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肠内营养输注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 肠内营养输注泵(enteral feeding pump)是一种由电脑控制的输液装置,可以精确控制肠内营养液的输注[1, 2].以往管饲或经造瘘进行肠内喂养通常以重力为动力或采用注射器推注.然而,一些因素如很细的输液管、高浓度(黏稠)液体等均能影响液体速度;患者体位的改变、输注管的扭曲受压等随时都可能改变滴速;而滴速及营养液黏稠度又可影响液滴的大小,从而影响输液的速度及总输液量.目前,使用肠内营养输注泵能提供适当压力以克服阻力保证输液速度[2].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合理使用营养输注泵对减少患者肠内营养并发症的作用。方法将40例胃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20例,所有患者均于术后20小时开始给予肠内营养,观察组采用营养输注泵及输液加热器途径,对照组则采用传统的重力滴注法,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消化道并发症及导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在早期给予肠内营养过程中,5例出现腹痛、腹泻,经减慢肠内营养速度好转。对照组中2例出现鼻肠管堵塞,经处理后再通。观察组患者腹痛、腹胀、腹泻等胃肠道障碍症状较对照组明显减少(χ2=4.362,P<0.05)。结论胃癌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输注泵及输液加热器持续滴注可减少胃肠道并发症及导管并发症,具备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设计一种带有动态压力监测功能的肠内营养输液泵,并阐述其原理和实现方法。方法:在常规输液泵推送药液原理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应用,设计出动态测压部件和基本功能部件系统。结果:通过实施输液过程中动态压力监测,避免患者肠内营养支持中出现机械并发症。设计方案提供了一种可实现自动控制营养液输注速度和总量的装置,并可实现全过程的安全监控。结论:新型动态压力监测肠内营养输液泵的研制可提高肠内营养泵的安全性,同时可极大地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4.
输注肠内营养(EN)液是一种经病人肠道给予营养的方法。该方法简便、经济、符合生理需求,已广泛应用于病人的救治中。从EN液包装的发展看,大体可分为两类[1]。①半开放式玻璃瓶装:EN液体装在封闭的玻璃瓶内,输注时通过输注管与病人肠道连接,但需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急性胰腺炎肠内营养干预时输注速度对喂养耐受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 ~2020年10月在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4医院接受治疗的10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A、B、C 3组,每组35例,A组采取低递增输注速度肠内营养干预,B组采取中递增输注速度肠内营养干预,C组采取高递增输注速度...  相似文献   

6.
比较危重患者常见的肠内营养输注方式特点,总结间歇输注与持续输注方式的改良方法,并分析输注方式常见的影响因素,为临床选择肠内营养输注方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医疗设备信息》2011,(12):149-149
2011年11月,威高输液泵、注射泵正式推向市场。威高输液泵和注射泵的上市,打破了目前国内市场输注泵和输注耗材由各自不同厂家提供的局面,使威高成为国内唯一提供输注耗材、输注泵以及输液管理软件的提供商。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不同的肠内营养(EN)输注方式对缺血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的老年病人餐后血糖及血糖波动的影响。方法:选取有吞咽功能障碍的糖尿病合并缺血性脑卒中老年病人40例,按EN方式分为定时推注组和营养泵输注组,每组20例。观察两组病人6个时间点的血糖水平。结果:两组病人的空腹血糖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两组病人6个时间点的血糖水平做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时间因素和分组因素的交互作用、处理主效应无统计学意义(P0.05),时间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缺血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的老年病人,采用营养泵持续输注营养液与间断推注营养液对餐后高血糖和血糖波动的影响无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输注静脉全营养混合液(TNA)的滴系数,以便有计划地输注TNA. 方法:用一次性输液管模拟静脉输液,测定不同能量密度TNA和蒸馏水的滴系数.A组为卡文配方、B组为医院配制的常用配方、C组(对照)为蒸馏水.在50滴/min流速下测定5ml的滴数和100滴的毫升数,各50次,计算出每毫升的滴数(滴系数)及20滴的毫升数,并比较其差异. 结果:三组间滴系数的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C组的滴系数与20滴=(1±0.1)ml的毫升数一致,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不同液体、不同配方TNA的滴系数不同.临床输注TNA不能按输液管道上标注的滴系数来计算,应重新测定滴系数,才能准确计算出单位时间内输入体内的液体量.  相似文献   

10.
<正>目前,输液患者每分钟滴数是靠护士数并手动调节输液器滑轮来调节的,往往会出现由于患者自调滴速、输液位置的改变、进针部位活动等原因导致输液过快、过慢或针头刺破血管壁致使液体外渗、局部肿胀、阻塞等影响治疗[1-2]。静脉输液液面与滴数实时监控系统能很好解决以上问题,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低阻塞压力对输液泵输注速度的影响,以为临床特殊药物的精准输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Multi-Flo输液泵分析仪对2种品牌的20台输液泵的实际输注速度进行检测.分析流速设定为25和100 mL/h,阻塞压力为0、10、20、30、40、50、60、70、80 kPa时,输液泵实际输注速度的变化以及输液泵品牌因素...  相似文献   

12.
吴孟航  刘帆  刁丽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1):4519-4520,4523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方式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12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病人的住院号分为A、B两个观察组,每组各60例,A组应用容量泵间歇性输注肠内营养,B组用容量泵24h持续均匀输注肠内营养。对照两组营养状况指标(血红蛋白、总蛋白、血清白蛋白、氮平衡、血淋巴细胞值、TSF、AMC、血糖等)以及呕吐返流、腹泻腹胀、胃肠道出血、肝功损害及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营养指标观察显示两组营养效果接近,两组临床检查数据比较氮平衡、血红蛋白、白蛋白、电解质、淋巴细胞总数、TSF、AM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血糖血糖控制、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呕吐返流发生率、肝功能异常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胃潴留、腹泻、反复消化道出血、二重感染的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歇输注与连续输注营养效果接近,间歇输注比连续输注有更多活动时间,类似于正常膳食的间隔,其胃潴留、腹泻、反复消化道出血、二重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持续鼻空肠管管饲及间断鼻空肠管管饲对重症胰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为临床选择合适的肠内营养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我院肝胆外科重症监护室经鼻空肠管管饲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的4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间断鼻空肠管泵饲方法,对照组采用持续鼻空肠管泵饲方法,治疗1周后,记录两种方案在血淀粉酶、血清白蛋白、C反应蛋白(CRP)、APACHE-Ⅱ评分、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经口进食时间)、腹泻、便秘、营养管堵塞发生率。结果:两种不同管饲方案治疗1周后血清淀粉酶、血清白蛋白、CRP、APACHE-Ⅱ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种泵饲方案在腹胀、腹泻、便秘、营养管堵塞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间断泵饲饲方案患者胃肠更能恢复更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案均可提供较好的营养支持,间断鼻空肠管肠内营养泵饲并不增加腹胀、腹泻、便秘等并发症的发生,但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更快,更有利于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14.
<正>近十年来,随着医学护理学的发展,对控制输液速度用具的改进日新月异,控制输液用具由单纯的输液管调节到输液泵、微泵、静脉推注泵、可调输液器等。目前各种控制输液仪器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临床得到普及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液体与粉剂肠内营养制剂在配制时间与污染情况的差异.方法肠内营养支持患者20例,随机分2组,每组10例.研究组使用液体肠内营养制剂;对照组使用已上市的粉剂肠内营养制剂.分别按计划给病人进行6d以上的肠内营养支持,观察2种肠内营养制剂操作时间和输注前后细菌培养情况.结果操作时间观察研究组平均输注前操作时间(18.0±3.0)s,对照组平均输注前操作时间(106.0±21.0)s,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01).细菌培养结果两组营养液在输注前细菌培养均为阴性,在使用6h后取液,对照组阳性2例占20%;而研究组均为阴性,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14).结论液体肠内营养制剂不需配制,污染少,使用方便.粉剂肠内营养制剂价廉,配制时偶有污染.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可行性、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食管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和传统的完全胃肠外营养组,每组30例.肠内营养组为术中将鼻肠营养管置入患者的十二指肠降部,术后12h开始经鼻肠营养管通过输液泵滴注肠内营养剂(能全力),术后6d给予全肠内营养.肠外营养组为传统治疗方法,多采用全胃肠外营养支持,待肠功能恢复后逐渐过度到肠内营养.观察两种方法患者生命体征、胃肠道功能恢复及不良反应及实验室的生化指标.结果肠内营养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较肠外营养组提前10~14h,输液量明显减少,缩短了住院日,减少了相关并发症.结论食道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维持机体的正常代谢功能、减少并发症有重要意义,而且安全、有效、经济.  相似文献   

17.
临床营养支持根据供给途径的不同分为肠外营养(PN)和肠内营养(EN)两种.随着对肠道是外科应激的中心器官及肠源性感染的深入认识[1],EN已成为外科营养支持的首选方法.EN是指经口摄食或经鼻胃(肠)管或胃肠造口管输注EN液,以提供代谢需要的营养物质及其他各种营养素的营养支持方式.临床上经鼻肠管行EN支持比较普遍,在护理工作中,护士基本掌握了EN输注的温度、速度和浓度要求,但王婷等[2]提出,在临床工作中,EN的安全问题仍需加强.为了减少鼻肠管EN不良并发症的发生,保证病人EN期间安全,现就鼻肠管EN期间的安全护理作一报道.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输液恒温器位置在结肠癌术后肠内营养泵入应用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1月结肠癌术后患者49例,在肠内营养泵入中采用输液恒温器进行加热,分析患者肠内营养泵入过程中输液恒温器位置与泵入的速率相关时营养液温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营养泵入速率在50~100 ml/h时,恒温夹距离输注管末端40cm时,营养液维持温度为37℃左右;速率在25ml/h,恒温夹距离输注管60cm时,营养液维持温度为37℃左右。结论结论:对结肠癌术后患者在肠内营养泵入中采用输液恒温器加热,并根据恒温器位置的调整,维持37℃左右的营养液温度,可改善患者肠胃的各种不良应激反应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合理的肠内营养(EN)对重度脑损伤合并上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的防治作用.方法:选择30例重度脑损伤合并上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病人作为临床治疗组,使用Flocare营养管、加温器、营养泵、肠内喂养输注袋,输注百普素,浓度和速度逐渐调整.调查既往应用传统方法治疗的50例病人作为对比.结果:临床治疗组所有病人未再发生上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7~10天肠内营养达全量,未出现呕吐、腹泻、腹胀等消化道症状,维持了血浆清蛋白水平,贫血得到改善,内环境稳定.应用传统方法治疗的病人上消化道反复出血,肠内营养不能正常进行,平均40天左右恢复肠内营养,营养状况较差、贫血明显,部分病人肝功能受损.结论:合理的肠内营养可有效防治脑损伤病人上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  相似文献   

20.
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经肠营养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1998年6月至1999年6月因胃癌行全胃切除术病人,术后经鼻空肠营养管输注要素饮食进行早期肠内营养30例,观察营养指标及并发症。结果:术后早期经肠营养支持后与营养支持前比较,TSP,AMC,TRF,TLC,DCH,CD4/CD8显著增高,伤口均一期愈合,少数病人出现腹胀、腹泻、恶心、但经调整滴速及浓度后症状可以控制,病人能耐受。结论:认为全胃切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