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40例妊娠合并心衰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妊娠合并心衰对母儿的危险性。 方法收集 1993年 1月~ 2 0 0 1年 3月就诊的 40例妊娠心衰病例 ,回顾性分析发生心衰的病因、发生时间及对母儿的影响和妊娠结局。 结果妊娠心衰病例中风心、先心和妊高征性心脏病分别占 2 5 % ;平均心衰发生时间是 2 8 70± 7 43周 ;平均终止孕周为 35 6 4± 2 2 7周 ,早产发生率为 6 2 5 0 % ,平均新生儿体重 2 34 5 g ,其中 14例体重 <2 0 0 0g(1130 ~ 1990 g) ;围产期孕产妇死亡 2例 (5 % ) ,围产儿死亡 7例 (17 5 % )。 结论妊娠心衰的主要病因为先心、风心和严重妊高征 ;妊娠心脏病者在妊娠各期应反复进行心功能评估 ;<30周发生心衰者应及时终止妊娠 ,而≥ 30周可积极治疗 ,适时终止妊娠 ;围剖腹产期的正确处理可降低母婴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妊娠合并心衰对母儿的危险性.方法收集1993年1月~2001年3月就诊的40例妊娠心衰病例,回顾性分析发生心衰的病因、发生时间及对母儿的影响和妊娠结局.结果妊娠心衰病例中风心、先心和妊高征性心脏病分别占25%;平均心衰发生时间是28.70±7.43周;平均终止孕周为35.64±2.27周,早产发生率为62.50%,平均新生儿体重2 345g,其中14例体重<2 000g(1 130~1 990g);围产期孕产妇死亡2例(5%),围产儿死亡7例(17.5%).结论妊娠心衰的主要病因为先心、风心和严重妊高征;妊娠心脏病者在妊娠各期应反复进行心功能评估;<30周发生心衰者应及时终止妊娠,而≥30周可积极治疗,适时终止妊娠;围剖腹产期的正确处理可降低母婴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认识妊娠合并心衰的母婴危险,探讨妊娠合并各种心衰不同的处理原则.方法 收集1993年3月~ 2006年1月87例妊娠合并心衰患者的病史资料.回顾性分析心衰发生的原因、发生的孕周、不同病因所致心衰的处理重点及相应的妊娠结局.结果 ①87例妊娠合并心衰的病因中合并风心31例(占35.6%),妊高征心衰26例(占29.9%),合并先心16例(占18.4%),围产期心肌病心衰14例(占16.1%). ②发生心衰的平均孕周是(32.69±5.57)周. ③终止妊娠的平均孕周是(34.66±4.52)周.④新生儿79例(双胎6例),围产儿死亡8例(8.6%),孕中期剖宫取胎6例;平均新生儿体质量 (2419.56±786.08) g.⑤围产期孕产妇死亡6例(6.9%).结论 妊娠合并心衰的主要原因依次是妊娠合并风心、妊高征和先心.妊娠合并充血性心衰的治疗原则是强心、利尿、扩血管,但是必须根据不同病因作特殊处理,治疗有侧重,同时还要考虑胎儿的问题.明确妊娠合并心衰的原因,及时正确处理妊娠合并心衰,有利于降低围产期孕产妇和围产儿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87例妊娠合并心衰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认识妊娠合并心衰的母婴危险,探讨妊娠合并各种心衰不同的处理原则。方法收集1993年3月~2006年1月87例妊娠合并心衰患者的病史资料。回顾性分析心衰发生的原因、发生的孕周、不同病因所致心衰的处理重点及相应的妊娠结局。结果①87例妊娠合并心衰的病因中合并风心31例(占35.6%),妊高征心衰26例(占29.9%),合并先心16例(占18.4%),围产期心肌病心衰14例(占16.1%)。②发生心衰的平均孕周是(32.69±5.57)周。③终止妊娠的平均孕周是(34.66±4.52)周。④新生儿79例(双胎6例),围产儿死亡8例(8.6%),孕中期剖宫取胎6例;平均新生儿体质量(2419.56±786.08)g。⑤围产期孕产妇死亡6例(6.9%)。结论妊娠合并心衰的主要原因依次是妊娠合并风心、妊高征和先心。妊娠合并充血性心衰的治疗原则是强心、利尿、扩血管,但是必须根据不同病因作特殊处理,治疗有侧重,同时还要考虑胎儿的问题。明确妊娠合并心衰的原因,及时正确处理妊娠合并心衰,有利于降低围产期孕产妇和围产儿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心力衰竭是妊娠合并心脏病时威胁母婴生命最重要的并发症,在妊娠前后合理预防及处理心力衰竭,是降低妊娠合并心脏病病死率的关键。我院1994年以来共收治妊娠期心力衰竭患者32例,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 初产妇29例,经产妇3例。年龄20~25岁15例,26~34岁17例。发生心衰时间:孕28~34周16例,35~38周12例,39~41周4例。妊娠合并心脏病类型为风湿性心瓣膜病11例,先天性心脏病8例,妊高征心脏病4例,贫血性、肺源性心脏病及围生期心肌病和病毒性心肌炎各2例,甲亢性心脏病1例。入院时心功能分级,级14例,级10例,级8例。1.2 药物…  相似文献   

6.
作者对妊娠合并心脏病96例心功能状况差异采用不同的分娩方式。经阴道分娩心功能Ⅰ~Ⅱ级48例,在产程中仅发生1例心衰占2.08%,心功能Ⅲ~Ⅳ级16例,产程中发生心衰13例占81.25%,两者相比经X~2检验P<0.05。经剖宫产方式心功能Ⅰ~Ⅱ级8例,未发生心衰。心功能Ⅲ~Ⅳ级24例中4例术前发生心衰,经心衰控制后择机行剖宫产,24例行剖宫产者术中、术后均未发生心衰,与经阴道分娩式心功能Ⅲ~Ⅳ级相比,X~2检验,P<0.005。本组18例于产前、产后发生心衰均为二尖瓣狭窄者。提示应提高对妊娠合并心脏病者尤其合并二尖瓣狭窄的警觉性,加强围产期预防心衰的发生。对无产科合并症心功能Ⅰ~Ⅱ级者可选择阴道分娩式。心功能Ⅲ~Ⅳ级或合并二尖瓣狭窄应在孕37周后择机行剖宫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心衰的护理措施。方法:对8例妊娠合并心脏病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心力衰竭发生于29~35^+孕周者,占本组资料的50%,发生于第1产程及产后4~39小时者,各占25%。结论:妊娠合并心脏病是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心力衰竭则是导致母儿死亡的直接原因。定期产前检查、加强孕产期监测、适当护理可预防心衰,改善母儿预后。  相似文献   

8.
探讨妊娠合并心力衰竭(妊娠合并心衰)的临床特点及干预措施。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10年12月本院就诊的67例妊娠合并心衰的病例资料。妊娠合并心衰占妊娠合并心脏病的31%(67/216),病因以围生期心肌病(33例,49%)和妊娠高血压疾病性心脏病(28例,42%)为主。平均心衰发生时间为孕(36.0±2.7)周,平均终止妊娠的孕周为(36.5±2.1)周。妊娠合并心衰以剖宫产(75%,49/65,2例产前死亡)为主要终止妊娠方式,新生儿平均体重为(2517±541)g,新生儿窒息率22%(11/50)。应孕期加强产前检查,积极处理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避免妊娠合并心衰发生。  相似文献   

9.
妊娠合并心脏病仍是当前威胁孕产妇及四。产儿生命严重的产科问题,防治心脏病孕产妇心力衰竭是降低其死亡率的关键。本文分析了我院产科19SS—1993年6年间41例妊娠合并心脏病的孕产妇处理,强调加强产前保健、选择恰当的分娩方式及产时产后监护与防治心衰的重要性。1临床资料1.1发生率。1088~1993年,我院共收治孕产妇8210入,共中妊娠合并心脏病41人,占产妇总数0.425%,发生心衰者22人,占妊娠期心脏病53.65%,经治疗无一人死亡。1.2年龄、胎次与日产儿消况:年龄20~25岁10人,26~30岁20人,31~34岁6人,35岁以上5人。第1胎21…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妊娠舍并心脏病的临床治疗。方法:本文对我院49例妊娠合并心脏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9例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阴道分娩14例,占28.57%,剖宫产35例,占71.43%。其中心功能Ⅲ-Ⅳ级者18例,行剖宫产16例.剖宫产率高迭88.89%,明显高于心功能Ⅰ~Ⅱ级者(P〈O.01)。孕产妇死亡1例,死亡率2.04%,围产儿死亡5例,死亡率10.20%。结论:妊娠合并心脏病孕妇分娩方式主要取决于心功能等级及产科情况。早期预防,及时诊断,正确治疗,适时行剖宫产可以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心力衰竭(心衰)的治疗方法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在我院抢救的40例妊娠合并心衰的临床资料。结果 40例妊娠合并心衰病例中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性心衰34例(85%),先天性心脏病3例(7.5%),肺动脉瓣狭窄1例(2.5%),风湿性心脏病1例(2.5%),心肌炎后遗症1例(2.5%)。平均心衰发生时间是平均孕周(34.5±2.5)周,平均终止孕周时间为(34.8±2.2)周;早产发生率为35%,平均新生儿体重(2367±556)g,其中5例体重〈2000 g。围生期孕产妇死亡1例(2.5%),围生儿死亡3例(7.69%)。结论 妊娠合并心衰的主要病因为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先天性心脏病;综合治疗可降低母婴病死率;对于〈30周发生心衰者应首选终止妊娠,而≥30周者积极治疗,改善心功能,促进胎儿发育,适时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12.
自1987年1月至1991年12月,5年间我院共收治115例妊娠合并心脏病,其发生率0.47%,病死率0.87%,围生儿死亡率17.24‰。发病以先天性心脏病为第一位(34.78%),凤心病为第二位(23.48%);心衰发生以风湿性心脏病为首位。本组病人中心衰病人均有明显诱因,包括肾功能损害、贫血、肺部感染、高血压、房颤、肺动脉高压等。妊娠合并心脏病心衰多发生在孕晚期,其中心功能Ⅲ~Ⅳ级尤应重视。因此妊娠合并心脏病的患者要控制心衰诱发因素,诊断早期心衰,积极使用抗生素预防和治疗感染,对减少孕产妇死亡、改善母婴预后至关重要。妊娠合并心脏病心功能Ⅲ~Ⅳ级的患者宜在有内科监护和抢救的条件下剖宫产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心脏病疾病与妊娠双方面的相互作用以及有效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处理方法,有效降低孕产妇和围生儿病死率。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对52例妊娠合并心脏病孕产妇进行分析。结果妊娠合并心脏病发生率2.3%,围产儿病死率15.38%,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发生心衰14例次,占妊娠合并心脏病数26.92%。结论加强妊娠合并心脏病孕产妇管理,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加强产程监护,选择适当的分娩方式,适时终止妊娠,防止心衰的发生是积极防治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母婴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孕产妇及围产儿存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妊娠合并心脏病是孕产妇非产科死亡的主要原因,在孕产妇死亡中占第2位[1],在非直接产科死因中占第1位[2]。作者回顾性分析了本院199001~199812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56例,着重讨论妊娠合并器质性心脏病对母儿预后的影响。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院199001~199812共分娩13332人次,妊娠合并器质性心脏病患者56例,发生率0-42%。年龄22~35岁,平均25-7岁。初产妇49例,占87-50%;经产妇7例,占12-50%;孕32~44周。根据病史、心脏检查、超声心…  相似文献   

15.
妊娠合并心脏病是产科的主要合并症,是妊娠期及产褥期威胁母婴安全的重要原因之一[1],是除产后出血外,造成孕产妇死亡的第二大原因[2]。本文就我院5年来收治的64例妊娠合并心脏病的临床资料总结如下,旨在探讨如何提高此类情况下母婴安全程度及避免其并发症。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991年7月至1996年6月,我院收住院孕产妇8730人,其中合并心脏病64例,占0.73%。年龄为18~35岁,平均26.5岁。其中初产妇53人、经产妇11人。1.2疾病分类及心功能情况见表1。1.3。u衰情况本组中有7例发生不同程度心衰,其中1例发生在16~24周,2例发生…  相似文献   

16.
妊娠合并心衰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 ,常危及母婴生命安全 ,控制心衰 ,适时终止妊娠是抢救母婴安全的关键。现将我院收治的 32例妊娠合并心衰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 资料与方法我院自 1986~ 1999年共收治妊娠合并心衰 32例 ,年龄 2 2~ 2 7岁。初产妇 2 9例 ,经产妇 3例。孕周 34 + 1~40 + 2 周。妊娠合并风湿性心脏病 11例 (初产妇 9例 ,经产妇 2例 )。妊高征心脏病 18例 (初产妇 17例 ,经产妇 1例 )。先天性心脏病 1例。心肌炎伴心律失常 2例。产前发生心衰 30例 ,产时 2例 ,产后心衰复发 2例。表现急性左心衰 19例 ,右心衰 2例 ,全…  相似文献   

17.
分析1988~1998年妊娠合并心脏病118例临床资料,结果显示患病率1.01%,孕产妇死亡率25‰,围产儿死亡率60.3%,两者死亡率明显高于同期非心脏病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率。因此必须加强心脏病孕产妇的产前监护,正确判断心功能情况,预防心衰发生,适时终止妊娠,可以获得良好结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心脏病的发病情况和处理要点。方法 :对住院分娩合并心脏病 4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妊娠合并心脏病 49 6988例 ( 0 .70 % ) ,病死率 2 .0 4% ( 1 49) ,围生儿死亡率 2 .0 4% ( 1 49)。发病以先天性心脏病为第一位 ( 44 .90 % ) ;病毒性心肌炎后遗症为第二位 ( 32 .65 % ) ;风湿性心脏病为第三位 ( 18.37% )。心衰多发生在孕晚期 ,尤多见心功能Ⅲ~Ⅳ级。分娩方式常采用剖宫产。结论 :妊娠合并心脏病至今仍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控制心衰诱因 ,早期诊断心衰 ,积极使用抗生素预防和治疗感染 ,对减少孕产妇死亡、改善母婴预后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妊娠合并心脏病9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由于加强了围产期保健 ,孕产妇死亡率已经明显下降 ,但是妊娠合并心脏病仍是孕产妇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有文献报道 ,其在孕产妇死亡中占第二位或第三位。因此 ,对该病的研究一直是产科工作的重点。本文对我院 1983~ 1998年在产科住院的94例妊娠合并心脏病病例进行了分析 ,现报道如下。本组病例年龄 2 3~ 35岁 ,平均年龄 2 6.5岁。孕龄 34~ 36 6周 31例 ,37~ 39 6周 54例 ,4 0~ 4 1周 9例。心脏病类型 :先天性心脏病 53例 ,占 56.38% ,其中房间隔缺损 2 4例 ,室间隔缺损 11例 ,动脉导管未闭 10例 ,肺动脉狭窄 4例 ,其余为法洛三联…  相似文献   

20.
<正> 心脏病患者妊娠后,由于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的一系列变化,使心脏负担明显增加,易发生心力衰竭,我院自1991—1999年内,共收治了妊娠合并心脏病产妇168例,占我院同时期产科住院总数22562例的0.74%。因此,加强对心脏病孕产妇的护理,控制心衰的发生,对减少母婴的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