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了解成都市狂犬病免疫预防门诊服务对象(患者)的满意度现状,分析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方法 制定调查方案、设计调查表和培训调查员,对成都市的21家狂犬病免疫预防门诊的服务对象开展现场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服务对象的一般情况(年龄、性别、职业和文化程度等)与满意度相关情况(就诊距离、药品种类、医疗费用、医务人员的技术、态度、责任心和患者的知情同意和医院的环境、设施等).采用Epidata3.02软件建立数据库,SPSS15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市级、区级和社区级门诊服务对象总体满意率(很满意+比较满意+一般)在98%以上,3个级别门诊的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555 P=0.038);影响满意度的因素为就诊距离(OR=1.230,P=0.012)、医务人员的责任心(OR=1.911,P=0.002)和服务态度(OR=0.049,P<0.01)、可供选择的药品种类(OR=0.091,P<0.01)和花费(OR=0.186,P=0.008).结论 成都市主城区狂犬病免疫预防门诊服务对象的满意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应针对满意度影响因素,加强管理,提高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成都市犬伤门诊的功能设置、硬件设施、人员配置和制度管理现状,为成都市犬伤门诊的服务能力建设提供依据.方法 开展问卷和现场观察方式进行调查,采用Epidata3.0软件建立数据库,SPSS15软件分析.结果 调查21家门诊,其中有4家为独立门诊;15家门诊功能分区完整,但仍有5个门诊和1个门诊尚未设置而留观区和候诊区.3类门诊中区级门诊的专业人员配置最好,其次是社区门诊,市级门诊最差,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1).市级及以上门诊各项硬件设施平均得分均为最高,均在4.5分以上;3类门诊的冷链设施、抢救设施的平均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市级门诊的冷链设施和抢救设施的得分最高,区级门诊的冷链设施得分最低,社区门诊的抢救设施得分最低.市级、区级、社区犬伤门诊制度管理各项目评分,除知情同意和宣传制度项目得分较低外,其他项目得分均接近满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成都市主城区犬伤门诊设置与管理不够规范和完善,应建立和制定更详尽的犬伤门诊服务设置和管理标准.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成都市主城区狂犬病暴露预防门诊(犬伤门诊)医务人员犬伤处置能力的现状,为规范犬伤暴露后的医学处理工作和提高犬伤处理水平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 对成都市21家犬伤门诊医务人员开展现场观察,每个犬伤门诊现场观察1周.观察的主要内容包括犬伤的诊断和处理流程、伤口清洗和消毒、疫苗和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的注射、再暴露和暴露前的免疫预防等.采用Epidata3.02软件建立数据库,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市级及以上、区级和社区级犬伤门诊医务人员在伤口冲洗和消毒、再暴露处理或描述、疫苗注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操作正确率均在80%以上;而在暴露前免疫处理或描述和对犬伤的诊断和处理流程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区级门诊医务人员在这2方面的处理能力最低(正确率分别是70.73%和58.33%).结论 成都市犬伤门诊医务人员的狂犬病处置能力需要提高,特别是社区门诊医务人员,应有针对性的开展更多的规范化犬伤处置技术培训,及时更新犬伤处理知识,促进狂犬病防治工作的完善.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成都市主城区犬伤门诊的硬件和软件建设和管理现状,为成都市犬伤门诊的服务能力建设提供基础性资料和依据.方法 采用定性访谈方法.访谈对象是成都市21个犬伤门诊的60名医务人员,访谈内容包括犬伤门诊的软硬件和管理现状.结果 成都市主城区犬伤门诊的软硬件基本满足犬伤的诊治需求,但需要进一步完善,犬伤门诊业务用房面积、分布、功能分区、配套设施不尽合理;软件方面各项管理制度不够细化和规范,人力资源的管理不够科学.结论 成都市主城区犬伤门诊软硬件和管理需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成都市犬伤门诊医务人员对狂犬病防治知识的掌握现状,为有针对性地开展规范化的犬伤处置培训工作,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及其服务水平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 对成都市21家犬伤门诊医务人员开展现场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医务人员的一般情况(年龄、性别、职称和文化程度等)和狂犬病知识掌握现状(狂犬病防治、动物致伤处理及疫苗和血清相关知识).结果 市级及以上、区级与社区级犬伤门诊在法定执业资质和犬伤培训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市级及以上门诊的犬伤处置资质和培训最差,区级门诊在犬伤培训方面做的最好(x2 =13.259,P<0.05);医生与护士在基础知识(Z=2 229.50,P<0.01)、犬伤处理(Z=2 634.00,P=0.019)和总体得分方面(Z=2 349.50,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医生的得分高于护士,而在免疫制剂知识得分方面(Z=3 206.50,P=0.7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3个级别门诊医务人员在狂犬病基础知识(Z=5.046,P=0.080)和免疫制剂知识得分方面(Z=1.738,P=0.4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犬伤处理(Z=8.876,P=0.012)和总体得分方面(Z =8.884,P=0.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区级门诊得分最高.结论 成都市区级犬伤门诊医务人员的专业素质较市级和社区级高,医生的专业素质高于护士.卫生行政部门应针对不同级别犬伤门诊和医护所承担的不同工作任务开展针对性的规范化犬伤知识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业务能力,促进狂犬病防治工作的完善.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成都市主城区犬伤门诊的设置和管理现状,为成都市犬伤门诊进一步规范化建设提供基础资料和依据。方法对成都市21个犬伤门诊的60名医务人员进行个人深入访谈调查。访谈内容包括犬伤门诊的硬件建设、配套设施、管理现状及现存问题等。结果犬伤门诊现况及问题:硬件建设方面,部分犬伤门诊业务用房面积不足和分布不合理,功能分区不全;配套设施方面,部分门诊伤口处理设施、冷链设施和抢救设施需要完善;管理情况方面,部分门诊管理制度执行不严,某些制度不够细化和完善,在犬伤的处置技术和优质服务等方面也需改进。结论犬伤门诊设置与管理需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卫生行政部门应建立和制定更详尽的犬伤门诊软硬件配置和管理标准。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三甲医院门诊患者的非技术服务满意度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提出门诊非医疗技术服务改进建议。[方法]从南京市域内三甲综合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专科医院中各选取1家医院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对象共计820人,回收有效问卷762份,有效率为92.9%。[结果]门诊患者对非技术服务各维度的满意度得分依次为:就医设施及环境>就医便捷程度>费用水平>职业道德态度;年龄、对医患关系的态度为非技术因素各维度及总体满意度的主要影响因素;诊疗时间、取药等候时间为职业道德及态度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自付费用为费用水平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户籍来源、学历水平为就医设施环境满意度影响因素;挂号方式为就医便捷程度的影响因素;户籍来源、诊疗时间、取药等候时间为非技术服务总体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结论]门诊患者对三甲医院就医设施环境满意度较高,对医务人员职业道德与态度及就诊费用满意度较低;总体来说,患者年龄越大、诊疗时间越长、取药等候时间越短对医患关系的态度越积极正面,非技术服务满意度越高。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上海市某区二级医疗机构门诊医疗服务的满意度情况,为监督管理和医疗服务的改进提供科学建议。使用自行设计的满意度测评方案,在知情同意的前提下,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门诊患者进行调查。结果2家医疗机构外来流动人口比例高,最不满意的服务项目集中在候诊时间、医疗费用的可承受性、收费的透明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就诊医院、就诊次数、患者年龄3个变量与患者对门诊服务满意度有关。健全的导医制度、良好的服务态度、清楚的服务导向标识已成为某区二级医疗机构的服务特色。但医疗机构要继续降低医疗费用,让患者明明白白消费;同时提供特色服务,应对外来人口和社会老龄化压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成都市主城区狂犬病免疫预防门诊(犬伤门诊)业务管理现状,为进一步规范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定量和定性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在成都市主城区21个犬伤门诊对负责人开展问卷调查统计得分,对医务人员进行定性访谈调查。结果定量调查市及以上、区和社区3个级别犬伤门诊的冷链管理制度(H=0.75,P>0.05)、知情同意书制度(H=1.73,P>0.05)、不良反应登记报告制度(H=3.20,P>0.05)、接种登记制度(H=4.25,P>0.05)、信息统计报告制度(H=0.00,P>0.05)、100%接种制度(H=1.47,P>0.05)和24 h应诊制度(H=3.20,P>0.05)得分均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定性调查提示基层冷链管理制度执行较差,3个社区级门诊没有执行24 h应诊制度。接种信息共享制度未完善,致不能有效处置异地接种病例。结论成都市主城区犬伤门诊的7大业务管理制度等制度需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有必要建立和加强接种信息共享制度,以达到成都市卫生局有关犬伤门诊的管理要求。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成都市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急救用物管理现状,为急救用物进一步规范化管理和狂犬病暴露者医疗处置过程中发生的突发事件提供安全保障。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定性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成都市21个狂犬病门诊急救管理现况和60名医务人员的急救物品管理认知进行调查。结果 3个级别门诊在急救设施评分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市级以上门诊急救设施配置最好,社区级门诊配置最差。急救物品管理存在的问题是:数量和种类有缺陷、物品过期和混放、标识不清、交接班记录不规范、基层门诊急救用物缺乏专人管理、使用频率低等。结论成都市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急救用物管理需要进一步规范,应针对不同级别犬伤门诊的急救管理现况和存在问题,合理配置急救物品,规范管理,提高管理质量和应急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