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植物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患者的预后因子之一,其中心脏去神经支配是猝死的主要危险因素。此研究目的是以~(123)I-间碘苄胍(MIBC)建立糖尿病心脏植物神经病变的定性和定量测定法。 方法 31例NIDDM患者,男17例,女14例,平均年龄54.3岁。分为3组:N0=无神经病变;N1=轻度神经病变;N2=严重神经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常因神经病变而累及心脏,引起心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本文对166例2型糖尿病患者心脏植物神经功能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2型糖尿病患者166例(男108例,女58例);年龄25~62岁,平均39.2岁。均符合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组间年龄、性别无统计学差异。 1.2 心脏植物神经功能心电图检查项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对临床治疗和保护患者健康有指导作用。方法 糖尿病患者 30 8例 ,男 16 2例 ,女 14 6例 ,平均年龄 4 9岁 ,平均病程 14年 ,平均HbA1c9.8%。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 4 4例 (平均年龄 6 8.3岁 ,平均病程 15 .1年 ,平均HbA1c10 .5 % )和中年组2 6 4例 (平均年龄 4 5 .9岁 ,平均病程 14 .0年 ,平均HbA1c9.7% ) ,两组间HbA1c和年龄差异有显著性。所有患者无明显的心绞痛及心肌梗死、心律失常 ,未使用明显影响心率、神经传导的药物。所有患者同时进行心自主神经功能和外…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的发病机制 ,我们测定了合并高血压老年糖尿病患者和血压正常老年糖尿病患者血浆内皮素 (ET)及一氧化氮 (NO)水平 ,并探讨他们在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发病中的可能作用 ,现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按 1985年WHO诊断标准选择老年糖尿病患者 67例。其中血压正常糖尿病组 (A组 ) 3 2例 ,男 18例 ,女 14例 ,平均年龄 64 8岁 (60~ 76岁 ) ,糖尿病病程平均 6 9年 (1~ 16年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 (B组 ) 3 5例 ,男 2 0例 ,女 15例 ,平均年龄62 5岁 (60~ 78岁 ) ,糖尿病病程平均 7 1年 (1~ 15…  相似文献   

5.
高血压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子 ,糖尿病与冠心病具有等同的危险性 ,两者可通过不同机制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目前临床上应用颈动脉超声来评价患者颈动脉结构以及是否存在粥样斑块。有关原发性高血压 (EH)合并糖尿病对颈动脉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及其相关因素研究不多。本研究探讨了EH合并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结构和功能的变化 ,分析了相关因素 ,以期为糖尿病和高血压所致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提供临床依据。1 临床资料2 0 0 1年 3月至 2 0 0 2年 3月选择 12 3例本院住院患者 ,男性 70例 ,女性 5 3例。平均年龄 61(31~ 83)岁。EH按1999年世界…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安装心脏植入型电子装置的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发生严重房室阻滞(AVB)的影响因素。方法:连续收集2002年11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心律失常中心安装心脏植入型电子装置且出院诊断为HCM的患者126例,男性71例,女性55例,平均年龄(57.02±14.93)岁。根据是否有高度及以上AVB,将患者分为严重AVB组(28例)和非严重AVB组(98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血清学检查、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指标,应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HCM患者发生严重AVB的影响因素。结果:126例患者中,103例植入起搏器,22例安装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1例进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非严重AVB组患者年龄(58.0±13.2)岁,女性45例(45.9%);严重AVB患者年龄(53.5±19.8)岁,女性10例(35.7%)。非严重AVB组与严重AVB组比较,心房颤动比例、静息左心室流出道压差峰值、β受体阻滞剂及钙拮抗剂使用率显著升高,而糖尿病比例显著降低、QRS时限明显缩短(P均<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示糖尿病(OR=5.023,95%CI:1.452~17.382,P=0.011)是HCM患者发生严重AVB的影响因素。结论:在安装心脏植入型电子装置的HCM患者中,糖尿病是发生严重AVB的显著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作者对≥60岁无症状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患者进行研究,旨在探讨饮食和直立位对这类患者血压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对象为20例无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症状的老年患者,平均年龄70±5岁。心脏功能障碍、心律失常、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致残性卒中、外周血管病变、肾功能障碍、糖尿病及胃切除者均予除外。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合并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临床上突出的特点是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损害 ,与增加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有关。作者探讨深呼吸心电图试验为非侵入性评价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方法。1 资料和方法按WHO糖尿病诊断标准 ,1999年 6月至 2 0 0 0年 5月 ,在本院糖尿病专科门诊就医和收住的老年 2型糖尿病 79例为观察组 ,男性 2 9例 ,女性 5 0例 ,平均年龄 (6 8.9± 5 .5 )岁。出现临床症状或就医年限 5年以内者 42例 ,5年至 10年者 18例 ,10年以上者 19例。明显心律失常者未收入。同期 ,随机选择社区无糖尿病病史、体检合格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心脏植物神经功能改变与血糖代谢的关系。方法收取该院60例2型糖尿病患者,收取时间在2016年12月—2017年3月,分别检测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入院最初患者全天血糖最高与最低值的差值(血糖波动差值)和心脏植物神经功能,研究患者血糖代谢和心脏植物神经功能改变之间的关系。结果根据检测结果发现,在6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心脏植物神经功能正常者有11例,占18.33%,心脏植物神经功能异常患者有49例,占81.67%,其中心脏植物神经功能正常者,糖化血红蛋白浓度(6.19±1.15)%;血糖波动差值4.0~9.1 mmol/L(4.0;6.4;5.3;6.7;9.1;5.7);心脏植物神经功能异常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浓度(9.43±3.31)%,血糖波动差值8.3~11.4 mmol/L(11.4;8.3;8.4;10.9;10.7;8.9),显著高于心脏植物神经功能正常患者(P0.05)。根据研究结果显示,4组患者(不典型病变、严重病变、典型病变、早期病变)之间的糖化血红蛋白浓度、血糖波动差值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心脏植物神经功能改变与血糖代谢之间具有密切关系,有效、及时控制患者血糖,降低患者自身糖化血红蛋白浓度、减少血糖波动对减轻糖尿病患者心脏植物神经功能病变程度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 2型糖尿病患者心脏结构、重量、功能的变化情况 ,作出及时的诊断和防治。方法 采用 HPSONOS5 5 0 0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 76例 2型糖尿病患者和 60例正常对照组测定左心室收缩、舒张功能、左心室重量、左心房左心室内径。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的左心室结构改变、心肌重量增加 ,比舒张功能障碍较早出现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意义 ( P<0 .0 0 1) ;随病程延长 ,病情加重 ,左心室左心房明显扩大 ,左心室舒张功能出现“假性正常化”,而收缩功能出现障碍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意义 ( P<0 .0 0 1)。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脏结构、功能、重量及临床疗效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糖尿病早期心脏病变的存在及相关因素.方法用超声心动图方法观察了40例无高血压、无冠心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心脏超声指标,与40例正常对照者进行比较,同时进行多因素逐步回归和判别分析.结果(1)糖尿病患者舒张功能指标E/A>1的比例较对照组低.(2)心超结构指标左房大小(LA),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PWd)与HDL、LDL胆固醇,体重指数,病程,舒张压相关;收缩功能指标(EF)与体重指数,病程,舒张压,甘油三酯相关.判别分析发现,IVST,LPWd是心脏舒张功能降低的主要相关因素.结论糖尿病患者早期存在的舒张功能减退,可能是由于心室壁的肥厚(即心肌间质的改建)所致.降低体重,改善血脂异常,将有助于防治早期糖尿病心脏病变.  相似文献   

12.
心脏病患者施行手术(非心脏手术)时,由于麻醉和手术的影响,使得原已功能减弱的循环系统不足以维持心脏电生理及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加重循环功能障碍。而诱发或加重心肌缺血、缺氧及心律失常,甚至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心脏骤停。本文通过42例施行非心脏手术的心脏病患者术前、术后心电图(ECG)对比,分析影响ECG改变的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本组42例系我院ICU施行非心脏手术的心脏病患者。男22例,女20例,年龄为27~78岁,平均57.32岁。各种心脏病均符合WHO诊断标准。冠心病26例,高心病14例,其中高心病合并冠心病5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2例,糖尿病合并高心病1例。风心病3例,甲亢性心脏病2例,先心病1例,糖尿病性心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通过检测冠心病 (CHD)并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 (NIDDM )患者体内血栓形成前状态(PTS)分子标志物、血管内皮功能以及脂质过氧化物水平 ,分析其相关性并筛选与心脏事件发生较为特异的标志物。材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 :稳定性心绞痛 (SA) 2 0例 (A组 ) ,男 13例 ,女 7例 ,平均年龄 (5 9 5± 6 7)岁 ;不稳定性心绞痛 (UA) 2 0例 (B组 ) ,男 13例 ,女 7例 ,年龄(5 9 1± 10 0 )岁 ;UA合并NIDDM 2 8例 (C组 ) ,18例 ,女 10例 ,年龄 (5 9 4± 7 8)岁。上述病例包括心脏事件 (主要指心绞痛发作 )发生者 31例 (SA组 6例 ,UA组 10例…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合并感染患者免疫功能改变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糖尿病患者常易并发各种感染,是否存在免疫功能异常,国内报道不多,也认为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有体液及细胞免疫缺陷。本研究测定2型糖尿病合并感染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等以了解2型糖尿病有关的免疫功能及与感染之间的关系。一、对象和方法1.对象:2型糖尿病患者52例(男18,女34),全部为住院患者,平均年龄为62.0岁(37~80岁),平均病程8.1年(5~28年)其中合并各种感染的32例为合并感染组,均为不同部位的细菌性感染,无合并感染的20例为无感染组,两组均无肝肾功能异常。正常对照组32例(男9,女23),平均年龄…  相似文献   

15.
窦性心律时肺静脉血流和左心耳功能密切相关 ,并能较准确反映左心耳的功能〔1 ,2〕。本文应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TEE)了解心房颤动 (Af)患者肺静脉血流和左心耳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1 对象与方法Af组 :持续时间超过 1周的Af患者共 69例 ,均未使用过抗凝治疗 ,除外各瓣膜中度以上反流、先天性心脏病以及心脏手术史者 ,男 2 4例 ,女 45例 ,平均年龄 5 0 ( 2 8~ 75 )岁 ;69例均经TEE检查 ,检出左心耳血栓 1 7例。对照组 :1 5例 ,均经系统检查示无心血管系统疾病 ,男 6例 ,女 9例 ,平均年龄48( 2 7~ 67)岁。  采用多平面经TEE仪于…  相似文献   

16.
高血压右室重塑者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往对原发性高血压病 (EH)患者心脏结构与功能的研究多集中于左心室 ,发现高血压早期左室舒张功能已有损害。近年来 ,对右心功能的研究亦受到关注 [1 ] 。本文作者探讨右室重塑的心脏结构与左右室功能的关系及特点。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EH组 :EH患者 2 5 2 (男 15 0 ,女 10 2 )例 ,年龄 5 8± 12岁 ,符合 1978年 WHO建议的诊断标准。按超声心动图心脏结构的结果将患者分为 3组 :心脏结构正常组 (H 1) 79(男 43,女 36 )例 ,年龄 5 7± 10岁 ;右心室重塑组 (H2 ) 70 (男45 ,女 2 5 )例 ,年龄 5 0± 12岁 ;左右心室均重塑组 (H3) 4…  相似文献   

17.
2型糖尿病患者生长素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长素 (Ghrelin)是 1999年由日本科学家发现 ,主要在胃部合成 ,含有 2 8个氨基酸的脑肠肽 ,具有刺激垂体前叶释放生长激素的作用。本研究旨在观察 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生长素水平 ,并探讨其在糖尿病发生和发展中的临床意义一、对象和方法1.研究对象 :(1)健康对照组 :2 4例 ,男 14例 ,女 10例 ,平均年龄 47.9(34~ 5 9)岁 ,除外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心脑血管病及内分泌疾病 ,肝肾功能正常。 (2 ) 2型糖尿病组 :2 4例 ,男 12例 ,女 12例 ,平均年龄 5 1(41~ 70 )岁 ,糖尿病根据 WHO标准诊断 ,病程从刚发现至 10年不等。2 .方法 :(1)清晨…  相似文献   

18.
作者用~(123)I-异丙基碘苯异丙胺(Isopro-pyl-~(123)I-iodoamphetamine简称IMP)和单光子发射CT(简称SPECT)测定既往没有脑血管病的高龄糖尿病患者的局部脑血流,研究糖尿病潜在的脑循环动态异常。选择60岁以上无痴呆和脑血管障碍的老年人为对象。9例有糖尿病者,为糖尿病组,平均年龄71.8岁。9例糖耐量试验正常者为对照组,平均年龄71.7岁。除外隐性糖尿病和伴有中枢神经系异常的病例。静脉注入IMP3mCi,  相似文献   

19.
对104例收缩压增高(收缩压>21.3kPa,舒张压<12kPa)的老年患者(平均年龄71±6岁)作多普勒心动超声检查,将单纯性高收缩压者(SHEP)心脏结构和功能改变的资料与55例年龄配对的正常对照组比较。病例组的左室质量指标显著大于正常组(103±28对87±23g/m~2,P=0.0014);病例组中  相似文献   

20.
慢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简称慢性主闭)患者,虽然静息时左心室喷血分数多为正常,但常在运动时呈异常反应。由于慢性主闭时心脏负荷状态有明显改变,故对运动时左心室功能异常反应的机理难以确定。本文目的旨在用门电路心血池造影法研究慢性主闭患者心肌收缩性与左心室功能的关系。方法:14例无临床症状的慢性主闭患者(男性13例,女性1例,平均年龄36岁)和6例正常人(男性5例,女性1例,平均年龄44岁)均进行静息时和握拳及卧位脚踏车运动时左心室功能测定(包括左心室喷血分数,舒张末期和收缩末期容量)。休息一小时后,各例受试者均给予静脉滴注血管紧张素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