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目的观察对乙型肝炎肝硬化肝性脑病患者采用乙酰谷酰胺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1例乙型肝炎肝硬化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16例,对照组15例,两组均在应用口服乳果糖及支链氨基酸的基础之上进行,对照组单纯给予乙酰谷酰胺治疗,治疗组应用乙酰谷酰胺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进行治疗,连续应用14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肝功能及血氨水平。结果治疗组其血氨水平及肝功能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酰谷酰胺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能够有效控制血氨,是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肝性脑病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乳果糖口服在肝性脑病患者中应用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因肝性脑病需住院治疗患者7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5例,分别予以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乳果糖口服(观察组)和常规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后实验室指标、肝性脑病积分、促醒时间以及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ALT、AST、TBIL和血氨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肝性脑病计分和促醒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乳果糖口服治疗肝性脑病临床效果较好,实验室指标恢复快,适合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汤英 《北方药学》2018,15(4):48-49
目的:探讨大黄合剂保留灌肠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对早期肝性脑病患者肝功能及神志清醒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4月我院82例早期肝性脑病患者,按照治疗方案分组,各41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予以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大黄合剂保留灌肠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水平]及神志清醒时间.结果:治疗前ALT、AST、TBil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LT、AST、TBil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清醒时间(20.39±2.37)h高于对照组(8.24±1.19)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黄合剂保留灌肠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早期肝性脑病具有显著效果,可改善肝功能,加快神志清醒.  相似文献   

4.
《临床医药实践》2015,(9):656-659
目的:探讨异甘草酸镁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对化疗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化疗药物性肝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80例(给予异甘草酸镁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和对照组80例(仅给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2周,观察患者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总胆红素(TBIL)等指标变化。结果:治疗2周结束时,对照组患者血ALT和AST低于治疗前(P<0.05)。联合组ALT和AST分别为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后联合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异甘草酸镁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可明显降低化疗药物所致肝损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纳美芬与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治疗肝性脑病的疗效。方法纳入84例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门冬氨酸鸟氨酸20 g)和联合治疗组(纳美芬0.1 mg和门冬氨酸鸟氨酸10 g),均n=42。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清醒时间、肝功能、血氨等变化。结果对照组和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54.8%和92.9%,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的清醒时间为(6.48±3.69)h,与对照组(27.11±8.21)h相比显著减少(P<0.05)。与对照组相比,联合治疗组患者的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和血氨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纳美芬与门冬氨酸鸟氨酸联用治疗肝性脑病疗效好,优于单用门冬氨酸鸟氨酸。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纳洛酮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纳洛酮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疗程均为7d。观察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神智转清醒时间、血氨浓度以及肝功能(AST、TBiL)、NCT和DST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神智转清醒时间、血氨浓度以、肝功能(AST、ALT)、NCT和DST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在综合治疗基础上,纳洛酮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门冬氨酸鸟氨酸(瑞甘)联合精氨酸治疗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精氨酸加门冬氨酸鸟氨酸(瑞甘),对照组仅用精氨酸治疗,药物均用7d,两组其他基础治疗相同,治疗前后测定血氨含量、TBIL,并观察肝性脑病转归的影响、临床有效率。结果门冬氨酸鸟氨酸(瑞甘)联合精氨酸治疗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对降低血氨、TBIL和肝性脑病评分改善等明显优于单用精氨酸(P<0.05),临床显效率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冬氨酸鸟氨酸(瑞甘)联合精氨酸治疗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疗效确切,效果优于单用精氨酸,且无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有较好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精氨酸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30例肝硬化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观察组给予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精氨酸治疗,对照组仅给予精氨酸静脉滴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6.67%,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精氨酸能有效纠正肝性脑病,改善肝功能,疗效确切,优于单用精氨酸,且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纳洛酮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8例,对照组18例。两组给予相同的常规综合治疗,对照组予以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纳洛酮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神智转清醒时间、血氨浓度以及肝功能(AST、TBIL)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神智转清醒时间、血氨浓度以及肝功能(AST、ALT)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丁丰 《海峡药学》2012,24(9):163-164
目的观察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乳果糖治疗肝性脑病(HE)的疗效。方法将88例HE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门冬氨酸鸟氨酸和乳果糖治疗,对照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精氨酸治疗,观察患者病情的变化。结果经过10天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血氨、谷丙转氨酶和总胆红素下降比对照组明显(P<0.01)。结论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乳果糖对纠正肝性脑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同时能改善肝功能。  相似文献   

11.
闵胜利 《北方药学》2012,9(7):16-16
目的:探究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乳果糖治疗肝性脑病的疗效。方法:将本院收治的肝性脑病患者共8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实验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乳果糖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指标包括ALT、AST、TBIL以及血氨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乳果糖治疗肝性脑病疗效确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乳果糖与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口服乳果糖、门冬氨酸鸟氨酸静脉滴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肝功能(总胆红素、转氨酶)及血氨值的变化;比较两组有效率。结果治疗组降低血氨和改善肝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肝性脑病分级计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6.7%和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果糖与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治疗肝性脑病可明显提高疗效,无明显不良反应,是目前治疗肝性脑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硬化伴发肝性脑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4月来我院治疗肝硬化伴发肝性脑病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门冬氨酸鸟氨酸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以及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血氨(NH3)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80.00%,且观察组ALT、TBIL、NH3水平均显著降低,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硬化伴发肝性脑病效果良好,显著改善各项生理指标,帮助患者快速痊愈,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4.
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拉克替醇治疗肝性脑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拉克替醇散治疗肝性脑病的疗效。方法选择45例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拉克替醇为治疗组,给予精氨酸为对照组,观察两组血氨水平,肝功能指标以及疗效比较。结果治疗两周后治疗组在血氨水平下降,肝功能指标恢复以及疗效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拉克替醇能有效改善肝功能,降低血氨,显著提高肝性脑病的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注射用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乳果糖口服液治疗肝性脑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4例重型肝炎或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给予注射用门冬氨酸鸟氨酸静脉滴注,乳果糖口服液灌肠;对照组给予精氨酸注射液静脉滴注,0.9%氯化钠注射液灌肠,两组疗程均为7d.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不良反应、肝肾功能指标及血氨水平,比较临床疗效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2.86%,对照组总有效率7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TBX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ALT、TBil及血氨水平比对照组低(P<0.05,P<0.01),差异显著.结论 注射用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乳果糖口服液对改善肝功能、治疗肝性脑病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较少,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门冬氨酸鸟氨酸在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中的作用及疗效。方法将88例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仅予以保肝、支持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门冬氨酸鸟氨酸静脉滴注治疗,2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比较2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的变化以及主要并发症发生率、出院存活率。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肝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主要并发症发生率为72.9%(35/48),低于对照组的90.0%(36/40);出院存活率为87.5%(42/48),高于对照组的50.0%(20/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门冬氨酸鸟氨酸能广泛应用于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保护肝细胞,促进肝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7.
《抗感染药学》2016,(2):440-442
目的:评价门冬氨酸鸟氨酸与食醋灌肠联用治疗肝性脑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5年3月间诊治的肝性脑病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42)与对照组(n=42);对照组患者在护肝等常规治疗方案下均给予食醋灌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均给予门冬氨酸鸟氨酸静脉滴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神经系统等各项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2.9%显著高于对照组为71.4%(χ~2=6.574,P<0.05);ALT、AST、TBil值以及血氨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门冬氨酸鸟氨酸静脉滴注与食醋灌肠联用治疗肝性脑病患者起到较好的疗效,降低了血氨含量,改善了肝功能及精神状态。  相似文献   

18.
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5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的疗效.方法 将110例肝性脑病患者分为治疗组56例,对照组54例,治疗组给予门冬氨酸鸟氨酸20 g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乳果糖口服液30 ml保留灌肠,疗程均为10 d.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程度、计算能力、行为异常等的恢复,扑翼样震颤变化.治疗前后分别查空腹血氨和肝功能等.结果 两组血氨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且治疗组患者血氨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门冬氨酸鸟氨酸能有效降低肝性脑病患者的血氨水平,缓解各种精神神经症状,改善肝性脑病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5月收治入院的肝性脑病患者48例,并将所有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门冬氨酸鸟氨酸,而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治疗.在治疗结束后,对其疗效进行观察,并对治疗前后患者的神志变化及血氨水平进行观察.结果 治疗组降低血氨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 门冬氨酸鸟氨酸对于肝性脑病的临床治疗疗效确切,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胡晓武 《安徽医药》2010,14(9):1076-1078
目的观察应用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乳果糖治疗肝硬化所并发肝性脑病的疗效。方法 68例肝性脑病患者被随机分为乙酰谷酰胺治疗组17例、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组28例、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乳果糖治疗组23例。结果 25%(7/28)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组患者,21.7%(5/23)联合治疗组患者死亡,而47.1%(8/17)乙酰谷酰胺治疗组患者死亡。死亡率有差异性P〈0.05。结论在基础治疗的前提下,应用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在降低血浆氨、减少死亡率、改善肝肾功能等方面有一定效果,联合乳果糖后可明显减少死亡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