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祁慧  贾艳贤 《卫生软科学》2010,24(5):450-453
[目的]了解衣村留守青少年内心孤独感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儿童孤独感量表和自编一般影响因素调查表,以整群抽样的方法进行调查。[结果]①农村4~9年级留守青少年在孤独感得分上略高于非留守青少年,但二者无显著差异。②孤独感的发生在留守青少年中有显著的年级差异和类型差异,但无明显的性别差异。③影响留守青少年孤独感的主要因素有:健康状况、成绩、父母关系和朋友关系。[结论]农村地区留守青少年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孤独感问题,健康的体魄、良好的成绩、融洽的家庭气氛和亲密的同伴关系,对缓解留守青少年的孤独体验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调查研究更多的是从教育学、人口学、社会学等角度展开,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方面尤其是孤独感的研究却相对较少。本文从孤独感的概念出发,对留守儿童孤独感的成因,社会支持状况、具体体现及特点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相应的干预措施,以期为日后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的研究提供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与负性生活事件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式,于2019年1-2月随机抽取山东省淄博、青岛、滨州、潍坊及枣庄5个地市的6所中学497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留守儿童181例,非留守儿童316例.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其进行调查.分析农村留儿童孤独感发生情况,及其与负性生活事件的相关性.结果 农...  相似文献   

4.
凌文杰 《现代预防医学》2013,40(6):1055-1057
构建农村留守妇女群体健康管理体系,可以提高农村留守妇女群体的生活质量,防范艾滋病的传播和扩张,降低艾滋病的发病率,延长艾滋病人的寿命.农村留守妇女健康管理内容包括:建立农村留守妇女的电子健康档案,妇女健康检查,健康危险因素评估,医药干预管理等.农村妇女群体实施健康管理需要完善如下策略:提高对健康管理重要性的认识;构建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的农村妇女管理信息平台;实施动态的健康管理模式;构建“病因治疗”和“症状诊疗”双向互动模式.  相似文献   

5.
农村留守妇女健康教育需求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农村留守妇女的健康需求,为制定淮安市楚州区农村关爱工程中的留守妇女健康教育内容和方式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2066名留守妇女,对其进行健康教育需求调查和访谈。结果留守妇女初中文化程度的有1052人,占50.9%,小学797人,占38.6%,文盲138人,占6.7%。留守妇女对健康知识需求占前6位的分别是:性病预防知识、妇女卫生保健知识、病毒性肝炎预防知识、肿瘤预防知识、饮食卫生知识、高血压预防知识。分别占95.6%、92.7%、92.3%、90.9%、89.4%、85.4%。调查对象认为获得健康知识的最佳途径是录像/电视、卫生知识讲座、健康教育知识资料人户等。结论农村留守妇女健康知识缺乏,学历层次不高,健康知识需求较高,应采取有效的、灵活多样的、有针对性的健康传播方式以满足调杏对象希卑获得的健康知识。  相似文献   

6.
农村妇女因患职业病致贫问题比较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和人口素质的提高。随着农村妇女经济地位的提高,使仅主要从母婴保健和计划生育的角度关注农村妇女健康的服务已不再满足农村妇女的需要。她们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受到的职业病危险因素、长时间及负重劳动、不良工效学、意外伤害及心理疾病等问题不容忽视。农村妇女健康状况的高低,决定着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农村经济的发  相似文献   

7.
2007年淮安市楚州区部分农村留守妇女心理压力状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卜永生  陈瑾  苏明 《预防医学论坛》2008,14(12):1137-1139
[目的]了解农村留守妇女的心理压力状况,探索最佳的心理健康教育传播方式,增进留守妇女的身心健康。[方法]2007年8月,在淮安市楚州区抽取部分农村留守妇女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2 066人,认为有心理压力的1 649人,占79.82%。有心理压力的所占比例,20~29岁的为56.06%,30~39岁的为85.61%,40~50岁的为81.19%(P<0.01);文化程度高中(中专)的为30.38%,初中的为77.76%,小学、文盲为86.31%(P<0.01);有宗教信仰的为75.45%,无宗教信仰的为80.20%(P>0.05);生育1个孩子的为80.11%,生育2个及以上孩子的为97.01%,未生育过的为17.86%(P<0.01)。有心理压力的1 649人中,心理压力来源于家庭压力的占70.41%,来源于情感困惑的占58.64%,来源于社会压力的占43.36%,来源于情感焦虑的占28.44%;希望舒散心理压力的方式是走亲访友、亲人团聚的占51.43%,与邻居聊天使心情暂时放松的占26.80%;认为最有利于心理压力的疏导方式是向亲朋倾诉的占54.52%,户外活动的占24.01%,听健康知识讲座的占12.19%。[结论]农村留守妇女多数存在心理压力,主要来源于家庭压力,希望得到多方面的帮助以舒散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江苏农村留守妇女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和措施,促进新农村和谐稳定发展。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及WHOQOL-BREF对江苏省825名农村留守妇女进行调查。结果(1)江苏省农村留守妇女生存质量生理、心理、社会关系、环境维度得分为61.57±12.84、59.95±12.95、61.13±14.05、55.65±13.52,其生理和心理维度低于常模,环境维度优于常模 (P均<0.05)。(2)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农村留守妇女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有文化程度、劳动压力、躯体健康状况、就医及时情况、睡眠质量、婆媳关系、家庭年收入、丈夫回家频率、丈夫外出影响子女教育、丈夫外出后家庭收入变化。结论 江苏省农村留守妇女生存质量状况较差,文化程度低、劳动压力大、躯体健康状况差、就医不及时、睡眠质量差、婆媳关系差、家庭年收入低、丈夫回家频率低、丈夫外出影响子女教育较大、丈夫外出后家庭收入降低者生存质量较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农村留守儿童的孤独感状况和心理健康水平, 为针对性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宝鸡市农村618名儿童, 使用儿童孤独感量表(Children's Loneliness Scale, CLS)和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Chinese Middle School Student Mental Health Scale, MSSMHS)对其进行孤独感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 留守儿童孤独感的发生率为85.64%, 非留守儿童为68.22%, 留守儿童的孤独感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留守儿童(P<0.01);性别和父母外出情况对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留守儿童MSSMHS中的强迫、偏执、敌对、人际关系、适应不良、心理不平衡6个因子及总分高于非留守儿童(P<0.01);儿童孤独感与心理健康的各因子均呈现正相关。结论 农村留守儿童的孤独感和心理健康水平堪忧。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湖南省农村留守儿童喂养、营养与健康状况。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选择留守儿童1 059名7岁及以下留守儿童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留守儿童母乳喂养率6.88%,奶粉喂养率5.56%;四个月以后的辅食添加蛋、肉、豆制品的比例分别为8.99%、5.29%、2.38%,均低于非留守儿童;留守儿童中度以上佝偻病患病率为1.89‰,明显消瘦发生率为11.33‰,留守儿童两周患病率为5.38%,以上感、发热、腹泻、腹痛为主,均明显高于非留守儿童。结论留守儿童在婴儿期没有得到足够的母乳喂养,又缺少辅食添加,导致他们患病率高。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喂养和健康状况,降低他们的患病率,提高留守儿童的生存质量是社会共同的责任。  相似文献   

11.
城镇化进程中留守妇女安慰寻求、孤独感与抑郁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本研究通过探讨农村留守妇女安慰寻求、孤独感与抑郁的现状以及影响因素,为提高农村留守妇女的心理健康水平、生活质量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采用安慰寻求量表UCLA孤独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对河北省某地区的260名农村留守妇女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农村留守妇女与常模的的孤独感得分差异(t=8.75,P<0.01)、抑郁得分差异(t=18.42,P<0.001)达到了显著水平,安慰寻求得分超过理论中值占总体人数的12.34%。(2)不同子女数量的农村留守妇女在安慰寻求(F=2.91,P<0.05))、孤独感(F=10.56,P<0.001)、抑郁(F=5.73,P<0.001)具有显著差异。(3)不同知心朋友数量的农村留守妇女的安慰寻求(F=3.20,P<0.05)、孤独感(F=44.40,P<0.001)、抑郁得分(F=11.11,P<0.001)上有显著差异。(4)不同家庭责任繁重程度(家中农活、照顾孩子、照顾老人)的农村留守妇女在安慰寻求、孤独感、抑郁上有显著差异(P<0.05)。(5)抑郁与孤独感(r=0.61)、安慰寻求(r=0.20)有显著相关。(6)孤独感得分、农忙时丈夫是否回家、安慰寻求得分进入了回归方程(R2=0.433)。结论 (1)农村留守妇女的孤独感、抑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2)子女数量、知心朋友数量、家庭责任繁重程度是影响农村留守妇女安慰寻求、孤独感、抑郁的重要因素。(3)留守妇女安慰寻求、孤独感水平越高,越容易出现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2.
摘要:目的 了解江苏省农村留守妇女心理健康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推动新农村的和谐发展。方法 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和SCL-90对江苏省825名农村留守妇女进行调查。结果 江苏省农村留守妇女SCL-90各因子得分高,心理异常率为40.00%,其心理健康状况比全国常模、三省区成年女性及江苏常模差(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江苏省农村留守妇女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有文化程度、劳动时间、空闲时间、婆媳关系、丈夫回家频率。结论 江苏省农村留守妇女心理健康状况较差,文化程度低、劳动时间长、空闲时间短、婆媳关系不好、丈夫回家频率低的留守妇女的心理健康状况更差。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河南省12岁农村留守儿童口腔健康知识、观念及行为现状,为其口腔卫生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河南省农村740名12岁留守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并以非留守儿童作为对照。对受检儿童采取集体答卷方式,当场收回问卷。结果留守儿童中每天进食1次以上甜点、糖果/巧克力、糖水、碳酸型饮料和加糖果汁的比例分别为39.3%、32.7%、23.7%、27.8%和27.5%;不是每天刷牙或从不刷牙的留守儿童比例为42.6%;留守儿童的牙线知晓率、使用率和含氟牙膏使用率极低;留守儿童口腔健康知识知晓率较低,大多数留守儿童认同口腔健康的重要性;留守儿童1年内就医比例为26.4%,半数以上是因为牙疼就医。结论河南省农村12岁留守儿童口腔健康知识较贫乏,口腔健康行为、就医行为不容乐观,存在知识和行为的不统一。  相似文献   

14.
了解湘西州农村留守初中生健康危险行为现状及其与家庭因素的相关性,为教育部、卫生部门针对留守儿童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分层随机抽取湘西州628名农村留守初中生,对偏食、吸烟、饮酒、自杀意念、网络成瘾、缺乏锻炼等健康危险行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湘西州农村留守初中生偏食、吸烟、饮酒、自杀意念、网络成瘾、缺乏锻炼行为的报告率分别为14.01%,14.65%,24.84%,10.19%,1.59%,60.35%,其中吸烟、饮酒、网络成瘾行为报告率男生高于女生,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留守初中生中大家庭的吸烟行为、父亲学历为中学及以上的偏食行为报告率较高;母亲学历为中学及以上、家庭人均月收入为2 000元以上、父母外出1年以上才能与子女相见的饮酒行为报告率较高;外出父母与子女0.5年才能相见的网络成瘾行为报告率较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家庭因素对湘西州农村留守初中生健康危险行为有一定的影响.应结合家庭因素制定预防措施,重点干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系统评价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对比分析留守与非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为提高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时限为1979-2012年。按照纳入标准[公开发表的文献、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测查、设立合理的非留守组作为对照、有完整的样本统计量]进行选择文献和提取资料。对纳入的12篇文献进行Mata分析,用RevMan 4.2软件进行异质性检验,应用随机效应模型计算各研究结果合并的加权均数差和95%的可信区间。 结果 统计结果显示,MHT量表中八个维度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过敏倾向和自责倾向,除最后二者外,其他六个维度的得分留守组均高于非留守组(P=0.000 1~0.03)。 结论 应采取针对性措施,展开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6.
岳颂华  陆小云 《中国学校卫生》2015,36(11):1662-1664
了解东西部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支持与孤独感的差异,为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整群随机抽取江苏和贵州两地农村小学四到六年级743名儿童,使用社会支持量表和儿童孤独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不同留守状态儿童社会支持与孤独感只有东部儿童中存在差异(P值均<0.05),表现为双亲外出儿童社会支持低于单亲外出儿童和非留守儿童(40.68±4.62,45.34±6.33,45.22±6.54),孤独感高于单亲外出儿童和非留守儿童(32.18±10.83,27.85±8.06,26.36±7.61);区域、留守状态、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与孤独感均相关(r值分别为0.517,0.198,-0.469,P值均<0.05);东部和西部不同留守状态儿童孤独感发生率均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4.25,0.85,P值均>0.05),但各留守状态的儿童其孤独感存在区域差异(x2值分别为18.07,23.66,54.74,P值均<0.01).结论 留守儿童社会支持和孤独感存在区域差异,西部儿童所获社会支持更低,孤独感总体水平及高孤独感的发生率均高于东部儿童.  相似文献   

17.
育龄妇女子宫内放置节育器是目前实施计划生育、控制计划外妊娠的有效措施。但在作者多年门诊B超检查工作中,发现有些妇女因子宫内节育器(IUD)下移引发一系列妇科临床相关症状,这些症状的出现影响了妇女的身体健康。为此,作者于2007年1~12月在吉林省地方病第一防治研究所附属医院和吉林省白城市市医院对B超检测IUD下移的人员进行相关方面状况调查,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针对性强、妇女乐意接受的RTI防治社区健康促进干预措施,降低妇女生殖道感染的发生率,提高目标人群和社区的健康水平及生活质量。方法:运用小组讨论和问卷调查方法将弥勒、陇川两县6个样本村的18~49岁2 020名农村育龄妇女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健康教育需求评估;开发出了农村妇女喜看易懂的健康教育及教学材料;采用逐级参与式培训的方法,培训出本土的健教人员,提供持续性的服务;开展了以促进农村社区群众健康为目标,社区及群众共同参与、灵活生动、新颖有效、形式多样、参与性强的健康促进活动。结果:样本村在项目实施后,社区妇女对生殖道感染疾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均发生了明显变化,生殖道感染患病率有所下降。结论:多部门合作、形式多样、参与性强、综合干预的健康促进活动,及为本地留下一支不走的健康教育队伍,既可提高健康教育效果,又能提高社区及妇女控制疾病、增进健康的能力,有利于整合当地的各种资源,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水平,不失为一种较有效的干预方式。  相似文献   

19.
探索童年留守经历对大学生关系参照效应即互依型自我建构的影响,为改善有留守经历大学生心理卫生状况提供依据.方法 2018年3月底招募某市全日制本科在校学生91名,通过自传记忆提取的线索词技术考察留守经历大学生在亲辈、祖辈、朋辈的关系参照效应.结果 非留守经历大学生亲辈、祖辈、朋辈关系参照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朋辈参照效应与亲辈参照效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9);留守经历大学生亲辈、祖辈关系参照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没有表现出朋辈参照效应(P=0.09).父母教养方式匹配组被试没有出现任何关系参照效应(P值均>0.05).结论 留守经历影响大学生互依型自我建构的扩展范围,心理留守比亲子分离对大学生有着更加消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