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王书建  卢玉振  马莉 《山东医药》2008,48(40):80-81
收集1.0、2.5、5.0 mmol/L三氧化二砷(ATO)体外作用48 h后的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HL-60细胞),MIT法分析细胞活性,RT-PCR法检测NF-кB基因表达水平.结果 HL-60细胞均有明显凋亡;1.0 μmol/L ATO NF-кB表达上调,2.5 μmol/L ATO作用后NF-кB基因表达明显降低,5.0 μmol/L ATO作用后细胞数减少,未作NF-кB检测.认为ATO可促进HL-60细胞凋亡;NF-кB活性高表达对HL-60细胞凋亡起一定作用;临床应用ATO时应注意用量,保证有效药物浓度.  相似文献   

2.
杨晓云  周宁  王琳  曾和松  卜军 《心脏杂志》2006,18(4):369-372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兔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中核因子-κB(NF-κB)-DNA结合活性及其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探讨辛伐他汀抗AS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6只雄性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高脂对照组(HC)和辛伐他汀组(HC+S)。实验中动态观察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变化;实验结束时,用电泳移动迁移技术(EMSA)检测3组兔主动脉组织中NF-κB-DNA结合活性;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各组血管组织中NF-κB的表达;显微镜下测定各组主动脉内膜厚度与斑块面积。结果用药后4、8、12周时,(HC+S)组的TC、TG、LDL-C水平显著低于HC组(P<0.05),但高于NC组(P<0.05);(HC+S)组的NF-κB-DNA结合活性及其表达强于NC组(P<0.05),但弱于HC组(P<0.05);(HC+S)组的AS斑块面积及血管内膜厚度均大于NC组(P<0.05),但小于HC组(P<0.05)。结论辛伐他汀可以抑制NF-κB-DNA结合活性及其表达,减轻AS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对实验性急性胰腺炎大鼠NF-κB活性、NF-κB mRNA及TNF-α mRNA的影响.方法:♂ 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黄芪小剂量治疗组[0.10 mL/(100g·d)1、中剂量治疗组[0.15 mL/(100 g·d)]、大剂量治疗组[0.20 mL/(100 g·d)].用5%牛磺胆酸钠胰管内注入[0.10 mL/(100 g·d)]诱导大鼠急性胰腺炎模型,黄芪注射液各组造模前30 min给予黄芪注射液尾静脉注射,造模6 h后处死大鼠取胰腺组织标本.光镜观察胰腺组织的病理变化,并对胰腺组织标本进行病理评分: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胰腺细胞NF-κB活性.RT-PCR法检测胰腺组织中NF-κB mRNA和TNF-α mRNA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胰腺组织病理评分、NF-κB活性及TNF-α mRNA表达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治疗各组病理评分、NF-κB活性及TNF-α mRNA表达显著下降(P<0.05或0.01).NF-κB活性及TNF-αmRNA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542,P<0.05),各组NF-κB mRNA的表达均为阳性,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活化的NF-κB可通过上调TNF-α mRNA的表达参与急性胰腺炎的发生、发展,黄芪注射液能显著降低实验性急性胰腺炎大鼠的NF-κB活性、TNF-α mRNA表达,从而减轻急性胰腺炎损害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核转录子κB(NF-κB)decoy寡核苷酸(ODNs)转染对结肠癌细胞NF-κB DNA结合活性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人结肠癌SW480细胞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不作处理;脂多糖(LPS)组:LPS刺激3 h;NODN组:LPS刺激3 h后转染NF-κB decoy ODNs 6 h;SODN组:LPS刺激3 h后转染Scrambled ODNs 6 h;Lipo-fectamine2000组:LPS刺激3 h后加入同等剂量Lipofectamine2000 6 h。之后提取各组细胞核蛋白,用Western blot法检测NF-κB p65,用TransAMTM法检测细胞核NF-κB p65的DNA结合活性(用吸光度值,即A值表示)。结果细胞核中NF-κB p65的相对含量在对照组为10.1%±3.2%、LPS组为91.3%±17.8%、NODN组为86.5%±13.4%、SODN组为90.2%±14.9%、Lipofectamine2000组为89.7%±15.1%;LPS组、NODN组、SODN组、Lipo-fectamine2000组与对照组相比,P均<0.01。细胞核NF-κB p65的DNA结合活性(A值)在对照组为0.124±0.210、LPS组为1.547±0.110、NODN组为0.327±0.053、SODN组为1.509±0.172、Lipofectamine2000组为1.497±0.167;LPS组、NODN组、SODN组、Lipofectamine2000组与对照组相比,P均<0.01;NODN组与LPS组、SODN组、Lipofectamine2000组相比,P均<0.01;SODN组与Lipofectamine2000组相比,P>0.05。结论用NF-κB decoy寡核苷酸干预,可以明显抑制结肠癌细胞NF-κB p65的DNA结合活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检测糖尿病(DM)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s)培养树突细胞(DC)的功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探讨DC成熟过程中核因子 (NF)-κB基因的作用.方法 DM患者及健康成人PBMC体外经GM-CSF和IL-4诱导培养DC,在DC培养中加入NF-κB特异性低脱氧核苷酸(ODN)阻断NF-κB活性,检测细胞表面分子表达以及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检测其功能变化.结果 DM患者外周血培养获成熟DC数量较多,DC表面标志较正常对照表达升高,具有较强的激发MLR的能力,DC成熟高于正常人.但NF-κB ODN可以抑制DC表面标志的表达,阻碍DC发育成熟,降低激发MLR的能力,并不可被脂多糖(LPS) 所逆转.结论 DM患者DC免疫功能高于正常对照DC功能状态,NF-κB是DC发育成熟过程中关键性调控基因.应用NF-κB ODN可抑制DC成熟,诱导生成耐受原性未成熟DC.  相似文献   

6.
卡维地洛对心衰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NF-κB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活化与充血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关系及卡维地洛(CAR)的作用机制。方法:观察雄性Waistar大鼠心肌梗死(MI)8周后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心肌总抗氧化能力、丙二醛的浓度、Fas和FasL的mRNA水平、KB抑制蛋白-α(I-κB-α)表达及NF-κB的核结合活性的改变,并于MI后1周对大鼠进行7周的CAR和美托洛尔(MET)干预,观察CAR和MET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MI后心肌细胞凋亡指数、丙二醛水平、Fas和FasL的mRNA水平、NF-κB活性增高,I-κB-α表达下调、总抗氧化能力下降(P〈0.05)。CAR和MET可不同程度地改善心功能指标(P〈0.05),CAR降低心肌细胞凋亡指数、丙二醛浓度、Fas和FasL表达及升高总抗氧化能力的效果优于MET,并上调I-κB-α表达、显著降低NF-κB活性(P〈0.05)。结论:氧化应激可激活NF-κB,启动Fas和FasL转录,介导心肌细胞凋亡,促进MI后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CAR具有抗氧化作用,可通过抑制I-κB-α降解、降低心肌NF-κB活性,减少心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7.
时鹏才  毕严斌  林红 《山东医药》2007,47(20):78-79
将3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地氟醚组和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围文术期血浆核因子(NF)-κB活性,ELISA法检测围术期血浆TNF-α水平。结果两组NF-κB、TNF-α水平,体外循环(CPB)后较CPB前显著增加(P均〈0.05),CPB后各时点对照组NF-κB和TNF-α活性显著高于地氟醚组(P均〈0.05)。提示地氟醚可能通过抑制NF-κB的表达,进而抑制TNF-α活性,减轻了CPB时的全身炎症反应,发挥心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桑崇铃  李强 《临床肺科杂志》2007,12(12):1315-1316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κB(NF-κB)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NSCLC)的蛋白表达情况及其与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175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NF-κB蛋白的表达,以20例正常肺组织作为对照,进行对比。结果NF-κB蛋白在NSCLC组织、正常肺组织的阳性表达率58.9%(103/175)、5%(1/20),两者差异显著(P<0.01);NF-κB蛋白表达与NSCLC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是否伴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和吸烟有关(P<0.05),而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类型无关(P>0.05)。结论NF-κB蛋白过表达在NSCLC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肥胖启动炎症的分子机制.方法 将3T3-L1前脂肪细胞诱导分化为成熟脂肪细胞,取诱导分化第8天的脂肪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激动剂组和抑制剂组.空白对照组将高糖DMEM培养基作用于诱导分化的脂肪细胞;激动剂组将含0.5 mmol/L 5氨基-4-甲酰胺咪唑核糖核苷酸(AICAR)的高糖DMEM培养基作用于脂肪细胞1h;抑制剂组将含10 μmol/L Compound C的高糖DMEM培养基作用于脂肪细胞1h,收集蛋白及培养液于-80℃保存.Western blot法检测磷酸化AMPK(p-AMPK)及p-NF-κB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IL-6与TNF-α水平.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激动剂组p-AMPK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NF-κB蛋白表达明显降低;而抑制剂组p-AMPK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NF-κB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均<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激动剂组TNF-α与IL-6表达均明显降低,而抑制剂组TNF-α与IL-6表达均明显升高,P均<0.05.结论 AMPK可抑制NF-κB信号及炎症因子的分泌,肥胖导致炎症可能与肥胖时AMPK活性降低引发NF-κB信号活化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10.
吸烟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F-κB和IL-8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吸烟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NF κB活化和IL 8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择健康吸烟者和非吸烟者各 8名 ,观察核因子 кB (NF кB)胞核染色阳性细胞百分比、I кB蛋白、白细胞介素 8(IL 8m)RNA及细胞上清IL 8浓度的变化。结果 未经LPS处理的吸烟者PBMC的NF кB染色阳性细胞百分比、I кB蛋白、IL 8mRNA及细胞上清IL 8浓度均分别显著高于未经LPS处理的非吸烟者 (P <0 .0 5 )。以 10 μg/L的LPS刺激后 ,上述指标在非吸烟者中无明显变化 (P >0 .0 5 ) ,而在吸烟者中则显著升高 (P <0 .0 1)。结论 脂多糖刺激吸烟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F кB活化增强 ,IL 8释放增多 ,提示吸烟者对细菌感染的敏感性增加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非诺贝特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核转录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6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非诺贝特治疗组,模型组及治疗组以链脲佐菌素诱发糖尿病,治疗组予非诺贝特灌胃,第4、8周观察各组脂代谢、血肌酐(SCr)、24h尿蛋白定量,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肾组织NF-κB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TC、TG、SCr、24h尿蛋白定量水平及NF-κB表达较同期正常组和治疗组均明显增加。结论非诺贝特可抑制NF-κB的活性从而发挥对糖尿病肾病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NF-κB与神经损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核因子-κB(NF-κB)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内,可将信息从胞浆传至胞核并引起相应基因表达的重要转录因子。近年研究表明,NF-κB存在于神经系统几乎所有类型的细胞中,主要包括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和少突细胞,在神经塑型、神经发育及神经变性等过程中具有独特作用。广泛参与神经系统的病理、生理过程。现就NF-κB与神经损伤的关系及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血清NF-κB水平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NF-κB在冠心病心力衰竭(心衰)病情发展中的意义.方法 选择75例心衰患者(心衰组)及一般资料与之匹配的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35例(SAP组)、健康体检者32例(对照组),以ELISA法检测外周血NF-κB水平,以超声心动图仪测定心功能及心脏结构指标,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心衰组外周血NF-κ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心功能Ⅲ、Ⅳ级者显著高于SAP组,P均〈0.01;心衰组心功能及心脏结构指标显著差于对照组,其NF-κB水平与心功能指标呈显著负相关,与心脏结构指标呈显著正相关,P均〈0.05.结论 NF-κB在冠心病心衰病情发展中具有一定作用,此为临床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王文虎  曹秀芳 《山东医药》2008,48(15):90-91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5例宫颈癌组织及3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NF-κB p65、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的表达.结果宫颈癌组织中NF-κB p65、(cyclin)D1表达率均明显高于正常组织(P<0.05).Ⅰb、Ⅱa期的官颈癌组织NF-κB p65、cyclinD1表达明显高于Ⅰa期宫颈癌组织(P<0.05),低分化者表达明显高于中、高分化者(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NF-κB p65与cyclin D1的表达呈正相关(r=0.649,P<0.05).认为NF-κB、cyclin D1与宫颈癌的发病、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小鼠脏器核转录因子NF-κB活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为了研究核转录因子 (NF κB)在老化小鼠各脏器中的表达及其活性的改变 ,以期探讨其在老化及多器官功能不全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用免疫组化法检测NF κB在小鼠各脏器中的表达情况 ,同时用凝胶阻滞分析法观察NF κB的活性。结果 在老化小鼠的各脏器中 ,NF κB的表达量及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尤以肺脏的改变最为显著。结论 NF κB可能是老化及肺启动的老年多器官功能不全过程中的一个非常关键的转录因子。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Syk与NF-κB在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Syk在直肠癌演进过程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Syk及NF-κB在50份直肠癌组织(直肠癌组)及10份癌旁正常组织(对照组)中的表达情况,采用四格表法及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直肠癌组NF-κB阳性表达33例(66.0%)、Syk表达缺失(阴性)20例(40.0%);对照组NF-κB表达均为阴性,而Syk表达均为阳性,组间比较P分别<0.01或<0.05;直肠癌标本中Syk的表达在淋巴结转移情况及肿瘤细胞分化程度不同者中存在显著差异,Syk与NF-κB表达存在负相关关系(P<0.05),而在性别、年龄组中表达无显著差异。结论 Syk表达的缺失与直肠癌的发生、转移存在密切关系,以Syk作为靶点进行干预对于疾病的控制和治疗存在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NGF)对雪旺细胞(SCs)中核转录因子κB(NF-κB)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SCs,用S-100免疫组化染色鉴定细胞纯度。取第4代优质细胞,随机分为实验组( NGF)、阻断组(NGF+anti-NGFR)、对照组(PBS),提取各组总mRNA,分别用紫外分光光度计、1.5%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结果,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NF-κB mRNA的表达。结果体外培养的SCs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活体细胞形态一致,S-100免疫组化染色显示,SCs纯度达到91%。紫外分光光度计观察A260/A280为1.8~2.2,1.5%琼脂糖凝胶电泳可见28、18 s两条清晰条带,证实提取的mRNA质量良好。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发现,与对照组、阻断组相比,实验组NF-κB mRNA的表达显著增高(P均<0.01)。结论外源性NGF可以上调SCs中NF-κB 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狼疮性肾炎(LN)患者尿蛋白刺激致肾间质纤维化的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株HK-2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尿蛋白组,前者不行特殊处理;后者加入LN患者24h尿液提纯的尿蛋白(1mg/ml)。分别于培养0、1、3、6、12、24、48h采用RT-PCR法检测NF-κB mRNA、IL-6 mRNA、TNF-α mRNA表达,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培养3h后尿蛋白组NF-κB mRNA、IL-6 mRNA、TNF-α mRNA表达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且呈时间依赖性;NF-κB mRNA表达与IL-6 mRNA、TNF-α mRNA表达呈显著正相关。结论LN患者尿蛋白可刺激HK-2细胞上调NF-κB mRNA、IL-6 mRNA及TNF-α mRNA表达,此可能在LN肾纤维化发生、发展中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建立动脉粥样硬化狭窄 (Atherosclerosis,AS)动物模型并探讨影响AS形成、发展的分子生物学方面的机制。方法 :10只大耳白兔 ,高脂饲料喂饲一周后 ,采用颈动脉为逆行入径 ,将球囊导管顺行插入并随机至一侧髂动脉远端 ,使其内膜损伤 ,(另一侧不损伤 ,作为对照 ) ,高脂喂养 6周后建立髂动脉AS狭窄模型 ,并通过影像学、病理学光镜、电镜及免疫组化分析证实 ,并观察核因子 κB(nuclearfactor κappaB ,NF κB)、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insulin likegrowthfactor 1,IGF 1)的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 :模型组动脉造影显示平均狭窄度 6 9 0± 19 12 % ;HE染色示内膜明显增厚至管腔偏心性狭窄 ,增厚内膜主要由泡沫细胞、平滑肌细胞组成 ,内弹力膜分离断裂 ,中膜平滑肌细胞迁移入内膜层 ;电镜示膜结构损伤 ,可见凋亡小体 ;免疫组化示NF κB、IGF 1蛋白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 (p <0 0 5或p <0 0 0 5 )。结论 :(1)通过球囊损伤血管内膜加高脂饮食成功建立了兔髂动脉AS狭窄模型 ,多数为偏心、局限性的 4 0 %~ 10 0 %的狭窄 ,模型确切、可靠、是用于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er cutaneoustransluminalcoronaryangioplasty ,PTCA)的理想动物模型 ;(2 )NF κB及其靶基因IGF 1的激活与AS病变的发生与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AT1受体拮抗剂氯沙坦(losartan)对胆固醇饮食兔动脉粥样硬化及核转录因子NF-κB活性的影响,以探讨losartan在动脉粥样硬化防治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日本大耳白兔给予含1.5%胆固醇饲料80g·kg-1·d-1喂养12周后,随机分为两组①高脂组继续饲以1.5%胆固醇饲料4周;②氯沙坦组饲以1.5%胆固醇饲料的同时加喂10mg·kg-1·d-1的氯沙坦,共4周.另选普通饲料喂养16周兔作为正常对照.实验结束后,取主动脉行组织形态学观察及核因子-κB、细胞间粘附分子-1的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12周末,胆固醇组血脂(TC、L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两组间血压无显著性改变.氯沙坦干预亦未对血脂及动脉血压产生影响.胆固醇组主动脉斑块/内膜面积比为32.48±3.31%,氯沙坦干预组则减少至11.52±4.16%(P<0.01).内膜厚度亦由51.85±8.42%减至25.38±6.59%(P<0.01).免疫组织化学及图像分析结果提示,核转录因子NF-κB及其靶基因产物ICAM-1的数量因氯沙坦的干预而明显减少(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证实,氯沙坦对动脉粥样硬化产生了某种程度上的消退作用,其抗动脉粥样硬化机制可能与抑制核转录因子NF-κB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