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血液透析治疗流行性出血热急性肾衰1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行性出血热临床表现复杂 ,病情变化快 ,并发症多 ,特别是少尿型急性肾功能衰竭是导致本病死亡的主要原因。现将笔者用血液透析治疗流行性出血热合并急性肾衰的 18例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8例中男 15例 ,女 3例 ,年龄 18~ 56岁 ,血透前平均血 BUN4 6 mmol/ L,Cr96 0 μmol/ L,血钾均高于 6 .0 mmol/ L,血小板 (2 4~ 6 0 )× 10 9/ L,少尿 3天内透析者 11例 ,4~ 7天者 6例 ,7天以上者 1例。1.2 方法 :凡符合以下条件之一者即开始血透治疗 ,1少尿或无尿≥ 2天 ;2 BUN≥ 35.7mmol/ L,SCr≥530 .4 μmol/ L;3血钾≥ …  相似文献   

2.
流行性出血热临床分:发热期、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3年中我院共收治了84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患者入院时往往发热期已过,而休克期常越期而过,临床表现不是非常的明显。人们往往重视少尿期的观察及护理而对多尿期却放松了警惕,导致了并发症的发生,故加强多尿期的治疗与护理同样重要。1 临床资料84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男51例,女33例,年龄12~55岁,平均32岁,多尿期持续7~13天,尿量2000~7400mL/天。结果:治愈82例,转上级医院2例。并发症:低血钾症4例,低血钠症3例,上呼吸道感染2例,泌尿系感染2例。2 护理体会2.1 准确记录出入量…  相似文献   

3.
流行性出血热来势凶猛 ,病情险恶。笔者根据姜春华教授“先证而治 ,截断扭转”之法则 ,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 12例 ,特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均为住院患者 ,均为男性 ,年龄 2 8~ 50岁 ;从发病到收治最短 3天 ,最长 5天 ;发病季节以冬春为主。2 诊断标准依据 1986年南京会议制定的《流行性出血热防治方案》标准进行分期分型。其中发热与少尿期重叠并见 5例 ,发热与低血压休克、少尿期三期重叠者 7例 ,收治时伴有上消化道大出血者 1例 ,伴 DIC者 1例。化验尿蛋白 ( )者 8例 ,( )者 4例 ,全部病例均有“三红”、…  相似文献   

4.
为减轻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少尿期肾功能损害或急性肾衰竭 ,我院采取早期中药灌肠治疗 HFRS少尿期患者 5 0例 ,取得了明显效果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来源及诊断依据 :本组 5 0例 HFRS少尿期患者为我院 1990年 1月~ 2 0 0 0年 1月的住院病人 ,男 35例 ,女 15例 ,年龄 12~ 6 7岁 ,中位年龄 4 3岁。选择同期 HFRS少尿期患者 5 0例为对照组 ,其中性别、年龄和病情等基本相同 ,具有可比性 (P>0 .0 5 )。2组患者入院时体温≥ 39℃ ,收缩压≤ 9.3k Pa,少尿 1d以上或无尿 ,血白细胞 11.5× 10 9~ 32 .7× 10 9/L ,血小板 …  相似文献   

5.
从1987年11月~1989年2月我院用桃仁承气汤结合西医治疗流行性出血热,治疗对照观察91例,收到甚为满意的效果,观报道如下。临床资料选择病程5天以内,体温38.5℃以上,血压12~18.6/8~12 kPa,尿蛋白" "以上,血小板80×10~9/L 以下病例。均具有流行性出血热典型发热中毒症状。按1986年全国流行性出血热会议精神诊断和分度。并经测流行性出血热 IgM 证实。所有  相似文献   

6.
重型流行性出血热具有发病急、传变快、病情危笃、死亡率高的特点 ,目前尚缺乏特殊治疗方法。1 993~ 1 998年 ,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重型流行性出血热 40例 ,与单纯西药组 2 0例相比 ,疗效满意。1 临床资料二组 60例患者均按上海医科大学《实用内科学》1 992年版“流行性出血热”诊断标准确诊。结合组 40例 :男 2 9例 ,女 1 1例 ;年龄 2 0岁以上 3例 ,2 1~ 40岁 3 0例 ,40岁以上 7例 ;发热与休克二期重叠1 6例 ,发热、休克、少尿三期重叠 2 4例。对照组 2 0例 :男 1 5例 ,女 5例 ;年龄 2 0岁以下 4例 ,2 1~ 40岁 9例 ,40岁以上 6…  相似文献   

7.
肝素血液透析治疗重型流行性出血热3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于 1997年 7月~ 1999年 7月采用小剂量肝素行血液透析治疗重型流行性出血热 (EHF) 36例 ,均取得满意效果 ,现总结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本组 36例均为我院住院患者 ,按 EHF诊断标准[1] ,均诊断为重型 EHF,其中男 2 9例 ,女 7例 ;年龄 2 1~ 6 2岁 ,平均 37岁。 36例均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 (ARF) ,均有少尿、尿蛋白阳性 ,无尿超过 4 8小时 3例 ,电解质紊乱 2 6例 ,血钾超过 6 .0 mmol/ L5例。血尿素氮和血肌酐均明显升高 ,尿素氮最高为 38mmol/L ,血肌酐最高为 86 2μmol/ L ,均经应用大剂量利尿剂(即应用速尿 6 0 …  相似文献   

8.
贾凤兰 《山西中医》2002,18(6):50-51
小柴胡汤出自张仲景的《伤寒论》,是治疗少阳病的要方。 10余年来 ,笔者以该方加减用于治疗急性病证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介绍如下。1 和胃降逆治呕吐 (急性肾功能衰竭 )贾某某 ,男 ,2 5岁 ,1999年 7月 7日初诊。恶寒发热 16天。体温高达 39℃~ 4 0℃ ,伴皮肤潮红 ,头痛 ,头晕。 1周后 ,眼睑及全身轻度水肿 ,尿少 ,恶心 ,呕吐 ,鼻出血而住院治疗。住院期间 ,检出出血热抗体阳性 ,肝功能异常 ,尿蛋白 (++) ,潜血 (+++) ,红细胞 2个 /HP,肌酐 4 4 5 .5 μmol/L,尿素氮 18.95 mm ol/L。心电图为窦性心动过缓 ,心率 5 6次 /分。诊断为流行性…  相似文献   

9.
近 10 a来 ,我们在中西医结合的基础上采用参麦、参附注射液治疗流行性出血热 ( EHF)急性病窦综合征73例 ,并与西医治疗组 4 6例相对照 ,疗效满意 ,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所有病例诊断和治疗标准均符合 1986年全国 EHF诊断标准 ,并发急性病窦综合征均以心电图为诊断依据 ,且将其随机分成中西医结合治疗组 (治疗组 ) 73例和西医治疗组 (对照组 ) 46例。男 67例 ,女52例 ;年龄 18~ 70岁 ;治疗组和对照组急性病窦发病在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者分别为 8、31、34例和 5、2 0、2 1例 ,心率 55~ 4 5次 / min,分别为 2 3…  相似文献   

10.
胡为斌 《河南中医》2003,23(8):78-78
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是危害患者生命的主要阶段 ,现代医学多采用血液透析的方法以缓解本病 ,但费用高 ,不适宜基层推广。本人采用单味甘遂液灌肠治疗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 ,取得明显疗效 ,现择例报道如下。例 1:王某 ,男 ,30岁 ,农民。因发热后无尿 10h ,急来我科就诊。 5d前不明原因发热 ,头痛 ,腰痛 ,眼睑充血 ,面部及颈胸部潮红。村卫生所按流行性出血热治疗 ,给予抗病毒及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 ,药量不详 ,2d后病情不见好转 ,见呕吐 ,呃逆 ,腹痛 ,腹胀 ,小便日 30 0ml左右。查T 39.6℃ ,P 85次 /min ,R 2 1次 /min ,BP 2 0 .0 / 12 .0kPa …  相似文献   

11.
王倚东 《时珍国医国药》2001,12(11):1048-1049
我们观察了苯那普利与黄芪注射液治疗 型糖尿病早期微量白蛋白尿 68例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根据 1985年世界卫生组织 ( WHO)标准确诊的 型糖尿病 68例 ,男 36例 ,女 32例 ;年龄 35~ 68岁 ;病程 4~ 15 a;均无心、肝、肾疾患及营养不良史 ,空腹血糖 ( F BG)在 6~ 7.8mm ol/L,餐后 2h血糖 ( SBG) <10 m mol/L ;近两周内 2 4h尿蛋白排泄率 ( AER)在 2 0~ 2 0 0 μg/m in;无泌尿系统感染、结石 ,无急性代谢紊乱。2 治疗方法A组 :16例 ,血压正常 ,原糖尿病治疗方案不变 ,苯那普利开始 5 mg/d。两周内渐增至 10 mg/d。B组…  相似文献   

12.
清活通利汤为主治疗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30例临床观察江苏省镇江市第三人民医院(212003)柏茂庭我们若对30例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重病人使用清活通利汤为主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一、一般资料本组30例出血热少尿期患者均在西药对症处...  相似文献   

13.
流行性出血热(出血热)是常见病,死亡率较高,死于少尿期者居本病首位。我们采用自拟中药汤结肠滴注法治疗出血热少尿期患者32例,取得满意效果。临床资料本文治疗组和对照组病例,均符合1987年出血热全国会议制订的"出血热防治方案"中规定的诊断和分型、分期标准。全部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32例,其中危重型4例,重型24例,中型4例:年龄18~56岁,平均38.5岁;均为男性。对照组30例,其中危重型2  相似文献   

14.
笔者采用中西药联用的方法治疗辨证为气阴两虚的 型糖尿病 ,经与单用西药的同类型病例对比观察 ,疗效令人满意。1 一般资料中西药联用组 (治疗组 ) 17例 ,其中男 5例 ,女 12例 ,年龄 2 1~ 6 1岁 ,平均年龄 35 .5岁。空腹血糖最高值 18.0 5±0 .32 mm ol/ L,最低值 9.88± 1.0 2 mm ol/ L,均值 14.11±0 .32 mm ol/ L。单纯西药组 (对照组 ) 16例 ,其中男 9例 ,女 7例 ,年龄 18~ 5 2岁 ,平均年龄 33.4岁。空腹血糖最高值15 .32± 0 .2 7mm ol/ L,最低值 8.90± 0 .94mmol/ L,均值12 .0 4± 0 .0 6 mm ol/ L。所有病例均符合 型糖尿病…  相似文献   

15.
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感染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临床症状危重 ,并发症多 ,近几年发病率有上升趋势。1 995~ 1 997年 ,我们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流行性出血热 30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1 .1 一般情况 本组 30例均为男性 ,年龄 1 4~ 56岁 ,以青壮年农民居多 ,经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流行性出血热抗体 ,均为 1 :40以上 ,结合临床表现及流行病学确诊。就诊时间在起病后 2~ 4日。1 .2 临床表现 以肾脏受损最多见 ,一般均有典型的发热期、少尿期、低血压休克期、多尿期、恢复期演变过程 ,也有“五期”过程不明显 …  相似文献   

16.
本院从1976~1984年共收治流行性出血热(简称出血热)患者347例,其中治疗组168例加用毛冬青治疗,同期对照组179例未加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般资料347例中治疗组168例,男114例,女54例;对照组179例,男127例,女52例。年龄最大63岁,最小13岁。97%为农民。入院前病程3~10天,多数在病后4~6天入院。临床分期:治疗组168例患者入院时病期分别为发热68例,低血压休克72例,少尿或无尿  相似文献   

17.
1983年1月~1989年7月,我们采用清瘟泻毒饮为主,中西医结合治疗流行性出血热(EHF)223例,与同期单用西药的76例对比,疗效较好,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按照1981年全国流行性出血热防治(试行)方案[山西卫生防疫1982;(2):28]作为诊断、分型、分期的标准。中西医结合组(中西组)223例,男130例,女93例,年龄12~77岁。发热期101例,发热重少尿期84例,发热重少尿重低血压期38例。临床分型:轻型80例,中型94例,重型40例,危重型9例。实验室检查:血小板(BPC)2.5~5×  相似文献   

18.
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尿蛋白的检出程度与血液淋巴细胞异形百分率 ,其关系对该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是否具有参考价值 ?为此笔者将黄岛区第二人民医院历年收治的该类患者做一对照。1 临床资料1.1 对象 :取自黄岛区第二人民医院住院患者 ,痊愈者 4 3例 (其中男 2 5例 ,女 18例 ) ,死亡者 2 0例 (男 15例 ,女 5例 ) ,共 63例。1.2 方法 :1尿蛋白检查 ,采用全自动尿液分析仪 ;2异淋检查 ,采用薄血膜、瑞氏染色。患者尿与血随治疗同步检测。2 结  果根据临床病例 ,共分 5类。 1轻度 :9例 ,入院——出院 ;尿蛋白 : , , ,± ,- ,- ;异淋 % :2 .3,3…  相似文献   

19.
中西医结合治疗流行性出血热急性肾功能衰竭3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肾功能衰竭是流行性出血热危重症候群之一,治疗困难,死亡率高。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流行性出血热急性肾功能衰竭30例,疗效较好,现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 从1995年7月~2000年2月我们共收治流行性出血热少尿倾向或少尿、尿闭者50例,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20.
自拟大黄解毒汤灌肠治疗小儿急性肾功能衰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科自1987年1月~1997年10月用自拟大黄解毒汤高位保留灌肠,治疗小儿急性肾功能衰竭40例,并随机与单用西药治疗的30例进行对照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诊断标准:短期内出现少尿、无尿(或非少尿),血尿素氮(BUN)>15mmol/L;血肌酐(SCr)≥176μmol/L,有代谢性酸中毒和水、电解质紊乱。治疗组40例中,男22例,女18例。对照组30例中,男17例,女13例。两组年龄为5~14岁。治疗组原发病急性肾炎26例,紫癜性肾炎10例,流行性出血热4例;对照组分别为20例、7例、3例。两组病程具有可比性。70例中,轻度浮肿20例,中、重度浮肿50例;少尿(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