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白介素8在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本实验通过对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及AMI溶栓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8(IL-8)变化的研究,为AMI的早期诊断及溶栓治疗提供可供参考的依据。方法:AMI患者,依据治疗溶栓结果分为:(1)溶栓组,于溶栓即刻,溶栓后2,4,6,8,10,12h测定血清中IL-8浓度,并依据溶栓结果分为:溶栓财通组(A)组,溶栓未通组(B组)。(2)未溶栓组,于症状出现后2,4,6,8,10,12,14h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后血浆白细胞介素—8(IL—8)的动态变化并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对48例发病6小时内的AMI患者进行溶栓治疗,用放免法测定患者溶栓后0.5、1、2、4、12、48小时及1周血浆IL—8的变化。结果:48例患者中36例再通,12例未通。两组溶栓后血浆IL—8水平在溶栓后0.5、1、2、4、12、48小时均有统计学差异,均于48小时达峰值。结论:①IL—8参与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和心肌缺血-再灌注的过程。血浆IL—8浓度能反映心肌梗死区域的炎症与损伤程度。②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再灌注后血浆IL—8浓度较未灌注者低,溶栓再灌注挽救心肌而减轻的炎症反应程度足以抵消再灌注炎症损伤。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IL—8动态变化及峰值浓度不是判断溶栓再通情况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3.
测定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白介素-8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白介素-8(IL-8)改变的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方法测定了74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40例脑出血,34例脑梗死)和30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IL-8含量。结果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IL-8水平(10728±3816ng/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5135±1329ng/L)。急性脑出血和急性脑梗死组患者血清IL-8水平(11332±3955ng/L和9773±4388ng/L)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而它们之间则无明显差别。结论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急性期血清IL-8水平明显升高,提示IL-8可能参与了急性脑血管病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4.
白细胞介素-8在急性心肌梗死炎症反应中的作用和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心肌梗死 (AMI)是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导致部分心肌缺血性坏死的过程 ,常伴随组织坏死和炎性细胞浸润。研究证明 ,多种炎性介质参与心肌梗死的过程 ,其中包括补体激活、白细胞介素释放、中性粒细胞聚集 /浸润、急性期反应蛋白形成等。本文综述白细胞介素 - 8(IL - 8)与心肌梗死关系的相关研究。IL - 8是由Yoshimra等 1987年首先发现的 ,其主要由三类细胞所产生 :①抗原或PHA激活的T细胞 ;②LPS或IL -1、TNF -α激活的单核 /巨噬细胞、成纤维细胞或上皮细胞 ;③血小板、中性粒细胞、各种肿瘤细胞株。IL - 8相…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白介素-18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冠脉血管病变程度中的浓度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61例AMI患者,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IL-18浓度,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确定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根据造影结果分单支组、双支组和3支组。设20例健康体检人员为对照组。结果 AMI组IL-18显著高于与对照组(P<0.01);3支组于入院时、24 h、72 h和7 d后均显著高于单支组和双支组(P<0.01),双支组在入院时高于单支组(P<0.01),在72 h和7 d后双支组显著高于单支(P<0.01)。结论 AMI患者血IL-18水平显著升高,其升高的程度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狭窄程度有相关性,IL-18浓度对判断急性心肌梗死病变严重性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中耳积液标本进行白介素-8(interleukin-8,IL-8)含量检测分析,以探讨其在分泌性中耳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中耳积液、血清中的IL-8含量以及对照组血清中的IL-8含量。结果IL-8在中耳积液中阳性表达率为89、16%,中耳积液中IL-8的含量明显高于血清中的含量(P〈0.01),急性期组的含量较慢性期组高(P〈0.05),浆液性积液中的含量较粘液性积液高(P〈0.05);实验组血清中IL-8含量较对照组血清高(P〈0.05)。结论分泌性中耳炎中耳积液中的IL-8可能是由中耳腔局部产生的,而非单纯由血液中渗透而来,IL-8在疾病早期参与机体的防御反应,促进浆液性中耳积液产生,深入了解这一作用对寻找分泌性中耳炎有效的治疗方法可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冠心病(CHD)患者血浆白介素18(IL-18)、白介素10(IL-10)水平及其比值的变化,探讨IL-18和IL-10在CHD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方法]把96例CHD患者分为A组(Gensini积分<26分)、B组(Gensini积分26~54分)和C组(Gensini积分>54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不同类型CHD患者血浆IL-18、IL-10的浓度变化.[结果]CHD患者血浆IL-18、IL-10水平及其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IL-18的水平及IL-18/IL-10显著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及稳定型心绞痛病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高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0.01);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IL-10水平明显低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0.01);C组血浆IL-18的水平及IL-18/IL-10明显高于B组及A组,B组显著高于A组(P<0.01).[结论]CHD病人血浆IL-18及IL-18/IL-10明显升高,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病情、病变的严重程度,可作为CHD危险分层及病变程度评估的参考指标;IL-18/IL-10失调与CHD的急性加重相关.  相似文献   

8.
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IL-6、IL-8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急性胰腺炎患者发病后的不同时期血清中白细胞介素 6( IL- 6)和白细胞介素 8( IL - 8)含量。方法 :采用 ELISA方法测定 30例正常人对照、3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在发病后不同时期血清中 IL-6和 IL - 8含量。结果 :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中 IL- 6和 IL- 8的含量在病程监测各期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较 ,均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0 1 )。结论 :在急性胰腺炎患者发病后的不同时期进行血清中 IL- 6和 IL- 8含量的测定 ,对病情监测及预后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白介素6和白介素8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许增 《医学临床研究》2006,23(7):1041-1042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8(IL-8)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56例CHF患者及25例健康人血清IL-6和IL-8水平。【结果】①CHF患者IL-6和IL-8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P〈0.01);②血清IL-6和IL-8水平与CHF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呈负相关(r分别为-0.62和-0.49,P均〈0.01),与CHF的原发病无关。【结论】IL-6和IL-8参与了CHF的病理生理过程,并与CHF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硫酸镁在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硫酸镁 (MS)在尿激酶 (UK)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AMI)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96例AMI住院患者随机分为MS +UK组 (MU组 ,5 0例 )和UK组 (46例 )。MU组在静滴UK前后加用MS。结果  2组的再灌注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但MU组的再灌注心律失常 (RA)发生率、4周病死率显著低于UK组 (P <0 .0 1,P <0 .0 5 ) ;开始治疗后并发的严重心律失常 (SA)、心力衰竭 (HF)及梗死后心绞痛 (PIA)的发生率显著低于UK组 (P均 <0 .0 5 )。结论 硫酸镁对缺血 /再灌注心肌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 ,可提高UK溶栓疗效 ,减少并发症 ,明显降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尿激酶溶栓治疗前后血小板活性的动态变化及其与血管早期再通的关系。方法:接受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38例AMI患者在溶栓前及溶栓后2h、6h、12h、24h分别取血测定血浆中α-颗粒膜蛋白(GMP-140),依溶栓前临床间接指标及溶栓后90min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再通组(27例)和未通组(11例),比较两组患者血中GMP-140的动态变化,并设正常对照组。结果:AMI患者溶栓前血浆GMP-140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溶栓后再通组与未通纷呈不同浓度的动态变化,溶栓未通组,GMP-140升高;溶栓再通组,则GMP-140降低,两组溶栓后6h、12h、24h血浆GMP-140浓度差异显著(P<0.001)。结论:AMI后血小板高度活化,血浆GMP-140与AMI的血栓形成、溶解及再通密切相关,其在溶栓后的迅速下降可望作为临床判断血管再通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测定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早期血浆IL-8浓度水平变化结合同时导管法左心室造影(LVG)心室容积、压力及形态的变化,探讨IL-8在AMI后急性室壁瘤(LVA)形成患者血浆中的动态变化特点及其与LVA形成和心功能状态的关系.方法 将首次前壁AMI患者62例根据入院即刻LVG结果分为LVA形成组(29例)和无LVA组(33例).均于发病后6、12、18、24、48、72 h采血检测IL-8.于PCI完成后即刻及6个月复查时行LVG,测定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室壁运动记分(WMS)、左心室舒张末期压(LVEDP).随访6个月内主要恶性心脏事件(MACE)的发生率.结果 ①wA形成组自AMI发作至再灌注时间较无LVA组明显延长(t=2.35,P<0.05),同时Killip Ⅲ级心力衰竭发生率明显高于无LVA组(χ2=12.63,P<0.05).②LVA形成组血浆IL-8峰值浓度明显高于无LVA组[(0.64±0.08)μg/L与(0.53 ±0.09)μg/L,t=2.17,P<0.05],同时峰值时间显著早于无LVA组[(8.12±2.01)h与(10.5±2.65)h,t=2.42,P<0.05].③PCI后即刻和术后6个月时,无LVA组LVEF、LVESVI、LVEDVI、WMS和LVEDP各参数均优于有LVA形成组[t值分别为2.57,2.02,2.32,2.43,1.99;2.55,2.41,2.22,2.17,2.62,P均<0.05).④LVA形成组患者在6个月随访期间梗死后心绞痛、NYHAI≥3级心力衰竭发生率及随访期间病死率明显高于无LVA组患者[(18.51%与3.03%,χ2=14.92;40.74%与18.18%,χ2:23.27;17.24%与3.03%,χ2=16.01;P均<0.05).结论 血浆IL-8水平在AMI后LVA形成患者中明显高于无LVA者,且与左心室重构程度和血流动力学变化密切相关,提示心肌血管免疫炎症递质IL-8的过度激活参与了AMI后LVA的形成过程,并影响着AMI后左心室重构和LVA的进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 (AMI)溶栓治疗患者的心率变异性 (HRV)变化并对该变化的意义进行临床评价。方法  4 1例AMI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 :溶栓再通组 2 1例 ,传统治疗组 2 0例。应用动态心电图、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观察两组患者起病后 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HRV及左室射血分数 (LVEF)的动态变化。结果 除 3个月时的SDANN(2 4h每 5min正常R -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 )外 ,溶栓再通组在 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的SDNN(2 4h正常R -R间期标准差 )、SDANN、r-MSSD(2 4h相邻正常R -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值 )均高于传统治疗组相应时间段的数值 (P <0 0 5或 <0 0 1) ;同组内比较 ,3个月、6个月时的SDNN、SDANN、r-MSSD均高于 2周时的数值 (P <0 0 5或 <0 0 1) ,1个月时的HRV参数虽较 2周时高 ,但无统计学意义(P >0 0 5 )。溶栓再通组LVEF在 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时均较传统治疗组相应时间段高 (P <0 0 5 )。 2周时动态心电图上记录的溶栓再通组的室性心律失常低于传统组 (33 3%vs 75 % ,P <0 0 5 ) ,有室性心律失常者同无室性心律失常者相比 ,前者的HRV参数 (SDNN)较低 (P <0 0 5 )。结论 溶栓后冠脉再通的急性心梗患者的HRV较高 ,说明冠脉再通使心脏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失衡得到纠正 ,改善心肌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清抗炎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和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8(IL-8)的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定量测定30例脑梗死患者发病第1、3、7、14天和30例正常对照组的血清IL-10、IL-8水平.结果 脑梗死组IL-10在发病后第1、3、7、14天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2.69±4.90)、(16.75±5.16)、(13.71±5.66)、(13.68±4.80)ng/L vs(8.76±4.22)ng/L;q1=4.32,q3=8.80,q7=5.45,q14=5.42,均P<0.01);IL-8在发病后第1、3、7天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32.38±17.11)、(33.71±19.86)、(43.92±18.54)ng/L vs(20.25±12.17)ng/L;q1=3.93,q3=4.36,q7=7.67,均P<0.01);IL-10与IL-8不相关.结论 IL-10、IL-8 均参与急性脑梗死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15.
重组链激酶与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国产重组链激酶(r-SK)与尿激酶(UK)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并比较二者的差异。方法:146例AMI患者均采用静脉溶栓,分为UK治疗组(71例)和r-SK治疗组(75例)。结果:溶栓治疗后,梗死相关血管再通率r-SK组为72.0%(54/75),UK组为63.38%(45/71),P<0.05差异显著,r-SK组住CCU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UK组(P<0.05),30d病死率r-SK组为5.33%(4/75),UK组为5.63%(4/71),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出血及其他并发症,但r-SK组过敏反应发生率为8.0%(6/75),低血压发生率为2.67%(2/75),结论:使用国产r-SK加速法治疗AMI,梗死相关血管再通率高于UK,病人住CCU时间和平均住时间缩短,30d病死率与UK相似,但过敏反应及低血压发生率r-SK较UK高,国产r-SK治疗AMI无严重出血,疗效确实,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6.
基层医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自恃心理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AMI患者不同时期自恃心理程度及其相关因素,以期为其实施心理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进行问卷调查.结果:AMI患者自恃心理程度,症状缓解期和恢复期与急性期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同一时期,患者状况不同,自恃心理程度不同.经r检验,相关系数确实存在.结论:AMI患者自恃心理的存在影响患者的顺利康复,护理人员应注意其不同时期自恃心理变化,依具体情况及时采取有效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 (AMI)溶栓治疗前后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1(sICAM 1)、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 1(sVCAM 1)、白细胞介素 6 (IL 6 )、白细胞介素 8(IL 8)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ELISA法观察 2 6例经尿激酶溶栓治疗及 2 2例常规治疗的AMI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 1、2、5、7、14天血清sICAM 1、sVCAM 1、IL 6、IL 8的动态变化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间sICAM 1、sVCAM 1、IL 6、IL 8无差异 ,治疗后各指标变化趋势相似 ,但溶栓组sVCAM 1在治疗后第 5、7、14天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而sICAM 1在第 5、7天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 ,IL 6在治疗后第 1、2、7天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1) ,IL 8在治疗后第 1、7天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sICAM 1、sVCAM 1、IL 6、IL 8均可作为溶栓监测指标 ,其动态改变及作用影响AMI的发生、发展变化。溶栓治疗可减轻AMI的病理损伤 ,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18.
Superoxide release in neutrophils and sera levels of interleukin 8 (IL-8) were determined in 15 patients with complicated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MI) and 15 patients with uncomplicated MI. All patients showed increased superoxide release in unstimulated and stimulated neutrophils compared with healthy control subjects, indicating priming of these cells. Superoxide release of unstimulated or stimulated neutrophils was found to b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patients with complicated MI than in patients with uncomplicated MI. Thrombolytic therapy did not affect the rates of superoxide release. The neutrophil chemoattractant/activator IL-8 was detected in the sera of all patients, with significantly higher levels in those with complicated MI. The highest levels of IL-8 were detected at admission to the Coronary Care Unit and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thereafter, suggesting its contribution to neutrophil-mediated tissue injury. The high levels of IL-8 may be one of the major contributors to the priming of neutrophils in these patients.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卡氏肺孢子虫肺炎动物血清中IL-8的动态变化.方法 给SD大鼠皮下注射地塞米松建立肺孢子虫肺炎动物模型,改良的六亚甲基四胺银染色法检获肺组织中的肺孢子虫包囊,采用IL-8检测试剂盒检测大鼠血清中IL-8的含量.结果 对照组、第7、8、9周感染组的IL-8含量分别为(16.554±1.211)、(17.267±...  相似文献   

20.
急性心肌梗死35例静脉溶栓前后QT离散度的变化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20  
张燕  伍卫  张旭明  胡晖 《新医学》1998,29(1):18-20
目的:了解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前后Q篱散度的动态变化与溶栓疗效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地观察了溶栓、非溶栓患者治疗前后QT离散度的变化。结果:溶栓成功组(12例)溶栓后2小时QT离散度明显增加以逐渐缩短。溶栓失败组(8例)溶栓后2小时、2天的QT离散度无明显变化。溶栓失败组和非溶栓组(15例)治疗后7天-14的QT离散度较治前短,两组无明显差别。溶栓成功组7天-14天的QT离散度较溶栓失败组明显缩短。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