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S)治疗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52例肝硬化患者行TIPSS治疗,均有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史,其中活跃出血急诊治疗11例,中、大量腹腔积液者23例.结果 本组成功50例,成功率96.2%;术后门静脉压由3.87±0.50kPa下降到2.45±0.40kPa(P<0.01);48例食管胃静脉曲张明显好转或消失;11例活跃出血者24h内出血均停止; 23例中大量腹腔积液中有21例腹腔积液消失或明显减少.术后出现肝性脑病12例,再发上消化道出血6例,分流道狭窄或闭塞10例,其中8例再次介入治疗后再通.结论 TIPSS是治疗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安全、有效、微创的方法,但我们须防治分流道狭窄和闭塞以提高其中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 IPS)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防治效果.方法 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15年4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85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n=45)和对照组(n=40),前者行TIPS术治疗,后者予内镜下套扎与硬化剂注射(EIS)治疗.统计两组治疗后静脉曲张清除率、再出血率等,并记录两组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及血清肝功能指标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静脉曲张清除率(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且治疗后60 d再出血率(11.11%)明显低于对照组(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支架通畅率为97.78%,仅1例发生支架堵塞,予再通、球囊扩张治疗后通畅.两组治疗前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与血清肝功能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门静脉压(PVP)、门体循环压力差(PSG)、肝静脉压力梯度(HVPG)、门静脉血流量(QPV)均明显降低,且治疗组上述指标降低幅度均明显较对照组大(P<0.05);两组治疗后30 d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胆红素(TBIL)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但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血清TBIL水平明显高,ALB、PLT明显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内镜联合药物防治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相比,T IPS术在清除静脉曲张、预防再出血、改善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状态及保护肝功能方面均有突出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在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中应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支架分流术的实际价值。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46例肝硬化患者,所有患者均伴有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情况,结合临床随机表法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行经皮经肝食管胃曲张静脉栓塞术与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死亡率为0.0%,再出血率为8.7%,并发症发生率为4.3%,对照组死亡率为17.4%,再出血率为21.7%,并发症发生率为2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肝功能情况如白蛋白和总胆红素比较,观察组肝损害较对照组严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中,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应用价值显著,但是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害患者的肝功能,所以治疗时要注意加强保肝治疗,以确保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在65例成人尸体标本上观测肝静脉及肝静脉主干的长度,并计算它们的变异系数,探讨了选择性肝静插管的解剖学因素,为肝内门体分流术提供应用解剖学资料。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通过系统评价比较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与内镜治疗(ET)预防肝硬化曲张静脉再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Medline、CBM、万方、知网等数据库,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将建库至2015年7月以前发表的关于预防肝硬化曲张静脉再出血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纳入本次研究,采用RevMan 5.2软件对纳入试验进行荟萃分析.结果 共纳入16篇高质量RCT,其中TIPS组659例,ET组644例.Meta分析结果表明:与ET相比,TIPS能更好地控制肝硬化曲张静脉再出血率及因再出血所致病死率(RR=0.41,95% CI:0.35~0.49,P<0.01;RR=0.38,95% CI:0.24~0.59,P<0.01).TIPS术后肝性脑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ET(RR=1.62,95% CI:1.35~1.95,P<0.01).TIPS和ET就总体病死率、住院总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01,95%CI:0.83~1.23,P=0.93;MD=0.84,95%CI:-1.33~3.02,P=0.45).结论 TIPS术后肝硬化曲张静脉再出血率低于ET,但并未改善患者总体生存率,且术后肝性脑病发生率较高.TIPS在某些情况下可作为预防肝硬化曲张静脉再出血治疗的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7.
<正>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ransjugularIntrahepatic Ponosystemic Shunt,TIPS)早在1969年Roch等就开始了动物实验研究,1982年Calopinto首次应用于临床,治疗晚期肝硬化合并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患者,并取得了较好的降压效果,但未能解决如何保持分流口的长期开放问题,起不到长期降低门静脉压力的作用。1985年Palmaz等研制了不锈钢丝血管内支架用于TIPS的动物实验,将其放置于扩张后的肝内通 相似文献
8.
肝硬化门脉高压可以导致多种严重并发症,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 IPSS)在缓解门脉高压中有着重要的临床作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T IPSS术前、术中以及术后的观察、随访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本文就超声在T IPSS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门静脉血栓形成(portal vein thrombosis,PVT)显著增加肝硬化患者的再出血率及死亡率。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e shunt,TIPS)可以应用血管内介入技术开通门静脉,同时建立门腔分流道,有效地降低门体压力梯度,以达到治疗门静脉高压并发症的作用。然而,由于缺乏有关TIPS治疗肝硬化门静脉血栓的数据,当前门静脉血栓的临床实践指南并未明确推荐使用TIPS。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经皮经肝穿刺肝内门体分流术(PTIPS)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 (TIPSS)术后肝脏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方法 采用超声评价 41例肝硬化患者TIPSS术前及术后 1个月的门静脉充血指数 (CI)以及右肝动脉阻力指数 (RI)变化情况 ,以了解肝脏血流动力学状态。结果 术后 1个月患者右肝动脉RI较术前明显减低 (P <0 .0 1) ,门静脉CI较术前显著下降 (P <0 .0 1)。结论 TIPSS术后肝脏血流动力学状态明显改变 :由术前门脉、肝动脉双重供血变为主要由肝动脉代偿供血 ,同时门静脉压力显著降低。超声显像可客观反映这种变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TIPS)治疗进展期肝硬化门脉高压前后对肝肾功能的影响及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对西南医院消化内科从2004年1月至2009年3月86例诊断为肝硬化,反复发生呕血、便血的患者行TIPS治疗,观察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及手术前后肝功能和肾功能的变化。结果手术后门静脉压力明显降低,由术前(29.8±3.2)mmHg降为术后(17.4±0.7)mmHg(P<0.05),肝功能白蛋白(Alb)、谷丙转氨酶(ALT)所好转,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在术后有一定程度上升,但在术后半年的观测中逐渐下降。肾功能尿素氮(UN)、肌酐清除率(Cr)在术后1周时明显下降(P<0.05),至半年的随访中也有下降趋势。在2年的随访中81例患者完成随访,再次出血率9.3%,肝性脑病的发生率为10.4%,重症肝炎2例,发现肝癌3例,12例患者因支架堵塞需要行TIPS修正术。结论 TIPS术后近期肝功能轻度损害,但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出现,肾功能术后有所改善。该手术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左旋门冬氨酸—鸟氨酸(OA)对预防和治疗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后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选择2008-2010年因肝硬化门脉高压及其相关并发症在我科接受TIPS联合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栓塞术(SEVE)治疗的28例患者,术后均予以OA静脉滴注,观察术后肝性脑病的发生率、肝功能及血氨变化;(2)对发生肝性脑病患者,在积极去除诱因的基础上,予以治疗剂量的OA,观察OA治疗肝性脑病效果及治疗前后肝功能及血氨变化。结果:(1)TIPS术后预防性使用OA,术后患者血氨虽仍有显著性升高(41.3±21.3vs82±17.1μmol/L,P〈0.05),但无肝性脑病发生;(2)对3例停用OA后出现肝性脑病的患者使用治疗剂量的OA,患者症状在短期内显著改善,血氨明显降低(127.5±13.7vs61.2±15.3μmol/L,P〈0.05);(3)在这项研究中,OA没有表现出能显著改善肝功能的效果。结论:OA可以预防和治疗TIPS术后肝性脑病,其机制与降低血氨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使用全覆膜支架行经颈静脉肝内门腔分流术(TIPS术)中支架分流道的两端长度与长期分流道通畅率、肝性脑
病(HE)、生存率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科行TIPS术患者53例,均采用直径8mm全覆膜
支架(Fluency支架,Bard)建立分流道,再视造影情况加以同等直径裸支架延长肝静脉端、门脉端。测量覆膜支架进入肝静脉长
度、门静脉长度(X1、X2),肝静脉、门静脉支架总长度(X3、X4),行COX回归分析其对TIPS术后道通畅率、生存率及肝性脑病发
生率的影响。结果全部患者均成功建立分流道,术前门脉压力(29.80±4.83)mmHg,术后门脉压力(19.00±3.92)mmHg,下降
(10.80±5.15)mmHg(t=13.44,P<0.01)。随访时间3~89 月,中位随访期64 月,平均39 个月。期间肝性脑病发生率为23%(12/
53)。16例出现分流道再狭窄,5年累积一期通畅率分别为83%、75%、63%、62%、54%。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9%、72%、72%、
69%、69%。通畅率COX回归分析显示X1有统计学意义(OR=0.42,P<0.01);生存率COX回归分析显示X4有统计学意义(OR=
1.50,P=0.021);肝性脑病影响因素分析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Fluency覆膜支架行TIPS术,适当增加肝静脉端覆膜支架
长度、减少支架进入门静脉长度可提高分流道通畅率及生存率。 相似文献
15.
报告使用Viatorr支架完成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3例,并结合文献讨论该支架的特点,置入过程的操作要点.3例患者均为肝硬化并门静脉高压症,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3例患者均成功完成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术前3例患者门静脉压力分别为30.1、32.4、42.6 mmHg,术后门静脉压力分别下降至21.3、17.7、26.5 mmHg.随访期间均无肝性脑病发生,彩超检查显示支架内血流通畅.使用Viatorr支架可以成功完成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 相似文献
16.
对60例肝硬化患者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分别在术前及术后1周、1、3、6、12个月行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术后1周与术前疗效,并采用凸阵探头CDFI、B-flow及相控阵探头CDFI 3种模式监测分流道功能,数据显示术后1周门静脉内径、脾脏大小显著下降,门静脉流速显著增快,胃左静脉血流方向以向肝血流为主.凸阵探头CDFI、B-flow模式以及相控阵探头CDFI模式对TIPS分流道全程血流显示率分别为82.4%、74.0%及97.9%.数据分析表明相控阵探头CDFI模式对判断分流道闭塞具有较高准确性;"至少2种模式显示局部充盈缺损和(或)局部血流加速"的方法有利于判断分流道内血栓存在或狭窄;同时,结合患者腹水变化、胃左静脉血流方向、临床一般症状等,更加有利于判断TIPS分流道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TIPS)术后支架再狭窄或闭塞的介入治疗.方法 选取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介入病房收治的20例TIPS术后支架再狭窄或闭塞的患者,男性15例,女性5例,患者年龄27~58岁,平均年龄48岁.术前门静脉多普勒超声检查及术中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证实支架再狭窄的患者12例、支架闭塞的患者8例,20例患者所用均为裸支架.经单纯球囊扩张治疗的4例,球囊扩张后再次置入支架治疗的11例,再次穿刺行TIPS再建分流道治疗的5例.结果 术前平均门静脉压力由(3.94±0.52)kPa降至术后的(2.55±0.46)kPa(P〈0.05),术后1周内3例出现肝性脑病药物治疗后好转,术后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随访1.5年超声检查未见支架再狭窄或闭塞发生.结论 TIPS术后支架存在一定再狭窄或闭塞率,应用介入技术可以再次降低门静脉压力延长患者生存期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内支架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tent shunt,TIPSS)在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作用和地位。方法总结分析215例门静脉高压症接受TIPSS治疗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术前曾行外科脾切除加断流术12例,行食道曲张静脉套扎、硬化58例。手术成功率90.70%(195/215),TIPSS188例,经肝段下腔静脉穿刺门脉建立TIPSS分流(TCTIPSS)7例。术前平均门静脉压力由(3.65±0.70)kPa降至术后的(2.15±0.68)kPa(P<0.01)。3例出血患者急诊行TIPSS治疗均成功止血,顽固性胸腹水缓解率80%(4/5)。一过性肝性脑病(HE)占35.38%(69/195),复诊者支架狭窄22例,其中再出血住院7例,有8例分流道再成形。术后5年生存率占31.27%(61/195),存活超过10年1例,接近9年3例。与操作相关的死亡2例,均系穿破肝包膜并肝素使用后致腹腔出血不止。近期(3个月内)死亡10例,占5.13%(原因包括穿破肝包膜2例,术后镇静剂安定使用2例,利尿剂未减量致电解质严重紊乱1例,术前顽固性胸腹水术后肝功能衰竭5例)。死亡病人中生存最长9年1例(死于结肠癌术后),有3例(存活6年、7年、8年)分别死于干扰素使用后肝功能衰竭和旅游性腹泻。结论TIPSS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疗效肯定,并发症少,防治出血更符合卫生经济学。术后应禁用镇静剂,慎用利尿剂,门静脉穿刺困难者即刻不抗凝须小心。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micro RNA-183-5p(miR-183-5p)水平与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TIPS)后再出血的关系。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7年2月—2020年10月在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三二〇一医院接受TIPS治疗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17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访过程中是否再出血将患者分为再出血组和未再出血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患者TIPS前(T1)、TIPS后24 h(T2)和TIPS后7 d(T3)的miR-183-5p水平。随访患者TIPS后再出血情况,分析miR-183-5p与TIPS后再出血的关系。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肝硬化病因、Child-Pugh分级、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和国际标准化比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出血组的白蛋白、血钠和血钙水平均低于未再出血组(P<0.05),门静脉内径大于未再出血组,重度食管静脉曲张占比高于未再出血组(P<0.05)。两组患者T1、T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