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督脉论治失眠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宋媛  赵仓焕  朱小华 《四川中医》2005,23(12):11-12
在针灸临床诊治失眠症时,运用督脉理论,选取督脉腧穴进行施治,获得满意疗效.通过分析探讨,认为督脉联系心、脑、肾,调和营卫,平衡阴阳,是脏腑经脉的重要调控系统,其与失眠症具有密切的关系,在临床诊治失眠症时要获得满意疗效应注重调理督脉.  相似文献   

2.
督脉诊察及督脉走罐治疗各个疾病都有独特的疗效,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还需更体统全面的分析总结,为提高临床疗效总结出更好治疗方法。双手配合在督脉行滑行触诊再行督脉走罐,触诊到的局部结节、条索等以及罐诊中的局部颜色变化的腧穴均可作为针刺治疗的重点,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围绝经期综合征、失眠症。在临床中运用督脉走罐结合针刺治疗疾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督脉灸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失眠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督脉灸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6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03例。治疗组采用督脉灸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耳穴贴压治疗。记录两组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分,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PSQI量表各项评分及总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组治疗后PSQI量表中睡眠质量、睡眠效率、日间功能评分及总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8%,对照组为78.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督脉灸配合耳穴贴压是一种治疗失眠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督脉穴透刺法治疗原发性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原发性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治疗组采用督脉穴透刺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治疗,治疗前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2组治疗后PSQI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但治疗组治疗后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愈显率为60.7%,优于对照组的28.6%(P0.05)。结论:督脉穴透刺法治疗原发性失眠症能有效改善睡眠质量,维持睡眠时间,提高睡眠效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失眠症肝郁患者的常见症状及证素特点,为围绝经期失眠症的临床治疗提供思路。方法选择100例围绝经期失眠症肝郁患者,采用证素积分的方法,通过四诊资料规范化采集,分析围绝经期失眠症肝郁患者的症状分布情况及不同肝郁分级患者的病位、病性证素特点。结果围绝经期失眠肝郁患者症状发生频率较高的依次为易激动、潮热汗出、眩晕、骨关节肌肉痛、感觉异常等;主要病位证素为肾、脾、胞宫和心神;主要实证病性证素为痰、湿、血瘀和热;虚证病性证素为阴虚、气虚、血虚与阳虚。结论围绝经期失眠肝郁患者多兼肾、脾、胞宫和心神等脏腑的病理改变,虚实夹杂为本病的基本病机特点。  相似文献   

6.
焦虑障碍为一种普遍出现的情绪反应,表现为个体与处境不相符的情绪体验,可伴有睡眠困难。通过对焦虑失眠症的病机以及临床用药规律展开研究,旨在为焦虑失眠症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的基础。结合以往研究发现焦虑失眠症的病机可总结为扰乱心神引起阴阳失交,阳不入阴导致不寐,在用药方面以茯苓、甘草、山药、柴胡、栀子为主,从而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缓解失眠症状,促进提高生活质量。通过对焦虑失眠症病机以及临床用药规律等内容通过文献及病历整理,为临床治疗失眠常见病提供一个新的思路,从而达到改善焦虑症状提高睡眠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背部抓痧调疗法治疗失眠症的疗效与机理。方法: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失眠症患者36例,于患者背部的督脉与足太阳膀胱经循行路线上施行抓痧疗法治疗。结果:痊愈7例,显效10例,有效1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达86.11%。患者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呈现显著性变化(P<0.001)。结论:背部抓痧疗法治疗失眠症疗效显著,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临床研究报道,作为传统皮肤针的改进工具,滚针治疗失眠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目前认为。其原因在于,背部督脉和膀胱经在走行上与脑有密切的关系,并且涉及五脏六腑的背俞穴。刺激这两条经脉可以调节脏腑阴阳的平衡而治疗失眠。但是追溯《黄帝内经》,其中医理论基础的内涵并未系统而深入的讨论。因此本文将回顾《内经》对刺激方法和失眠的认识来探讨其理论基础,进而推广滚针治疗失眠症的临床运用。  相似文献   

9.
金宇 《亚太传统医药》2014,10(20):86-87
目的:观察头部督脉线加腹针治疗失眠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2例失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规范化治疗。结果:经治疗,痊愈15例(46.9%),显效13(40.5%)例,有效2例(6.3%),无效2例(6.3%),总有效率93.7%。所有患者均没有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头部督脉线加腹针治疗失眠症患者效果显著,为流程简单的针灸综合治疗手段,具有疗效可靠、可重复性强的优点,即使患者反复发作,也能控制其病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黄帝内经》作为中医四大经典之首,为我们认识和治疗疾病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通过研读《黄帝内经》,分析足太阳膀胱经与神志病的联系、临床应用意义,探讨从膀胱经调心神、调脑神、调督脉理论在治疗神志病中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失眠症的病机及清肝化痰养心汤的疗效.方法:选择17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自拟清肝化痰养心汤,对照组采用阿普唑伦、美多眠进行系统临床观察.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50、71.43%(P<0.0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讨论:根据中医学理论和临床实践,认为失眠症的中医病机关键是肝郁痰火,阴阳失衡,心神失养,病位涉及心肝脾肾.采用清肝化痰滋养心肾之清肝化痰养心汤,其临床疗效优于美多眠等.  相似文献   

12.
刘立 《陕西中医》2012,33(2):210-211
<正>失眠症是长期困扰人们并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和健康的临床常见病。现代人生活节奏快,精神紧张、焦虑、抑郁,又喜食肥甘厚味导致痰湿内生,日久化热,酿为痰热,上扰心神而致失眠。所以,近年来,痰热内扰型失眠症成为临床的多发病。笔者自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应用柴芩温胆汤治疗痰热内扰型失眠  相似文献   

13.
刘祖贻系国家级名老中医、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精通中医内科,主攻脑病与脾胃病。刘老认为失眠症的病机关键在于心失所养或邪扰心神所致,其治疗重视气血阴阳的协调和实邪的祛除,以下数案体现了刘老从气血阴阳辨治该病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通过文献对比,分析总结小柴胡汤治疗失眠症的主要伴随症状、配伍用药及服药方法和使用剂量上的古今差异。小柴胡汤治疗失眠症的病机为少阳胆热内郁,热扰心神;临床选方的关键为脉弦、口苦、口干、便干、烦躁;古方多配伍清热药,现代多配伍安神药;古方使用剂量小于现代。  相似文献   

15.
从心神角度探讨治疗失眠症需要注意的三个方面,认为心主神志内涵宽泛,治疗不可拘泥于狭义之"神";失眠病位主要在心,治当固护心气兼以养血;失眠病机为神识扰动,治当以宁心安神为要。  相似文献   

16.
通督调神针法治疗失眠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失眠症属于中医学“不寐”范畴。李平教授在总结和继承石学敏院士“醒脑开窍”针法的基础上,以“通督脉、调元神”立论,提出以“通督调神”针法治疗失眠症,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督脉三部走罐法干预亚健康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 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50例, 对照组50例。治疗组在督脉部位给予三部走罐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结果] 临床疗效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P<0.01, 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P<0.05, 组间比较 P<0.05, 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督脉三部走罐法干预亚健康失眠症效果显着, 具有一定的特色和优势。  相似文献   

18.
很多人都经历过失眠。长期失眠会让人记忆力减退,精力不集中,疲惫,会不同程度的影响人们的学习与生活。现代医学认为:失眠多见于某些神经官能症,一些慢性疾病也可伴有失眠症。中医认为:失眠的发病原因很多,如:气血脏腑功能的失调或痰浊食滞等均可影响心神而导致失眠。  相似文献   

19.
失眠症是指脏腑功能紊乱,导致心神失养或心神不安而引起的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轻者入寐迟缓或寐而易醒,重有彻夜难寐.中医又称"不寐".2006年1月以来本院针灸推拿科对172例失眠症患者进行了针灸、推拿按摩、耳穴压丸、中药穴位贴敷等中医外治法,配合中药内服及优质的临床护理,疗效满意,现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命门、元神、泥丸、脑芯、脑神的内涵一致,命门是通过起源于脑芯的足太阳经入五脏六腑之腧而为五脏六腑之本的;心、识神、心神是同一个功能系统,心神是通过起源于大脑的督脉而"处物"而"神明出焉"的。脑神与心神及五脏神的关系实质上是命门与五脏的关系;命门与五脏是先天生后天,后天养先天的关系;命门与三焦是脏与腑的表里关系,是脑芯中枢神经与周围神经的表里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