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目的:探讨根据常年性持续性变应性鼻炎(AR)患者鼻分泌物嗜酸粒细胞(EOS)相对计数调整类固醇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近3个月内未接受类固醇治疗的常年性持续性AR患者42例,采用酶联免疫荧光法测定鼻分泌物EOS阳离子蛋白浓度,根据鼻分泌物EOS计数将患者分为EOS组23例(EOS≥3%)与非EOS组19例(EOS<3%),均进行AR症状、体征评分、鼻分泌物细胞分类计数。治疗2、4、6个月时进行随访和疗效评价。结果:EOS组鼻分泌物中EOS比值[中位数M(25分位数;75分位数),下同]、EOS阳离子蛋白水平(x珋±s,下同)基线值分别为0.086(0.065;0.176)、(326±145)μg/L,非EOS组分别为0.016(0.005;0.022)、(154±58)μg/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40、3.32,均P<0.01)。治疗2、6个月后,EOS组的EOS比值、EOS阳离子蛋白水平分别为0.038(0.006;0.070)、0.019(0.010;0.060);(175±122)μg/L、(175±153)μg/L,与基线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6.73、7.38,均P<0.05);非EOS组分别为0.014(0.004;0.032)、0.015(0.010;0.026);(118±60)μg/L、(112±60)μg/L,与基线值比较,EOS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82,P>0.05),而EOS阳离子蛋白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78,P<0.05)。平均症状、体征评分EOS组和非EOS组在基线及2、4、6个月时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组鼻用类固醇用量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于鼻分泌物EOS增高的AR患者,采用类固醇治疗能够抑制EOS炎症,改善AR患者的症状和体征。非EOS增高的AR患者对类固醇治疗反应性差,症状、体征无改善。临床上可以根据EOS的相对计数决定是否采用类固醇治疗。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MONOUCLEAR CELLS,PBMC)中转录因子T-BET MRNA的表达及其与血清总IGE(TIGE)、患者鼻过敏症状和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OSINOPHILE CATIONIC PROTEIN,ECP)的关系。方法用UNICAP CAP系统检测血清变应原、TIGE和ECP的含量。取22例对尘螨过敏的AR患者和8例健康人静脉血,密度梯度离心分离PBMC,其中部分PBMC用50ΜG/ML螨变应原培养刺激,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TRANSCRIPTASE-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检测T-BET MRNA的表达。结果①AR患者和正常人T-BET MRNA表达强度与参照物Β-ACTIN的比率(X-±S)分别是0·381±0·099和0·750±0·0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T-BET MRNA的表达强度分别与AR患者症状评分、ECP的水平没有相关性(R分别是0·187和-0·165,P值均>0·05);③而T-BET MRNA表达强度与患者血清TIGE水平呈负相关(R=-0·525,P<0·05);④变应原刺激前后T-BET MRNA表达强度分别是0·381±0·099和0·365±0·10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变应原为螨的AR患者PBMC中,T-BET MRNA表达较健康人低,T-BET MRNA低表达是AR发生TH1和TH2失衡机制中的重要环节之一。T-BET MRNA的下调表达程度与AR患者症状严重程度和ECP浓度无关。特异性变应原的刺激对AR患者PBMC中的T-BET表达没有影响。T-BET是间接影响IGE水平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1971年,瑞典学者Olsson和Venge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中提取出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osinophil cationic protein,ECP)后,于1975年明确其来源于嗜酸性粒细胞(EOS)。现在已经证明活化EOS分泌4种强碱性蛋白:主要碱性蛋白(major basic protein,MBP)、ECP、嗜酸性粒细胞衍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变应性鼻炎引起嗅觉障碍的发病机制。方法选取216例变应性鼻炎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同时选取99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嗅棒气味嗅觉测试方法测定两组患者的嗅觉功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鼻腔分泌物中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osinophil ationicprotein,ECP)及类胰蛋白酶的含量;应用鼻压计测定鼻气道阻力。结果变应性鼻炎患者鼻气道阻力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变应性鼻炎组患者嗅觉功能,鼻腔分泌物ECP和鼻腔分泌物类胰蛋白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嗜酸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的活性增加可能导致了变应性鼻炎患者的嗅觉障碍,而鼻腔阻塞可能不是引起变应性鼻炎患者嗅觉障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玉屏风散对变应性鼻炎(AR)大鼠模型鼻中隔黏膜及肺中的嗜酸性粒细胞的影响。方法采用6~8周SD雌性大鼠40只,按体重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正常组10只,模型组30只。造模结束后将模型组随机分为AR组,西药组、中药组,每组10只。中药组:给予玉屏风散按原方剂量煎取汁,中药生药5.5g/kg体重,灌胃。每日1次,每周6次,共2周。西药组:将氯雷他定片研磨后溶于生理盐水中灌胃,给予氯雷他定片1mg/kg灌胃。每日1次,每周6次,共2周。结果四组间比较,AR组嗜酸性粒细胞(EOS)比例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两治疗组EOS细胞数低于A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治疗组间鼻黏膜EOS细胞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玉屏风散能使变应性鼻炎大鼠模型鼻黏膜和肺中的嗜酸性粒细胞减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慢性鼻窦炎(CRS)鼻息肉患者鼻内镜手术(ESS)前后患者鼻腔分泌物中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表皮生长因子(EGF)、白细胞介素-6(IL-6)的变化,分析它们在术腔创伤愈合中的意义。 方法 选取行ESS的163例CRS鼻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术前及术后1、6、12周行鼻内镜检查并采集鼻腔分泌物,采用酶联免疫荧光分析技术检测鼻腔分泌物中ECP、EGF、IL-6的浓度。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术前ECP、EGF、IL-6含量显著升高(P<0.05)。术后1周ECP、EGF、IL-6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前(P<0.05)。术后6周ECP、EGF、IL-6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前、术后1周(P<0.05)。术后12周ECP、EGF、IL-6含量显著低于术前及术后6周(P<0.05),显著高于术后1周(P<0.05),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术前ECP、EGF、IL-6含量影响术后6周和术后12周患者术腔创伤愈合情况(P<0.05)。 结论 CRS鼻息肉患者术前ECP、EEG、IL-6含量显著升高,且在术后创伤愈合过程中的动态变化与术后上皮修复过程可能有相关性,术前ECP、EEG、IL-6含量是影响鼻黏膜术后上皮修复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suppressor of cytokime singnaling-3,SOCS3)、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在变应性鼻炎鼻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方法采用RT—PCR检测24例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者鼻黏膜组织(AR组)和22例单纯鼻中隔偏曲患者黏膜组织(对照组)中SOCS3 mRNA、Eotaxin 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两组患者鼻黏膜组织中SOCS3、Eotaxin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SOCS3、Eotaxin蛋白及mRNA表达的相关性。结果AR组鼻黏膜组织中SOCS3、Eotaxin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AR鼻黏膜组织中SOCS3蛋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与Eotaxin蛋白及mRNA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SOCS3与Eotaxin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可能在变应性鼻炎的发生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嗜酸性粒细胞(EOS)在哮喘和其他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发病过程中是重要的效应细胞。在变应性炎症过程中,对凋亡细胞的凋亡和胞吐作用的药理作用的研究,为炎症性气道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见解,尤其是以嗜酸性粒细胞为主的气道炎症。这两种方法可用于治疗干预,允许成功操控炎症解决,并减少与现有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因此,通过控制EOS凋亡来调控变应性炎症,目前并且未来可能是过敏性疾病的主要治疗关注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变应性鼻炎儿童患者鼻腔分泌物中嗜酸性粒细胞分布情况以及季节对嗜酸性粒细胞分布情况影响。方法对417例变应性鼻炎儿童患者及98例非变应性鼻炎儿童的鼻腔分泌物薄层涂片,经瑞-姬染色后观察嗜酸性粒细胞的数量及分布程度,417例变应性鼻炎患儿根据4个季节分为4个亚组,比较各季度亚组之间嗜酸性粒细胞的数量。结果变应性鼻炎患儿鼻腔分泌物中嗜酸性粒细胞阳性人数显著高于非变应性鼻炎患儿人数(P<0.001),变应性鼻炎儿童患者鼻腔分泌物中嗜酸性粒细胞数量显著高于非变应性鼻炎患者(P<0.001),变应性鼻炎患儿在春夏秋冬不同季节鼻腔分泌物中嗜酸性粒细胞数量差异明显(P<0.01),其中夏季高于冬季(P<0.01),其他各个季节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嗜酸性粒细胞在儿童变应性鼻炎的发病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变应性鼻炎患儿鼻腔分泌物嗜酸性粒细胞明显上升,同时随着季节变化,嗜酸性粒细胞数量也变化明显,对儿童变应性鼻炎的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过敏性鼻炎患者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前后鼻分泌物嗜酸粒细胞数量的变化.方法 43例过敏性鼻炎患者,行粉尘螨滴剂舌下含服免疫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周、4周及8周采集鼻分泌物涂片,计数鼻分泌物中的嗜酸性粒细胞,比较分析治疗前后的数值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较,免疫治疗后第4周与第8周时,鼻分泌物嗜酸性粒细胞数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4周与第8周比较,鼻分泌物嗜酸性粒细胞数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的第4周开始,过敏性鼻炎患者鼻黏膜局部免疫状态开始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观察变应性鼻炎患者接受特异性免疫治疗前后血清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的变化,评价免疫治疗的效果,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52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用舌下含服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喷鼻,在治疗前后抽静脉血查ECP.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血清ECP分别为(26.2±5.9)μg/L和(27.4±6.3)μ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清ECP分别为(18.3±3.4)μg/L和(23.2±3.7)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血清EC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P<0.01,对照组P<0.05).结论:特异性免疫治疗能有效降低患者血清ECP,其可能的免疫机制是有效地抑制了嗜酸粒细胞在鼻腔的聚集与活化,降低其释放ECP的能力,起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5.
变应性鼻炎合并慢性鼻窦炎患者鼻窦组织体积大,容易患各种慢性疾病,可以推测此类患者中嗜酸性粒细胞的分布有自己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观察变应性鼻炎患者鼻黏膜中各种组胺受体亚型的表达及分布差异,初步阐明各种组胺受体在变应性鼻炎患者鼻黏膜中的表达,并与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进行相关性分析,为了解组胺及其受体在变应性鼻炎病理生理学中的作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选择变应性鼻炎患者共10例,表麻下取下鼻甲黏膜,分别行组胺受体半定量RT-PCR检测以及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程度评估.结果 半定量RT-PCR检测显示变应性鼻炎患者鼻黏膜中4种组胺受体均有表达,而且HR1表达显著高于HR2、HR3、HR4三种受体(P均<0.01),HR4表达显著高于HR2、HR3(P均<0.01),而HR2,HR3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HR1,HR4与变应性鼻炎患者鼻黏膜中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相关,其中HR4相关性相对较高,而HR2,HR3与其浸润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变应性鼻炎患者鼻黏膜中四种组胺受体均有表达,其表达强弱顺序为HR1>HR4>HR2≈HR3.,HR1,HR4与变应性鼻炎患者鼻黏膜中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患者鼻腔分泌物中嗜酸性粒细胞的检测及其对变应性鼻炎诊断的意义。方法随机选取变应性鼻炎、正常人和非变应性鼻炎患者鼻腔分泌物各100例行薄层涂片和瑞-姬染色,观察嗜酸性粒细胞的数量、形态及分布程度和阳性率。结果 10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鼻腔分泌物中嗜酸性粒细胞数量显著高于正常人及非变应性鼻炎患者(P<0.01),变应性鼻炎患者鼻腔分泌物中嗜酸性粒细胞阳性率也明显高于正常人和非变应性鼻炎患者(P<0.01)。结论嗜酸性粒细胞在变应性鼻炎的发病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鼻腔分泌物涂片检查嗜酸性粒细胞,对变应性鼻炎的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5(IL—5)及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在鼻息肉发病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采用pharmacia CAP荧光免疫系统和ELISA双抗体夹心法对30例鼻息肉患者(鼻息肉组)和8例鼻中隔偏曲或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对照组)分别进行血清中ECP及组织匀浆中ECP、IL—5的检测。结果:鼻息肉组匀浆中IL—5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鼻息肉组血清与匀浆中的ECP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P<0.05)。鼻息肉组匀浆中IL—5与血清中ECP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598,P<0.05);与匀浆中的ECP水平也呈正相关(r=0.451,P<0.05)。结论:ECP是嗜酸性粒细胞活化的标志,也是导致鼻腔炎症发生的重要因子;IL—5在鼻息肉组织中高表达,并与血清和组织中ECP水平密切相关,共同促进鼻腔炎症过程的不断加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卡介苗多糖核酸(BCGPSN)诱导变应性鼻炎患者结核菌素皮试(PPD)阳转情况及其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相关机制。方法:将6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BCGPSN治疗组和口服息斯敏组,各30例。正常对照组20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UniCAP系统检测治疗前后血清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血清总IgE(tIgE)水平,同时观察PPD。结果:BCGPSN治疗组治疗后,ECP、tIgE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PD阳转率为37.5%,与息斯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BCGPSN可调节变应性鼻炎患者的免疫失衡,促进Th1细胞功能,减轻变应性鼻炎的发作。  相似文献   

20.
变应性鼻炎(AR)作为耳鼻喉头颈外科学的常见疾病,因其发病率逐年上升,目前被大家广泛认知。检测变应性鼻炎患者鼻腔分泌物中嗜酸性粒细胞(EOS)水平成为辅助诊断变应性鼻炎的一种手段。IL-33/ST2通路近年才被大家熟知,且嗜酸性粒细胞与IL-33/ST2在AR发病中有一定的相关性。本文主要分析嗜酸性粒细胞和IL-33/ST2与变应性鼻炎相关性的研究,以阐明这两个因素在变应性鼻炎发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