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9 毫秒
1.
目的探讨p14ARF、mdm2、p53蛋白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8例鼻咽癌组织和20例慢性鼻咽炎症组织中p14ARF、mdm2、p5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p14ARF、mdm2、p53蛋白在鼻咽癌组织和慢性鼻咽炎症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1.0%、41.4%、65.5%和100%、0、0,各个蛋白在两组之间表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14ARF蛋白低表达以及mdm2、p53蛋白高表达与鼻咽癌有关。  相似文献   

2.
p14ARF与p53抑癌基因对胰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Chen XL  Zhang QH  Ni QX 《中华医学杂志》2003,83(10):868-871
目的 探讨胰腺癌组织中p14^ARF、p53的表达与胰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为胰腺癌的基因干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改良法、ABC免疫组化法检测10例正常胰腺组织、42例胰腺癌组织中p14^ARF、p53蛋白的表达。结果 正常胰腺组织中p14^ARF的表达率为90%,胰腺癌组织中为35.7%;正常胰腺组织中p53的表达率为0,胰腺癌组织中为45.2%。胰腺癌组织中p14^ARF、p53的表达与胰腺癌肿块的大小、淋巴结转移率、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等相关,而与肿块的局部浸润无关。结论 抑癌基因p14^ARF、p53与胰腺癌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作为基因干预治疗胰腺癌的一个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田凯华  沈毅  罗宜人  张林 《齐鲁医学杂志》2005,20(5):389-390,393
①目的 检测p14^ARF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表达情况,并探讨其在NSCLC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②方法应用蛋白印迹方法检测了28例NSCLC组织标本p14^ARF蛋白的表达水平。③结果肺鳞癌和肺腺癌中p14^ARF蛋白阳性率分别为61.5%和80.0%,与癌旁正常组织(100%)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12.27、6.02,P〈0.05);p14^ARF表达异常与肿瘤分期、组织类型、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无显著相关性;p14^ARF蛋白Ⅰ在期病例中强阳性占阳性比例为62.5%,在Ⅲ期病例中强阳性占阳性比例为16.0%。④结论p14^ARF基因在NSCLC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特别在肿瘤早期可能起更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乳腺癌细胞中p53、C-erbB-2、p21^WAF1和CDK4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p53、C—erbB-2、p21^WAF1和CDK4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20例乳腺癌组织石腊切片上p53、C—erbB-2、p21^WAF1和CDK4的表达。结果:p53、C-erbB-2、p21^WAF1和CDK4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3.3%、63.3%、58.3%、41.6%;阳性产物主要位于细胞核中,p53、C-erbB-2的表达与肿瘤组织分级(P〈0.05)、淋巴结转移(P〈0.01)显著相关,p21^WAF1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P〈0.01)显著相关,无淋巴结转移组明显高于有淋巴结转移组;与组织分级及PR、ER表达无显著相关。CDK4阳性表达与肿瘤组织分级(P〈0.05)、淋巴结转移(P〈0.01)显著相关.与PR、ER无相关。结论:p53、C—erbB-2、p21^WAF1和CDK4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肿瘤浸润转移、指导治疗和估计预后的参考指标。特别是p53的表达水平及淋巴结转移可能是判断乳腺癌的术后生存的独立有效指标.而综合应用上述指标可能更有助于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p73、p63和p53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法测定93例NSCLCp73、p63和p53的表达并对其与年龄、性别、吸烟、病理类型、组织分化等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p53、p63和p73在正常肺组织表达阳性率分别为25%、25%和12.5%,在NSCLC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5.6%、54.8%和71%,差异有显著性(P〈0.05)。p53表达阳性率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p63表达阳性率与肺癌的组织类型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肺鳞癌组织p63随分化程度降低表达增强(P〈0.05)。结论:p53、p63和p73均参与了NSCLC的发展、浸润和转移,可作为了解NSCLC的生物学行为和判断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p53通路相关基因和EZH2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关系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53通路相关基因p53、mdm2、p63蛋白和EZH2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关系和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7例鼻咽未分化癌及12例慢性鼻咽炎中p53、mdm2、p63和EZH2蛋白的表达状况并分析其与临床参数、预后,以及相互关系。结果 p53、mdm2、p63及EZH2蛋白在鼻咽癌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1.9%,85.1%,95.7%;mdm2、EZH2与p53蛋白的表达无关,EZH2与p63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p53与p63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EZH2和p63蛋白的高表达与T分期和临床分期的升高有关(P<0.05);EZH2蛋白的高表达组的五年无疾病生存率明显低于低表达组(P<0.05)。结论在鼻咽癌中mdm2的表达可能与p53蛋白失活的关系不大,p63蛋白的过表达可能与p53蛋白的失活有关,EZH2的过表达与鼻咽癌的进展及不良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胰腺癌组织微血管密度、p14^ARF表达对胰腺癌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改良法检测10例正常胰腺组织、42例胰腺癌组织中p14^ARF蛋白的表达;以Ⅶ因子相关抗原(FVⅢ—RAg)标记血管内皮细胞,采用ABC免疫组化法检测10例正常胰腺组织、42例胰腺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结果:正常胰腺组织中p14^ARF的表达率为90%,胰腺癌组织中为35.7%(P<0.01);胰腺癌组织的平均微血管密度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胰腺癌临床Ⅲ、Ⅳ期的平均微血管密度明显高于Ⅰ、Ⅱ期(P<0.05):淋巴结有转移的胰腺癌平均测血管密度明显高于淋巴结无转移组(P<0.05);胰腺癌组织中p14^ARF蛋白阳性表达的平均微血管密度低于p14^ARF蛋白阴性表达的胰腺癌组织,差异有显著性(P<0.05),胰腺癌组织的平均微血管密度与组织学分级、癌的浸润范围及肿块大小无关(P>0.05)。结论:微血管密度、p14^ARF与胰腺癌的发生、发展存在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8.
廖海涛  刘立义 《广西医学》2002,24(6):771-773
目的:探讨P-耐药糖蛋白(P-gp)和P53、mdm2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对79例胃癌进行P-gp、P53、mdm2蛋白表达的检测。结果:P-gp、P53及mdm2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40.5%(32/79)、58.2%(46/79)、15.2%(12/79);P-gp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与胃癌的组织学类型和浸润深度无关(P>0.05);P53表达与胃癌的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mdm2与胃癌的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P-gp过表达与P53过表达呈正相关(P<0.01),与mdm2过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P-gp、P53及mdm2蛋白多并存于胃癌组织中,可为临床判断病人耐药程度、预后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鼻咽癌中细胞周期蛋白E(cyclinE)和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p27^kipl)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以抗cyclinE抗体、抗p27^kipl抗体为标记物,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Elivision法)对37例鼻咽癌、17例慢性鼻咽炎石蜡标本进行检测,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7例鼻咽癌组织中cyclinE和p27^kipl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1.4%和45.9%,17例慢性鼻咽炎中cyclinE和p27^kipl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9%和88.2%,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cyclinE阳性表达与病理分型、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颅神经侵犯无关(P〉0.05),但与3年生存率有关(P〈0.05);p27^kipl阳性表达与病理分型、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但与颅神经侵犯及3年生存率有关(P〈0.05)。cyclinE与p27^kipl二者的表达有负相关性(r=-0.509,χ2=9.745。P=0.002)。结论:cyclinE和p27^kipl表达可能是判断鼻咽癌生物学行为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p53、Ki67、EGFR、Nm23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53、Ki67、EGFR、Nm23在176例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结合其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乳腺癌组织中p53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淋巴结是否转移有显著关系(P〈0.05),且与Ki67(r=0.157,P〈0.05)呈正相关,与ER呈负相关(r=0.168,P〈0.05);Ki67表达与淋巴结是否转移及pTNM分期有显著关系(P〈O.05),与HER-2呈正相关(r=0.1756,P〈0.05);EGFR表达与淋巴结是否转移、pTNM分期有显著关系(p〈O.05),同时与ER(F一0.290,P〈0.05)、PgR(r=一0.239,P〈0.05)呈负相关;Nm23表达与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淋巴结是否转移有显著关系,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且与Ki67呈负相关关系(r一0.178,P〈0.05)。结论p53、Ki67、EGFR、Nm23的检测对乳腺癌的治疗及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邓学田  齐文秀  锅红芬 《疑难病杂志》2014,(6):622-624,F0003
目的分析p14(ARF)、mdm2、p53基因异常表达与胃癌相关性以及联合评定价值。方法基于S-P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18例正常胃黏膜组织(健康对照组)、24例胃黏膜增生组织(增生组)、50例胃黏膜癌变组织(癌变组)标本中p14(ARF)、mdm2、p53基因异常表达与胃癌相关性以及联合评定价值。方法基于S-P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18例正常胃黏膜组织(健康对照组)、24例胃黏膜增生组织(增生组)、50例胃黏膜癌变组织(癌变组)标本中p14(ARF)、mdm2、p53基因表达水平,分析其与胃癌的相关性及用于诊断胃癌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结果癌变组、增生组、健康对照组p14(ARF)(88.0%、75.0%、22.2%)、mdm2(88.0%、70.8%、27.8%)、p53表达(48.0%、41.7%、11.1%)阳性率均呈下降趋势(P均<0.05);三者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p14(ARF)、mdm2、p53基因表达水平,分析其与胃癌的相关性及用于诊断胃癌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结果癌变组、增生组、健康对照组p14(ARF)(88.0%、75.0%、22.2%)、mdm2(88.0%、70.8%、27.8%)、p53表达(48.0%、41.7%、11.1%)阳性率均呈下降趋势(P均<0.05);三者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p14(ARF)、mdm2、p53联合用于胃癌诊断的准确度为93.4%,敏感度为96.0%,特异度为95.2%,均显著高于三者单独诊断的性能。结论 p14(ARF)、mdm2、p53联合用于胃癌诊断的准确度为93.4%,敏感度为96.0%,特异度为95.2%,均显著高于三者单独诊断的性能。结论 p14(ARF)、mdm2、p53基因异常表达与胃癌发病和病情发展密切关联,联合检测三者的表达水平对胃癌的诊断及病情评定具较高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mdm2和p53基因表达与大肠癌发生及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对经病理证实的43例大肠癌和13例正常对照组结肠标本分别进行mdm2、p53基因蛋白检测,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大肠癌的发生与mdm2高表达、p53低表达有关,mdm2与大肠癌局部发展、浸润、转移有明显相关性,p53起负调控作用。结论mdm2、p53基因异常表达与大肠癌的发生、淋巴转移有明显相关性。mdm2、p53联合检测对评估大肠癌预后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p53、p27及mdm2在胃肠道间质瘤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p53、p27和mdm2蛋白在胃肠道间质瘤(GIST)中的表达及其与GIST生物学行为的关系,为预测该肿瘤的侵袭潜能提供理论依据和可能的预测指标.方法 收集68例手术切除的GIST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组织中p53、p27和mdm2蛋白的表达,并结合病理形态学及生物学行为评价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68例GIST中p53、p27和mdm2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54.41%和27.94%.p53阳性表达率在极低度侵袭危险性(VLB)、低度侵袭危险性(LR)和高度侵袭危险性(HR)组三组间,细胞核分裂数≤10/50 HPF和10/50 HPF两组间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肿瘤直径≤5 cm和5cm两组间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p27阳性表达率在VLR、LR和HR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肿瘤直径≤5 cm和5 cm两组间差别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mdm2阳性表达率在细胞核分裂数≤10/50HPF和10/50HPF两组间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53、p27和mdm2蛋白表达与GIST的发生、发展有关,检测p53、p27及mdm2表达可以作为GIST生物学行为评价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4.
p14ARF、p53抑癌基因与胰腺癌发生、发展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抑癌基因p14ARF、p53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和胰腺癌细胞株PC-3转染p14ARF基因前后的生长状况,探讨它们对胰腺癌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0例正常胰腺组织、42例胰腺癌组织中p14ARF蛋白、p53蛋白的表达.将外源性p14ARFcDNA重组质粒pCI-neo-p14ARF和空载体质粒pCI-neo分别转染入胰腺癌PC-3细胞中,观察转染后胰腺癌PC-3细胞株的生长状况.结果:正常胰腺组织中p14ARF的表达率为90%,胰腺癌组织中为35.7%;正常胰腺组织中p53的表达率为0,胰腺癌组织中为45.2%.胰腺癌PC-3细胞的p14ARF基因呈缺失变异.外源性野生型p14ARF基因和空载体质粒pCI-neo成功转染入PC-3细胞,转染p14ARF基因的胰腺癌细胞株第1天生长抑制率为22%,第5天为26%.结论:抑癌基因p14ARF蛋白在胰腺癌中低表达,突变型p53蛋白在胰腺癌中呈高表达;转染p14ARF基因的胰腺癌细胞株生长受到抑制;抑癌基因p14ARF、p53对胰腺癌的发生、发展可能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p14ARF和mtp53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5例正常肺组织、18例癌旁组织和98例NSCLC组织标本中p14ARF和mtp53的表达。结果(1)在正常肺组织、癌旁组织和NSCLC中p14ARF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3.3%、83.3%、55.1%,mt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7%、44.4%、79.6%;p14ARF蛋白和mtp53蛋白在NSCLC中的表达与正常肺组织和癌旁组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p14ARF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无脉管浸润无关(P>0.05),而与病理分化程度有关(P<0.01);mtp53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分期、病理分化程度(P<0.01)及有无脉管浸润(P<0.05)有关,而与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2)在NSCLC中,pl4ARF与mtp53蛋白共表达为36.7%,一致性为38.8%,二者表达呈负相关(r=-0.3553,P<0.001)。结论p14ARF表达下调及mtp53表达上调在NSCLC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联合检测p14ARF和mtp53有助于判断NSCLC的分级和转移情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p14ARFF和p16INF4a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7例PTC、21例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PTMC)和40例甲状腺腺瘤中p14ARF和p16INK4a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p14ARF和p16INK4a蛋白在PTC组的表达阳性率显著低于腺瘤组及PTM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1和<0.05).p16INK4a慨蛋白在PTMC组的阳性率明显低于腺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C组中,p14ARF蛋白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成负相关;p16INK4a蛋白表达与肿瘤复发成负相关,与临床分期成正相关.结论 p14ARF和p16INK4a可能参与了PTC的发生和发展,可作为临床判定其生物学行为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 P53、P63和 P73在鼻咽癌患者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在我院确诊的鼻咽癌患者89例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鼻咽黏膜慢性炎症患者50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组织中 P53、P63和 P73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不同临床病例特征的意义。结果:观察组 P53、P63和 P73阳性率为67.4%(60/89)、87.6%(78/89)以及53.0%(48/89),均高于对照组的28.0%(14/50)、36.0%(18/50)、20.0%(10/5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年龄中 p53、p63和 p73表达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具有颈淋巴转移的鼻咽癌患者中 p53、p63表达阳性率更高、在 TNM 分期为Ⅲ~Ⅳ期的鼻咽癌患者中 p63、p73表达阳性率更高以及病理类型为非角化癌鼻咽癌患者中 p63表达阳性率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咽癌患者组织中 P53、P63和 P73基因高表达,并且对临床分期、淋巴转移以及病理分型有显著的相关性。通过对 P53、P63和 P73在两种基因的监测,对鼻咽癌临床治疗和预后都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Bx)是否通过p14ARF途径影响肝癌细胞生长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HBx及p14ARF单转染及共转染含野生型p53但不表达p14ARF脚的肝癌细胞株HepG2.实验分为pcDNA3、pcDNA3HBx、pcDNA3p14ARF、pcDNA3HBx+pcDNA3p14ARF4组.通过流式细胞仪比较各转染组HepG2细胞凋亡、细胞周期的变化情况.用含p53结合位点p21WAF1胴启动子荧光素酶活性检测和Western blotting观察各转染组细胞p14ARF、MDM2、p53、p21WAF1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HBx及p14ARF脚单转染及共转染含野生型p53但无p14\ARF表达的HepG2细胞,单转染HBx及p14ARF组其细胞凋亡率(14.11%、13.72%)、G0/G1期阻滞细胞数(63.62%、61.75%)、p21WAF1启动子荧光素酶活性(1.25±0.05、1.09±o.06)及p53、p21 WAF1蛋白的表达较对照组(10.66%、57.42%、0.77±0.03)明显升高,而共转染组与单转染p14ARF组相比其p14ARF蛋白表达及上述各项指标(18.61%、66.74%、3.53±0.43)又进一步升高.结论 HBx通过依赖及非依赖p14ARF途径诱导p53表达从而导致激活p21WAF1,进而引起细胞周期G0/G1期的阻滞及细胞凋亡的增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检测CDKN2A/p14ARF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并分析CDKN2A/p14ARF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在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与甲状腺乳头状癌之间表达的差异.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甲状腺乳头状癌和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中CDKN2A/p14ARF蛋白的表达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DKN2A/p14ARF 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87.8%(36/41),其中阳性程度在(++)以上者20例,占48.8%(20/41).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阳性率为75%(15/20),甲状腺乳头状癌和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CDKN2A/p14ARF蛋白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KN2A/p14ARF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表达率极高,是甲状腺乳头状癌病理诊断中非常有价值的辅助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