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原发性痛经的发生以血瘀证为多见,治疗当活血化瘀。近年对血瘀证实质及活血化瘀法相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发现,原发性痛经血瘀证的发生与血管内皮细胞、血小板活化、血液流变学、微循环障碍及血流动力学等密切相关。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原发性痛经可通过降低月经期子宫内膜中前列腺素等致痛物质及改善血瘀证指标而起到多靶点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逍遥丸联合血府逐瘀胶囊治疗肝郁脾虚血瘀证失眠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6月北京市丰台区宛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80例的肝郁脾虚血瘀证失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逍遥丸联合血府逐瘀胶囊治疗,比较两组中医症状积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心烦急躁、神疲倦怠、头晕头痛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各项中医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治疗前,两组睡眠时间、入睡时间、主观睡眠质量、睡眠障碍、睡眠效率、日间功能、催眠药物、总分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各项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结论:逍遥丸联合血府逐瘀胶囊治疗肝郁脾虚血瘀证失眠的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3.
逐瘀法对血瘀证血清内皮素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血瘀证涉及临床各科多种疾病,活血化瘀法、方、药也为临床治疗多种疾病提供了有效措施.方法通过血瘀证的动物实验,对我们使用的经验方治疗血瘀证进行观察、研究、探讨血瘀证及其治疗过程对内皮素变化的影响,从而进一步明确血瘀证及活血化瘀法作用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1.典型的血瘀证伴有异常的内皮素升高.2.逐瘀生新方能使血瘀证家兔血清内皮素含量下降.结论活血化瘀法能调整动物机体状态,降低血清内皮素(ET)含量,以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及其功能,从而改善血瘀证.  相似文献   

4.
气分证是温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阶段,除传统气分证病机之外,认为血瘀也是气分证重要病机变化之一,活血化瘀法是治疗气分证的重要治法,并对气分证合理应用活血化瘀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法在乳腺癌术后放化疗后的临床应用。[方法]通过查阅文献,结合临床实际,总结乳腺癌患者术后放化疗后血瘀证的病因病机和活血化瘀法的作用机制,分析临床治疗乳腺癌血瘀证活血化瘀药物种类、剂量及时机选取原则,并举验案以佐证。[结果]手术、放化疗及肿瘤本身均可引起血液流变学改变,导致乳腺癌患者出现血液高凝状态。体虚邪实是乳腺癌患者血瘀证的主要病因病机;活血化瘀药物能够抗肿瘤、减轻放化疗毒副反应、防治术后并发症和肿瘤复发转移;临床中治疗乳腺癌血瘀证应遵循辨证选取活血化瘀药物、选择治疗时机及选择适当剂量的原则,以保护正气。所举验案中患者辨证为脾气亏虚、湿热瘀阻,治以益气健脾、活血化瘀、清热化湿,获得较好的效果。[结论]乳腺癌患者术后放化疗后易出现血液瘀滞,辨证运用活血化瘀法,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活血化瘀对血浆D-二聚体影响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探讨血瘀证患者与血浆D-二聚体(D-Dimer)的辩证关系,以及活血化瘀对其的影响。方法:对30名正常人及60例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血瘀证患者检测其血浆D-二聚体含量,并对病人组60例进行活血化瘀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及对血浆D-二聚体含量和瘀血程度积分的影响。结果:病人组血浆D-二聚体较正常人组明显升高(P<0.01),治疗1个月后血浆D-二聚体和瘀血程度积分明显下降(P<0.01),瘀血证有明显改善。结论:血浆D-二聚体测定可做为血瘀证辨证及活血化瘀治疗观测疗效的客观血液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论血瘀证的历史沿革承德医学院杨天聪关键词血瘀证,历史沿革中医学认为,凡离经之血不能及时排出和消散,停留于体内,或血行不畅,壅遏于经脉之内,及瘀积于脏腑组织器官的,均称为瘀血。由于瘀血内阻而引起的病变,即为血瘀证。为了深入研究血瘀证的实质及活血化瘀法的...  相似文献   

8.
活血化瘀药是治疗血瘀证的有效方法。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特别是随着微循环、血液流变学检查的进展,对血瘀证的病理改变有了较明确的认识,因而对活血化瘀药在临床上的应用也有较大的扩展。1 现代医学对血瘀证的认识现代医学认为血瘀证的病理变化主要是由于血液流变性质和血管病理改变所致。常表现为:①血液循环障碍(包括微循环)所造成的人体组织的血瘀、血栓、出血、水肿等改变。②炎症所造成的组织变性、坏死、萎缩、增生等病变。③组织无限制的增生或细胞分化不良。④局部组织的代谢发生障碍以及由此产生的病理反应。总之,血瘀证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治疗老年血瘀证型慢性失眠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6月北京市朝阳区常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40例老年血瘀证型慢性失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艾司唑仑片治疗,试验组给予血府逐瘀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中医证候评分。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SQ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AS,SD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有助于改善血瘀型慢性失眠患者的症状,提高睡眠质量,缓解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状态。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痫患临床上常有不同程度血瘀证表现,经过血液流变学、微循环等检查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这是临床应用活血化瘀药治疗的主要依据。本对具有血瘀证表现的糖尿病人进行临床红细胞变形指数测定,具有明显的改变,提示糖尿病人确有血瘀证存在,而经活血化瘀治疗后具有明显疗效,现将临床观察探讨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王清任《医林改错》对血瘀讧的诊断及活血化瘀治法的论述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血瘀证的三步诊断方法为首辨瘀血的典型症状,次辨瘀血的不典型症状,继辨瘀血的病史和治疗史。活血化瘀法包括益气活血、理气活血、祛风寒活血、温里活血、解毒活血、通窍活血、祛痰活血。  相似文献   

12.
论血瘀证与活血化瘀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血瘀证和活血化瘀理论已成为祖国医学中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进一步阐明中医血瘀证及活血化瘀理论,并梳理历代血瘀证及其治疗方法,以进一步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13.
基于目前高血压病血瘀证细胞模型均以静态培养的内皮细胞为研究对象,而体外静态培养的细胞并不能完全符合高血压病血瘀证患者活体细胞的特性,不适合中医整体观、恒动观的传统理论,以及中医特色不强等问题,探讨建立一种以血流动力学改变为主要致病因素的高血压血瘀证细胞模型,并以中医活血化瘀经典方剂进行检验,建立一种符合血瘀的诊断标准,有较公认的病理生理变化指标,用活血化瘀代表方剂治疗可使血瘀状况改善或者逆转的细胞模型,以期为进一步研究血瘀证实质和活血化瘀方药的作用机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中药治疗慢性肾炎湿热血瘀证30例自身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清热利湿、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肾炎湿热血瘀证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慢性肾炎湿热血瘀证患者进行自身前后对照前瞻性临床研究.分别用复方1、复方2水煎剂口服进行两阶段治疗,各阶段分别治疗12周.观察证候疗效、蛋白尿和血尿疗效.结果第1阶段清热利湿法兼活血化瘀法获得了确切疗效之后,继之第2阶段活血化瘀法兼以清热利湿法可明显提高疗效.证候疗效显示第1阶段疗效对第2阶段疗效起促进作用.蛋白尿疗效优于血尿疗效.结论慢性肾炎湿热血瘀证用活血化瘀法可明显巩固和提高清热利湿法疗效.  相似文献   

15.
探讨慢性肺系疾病血瘀证与蛋白C(PC)抗凝活性的关系,测定了37例慢性肺系病血瘀证患者的PC抗凝活性,结果PC活性与正常对照组及慢性肺系疾病非血瘀证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浆TC活性检测可作为慢性肺系疾病血瘀证辨证的辅助客观指标,对PC抗凝活性的动态观察亦有助于活血化瘀法的疗效判断。  相似文献   

16.
传统中医学对血瘀证的认识以及针对血瘀证所采用的活血化瘀治疗,源远流长,理论独特,经验丰富,应用广泛,尤其在治疗某些疑难病方面效果显著,因而深得国内外医药界关注.建国后由于国家重视、各种现代化检测手段的逐步建立,特别是随1982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活血化瘀专业委员会的成立,血瘀证及活血化瘀多项研究被列入国家重点研究课题,多年来在众多学者、研究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其中一些项目获国家发明或进步奖、卫生部重大科技成果奖,尤其是在2003年,陈可冀院士领衔的团队有关血瘀证及活血化瘀研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该奖项是建国以来中医、中西医结合科研取得的最高奖项,并成为当年中国医学界10大新闻之一,标志着血瘀证及活血化瘀研究已成为当前中医、中西医结合研究中最为活跃、最为深入、而且最富有成效的领域之一.  相似文献   

17.
正虚血瘀证辨治的临床体验王玉英(十堰市卫校十堰442000)血瘀证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证型,血瘀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病理状态,可见于内、外、妇、儿等临床各科的疾病中。血瘀证的治疗一般用活血化瘀之法,但近年来的临床和实验报道以及个人的临床体验都认为正虚与血瘀密...  相似文献   

18.
冠心病血瘀证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医认为冠心病属于“胸痹”、“心痛”等范畴 ,临床和实验都证明活血化瘀方药治疗冠心病具有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缺血、降低心肌耗氧、改善血液流变学、降低内皮素(ET)、升高一氧化氮 (NO)、维持 ET/ NO平衡、保护内皮细胞、预防冠脉内血栓形成等作用。现就冠心病血瘀证的现代研究及活血化瘀方药的防治作一综述。1 冠心病血瘀证的现代研究陈氏 [1 ] 等将血瘀证分为血瘀证 型 (血瘀证高流变性型 )和血瘀证 型 (血瘀证低流变性型 )。按其分法 ,冠心病属血瘀证 型 :具有一种或多种血液高粘、高凝、高纤维蛋白血症 ,高血栓素水平 ,…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患者临床上常有不同程度血瘀证表现,经过血液流变学、微循环等检查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这是临床应用活血化瘀药治疗的主要依据。本文对具有血瘀证表现的糖尿病人进行临床红细胞变形指数测定,具有明显的改变,提示糖尿病人确有血瘀证存在,而经活血化瘀治疗后具有...  相似文献   

20.
《中医学报》2013,(9):1402-1403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1例血瘀证精神分裂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利培酮或奥氮平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用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两组采用中医症状分级量表进行临床血瘀证候群疗效评定;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进行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明显少于对照组,亦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重复经颅磁刺激能够有效改善血瘀证精神分裂症的血瘀证候群症状,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几率,具有活血化瘀功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