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比较肋间神经冷冻和静脉自控镇痛在食管癌根治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将80例择期经左胸后外侧切口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肋间神经冷冻止痛组(n=40),使用北京KOOLAND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K-320型冷冻手术治疗机,在关胸前对切口所在肋间及上、下两个肋间和留置胸腔引流管所在的肋间神经进行冷冻;B组为静脉自控给药镇痛(n=40)。以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评价疼痛程度,并比较术后皮肤瘙痒、恶心、呕吐、肺炎、肺不张、嗜睡、谵妄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组在术后第3、4、6、8天止痛效果优于B组(P<0.05),镇痛不良反应及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少于B组(P<0.05)。结论在食管癌根治术后镇痛中,肋间神经冷冻镇痛优于静脉自控镇痛。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肋间神经冷冻在开胸术后的止痛效果。方法将55例开胸术后患者采用不同的止痛方法,分为2组。肋间神经冷冻止痛组(冷冻止痛组n=29)采用K-520型冷冻手术治疗机冷冻,冷冻部位为切口上下各一肋间以及放置引流管之肋间神经根部,每根肋间神经冷冻温度为-50~-70℃左右,冷冻时间为90s;对照组(n=26)不用冷冻治疗,采用临时肌肉注射吗啡。以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评价疼痛程度,并比较二组术后胸部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冷冻止痛组止痛效果非常满意,视觉模拟疼痛评分为1.31,对照组为7.36,两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x2=27.44,P<0.01)。冷冻止痛组总有效率为100%,吗啡平均用量5.17mg,而对照组有效率34.6%,吗啡平均用量为18.6mg,两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4.515,P<0.01)。胸部并发症的发生率,冷冻止痛组(3.4%)也低于对照组(26.9%),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4.34,P<0.05)。结论冷冻肋间神经能够有效地减轻接受开胸手术患者的术后剧烈疼痛,并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肋间神经冷冻和静脉自控镇痛在开胸术后镇痛中的效果和副作用。方法:将80例择期左胸后外侧切口开胸的食管癌患者分为A、B两组。A组(40例)为肋间神经冷冻止痛组,在关胸前对切口所在肋间及上、下各一肋间和留置胸腔引流管所在肋间的肋间神经使用JT—I型冷冻手术治疗机进行冷冻。B组(40例)为PCIA组,术后连接ZZB—150型全自动注液泵,舒芬太尼100ug用0.9%NaCl稀释成150mL,连续静脉镇痛。两组患者均采用视觉模似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定术后疼痛程度,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第1、2、3、4、5、8、10天的VAS评分,对患者术后两种镇痛方法的整体满意度进行评级,并比较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A组手术后止痛效果好于B组,术后两种镇痛方法的整体满意度A组(无痛、轻痛比例92.5%)好于B组(无痛、轻痛比例55.0%),手术后肺部并发症A组(2.5%)少于B组(15.0%)。结论:肋间神经冷冻在开胸术后镇痛效果优于静脉自控镇痛。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肋间神经冷冻在开胸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 将210例单纯后外侧切口开胸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肋间神经冷冻治疗组)128例,对照组(硬膜外置管给药组)82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使用麻醉镇痛药情况.结果 冷冻镇痛组患者疼痛程度显著弱于对照组(P<0.05);术后咳嗽、咳痰评分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干对照组(P<0.0 5);术后3d内镇痛药需求量也显著低干对照组(P<0.0 1).结论 冷冻肋闻神经显著减轻开胸手术患者的术后疼痛,安全有效,减少肺部并发症发生,是一种简便、有效、安全的镇痛方法,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冷冻肋间神经对开胸术后止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冷冻肋间神经后对开胸术后止痛的效果,并与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泵止痛的效果进行对比。方法随机选取开胸术后的患者58例为冷冻组(术中冷冻肋间神经);随机选择同期行开胸手术的患者49例为对照组(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泵),观察2组患者术后疼痛及止痛药的使用情况,同时观察术后3个月伤口周围的感觉情况。结果冷冻组止痛的总有效率(94.8%)与对照组(65.3%)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冷冻组术后应用曲马朵4例(6.9%),对照组12例(24.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冷冻肋间神经有较好的术后镇痛效果,可减少术后止痛药的用量,较静脉自控镇痛泵止痛方法简便易行,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肋间神经冷冻在开胸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 将210例单纯后外侧切口开胸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肋间神经冷冻治疗组)128例,对照组(硬膜外置管给药组)82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使用麻醉镇痛药情况.结果 冷冻镇痛组患者疼痛程度显著弱于对照组(P<0.05);术后咳嗽、咳痰评分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干对照组(P<0.0 5);术后3d内镇痛药需求量也显著低干对照组(P<0.0 1).结论 冷冻肋闻神经显著减轻开胸手术患者的术后疼痛,安全有效,减少肺部并发症发生,是一种简便、有效、安全的镇痛方法,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肋间神经切断术在剖胸术后止痛中的作用.方法:44例剖胸手术病人被分为三组,A组为对照组、B组为肋间神经切断组、C组为肋间神经切断加皮下自控镇痛泵组.对术后14d内不同时段疼痛程度进行定量评估(VAS法),并对两组病人术后因镇痛所致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 B、C组病人术后自觉疼痛减轻,B组术后平均疼痛评分(4.32±1.30)、C组(1.86±1.31)较A组明显降低(P<0.05、P<0.01).结论:肋间神经切断结合皮下自控镇痛泵用于剖胸术后围手术期镇痛简单、安全、有效,改善病人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胸部手术肋间神经冷冻镇痛的疗效。方法:对120例开胸手术患者进行分组,分为肋间神经冷冻组和镇痛泵组各60例,按照视觉模拟评分法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胸部疼痛情况,术后第1、3、7、14天分别对每组患者行肺功能检查。结果:冷冻组术后镇痛效果满意,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冷冻组患者术后肺功能恢复时间较快,在术后第1、3、7天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第14天,两组患者肺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肋间神经冷冻治疗对开胸手术后镇痛效果明显,不会对肋间神经造成永久性损害,患者术后肺功能可早期恢复,能有效降低肺部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微孔硬膜外导管持续肋间神经阻滞镇痛的临床效果与实用价值。方法40例剖胸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施行多微孔硬膜外导管持续肋间神经阻滞镇痛(后面简称持续肋间神经阻滞镇痛)(n=20)与病人自控静脉镇痛(n=20),按Prince-Henry(PH)评分法评估两组病人术后疼痛程度,观察其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两天(2d)其PH评分,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持续肋间神经阻滞镇痛效果极明显,更有助于术后呼吸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肋间神经冷冻在胸部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将200例单纯后外侧切口开胸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肋间神经冷冻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使用麻醉镇痛药及肺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显著弱于对照组(P〈0.01);术后咳嗽、咳痰评分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3d内镇痛药需求量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肺功能恢复时间较快,肺功能在术后第3天及第7天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肋间神经冷冻治疗对开胸手术后镇痛效果明显,能减少肺部并发症发生,且不会对肋间神经造成永久性损害,是一种简便、有效、安全的镇痛方法,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曾玉山  黎萍 《吉林医学》2012,33(11):2246-2248
目的:探讨开胸术后肋间神经冷冻治疗对术后切口镇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5年1月~2010年12月30例开胸术后肋间神经冷冻治疗(冷冻组)与同期收治的开胸术后静脉镇痛组(对照组)进行临床分析。冷冻组采用北京库蓝公司JT-1型冷冻手术治疗机在关胸前对切口所在肋间及上下各一肋间和放置胸管所在肋间神经根部进行冷冻,并以视觉模拟评分法观察两组术后切口疼痛情况。结果:冷冻组术后72 h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冷冻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肋间神经冷冻治疗是防治开胸术后切口疼痛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评价持续肋间神经阻滞与胸段硬膜外阻滞对剖胸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 350例剖胸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术后分别施行持续硬膜外阻滞(A组,n=155)与持续肋间神经阻滞镇痛(B组,n=195),按Prince-Henry评分法对术后3天内不同时段疼痛程度进行定量评估,并对两组病人术后动脉血PO2、PCO2以及因镇痛措施所致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病人术后自觉疼痛减轻,除术后第4h外,各时段疼痛程度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动脉血PO2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B组PCO2低于A组(P<0.05)。B组镇痛副反应少于A组。结论 持续肋间神经阻滞与硬膜外阻滞对于剖胸术后均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在镇痛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肋间神经阻滞镇痛方式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3.
肋间神经冷冻在胸外科术后镇痛作用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胸外科剖胸手术后肋间神经冷冻镇痛的效果.方法对100例胸外科开胸手术后患者进行随机分为肋间神经冷冻组和对照组各50例患者,按照视觉模拟评分法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胸部疼痛和镇痛药物的使用情况,术后1、2、3周分别对每组患者行肺功能检查,客观评价肋间神经镇痛治疗在胸外科剖胸术后镇痛的作用.结果冷冻组术后镇痛效果满意,患者视觉模拟评分平均为2.01,对照组为8.13,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冷冻组患者术后肺功能恢复时间较快,在术后第1周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而术后第2周开始至第3周,两组患者肺功能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肋间神经冷冻治疗对剖胸手术后镇痛效果明显,不会对肋间神经造成永久性损害,患者术后肺功能早期恢复,可有效降低肺部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张雄 《中外医疗》2008,27(30):102-102
目的 探讨肋间神经冷冻用于剖胸切口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50例接受开胸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进行肋间神经冷冻,对照组行常规关胸,以VAS评分判断两纽术后胸部切口疼痛情况,并记录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术后VAS评分、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肋间神经冷冻减轻开胸切口术后疼痛的效果明显,且并发症更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静脉自控镇痛用于单操作孔胸腔镜下肺外周病变切除术后止痛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50例肺外周疾病患者随机分为静脉自控镇痛组(IV-PCA组,n=75)和对照组(n=75),所有患者均接受单操作孔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或肺部结节楔形切除手术。术中冷冻为恶性病变需行肺叶切除患者排除,术中中转开胸的患者排除,术后IV-PCA组(n=48)给予静脉自控镇痛(给药方法:博创公司电子止痛泵,总容量200ml;药物浓度:5μg/ml芬太尼;以3ml/h持续输注;锁定时间为45min,每次追加量为2ml),对照组(n=54)采取临时肌注曲马多注射液镇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术后72h内不同时间点的疼痛程度,记录术后72h内患者肌注曲马多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疼痛满意度评分。结果术后48h内不同时间点IV-PCA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72h VAS评分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肌注曲马多用量显著多于实验组,且两组曲马多肌注时间均集中在术后24h内。两组间术后呼吸抑制、肺炎、肺不张、皮肤瘙痒、恶心、呕吐、低血压等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V-PCA组疼痛满意度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静脉自控镇痛可为单操作孔胸腔镜下肺外周病变切除术后患者提供有效、安全的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肋间神经冷冻镇痛与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在开胸术后的止痛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40例开胸手术患者,均分为肋间神经冷冻镇痛组(L组)和PCEA组。L组于关胸之际分别将手术切口、切口上、下各一肋间及放置胸管部位的肋间神经于根部游离出来,置于冷冻探头上,在-40~-89 ℃下冷冻90s;PCEA组用0.20%罗派卡因+0.003%吗啡混合液,通过患者自控镇痛(PCA)泵,按负荷剂量+持续剂量+PCA模式给药。分别观察视觉摸拟评分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术后镇痛效果确切,差异无显著性,而在ST-T波改变、心律失常、高血压改善及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呼吸抑制、嗜睡等不良反应发生等方面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开胸术后肋间神经冷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术后镇痛方式,与PCEA法比较各有优缺点,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7.
目的:将超前镇痛护理理念应用于子宫动脉栓塞术后的患者中并评价其效果。方法:将42例子宫动脉栓塞患者分为对照组(n=17)与观察组(n=25),对照组术后按常规落实各项疼痛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落实各项疼痛护理措施中融入超前镇痛护理理念,即在手术前由麻醉科医生行硬膜外穿刺置管,硬膜外导管连接镇痛泵,在术后进行预见性疼痛评估,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实施自我控制止痛法(PCA)。结果:术后观察组的疼痛评分、睡眠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疼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超前镇痛对子宫动脉栓塞术后患者的疼痛管理具有积极的作用,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8.
开胸术后肋间神经冷冻镇痛与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肋间神经冷冻镇痛与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在开胸术后的止痛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40例开胸手术患者.均分为肋间神经冷冻镇痛组(L组)和PCEA组。L组于关胸之际分别将手术切口、切口上、下各一肋间及放置胸管部位的肋间神经于根部游离出来,置于冷冻探头上,在-40~-89℃下冷冻90s;PCEA组用0.20%罗派卡因 0.003%吗啡混合液.通过患者自控镇痛(PCA)泵,按负荷剂量 持续剂量 PCA模式给药。分别观察视觉摸拟评分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术后镇痛效果确切,差异无显著性,而在ST-T波改变、心律失常、高血压改善及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呼吸抑制、嗜睡等不良反应发生等方面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开胸术后肋间神经冷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术后镇痛方式,与PCEA法比较各有优缺点,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肋间神经冷冻止痛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静脉自控镇痛(PCIA)用于开胸病人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副作用及对肺功能的影响进行对比研究。方法120例开胸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三组,每组40例:I组肋间神经冷冻止痛组;Ⅱ组硬膜外自控镇痛组(PCEA);Ⅲ组静脉自控镇痛组(PCIA)。I组病人在关胸前分别游离出切口部位及切口上、下各一个肋间和胸腔引流管所在肋间的肋间神经进行冷冻处理;Ⅱ组病人于手术前行T6-7硬膜外穿刺置管,术后Ⅱ、Ⅲ组均安置一次性电子镇痛泵,分别于术后2h、6h、24h、48h进行随访,测定并记录VAS镇痛评分、镇静评分、MVV、FVC、FEV1.0值及所有不良反应。结果①三组病人均镇痛满意(VAS<3.0),I组VAS评分明显低于Ⅱ、Ⅲ两组(P<0.01),Ⅲ组镇静评分高于Ⅰ、Ⅱ组(p<0.05)。②与术前比,三组病人肺功能均明显下降,但Ⅲ组下降幅度大于Ⅰ、Ⅱ两组(P<0.05);③Ⅰ组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尿潴留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Ⅱ、Ⅲ两组(P<0.01)。结论肋间神经冷冻止痛镇痛效果好,维持时间长,对呼吸功能影响轻,且无阿片类药物的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肋间神经冷冻与静脉自控镇痛治疗开胸术后疼痛的效果及副作用。方法选择80例接受开胸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静脉镇痛组(Ⅰ组)和神经冷冻组(Ⅱ组),静脉镇痛组行术后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CIA),后者采用北京库蓝公司JT-1型冷冻治疗仪在关胸前对切口所在肋间及上、下各一肋间和放置胸引瓶所在肋间的肋间神经进行冷冻,以VAS评分判断两组术后胸部切口疼痛情况,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冷冻组术后72h内VAS评分(P〈0.001)、不良反应发生率(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肋间神经冷冻减轻开胸术后切口疼痛的效果明显优于PCIA,且并发症更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