全长互补脱氧核糖核酸;GLPRMT1,GLPRMT2和GLPRMT3都具有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最保守的Ado Met-MTases结构域;GLPRMT1,GLPRMT2,GLPRMT3分别与真菌的PRMT3家族,PRMT1家族和PRMT5家族聚为一支;GLPRMT2的表达量明显高于GLPRMT1和GLPRMT3,且3个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基因表达随着灵芝个体的发育均呈上升趋势。结论:本研究结果为揭示灵芝的表观调控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制作雌鼠维生素A缺乏模型,检测小鼠胚胎Hoxd3基因视黄酸受体(Retinoic acid receptors,RARs)表达的情况,探讨枕颈部发育和畸形形成中,维生素A缺乏调控Hoxd3基因表达的机制。方法:将健康的C57BL/6雌鼠32只随机分成2组,即正常对照组(N)和维生素A缺乏组(VAD),每组16只。N组给予AIN-93M配方饲料喂养,VAD组给予维生素A缺乏饲料(根据给予AIN-93M配方修改)喂养。造模成功后,于妊娠E11.5d,麻醉孕鼠后剖腹取出胚胎,采用RT-QPCR方法检测胚胎Hoxd3基因和视黄酸受体mRNA表达情况。结果:RT-QPCR检测显示,VAD组Hoxd3基因和RARs mRNA表达水平降低,与N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维生素A缺乏可以导致胚胎发育时期Hoxd3基因和RARs mRNA表达水平下降,易导致枕颈部的先天性畸形,此机制与作为配体的RA合成减少以及RARs普遍受到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药雄黄灌胃(ig)给药对大鼠生育力与早期胚胎发育的毒性影响。方法 SD雌雄大鼠分为阴性对照组,雄黄低、中、高剂量组4组,雄性大鼠连续ig给药6周后与连续给药2周的雌鼠交配,每天ig给予批号为H2007052401雄黄250、125和50 mg.kg-13个剂量。雄性给药至交配全部结束,雌性给药至妊娠第6天。雄鼠交配后处死,雌鼠妊娠第15天处死,计算黄体数、着床数、活胎数等,并与阴性对照组比较。结果雄黄各剂量组动物的交配率、受孕率、活胎率、着床前后丢失率、黄体数、着床数以及生殖脏器方面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均未有显著差异;病理组织学方面:所有高剂量组及对照组动物的睾丸、附睾、卵巢未见明显异常。结论批号为H2007052401雄黄在本实验中对大鼠生育力和早期胚胎发育没有明显的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糖心康对糖尿病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理。方法采用STZ加高脂饮食造模。治疗组以中药糖心康灌胃,空白组及模型组以生理盐水灌胃,以基因芯片技术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结果模型组细胞凋亡较正常组发生率明显增加,两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而糖心康组心肌凋亡率则下降,模型组大鼠Fas基因蛋白表达增强,与正常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而糖心康组Fas基因表达减弱,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模型组Bcl-2表达减弱,而糖心康组Bcl-2表达较模型组增强,二者比较差异显著(P<0.01)。利用基因芯片技术在心肌基因表达谱中筛选出与细胞凋亡有关的促进与抑制因子基因主要有2个,即AFO41376,M75720。结论糖心康有抑制心肌细胞凋亡作用,可使Fas基因、AFD41376基因表达下调,使Bcl-2,M75720表达上调。这也是中药复方糖心康具有心肌损伤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朱砂灌胃给药对大鼠生育力与早期胚胎发育毒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朱砂ig给药对大鼠生育力与早期胚胎发育的毒性影响。方法:SD雄性大鼠连续ig给药6周后与连续给药2周的雌性交配。每天ig给予朱砂1 000,300,100 mg.kg-13个剂量。雄性给药至交配全部结束。雌性给药至妊娠第6 d。雄性大鼠交配后处死,雌性大鼠妊娠第15 d处死,计算黄体数、着床数、活胎数等,进行血液、生化、尿液及组织病理学检查,并与阴性对照组比较。结果:①雌性大鼠朱砂高剂量组着床前胚胎流失率升高,平均活胎数下降,具有统计意义。雄性大鼠给药组睾丸,附睾,前列腺,精囊腺质量减轻,病理学检查睾丸、附睾和精囊腺萎缩,个别睾丸附睾中无成熟精子。②血液学检查表明,雄性大鼠给药组的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低于阴性对照组,呈明显的量效关系,具统计意义。③血液生化学检查表明,雄性大鼠组的给药组ALT,AST,TP,ALB,GLO低于阴性对照组,呈明显的量效关系,具统计意义。④雄性大鼠给药组随着朱砂剂量的增加,肝脏质量和脏器系数也随之增加。结论:朱砂可能对雄性大鼠生育力和雌鼠着床与胎仔发育具有一定的毒性反应。朱砂长期给药可抑制雄性大鼠造血功能和可能损伤肝功能。  相似文献   

18.
针刺单穴对快速老化模型鼠衰老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针刺单穴水沟、内关、太冲、肾俞、后三里对快速老化模型鼠(SAM)P10品系脑中衰老相关性基因片段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应用由磁珠分离法纯化信使核糖核酸(mRNA),5’末端模板转换机制进行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SMART—PCR)合成互补脱氧核糖核酸(cDNA)和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AFLP)--银染法结合形成的mRNA—AFLP分析技术,展示各组mRNA之间的差异。结果:随机应用20对引物作选择性FLP扩增,共发现42条带型清晰的SAM P、R两系组间差异表达带。其中,各有34、26、26、8和17条差示带的表达分别受针刺水沟、内关、太冲、肾俞、后三里穴的显著调节而趋同于R系。结论:针刺不同单穴能不同程度地影响衰老相关性基因片段的表达,从而发挥不同程度的抗衰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