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外耳道胆脂瘤侵蚀乳突(附3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提高临床对外耳道胆脂瘤 (EACC)侵蚀乳突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 3例EACC侵蚀乳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例外耳道后壁破坏 ,并有外耳道后壁 乳突腔瘘形成 ;2例面神经骨管破坏 ,面神经及迷路完整 ;经手术治疗 ,随访 6个月~ 9年 ,无复发迹象。结论 :临床上易将外耳道栓塞性角化病 (KO)误诊为EACC ;EACC侵蚀乳突者临床并不多见 ;治疗原则是彻底清除胆脂瘤和死骨 ,并根据病变程度决定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
外耳道胆脂瘤侵蚀乳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耳道胆脂瘤(EACC)侵蚀乳突并不常见,典型的EACC表现为慢性钝性耳痛及耳溢臭脓,未侵蚀内耳者则无眩晕耳鸣及平衡失调。该作者报告了3例EACC侵蚀乳突的病例。例1:43岁女性,检查见胆脂瘤侵蚀左外耳道后壁进入乳突。听力检查示轻中度传导性耳聋。CT证实耳道后壁与乳突腔瘘。例2:70岁女性,检查见左外耳道内有穿过后壁进入乳突形成瘘管的角蛋白碎屑,鼓膜正常。CT证实左乳突腔内有巨大胆脂瘤和外耳道后壁乳突腔瘘管。例3:51岁女性,检查发现右外耳道内充满胆脂瘤,耳道后壁鼓膜旁被侵蚀,有瘘口通乳突。CT证实右外耳道内异常软组织达鼓膜表…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外耳道胆脂瘤侵犯中耳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987至2001年收入院治疗的11例侵犯中耳乳突的外耳道胆脂瘤的临床资料.结果侵入中耳乳突的部位多为鼓膜松弛部,其余依次为外耳道后壁、紧张部.乳突片表现为乳突密度升高,4例有较明显的骨性外耳道扩大.4例进行了颞骨CT检查,示外耳道有软组织影及外耳道骨质破坏现象.手术清理胆脂瘤上皮、肉芽及坏死骨质,修补外耳道后壁及鼓膜.术后均未见复发.结论病变侵入中耳乳突的部位多为鼓膜松弛部.颞骨CT检查和仔细询问病史在诊断外耳道胆脂瘤侵犯中耳乳突中十分重要.合理选择术式对最大限度的保存听力、预防复发同样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自体乳突皮质骨制备适形骨片重建外耳道后壁治疗Ⅲ期外耳道胆脂瘤的手术效果。方法收集33例乳突气化良好的Ⅲ期外耳道胆脂瘤病例,行部分乳突切开+自体皮质骨外耳道后壁重建术,自体乳突皮质骨雕刻成适形骨片重建外耳道后壁,并以筋膜(骨膜)瓣覆盖完成外耳道成形。结果 33耳手术均顺利完成,共31耳一次手术实现干耳,随访无胆脂瘤复发、无重建外耳道后壁塌陷及狭窄闭锁;其中1例患者术后鼓膜穿孔,二次手术后鼓膜完整、愈合良好;1例患者术后重建的外耳道后壁出现窦道与乳突腔相通而导致间断耳漏,二次手术后干耳并恢复了外耳道的正常生理结构,共32耳干耳。另有1耳外耳道胆脂瘤复发,同时伴耳漏及耳道狭窄。结论部分乳突切开+自体皮质骨适形骨片外耳道后壁重建手术治疗Ⅲ期外耳道胆脂瘤,以筋膜(骨膜)瓣予以覆盖完成外耳道成形,可有效清除病变同时恢复接近正常外耳道的结构,可以进一步应用及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外耳道胆脂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外耳道胆脂瘤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引起临床医生对该病的关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对16例外耳道胆脂瘤的临床表现,手术治疗及效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病变范围小,骨质破坏较轻者5例;虽有骨质破坏,但未进入乳突及上鼓室者6例;侵入上鼓室,侵入乳突者3例,并有外耳道后壁-乳突腔瘘形成,结论:外耳道胆脂瘤主要发生在中老年人,它和外耳道栓塞性角化病是两种不同的疾病,治疗的关键是彻底清除胆脂瘤囊袋和死骨。  相似文献   

6.
外耳道胆脂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外耳道胆脂瘤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引起临床医生对该病的关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对16例外耳道胆脂瘤的临床表现、手术治疗及效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病变范围小,骨质破坏较轻者5例;虽有骨质破坏,但未进入乳突及上鼓室者6例;侵入上鼓室2例;侵入乳突者3例,并有外耳道后壁-乳突腔瘘形成。结论:外耳道胆脂瘤主要发生在中老年人,它和外耳道栓塞性角化病是两种不同的疾病,治疗的关键是彻底清除胆脂瘤囊袋和死骨。  相似文献   

7.
横纹肌肉瘤原发于耳鼻咽喉科部位者较为少见,原发于外耳道者更为少见。我科于去年上半年收治1例左外耳道横纹肌肉瘤。现报道如下:患者 男,48岁。因左耳流血水、闷胀2个月,于1997年11月初在当地医院取活检,疑为横纹肌肉瘤。1998年初来我院就诊。检查:左外耳道肿瘤长入耳甲腔内,呈暗红色,表面光滑似息肉,附有暗红色血性分泌物,质脆,触之易出血。CT示:外耳道扩大,后壁骨质有吸收,乳突气化不良,中耳腔结构正常。1998年1月9日在局麻下手术,采用耳后耳内联合切口,将耳廓翻向前下,见肿瘤基底位于外耳道…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 ,2 4岁。因左面瘫一年 ,左耳流脓及左乳突区脓瘘 3个月就诊。在此之前无中耳炎病史。一年前出现左面瘫 ,行针刺治疗无效。 3个月前开始左耳流脓 ,一周后乳突区红肿破溃流脓 ,无耳鸣眩晕。体检 :心肺肝脾正常。左外耳道后壁塌陷 ,外耳道少许脓性分泌物 ,鼓膜窥不见 ,乳突尖部可见瘘管 ,压之有少许脓性分泌物溢出。左周围性面瘫 ,颈部未扪及肿大淋巴结。CT报告 :乳突区见骨质破坏约 2 cm× 2 cm,拟诊 :慢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在局麻下行乳突根治术 ,术中见外耳道后壁 ,乳突尖部骨质均破坏 ,鼓膜及听小骨无存。鼓室、鼓窦、外耳道、乳…  相似文献   

9.
乳突根治术腔存在的问题包括美容效果较差、配戴助听器困难、增加感染以及需频繁清理,关于乳突手术外耳道后壁去留与否的争论已持续数十年。乳突根治术的概念被接受后不久,人们就开始尝试用各种材料重建外耳道后壁和/或闭塞乳突腔。该作者报道36例用羟基磷灰石(HA)重建外耳道后壁和/或闭塞乳突术腔的随访患者的经验。HA是活体骨的主要组成成分,在各手术科室中是作为骨替代物的一种天然选择。所用HA包括三种形式:颗粒、已成形的外耳道壁假体及一块经雕刻后适合各患者缺损的HA。用HA颗粒形式进行外耳道后壁重建及乳突术腔闭塞,是一种成功…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12岁。因左耳疼痛8天、流脓5天,伴发热、头痛3天,于1992年10月31日入院。既往无左耳流脓史。体检:一般情况好。左耳道后壁明显肿胀,有多量稀薄脓液,鼓膜不能窥视。左耳后乳突区红肿,触痛,波动感不明显。乳突X线片示:左乳突呈板障型,气房影模糊。实验室检查:WBC28.1×10~9/L,N0.85。入院诊断:外耳道疖肿并发耳后脓肿,急性乳突炎?以大剂量青霉素静滴治疗,次日头痛消失。入院第三天行乳突凿开探查术,术中见耳后皮下有—2.0cm×2.0cm软组织肿块,其内有少许脓液,乳突气房无炎症表现,外耳道骨壁正常。术后切口一期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43岁,因左耳胀闷、听力下降5个月于2010年12月14日入院.既往2年前曾在当地医院行“左侧外耳道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回报“神经纤维瘤”.5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耳胀满感,伴听力下降,无耳痛、流脓,无眩晕、面神经麻痹,无咀嚼障碍及张口困难.查体:双侧耳郭正常,左侧外耳道后壁隆起,表面皮肤充血,外耳道狭窄,仅余一缝隙,鼓膜受遮未见,双侧乳突区无压痛.中耳CT(图1a)示:左侧颞部、颧弓根、外耳道后壁可见一软组织影,边界清楚,外耳道变窄;双侧中耳鼓室及乳突未见明显异常.纯音测听:左耳呈传导性聋,语言频率平均骨气导差25 dBHL.全身体表其他部位检查未见肿物生长.完善术前准备后于2010年12月16日在全麻下行左耳外耳道肿物切除术.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15岁,左耳肿胀疼痛,发热半月,伴剧烈头痛。有外耳道外伤史。体检体温38.5℃,左外耳道口闭锁,左耳周明显肿胀,触痛,波动感,无面瘫。于闭锁的左外耳道内穿刺抽出20ml咖啡色混浊液体,乳突CT检查示: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自体皮质骨重建骨性外耳道后壁在手术治疗Ⅲ型外耳道胆脂瘤(external auditory canal cholesteatoma,EACC)中的应用。方法 收集10例(11耳)临床诊断为Ⅲ型EACC患者,均一期行完壁式乳突切开+自体皮质骨外耳道后壁重建术+鼓室成形术治疗。结果 术后随访10例(11耳)患者,10耳恢复外耳道的正常生理结构; 1耳术后出现外耳道狭窄,给予膨胀海绵扩张3个月后恢复外耳道的正常生理结构。结论 手术治疗Ⅲ型EACC中应用自体皮质骨重建外耳道后壁并同期行完壁式乳突切开+鼓室成形术,能彻底有效清除胆脂瘤、恢复外耳道及中耳正常生理结构、术后复发率低、听力提高满意,值得进一步应用观察。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初步探讨在部分乳突腔狭小而需行乳突切除术的慢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主要为胆脂瘤型和骨疡型及两者兼有的混合型)患者,外耳道后壁重建式乳突切除术在既需彻底清除病灶、又应尽可能多地保留或改善听觉功能方面的临床价值和意义.方法对临床7例因中颅窝底低位和乙状窦壁前位而造成乳突腔狭小的胆脂瘤型和/或骨疡型中耳乳突炎患者,在行乳突切除术中采用外耳道后壁切除和重建技术,最终保持完整的鼓室和外耳道壁,再行Ⅰ期或Ⅱ期鼓室成形术重建鼓室传音结构,手术前后检查听觉功能,与同期进行的12例慢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而行经典的完壁式乳突切除术患者进行对照.结果外耳道后壁重建技术可有效地解决乳突腔狭小患者行完壁式乳突切除术中病灶清除困难、并发症发生率高、易致胆脂脂瘤等病变组织残留或复发等问题.本次观察的全部19例患者在行Ⅱ期鼓室成形术或鼓室探查术中均未发现胆脂瘤复发,术后平均气导听阈较术前明显降低,传导性聋的改善程度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未发生明显的手术并发症.结论采用外耳道后壁重建技术的完壁式乳突切除术可基本达到与经典的完壁式乳突切除术等同的听觉功能保留与提高效果,故对于有相关适应证患者,应作为常规选择手术方式.Ⅰ期或Ⅱ期鼓室成形术对于提高中耳传音功能(即听力水平)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5.
患者 ,男 ,31岁。因左耳堵塞感 ,轻度听力下降3个月 ,于 1 998年 9月 6日就诊。检查 :左外耳道骨部前壁有一不规则类圆形新生物 ,色暗红 ,无出血渗出。取活检 ,病理报告 :左外耳道颗粒细胞瘤 (经上海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病理会诊 ,同意该病理诊断 )。 CT示左外耳道骨部软组织占位 ,骨质未见破坏及增生。于 1 998年 1 0月 8日在局麻下 ,经耳后切口行“左外耳道肿瘤切除术”。术中见肿瘤基本占据外耳道骨部 ,基底位于外耳道骨部前壁 ,约占 1 /3周耳道 ,内缘距鼓环约 1 mm,外缘达软骨部。在距肿瘤基底缘约 1~ 2 mm连同皮肤、皮下组织整块切除 ,…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累及乳突的外耳道胆脂瘤手术方式的选择以及术中外耳道后壁保留的适应证、处理方法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2018年收治我院耳科病房的外耳道胆脂瘤患者139例(147耳)。每例患者均接受保留或不保留外耳道后壁的乳突根治术。结果 根据胆脂瘤侵犯范围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胆脂瘤清除同时行外耳道后壁修补术71耳,完壁式乳突根治术62耳,开放式乳突根治术14耳。术后均达到干耳。比较手术前后气导平均阈值(t =18.99,P=0.03)及骨导平均阈值(t =6.48,P=0.01)均有明显下降。术后随访1~2.5年,未见胆脂瘤复发。结论 外耳道胆脂瘤治疗应依据病变侵袭范围,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只要胆脂瘤没有广泛累及乳突,都应尽量保留外耳道后壁完整性,采用完壁式乳突根治术,达到术后良好的治疗效果和长久的干耳状态。  相似文献   

17.
多数慢性外耳道炎通过保守治疗及外科手术可得到控制。在某些特别严重的病例 ,这些方法还不足以改善外耳道的通畅和引流。该作者介绍了一种应用根治性手术处理严重慢性外耳道炎的新方法 ,共 2例患者。1例 5 2岁男性 ,双耳痒伴耳流脓 ,右耳确诊为慢性中耳炎行右侧单纯乳突凿开术 ,因外耳道炎住院保守治疗 3次 ,并行左耳乳突根治及外耳道扩大手术 ,效果不佳。另 1例 4 9岁女性 ,耳痒 2 0年 ,病理检查示轻度银屑病改变 ,保守治疗 3年无明显疗效。手术方法 :耳后“C”形切口 ,预留耳后肌瓣 ,将外耳道后壁磨低至鼓环水平 ,充分磨除乳突气房形成…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告41例严重慢性中耳炎病人在进行乳突根治术时先把外耳道后壁削薄,然后沿外耳道后壁上下磨成小沟并去除此骨片。清除中耳腔病变和听小骨重建后再重建外耳道后壁。被去除的骨片可用来行外耳道后壁重建。也可采用同种异体软骨(鼻中隔软骨),这些软骨储存在骨库中。为了保证重建外耳道后壁的稳定性,需将骨  相似文献   

19.
中耳类癌1例     
患者,男,43岁,因左耳耳鸣、听力渐进性下降20年入院。无眩晕、流脓等病史。19年前曾行左外耳道新生物摘除,术后病理示炎性肉芽组织。体检:颈部未触及肿大淋巴结,无面瘫及眼震,左外耳道见约蚕豆大小灰白色新生物,表面光滑,触之软,鼓膜无法窥及。乳突CT检查示:左外耳道及鼓室有软组织影,听小骨破坏,乳突腔密度增高。纯音听力检测0.5~4.0kHz,听阈(55±10)dB。  相似文献   

20.
外耳道巨大胆脂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报道1例罕见的外耳道胆脂瘤(externalau-ditorycanalchalesteatoma,EACC),与通常的外耳道胆脂瘤不同的是,它引起面瘫和传导性聋。患者女性,40岁,左耳渐进性听力下降伴头痛15年。1991年5月因左耳漏第一次就诊,发现左外耳道中段胆脂瘤,局部骨质破坏,肉芽组织增生,鼓膜完整。经多次清除外耳道碎屑,显示坏死骨面,同年7月治愈。3年后就诊出现耳流脓、头痛、面瘫,检查见左外耳道巨大胆脂瘤,扩大至乳突及鼓室。语言接受阈为65dB,骨、气导差为40~50dB,高频呈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