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观察小鼠单次灌服罂粟壳水煎液、盐酸吗啡片及皮下注射盐酸吗啡注射液,对小鼠痛阈的影响。方法:采用热板法测定小鼠的痛阈。结果:小鼠单次灌胃罂粟壳水煎液、盐酸吗啡片及皮下注射盐酸吗啡注射液30、60、90m in后小鼠的痛阈均显著提高(P<0.05),3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罂粟壳水煎液可以提高小鼠对高温的痛阈值,与盐酸吗啡片组、盐酸吗啡注射液组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
白术不同炮制品对小鼠小肠运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印  窦永起 《国医论坛》2005,20(5):13-14
目的:观察白术不同炮制品对小鼠小肠推进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小鼠随机分成4组,分别用混有炭末的生白术、炒白术、焦白术水煎剂及生理盐水灌胃,以给药30min后炭末在小鼠小肠内的推进率为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生白术组的炭末推进率增加最为明显,而炒白术组、焦白术组与对照组间未见显著差异。结论:生白术水煎剂有更明显的促进动物小肠运动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健胃胶囊治疗消化不良的作用机制.方法:观察健胃胶囊对正常小鼠胃排空、小肠推进活动以及吗啡所致胃排空抑制、小肠推进活动抑制的影响.结果:健胃胶囊能降低胃内甲基橙残留率,提高小肠炭末推进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健胃胶囊组小鼠注射盐酸吗啡后的甲基橙残留率低于模型组,小肠炭末推进率高于模型组(与模型组比较,P<0.05).结论:健胃胶囊有较明显促进胃肠动力的作用,且存在剂量依从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别考察枳壳水煎液和新橙皮苷、柚皮苷单体单独及配伍给药对正常小鼠小肠推进作用的影响,以找寻枳壳的药效物质基础。方法采用炭末推进法,分别计算给药组和对照组对正常小鼠小肠的炭末推进百分率。结果枳壳水煎液低、中、高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促进作用有随着剂量的加大而增强的趋势;柚皮苷、新橙皮苷单独给药各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新橙皮苷、柚皮苷配伍给药各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枳壳水煎液对正常小鼠小肠推进有明显促进作用,其所含主要黄酮苷新橙皮苷、柚皮苷单独给药对正常小鼠小肠推进无明显促进作用,两者配伍给药对正常小鼠小肠推进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证明柚皮苷和新橙皮苷是枳壳的药效物质。  相似文献   

5.
健胃胶囊胃肠动力学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健胃胶囊治疗消化不良的作用机制。方法:观察健胃胶囊对正常小鼠胃排空、小肠推进活动以及吗啡所致胃排空抑制、小肠推进活动抑制的影响。结果:健胃胶囊能降低胃内甲基橙残留率.提高小肠炭末推进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健胃胶囊组小鼠注射盐酸吗啡后的甲基橙残留率低于模型组,小肠炭末推进率高于模型组(与模型组比较,P<0.05)。结论:健胃胶囊有较明显促进胃肠动力的作用,且存在剂量依从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肠舒安复方制剂治疗结肠炎的药效学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热板法镇痛实验,观察肠舒安对热板致痛小鼠的镇痛作用;采用醋酸扭体法镇痛实验,观察肠舒安对醋酸致痛小鼠的镇痛作用;采用给药小鼠于药后40min再灌胃墨汁,测量小肠总长度及幽门至墨汁前沿长度,计算墨汁推进率的方法,观察肠舒安对正常小鼠小肠运动功能的影响;采用给药小鼠皮下注射新斯的明,30min后再灌胃墨汁,测量小肠总长度及幽门至墨汁前沿长度,计算墨汁推进率的方法,观察肠舒安对新斯的明负荷小鼠小肠运动功能的影响。结果:47.6g药材/Kg肠舒安对热板致痛小鼠有镇痛作用,与空白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醋酸致痛小鼠有镇痛作用,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正常小鼠小肠运动功能有推进作用,与空白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新斯的明负荷小鼠小肠运动功能有推进作用,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肠舒安有抗结肠炎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胃炎饮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炎饮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药效学机理。方法48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胃炎饮高剂量组、胃炎饮低剂量组、吗丁啉组四组,采用甲基橙溶液灌胃法观察胃炎饮对小鼠胃排空的影响;采用炭末液灌胃法观察胃炎饮对小鼠小肠推进的影响;采用醋酸致痛法观察胃炎饮对小鼠腹痛的影响。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各治疗组甲基橙残留率明显下降(P〈0.01),小肠推进率明显提高(P〈0.05或P〈0.01);小鼠扭体次数明显降低(P〈0.05或P〈0.01);胃炎饮高剂量组小肠推进率高于吗叮啉组(P〈0.05),扭体次数少于吗丁啉组(P〈0.05)。结论胃炎饮具有显著的促进胃排空、提高肠蠕动、抑制腹痛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柴胡、黄芩及其不同剂量比例(2∶1,1∶2,1∶1)配伍对正常及不同模型小鼠小肠推进功能的影响.方法:灌胃不同的药物后用吗啡、阿托品、新斯的明造模型,炭末法试验测量其推进长度,并计算百分率.结果:柴胡对正常小鼠、吗啡模型组及阿托品组小鼠的小肠推进功能均有促进作用,对新斯的明引起的小肠促进呈抑制作用;黄芩仅对正常及吗啡模型组小鼠有作用.结论:柴胡、黄芩配伍对不同状态小肠的推进功能有一定双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复方五指柑胶囊(WZGC)的主要药效.方法采用扭体法、热板法、二甲苯致耳廓肿胀及腹腔注射醋酸方法分别观察WZGC的镇痛及抗炎作用;采用离体回肠观察对兔肠平滑肌的影响.运用炭末法观察对小肠蠕动的影响,采用大黄致泻法观察止泻的作用.结果 WZGC能明显降低腹腔液的吸光度、减轻耳廓肿胀,减少扭体次数及显著提高热致痛时小鼠的痛阈值.明显抑制乙酰胆碱引起的回肠平滑肌收缩,缩短炭末在小肠的推进距离,减少大黄致小鼠腹泻时的排便次数及延长排便时间.结论 WZGC对痉挛状态的肠管平滑肌具有解痉作用,并减缓肠蠕动功能,且表现出明显的镇痛、抗炎消肿、止泻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健胃清肠合剂对小鼠肠管运动及胃黏膜的影响.方法:采用炭末推进法观察健胃清肠合剂对小鼠肠管运动的作用;以该合剂高、中、低剂量组灌胃给药,分别观察小鼠排便状况及胃黏膜组织学变化;采用急性毒性实验观察小鼠半数致死量.结果:健胃清肠合剂各组均有增强小鼠肠蠕动作用,与甘露醇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观察...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增食灵口服液对幼龄鼠胃排空、血浆胃动素(MOT)、小肠推进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吗丁啉组及增食灵口服液大、中、小剂量组。分别用0.9%NaCl溶液及各组药物灌胃7d后,采用酚红法测定胃排空率,同时测定血浆MOT水平及小肠碳末推进率。结果增食灵口服液大、中剂量组的胃排空均显著快于正常对照组(P〈0.05);除吗丁啉组和增食灵口服液小剂量组外,其余各用药组的血浆MOT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增食灵口服液各组碳末推进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增食灵口服液能显著促进胃排空,提高血浆MOT,促进小肠推进,且与剂量大小相关。  相似文献   

12.
七味白术散对菌群失调腹泻小鼠肠绒毛和隐窝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明超微七味白术散对抗生素菌群失调腹泻小鼠小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超微七味白术散治疗腹泻的机制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采用灌胃头孢拉啶和硫酸庆大霉素混合抗生素进行造模,然后分别灌胃七味白术散的传统汤药全量和超微汤药1/2剂量进行治疗,正常组和模型组分别灌胃等量的无菌水。结果 1/2剂量超微汤药治疗组显著增加肠绒毛高度和降低隐窝深度。结论 1/2剂量超微七味白术散对恢复菌群失调腹泻小鼠的肠黏膜的结构具有较好的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连翘对顺铂所致小鼠小肠推进作用的影响以及量效关系的实验考察,验证其止吐功效。方法:采用炭末推进法对比各给药组间小鼠的小肠推进率。结果:3种剂量的连翘均有抑制小肠推进作用,抑制强度大小为连翘中剂量组〉连翘高剂量组〉连翘低剂量组〉盐酸昂丹斯琼组。结论:各给药组小肠推进率均受到抑制,以中剂量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4.
保胎灵片结合西医治疗早期先兆流产8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彩云  闫秋燕 《河北中医》2011,33(6):909-910
目的 观察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采用保胎灵片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早期先兆流产80例随机2组.对照组40例予维生素E胶丸100 mg,每日1次口服;注射用绒促性素根据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及孕周酌情增减剂量,隔日1次肌肉注射;黄体酮注射液20 mg,隔日1次与注射用绒促性素交替肌肉注射.治疗组40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振脾汤对溃疡性结肠炎( UC)模型大鼠灌胃。方法将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振脾汤组及柳氮磺吡啶片组,每组12只,采用三硝基苯磺酸( TNBS)/乙醇方法建立UC模型。造模成功2周后,振脾汤组予振脾汤灌胃,柳氮磺胺吡啶片组予柳氮磺吡啶片溶液灌胃,正常组及模型组均予等容积的蒸馏水灌胃。连续灌胃2周后。观察各组大鼠的一般状态、结肠黏膜的大体形态学及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给药前模型组大鼠体质量、结肠黏膜大体形态学损伤评分及结肠黏膜组织病理学损伤评分与正常组同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1周后,振脾汤组及柳氮磺胺吡啶片组大鼠体质量、结肠黏膜大体形态学损伤评分及结肠黏膜组织病理学损伤评分与模型组同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2周后,振脾汤组及柳氮磺胺吡啶片组大鼠体质量、结肠黏膜大体形态学损伤评分及结肠黏膜组织病理学损伤评分与模型组同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振脾汤可以明显改善UC模型大鼠一般情况,增加体质量,改善微循环,抑制炎症反应,修复溃疡,更适用于UC的维持治疗。  相似文献   

16.
《山东中医杂志》2017,(3):234-236
目的 :观察小半夏汤对正常小鼠和化疗模型小鼠胃残留率和小肠推进率的影响,从胃肠动力角度初步探讨小半夏汤防治化疗性恶心呕吐的机制。方法:小半夏汤给正常小鼠连续灌胃给药7 d后,灌胃营养性半固体糊,测定胃残留率和小肠推进率;小半夏汤连续给小鼠灌胃7 d,从灌胃第4天起腹腔注射顺铂2 mg/kg,连续注射4 d,灌胃营养性半固体糊,测定胃残留率和小肠推进率。结果:小半夏汤对正常小鼠胃残留率和小肠推进率均无明显影响(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顺铂模型小鼠胃残留率显著升高(P0.01),小肠推进率显著加快(P0.001);小半夏汤高剂量可使模型动物胃残留率显著降低(P0.01),小半夏汤中、低剂量有使胃残留率降低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小半夏汤低、中剂量可显著抑制模型动物小肠推进亢进(分别P0.001、P0.05),而大剂量只有抑制趋势(P0.05)。结论 :小半夏汤对正常生理状态小鼠的胃排空和小肠推进无明显影响;对顺铂所致的胃排空延缓和小肠推进亢进具有显著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芦荟粉、火麻仁油及其配伍对便秘小鼠胃肠动力和水液代谢的影响。方法:将160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果导片组、芦荟粉组(0.15 g/kg)、火麻仁油组(0.33 g/kg)、配伍低剂量组(芦荟粉0.075 g/kg+火麻仁油0.165 g/kg)、配伍中剂量组(芦荟粉0.15 g/kg+火麻仁油0.33 g/kg)、配伍高剂量组(芦荟粉0.3 g/kg+火麻仁油0.66 g/kg)。给药14 d,灌胃复方地芬诺酯5 mg/kg体质量制备小鼠肠蠕动抑制模型。计算各组小鼠小肠墨汁推进率,检测血清5-羟色胺(5-HT)、P物质及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变化,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的小肠墨汁推进率显著降低,血清5-HT、P物质水平显著降低,血清VIP水平显著升高,结肠黏膜层上皮细胞和杯状细胞萎缩,黏膜层厚度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小鼠的小肠推进率显著升高(P<0.05),果导片组、芦荟粉组、配伍低剂量组、配伍中剂量组、配伍高剂量组小鼠血清5-HT水平显著升高(P<0.05),果导片组、芦荟粉组、火麻仁油组、配伍中剂量组、配伍高剂量组小鼠血清P物质水平显著升高(P<0.05),果导片组、芦荟粉组、配伍低剂量组、配伍中剂量组、配伍高剂量组小鼠血清VIP水平显著降低(P<0.05),各给药小鼠结肠黏膜层上皮细胞、杯状细胞增加,果导片组、配伍中剂量组、配伍高剂量组小鼠结肠黏膜层厚度显著增加(P<0.05)。结论:芦荟粉、火麻仁油及二者配伍能改善小鼠便秘症状,可通过调节血清5-HT、P物质、VIP等神经递质的分泌,增加肠道动力和调节水液代谢而发挥通便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1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以复方丹参注射液和透明质酸钠注射治疗,观察各组治疗前后骨关节炎严重性和活动性指数及生存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Lequesne骨关节炎严重性和活动性指数两组间对比,R1=0.49,R2=0.51,u=-0.27,P=0.79〉0.05,差别无统计学意义;透明质酸钠注射液和复方丹参注射液组治疗前后,两组在生理功能、社会功能、躯体疼痛、活力4个方面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而精神健康、情感角色、生理职能、总体健康在治疗前后没有显著性差异(P〉0.005);两组各个维度之间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不但可以取得和透明质酸钠类似的疗效,而且还可以大幅度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熊焰  刘鹏  王雅  张涛 《新中医》2014,46(2):73-76
目的:观察超微脂康饮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NAFLD患者随机分为胶囊组、汤剂组和超微组,治疗3月后,观察各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生化指标、肝/脾CT比值等变化。结果:胶囊组30例,临床痊愈5例,显效11例,有效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3.3%;汤剂组28例,临床痊愈4例,显效10例,有效7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75.0%;超微组30例,临床痊愈6例,显效14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各组总有效率近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各组中医证候积分总积分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各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各组主要证候积分组内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超微组形体肥胖、食少纳呆证候积分要低于胶囊组、汤剂组(P0.05)。各组生化指标、肝/脾CT比值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超微组在改善肝/脾CT比值方面要优于胶囊组、汤剂组;超微组改善谷丙转氨酶(ALT)、谷酰氨转肽酶(GGT)指标要优于胶囊组(P0.05)。结论:超微脂康饮与壳脂胶囊、脂康饮汤剂疗效相当,而且具有用药剂量小,便于携带、服用简单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