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药并用治外阴瘙痒症44例樊书连(江苏省涟水县中医院涟水223400)关键词外阴瘙痒外洗方长强穴封闭外阴瘙痒是妇科常见病症。笔者对单纯性外阴瘙痒采用自拟中药外洗方,VifB12、非那根长强穴注射,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1一般资料44例均为门诊病...  相似文献   

2.
樊建红 《光明中医》2012,27(5):1018-1019
外阴营养不良既往称之为外阴白斑,是指女性外阴皮肤和黏膜组织发生变性及色素改变的病变.临床表现为外阴瘙痒,疼痛,外阴局部或弥漫性皮肤及黏膜脱色、变白;组织粗糙,肥厚,增生或角化变硬,或萎缩变薄,皲裂,弹性降低或消失,甚至组织粘连溃疡,红肿溃烂.  相似文献   

3.
薛赛琴  李亚俐 《中医杂志》1994,35(5):296-296
外阴瘙痒是外阴多种不同疾病引起的一个临床症状,也可发生于外阴完全正常者。其发病原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治疗效果不甚理想。我们根据多年临床经验,研制了一种纯中药止痒霜剂,治疗外阴瘙痒35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35例患者,年龄24~57岁,平均34岁。其中单纯性外阴瘙痒17例,过敏性外阴炎  相似文献   

4.
外阴瘙痒是妇科疾病中常见的一种症状 ,各种类型的阴道炎、尿道炎、外阴白色病变、局部卫生不良等 ,均能引起不同程度的外阴瘙痒 ,笔者自拟外阴止痒汤治疗外阴瘙痒 5 0例 ,效果显著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诊断标准及病例选择 妇科检查外阴瘙痒伴外阴皮肤及阴道粘膜充血、色红 ,分泌物量多、色黄、有臭味。共观察 5 0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1.2 一般资料 本病例均来自门诊 ,年龄从 2 0~ 45岁。将病人随机分为外阴止痒汤组 (治疗组 )及保妇康栓组 (对照组 ) ,每组分别为 30例及 2 0例。2 治疗方法  外阴止痒汤组成 :紫草…  相似文献   

5.
<正> 2000—2002年,我院以微波治疗单纯性外阴炎患者130例,疗效满意,现将其资料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均为女性;年龄最大61岁,最小5岁;病程数日至数月不等。均自诉外阴瘙痒、肿痛或烧灼感。妇科检查:外阴潮红,局部充血、肿胀,部分患者伴有溃疡或湿疹。  相似文献   

6.
<正>女性外阴皮肤、黏膜失去正常色泽呈白色或花白等,伴有阴部瘙痒、疼痛及其他症状者,称外阴白斑~([])。临床治疗多注重个人经验,手术治疗后复发率较高,故现多以药物治疗。我们应用滋阴燥湿方熏洗治疗外阴白斑取得较好的效果。1现状分析外阴白斑的病因病机认识尚不明确。可能与以下因素:基因、自身免疫、性激素缺乏或性激素受体下降等有关。外阴鳞状上皮增生可能与外阴潮湿、分泌物长期刺激致外阴瘙痒而反复搔抓有关系。外阴瘙痒为主要症状,瘙痒时间从发病开始,也有达20年,瘙痒剧烈程度不分季节与昼夜。局部可有不同程度的皮肤黏膜色素减退,常有水肿、皲裂及散在的表浅溃疡。患者因长期受外阴瘙痒  相似文献   

7.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是临床最常见的阴道炎性疾病之一,以外阴显著瘙痒、红肿、白色稠厚凝乳状或豆腐渣样带下为特点,可分为单纯性VVC、复发性VVC、重度VVC及妊娠期VVC四类.一年内发作4次或4次以上有症状并经真菌学证实的VVC则称为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相似文献   

8.
外阴白色病变是指女性外阴皮肤和粘膜组织发生变性及色素改变的一种慢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外阴瘙痒、疼痛、外阴局部或弥散性皮肤粘膜脱色、变白;组织粗糙、肥厚、增生或角化变硬、或萎缩  相似文献   

9.
外阴白色病变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外阴白色病变又称慢性外阴营养不良,是一组女性外阴皮肤和粘膜组织营养障碍而致的组织变性及色素改变的慢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外阴瘙痒、疼痛、外阴局部或弥散性皮肤粘膜脱色、变白,晚期常伴有外阴萎缩、阴道口狭窄和性交痛等。目前西医认为其病因可能为局部不良刺激、神经血管营养失调、感染、性刺激因素等。  相似文献   

10.
<正>外阴瘙痒是指阴蒂和大、小阴唇的瘙痒不堪,有的会波及整个外阴及肛门周围,患者奇痒难忍,坐卧不宁,是妇女常见妇科病中难言的疾病之一。本病常在月经期或食辛辣刺激之物后加剧。患者由于奇痒,反复挠抓局部,使局部皮肤苔呈癣样硬化及肥厚,亦可因皮肤抓破感染。有个别阴痒者常与某些皮  相似文献   

11.
外阴瘙痒是妇科常见病,是外阴因滴虫、霉菌、阴虱、疥疮、蛲虫等引起特殊感染,或因慢性外阴营养不良、慢性湿疹、药物过敏、化学品刺激,以及局部不清洁,经期不卫生,不透气,全身原因等所致,临床常见外阴部瘙痒,于夜间或食用刺激性食物加重,或轻或重,甚至影响工作及生活,长期以来临床应用中西成药以后,疗效欠满意,近半年应用中药清热利湿止痒配方治疗10例,疗效满意,故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是指女性外阴皮肤和黏膜组织发生变性及色素改变的一组慢性疾病,由于患者外阴皮肤黏膜多呈白色,故亦称外阴白色病变,最早称为外阴营养不良[1].临床表观为外阴瘙痒、疼痛,局部或弥散性皮肤黏膜色素脱失、变白,或角化变硬、萎缩变薄、弹性降低或消失,严重影响外观及生活质量.目前,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是妇科常见疑难病症之一.2009-07-2011-12,我们采用云南白药外涂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56例,结果下.  相似文献   

13.
正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是外阴皮肤及黏膜组织发生变性及色素改变的综合病变,包括外阴鳞状上皮增生性病变,外阴硬化性苔藓和两者的混合病变。外阴鳞状上皮增生性病变主要的体征是,外阴局部皮肤增厚,粗糙,变硬,脱屑,皲裂,溃疡,渗出,伴外阴瘙痒,夜间加重奇痒难忍。外阴硬化性苔藓的主要体征是,外阴及肛周皮肤局部色素脱失,萎缩变薄,皮肤失去弹性,萎缩,阴道干涩性交困难,甚至大小阴唇萎缩消失,尿道口萎缩排尿困难。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病程  相似文献   

14.
袁琳 《中医药导报》2006,12(3):35-36
目的:分析女性外阴瘙痒病因,探讨中西医结合辨证治疗外阴瘙痒的新途径。方法:通过阴道镜检、衣原体抗原检测和PCR检查分析外阴瘙痒病因。将240例外阴瘙痒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中药辨证施治与药液坐浴,比较两组疗效。结果:病因包括慢性局部刺激因素、原发于外阴部的疾病和全身性因素3类。治疗组痊愈率82.22%,总有效率99.26%;对照组痊愈率51.43%,总有效率77.14%,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结合治疗外阴瘙痒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黄梅  赵荣 《江苏中医药》2018,50(11):59-60
正患者,女,28岁。2015年12月25日诊。主诉:外阴皮肤变白伴瘙痒6月余。患者诉6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外阴部皮肤变白,局部瘙痒,夜间瘙痒加重。先后于云南省各医院皮肤科就诊,经检查明确诊断为"外阴白斑病",经外用清热利湿中药熏洗、局部涂擦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等药物治疗效果欠佳,遂至云南省中医院针灸科门诊寻求针灸治疗。刻下:外阴部皮肤变白,局部痒甚,时感局部灼热、疼痛;平素易怒,饮食正常,睡眠较差,大  相似文献   

16.
外阴炎、阴道炎症是女性常见病、多发病.其共同特点是阴道分泌物增多及外阴瘙痒.不同病因,其分泌物的特点、性质及瘙痒的轻重程度也不尽相同.临床以阴道栓剂给药为主.2007年8月~2008年5月以来,笔者采用黄藤注射液喷涂阴道、湿敷外阴结合光谱治疗外阴及阴道炎,疗效明显,疗程与其他疗法相比明显缩短.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中药熏蒸治疗外阴瘙痒1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阴瘙痒是一种局限性皮肤病,男女均可发生,男性者多见于阴囊,可扩张延及阴茎根部;女性多见于大小阴唇及其股部等处。本病可由浅部真菌、白带、避孕套、避孕药及摩擦刺激引起。瘙痒常为阵发性,夜间为甚。因长期搔抓、揉擦可致局部水肿、渗液、肥厚浸润及苔癣样改变。笔者应用中药熏蒸疗法治疗外阴瘙痒,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陈芷玲 《北京中医》1998,17(2):30-30
外阴瘙痒大多是由霉菌、滴虫感染、外阴白斑、药物过敏、化学品刺激以及不良卫生习惯等局部原因引起;或为糖尿病、黄疸、维生素A、B缺乏、贫血、白血病、妊娠期等全身性原因引起。本文所述24例外阴瘙痒并非诸上原因所致,其发病原因尚未明了。笔者自1990年3月以...  相似文献   

19.
吕月美 《陕西中医》2001,22(6):362-362
临床资料:36例中,年龄最小24岁,最大55岁;除单纯性阴部瘙痒外,有因滴虫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老年性阴道炎,妊娠宫颈炎及外阴湿疹等引起的阴道瘙痒,并且多数伴有白带多,色黄有臭味。 治疗方法:药物组成:黄柏12g,蛇床子、苦参各15g。带下量多、色黄味臭者加龙胆草15g,有滴虫者苦参加倍,霉菌感染者龙胆草加倍,上方水煎两次,首次口服150ml,余者坐浴熏洗阴部,每日1剂,10d为1疗程。 治疗结果:29例外阴,阴道瘙痒症状消失,7例好转部分患者带下量多,外阴湿疹等症状随之消失或者减轻。 典型病…  相似文献   

20.
王燕 《吉林中医药》2008,28(9):663-663
外阴瘙痒是外阴病变所引起的一种症状,包括外阴或阴道瘙痒,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带下,一般多见于中年妇女.当瘙痒严重时,病人多坐卧不安,影响生活和工作[1],且易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