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层级管理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外科病区全体护士16名,根据护士的综合能力分层级,对其实施分层级管理方法,比较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前(2008年12月~2009年12月)、后(2010年1月~2011年1月)外科病区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实施层级管理后,各项护理服务质量指标与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均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层级管理能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是一种切实可行的人性化护理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对提高住院病人满意度的作用.方法:将调查对象分为A、B两组.A组为4个优质服务试点病区病人,B组为任意4个非试点病区病人,通过对两组住院病人或其家属发放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A组病人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达到97.7%以上,明显高于B组(P<0.05).开展"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活动后,护士的病房管理、服务态度、主动服务、健康教育、基础护理、专科护理、饮食指导等方面满意度显著高于B组,而病人对操作技能提高的满意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开展"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能够提高临床护理服务质量,提升护士的整体素质,提高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方法2010年6月我院将介入科、泌尿科、妇儿科作为第一批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试点病区。在试点病区开展以加强组织领导,改革工作模式,落实优质护理,开展以“强化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三好一满意”为服务标准,全面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建设。对2009年6~12月至2010年6~12月医院感染管理各项监测记录进行分析,比较活动前后医院感染控制质量。结果活动后医院感染率下降1.38%,环境卫生学监测合格率上升了4.65%。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能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微笑服务在护理服务品质中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开展微笑护理活动在提高护理品质中的优越性.方法 随机抽取内一病区2006~2007年90例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2008~2009年该科90例住院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组开展微笑护理活动,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对两组护理服务品质管理质量、护患沟通效果、护理投诉发生率进行评估.结果 观察组护理服务品质管理质量、护患沟通效果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投诉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微笑护理服务的开展,有效地促进和维护了患者的健康,促进了护理服务质量的提高与和谐护患关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开展微笑护理活动在提高护理品质中的优越性.方法 随机抽取内一病区2006~2007年90例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2008~2009年该科90例住院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组开展微笑护理活动,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对两组护理服务品质管理质量、护患沟通效果、护理投诉发生率进行评估.结果 观察组护理服务品质管理质量、护患沟通效果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投诉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微笑护理服务的开展,有效地促进和维护了患者的健康,促进了护理服务质量的提高与和谐护患关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开展微笑护理活动在提高护理品质中的优越性.方法 随机抽取内一病区2006~2007年90例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2008~2009年该科90例住院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组开展微笑护理活动,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对两组护理服务品质管理质量、护患沟通效果、护理投诉发生率进行评估.结果 观察组护理服务品质管理质量、护患沟通效果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投诉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微笑护理服务的开展,有效地促进和维护了患者的健康,促进了护理服务质量的提高与和谐护患关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试点病房在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CNP)的效果.方法:选择将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试点病房前2010年1~4月住院的49例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方法进行整体护理;选择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试点病房后2010年5~12月住院的52例设为实验组,在包床到护基础上应用CNP进行计划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及满意度.结果:实验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优质护理服务试点病房应用CNP对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实施计划护理,可缩短住院天数,降低医疗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健康教育效果及护理工作质量,故试点病房护士责任分工模式是落实临床护理路径的保障.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强化关键环节安全管理对儿科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儿科病区2009年全年针对2008年护理质量管理中存在的6个关键环节采取关键环节安全管理措施,比较2009年与2008年本病区在不良事件发生、危重病人合格率、病人满意度存在的差别.结果 开展关键环节安全管理后本院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降低,护理质量提升,病人满意度提高.结论 护理管理工作中加强关键环节安全管理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在门诊开展优质护理活动的方法,提高门诊护理质量,使病人得到满意的服务。[方法]统一思想认识,更新服务理念;制订适合门诊特点的优质护理服务标准和具体措施;规范护理质量管理体系,即成立门诊优质护理活动领导小组和质量控制小组,督导结果每月汇总分析,并提出整改措施,进行集体反馈,督导结果与个人月量化考核、绩效工资、年终评优等挂钩。[结果]在优质护理服务活动推进前后,病人的满意度由90%上升到97%;病人的不良护理投诉由2009年的10人次下降为2010年的3人次;门诊量与同期相比每年递增12.5%左右。[结论]在门诊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有利于提高护士整体素质、病人满意度和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在优质护理服务试点病区开展责任制护理,提高医护患满意度.[方法]学习领会"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精神实质,改革护士分工排班模式,实行护理组长包干责任制和护士床边工作制,提供全程、连续、无缝隙护理.[结果]全体护士对"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知晓率达100.0%,顺利推行护理排班模式改革及责任制护理,为病人提供全程优质的护理服务,未发生1起护患纠纷,病人满意度达99.1%,护士满意度93.1%,医生满意度98.5%.[结论]在优质护理服务试点病区开展责任制护理减少了护患纠纷,提高了医、护、患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利传倩  冯石莲  彭秋连 《全科护理》2012,10(17):1598-1599
[目的]为贯彻落实卫生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工作精神,探讨县级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的做法与效果。[方法]选择骨科、妇产科、心脑血管内科作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改变工作模式和排班方式,落实基础护理,创新护理服务,开展病人满意度调查和护理质量定期检查。[结果]示范病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前后,病人满意度和护理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可以提高病人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2):2319-2320
对2012年1月~2013年12月97820例门诊输液患者进行优质护理服务实施前后患者的满意度、护理投诉事件发生率的调查分析,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为观察组,未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为对照组,进行评价对比。结果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患者对输液环境、静脉穿刺水平、服务态度、服务意识、健康教育等5个方面的满意度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P0.01)。患者对护理投诉事件有所下降(P0.05)。在门诊输液患者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有助于改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增进护患关系、降低护理投诉事件发生。优质护理服务是提高患者满意度和赢得社会认可的最好保证。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8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于护理前后采用自编量表评定患者的生活质量、自尊、护理满意度情况,比较患者意外事件、投诉事件发生率.结果 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后,本组患者的心理社会、动力与精力评分均显著低于优质护理服务前(P<0.01),自尊和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优质护理服务前(P<0.01),意外事件和投诉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优质护理服务前(P<0.01).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增强患者自尊心,减少意外事件和投诉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4.
吴玉梅 《当代护士》2014,(1):168-169
目的 对门诊输液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探讨在门诊输液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必要性.方法 对2009年1月~2010年1月与2011年2月~2012年2月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前后的患者满意度及投诉事件发生率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以开展优质护理为研究组,未开展优质护理为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评价.结果 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患者对各项及总体的满意度较对照组均有所提高(P〈0.01),患者对护理的投诉事件及纠纷发生率均有所下降,2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医疗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提高风险管理护理在急诊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急诊患者700例设为对照组,将2010年2月至2012年1月急诊患者700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经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经验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风险管理护理.对两组患者的风险事件发生率、生存质量、患者主观感受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患者投诉率明显低于对照(P<0.05),患者满意度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生存质量观察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主观感受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提高风险管理护理模式可以明显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优质护理活动对老年卧床患者基础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4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老年科住院治疗的274例老年卧床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前后老年科卧床患者基础护理合格率和患者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基础护理合格率由病区护士长和责任护士按照护理部下发的基础护理质量评价标准进行测评,患者家属满意度由患者家属在病人出院时按护理部下发的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进行填写.结果 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使得护理合格率由86.64%(227/262)上升到98.91%(271/274),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由93.13% (244/262)上升到99.27% (272/274),经x2检验,护理合格率及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率在优质护理服务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102,P<0.05,x2=8.289,P<0.05).结论 优质护理活动有利于老年科卧床患者基础护理质量的提高,值得在更多的临床科室推广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促进护理事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7.
杨正丽 《现代护理》2005,11(23):2026-2027
目的探讨现代护理管理示范病区运行的可行性及优越性。方法在已开展实施整体护理5年以上的消化内科、老干部病区、肝胆外科、胸外科等病区率先创建现代护理管理示范病区,并对实施示范病区与非实施示范病区的病人满意度、医生的满意度、护理效果进行比较,探讨取得的成效。结果转变了护士的服务理念,改善了护理服务质量;发挥了护士的主观能动性,工作效率得到了提高;增强了护士的工作责任感,体现了护士的自我价值;病人、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率提高。结论现代护理管理示范病区不仅使管理者有效利用人力资源,而且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前后护理服务满意度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找出问题,认真讨论,提出建议,改进工作.方法:自行设计<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表>,每月对全院选取的内、外、妇、儿4类具有代表性的8个试点病房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并将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前后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结果: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前后患者对护理服务相关项目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可更深层次地体现人文关怀和人性化服务.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开展医护联合查房对提高整体护理质量的有效性。方法选择本院心血管内科作试点病区,将2012年1~6月实施传统护理查房设为对照组(实施前),2012年7~12月实施医护联合查房设为实验组(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医生及患者对护士工作满意度情况。结果实施前后医生及患者对护士工作满意度情况比较,均P0.05,实施医护联合查房后明显优于实施前。结论医护联合查房提高了整体护理质量及医生与患者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同时也激发了护士学习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旨在提高护理质量,防止风险的发生。方法:本研究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心内科收治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168例住院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2008年1月~2009年12月间实施护理风险护理前收治的16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差错、护理投诉、护理表扬的发生情况及满意度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后护理差错、护理投诉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表扬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心内科护理实践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风险事件和投诉的发生率,改善医患关系,从总体上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