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晶体眼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治疗超高度近视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初步观察有晶体眼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矫正超高度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近视度数为-12.00~28.00D的14只眼高度近视患者行有晶眼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术后随访3个月,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手术无严重并发症发生。裸眼视力均好于术前,术后3个月最佳矫正视力均好于或等于术前。结论 有晶体眼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是矫正超高度近视的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远期效果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和探讨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对屈光度为-7.1~-22.40 D的30例(52眼)高度近视的患者行有晶状体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手术前后患者的视力、屈光度数、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及眼压等,术后随访6个月.结果 52例眼均成功植入人工晶状体.术后3个月,所有患者达到或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术后屈光度为0.25~1.50 D之间,平均值为0.531±0.394 D.92.6%患者术后屈光度在预期1.0 D以内,有3例6眼术后早期眼压升高,经过积极治疗,3~5 d恢复正常.结论 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是高度近视患者的理想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有晶状体眼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高度近视30例43只眼进行有晶状体眼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球面等量光度-7.00~-20.00D,术前检查散瞳前后的屈光度、视力、眼压、角膜内皮计数、房角、眼压以及裂隙灯下观察角膜、前房、瞳孔、晶状体的情况,检眼镜查看眼底。术后随访1~6个月。结果43眼均成功植入人工晶状体,术后视力明显改善,迅速达到或超过最佳矫正视力。术后屈光度明显降低,随访期内眼压、角膜内皮计数与术后无明显差异。手术无明显并发症。结论有晶状体眼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高度近视,视力恢复迅速,预测性好,无屈光回退,无严重并发症,不失为一种治疗近视的高度近视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有晶体眼虹膜支撑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矫正超高度近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41例74眼超高度近视患者行Verisyse有晶体虹膜支撑型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手术前后视力、屈光状况、角膜内皮计数、角膜曲率、前房、眼压、人工晶体和晶状体等情况。结果:41例74眼人工晶体植入一次成功。术后随访4~8月,60眼视力≥1.0,12眼≥0.5;7眼眼压一过性升高,1眼术后6月外伤后人工晶体脱位,手术后复位,其余人工晶体位置良好,2眼出现虹膜脱出、眼压升高,均手术复位,1例出现瞳孔散大。结论:有晶体眼虹膜支撑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矫正超高度近视安全有效,预测性好,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低、负度数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72眼)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患者行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低、负度数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术后视力,术后随访时间≥3个月.结果:术后3个月最佳矫正视力<0.1者4 眼,0.1~0.4者34 眼,0.5~0.9者28 眼,1.0~1.5者6眼.手术主要并发症为角膜水肿(6.9%)和后囊膜破裂(4.2%),无视网膜脱离者.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低、负度数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具有改善视力、矫正屈光不正、可减少视网膜脱离发生等优点,安全有效.术后视力恢复取决于眼底黄斑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虹膜固定型人工晶状体和后房型人工晶体双襻缝线固定术治疗无晶状体眼的疗效。方法无后囊膜无晶状体眼105例(110眼),55眼行虹膜固定型人工晶体植入术,55眼行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双襻缝线固定术。术后随访观察6个月,记录患者手术前后裸眼视力(VA)、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TOP)、手术时间、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6个月时虹膜固定组BCVA为(0.50±0.26),32眼VA高于术前BCVA,23眼BCVA≥0.5,裸眼视力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后房型人工晶体固定术组。结论虹膜固定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无晶状体眼,可安全、有效地提高患者术后视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和探讨后有晶体眼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ICL)治疗高度近视及散光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ICL治疗高度近视及散光患者10例19眼,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术后检查视力、眼压,角膜内皮记数等情况,并与术前数据进行比较。[结果]术后6mo裸眼视力均≥0.5,均高于或等于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术后出现高眼压5眼,其中有1眼术后瞳孔稍大,经降眼压治疗,3~4d后眼压均正常。[结论]后房型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及散光效果确切,预测性好,手术安全。高度近视,尤其是超高度近视以及角膜薄不适合准分子激光矫正的患者是理想的治疗对象。  相似文献   

8.
钟凌  刘盛春  潘丽梅 《四川医学》2013,(9):1371-1373
目的 探讨玻璃体切割联合固定式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治疗外伤性晶体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我院2010年9月~2012年7月住院行玻璃体切割联合固定式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治疗的眼球挫伤晶体脱位病例17例(17只眼).观察其术前,术后视力、眼压、角膜内皮细胞计数等指标.结果 15只眼(88.24%)术后1周最佳矫正视力(BCVA)较术前提高1行及以上;所有患者术后1个月眼压均正常;角膜内皮细胞计数较手术前平均减少4.57%.结论 玻璃体切割联合固定式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治疗外伤性晶体脱位能够较大程度降低手术源性角膜内皮损伤,同时获得一个较为良好的术后视力与满意的眼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手术方法有效性、安全性、可行性。方法:对16例31眼高度近视眼患者采用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局部麻醉,11点位透明角膜隧道切口,于虹膜与晶状体之间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ICL)。结果:31眼术前裸眼视力及最佳校正视力分别为0.04~0.1,0.2~0.4,术后分别提高至0.6~1.2,0.8~1.2。术前屈光度平均为-11.0~-20.0D,术后1月内平均为-0.75±0.25D。术前平均角膜内皮计数3105.5±336.1/mm2,术后1月3019.5±321.1/mm2,丢失率4.3%。术前眼压平均14.7±1.5mmHg,术后第1天3眼眼压增高至26mmHg,增高率23.1%,对症处理后眼压恢复正常。1眼因术中穿刺刀刺破晶状体前囊膜,未进行ICL植入,术后第3天行晶状体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视力0.8。结论: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视力恢复好、损伤小,保留了晶状体生理调节功能,是一种有效的屈光矫正方法,但手术的安全性还需更长时间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有晶状体眼前房人工晶状体植入矫正超高度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 :近视度数 - 11~ - 30 D(平均 2 1.2 5 D)的超高度近视 11例 (18眼 ) ,前房内植入 Phakic6 H12 5型人工晶状体 ,随访 6~ 12个月 (平均 9.7个月 )。结果 18眼术后裸眼视力均优于术前矫正视力 ,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术后散光明显减轻 ,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手术前后眼压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3眼轻微瞳孔变形 ,1例 (2眼 )出现眩光感。结论 :有晶状体眼前房人工晶状体植入矫正超高度近视是一种颇具前途的矫正超高度近视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Phakic 6H型有晶状体眼前房型人工晶状体(ACP-IOL)植入矫正高度近视手术后远期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并评价手术的安全性.方法 收集2001年9月-2006年3月间行Phakic 6H型ACP-IOL.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患者共170例(283眼),经连续随方,对最终行ACP-IOL取出的7例(7眼)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使用SP-2000P型角膜内皮显微镜定期测量角膜中央、上方、下方、颞侧及鼻侧5个方位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结果 7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5年,6例平均角膜内皮细胞丢失数为2 105个/mm2,平均丢失率为73.71%(1例因角膜失代偿无法测量出内皮细胞密度).4例行ACP-IOL取出+透明晶状体摘除+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OL)植入,1例行ACP-IOL取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后房型IOL植入,2例行ACP-IOL取出.结论Phakic 6H型ACP-IOL对角膜内皮的远期影响可致角膜内皮功能临界失代偿甚至失代偿,发现角膜内皮功能处于临界失代偿或内皮有明显损伤时须尽快取出ACP-IOL.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有晶体眼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近视度数在-8~-23D的110眼行有晶体眼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手术前后检查:裸眼视力、矫正视力、眼压、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房角镜、人工晶体及透明晶体情况。并对上述检查进行对比分析。术后随访12月。[结果]110眼均成功植入人前房人工晶体。裸眼视力术前0.01-0.1,术后82.73%≥0.3,33.64%≥0.6。术前眼压(13.54±0.64)mmHg;术后眼压(14.23±0.79)mmHg。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术前:(3108±297)个/mm2,术后(28774±301)个/mm2,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结论]有晶体眼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可有效治疗超高度近视。手术具有安全性、有效性、可预测性及可逆性。  相似文献   

13.
《陕西医学杂志》2014,(10):1354-1356
目的:评估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矫治高度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1例(35只眼)高度近视患者,行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1月、3月、6月、12月、24月随访,对裸眼视力、最佳的矫正视力、屈光状态、眼压、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及人工晶体拱高等进行了检查,评估临床效果。结果:裸眼视力在术后各个时间点均提高,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各个时间点的残余屈光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最佳的矫正视力达到或者超过术前的最佳矫正视力;术后各个时间点眼压及角膜内皮细胞计数较术前差异无显著性(P>0.05);人工晶体拱高级别在术后各时间点差异无显著性(P>0.05);2只眼(5.7%)在术后24h内发生一过性眼压升高,给予降眼压等对症治疗后恢复正常;1只眼(2.9%)在随访期间发生白内障,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结论: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在对高度近视的矫治上,安全、有效、可预测且稳定,是临床矫治高度近视的一种好方法。  相似文献   

14.
李嵘  王新民 《吉林医学》2013,34(23):4759-4760
目的:探讨中度、高度近视患者容易发生晶状体混浊,称为并发性白内障,经超声乳化联合植入折叠式人工晶体术后屈光矫正治疗的有效性。方法:34例(45眼)中高度近视眼在表面麻醉下行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前矫正视力0.1~0.6,平均近视度数(-12.31±4.52)D,随访6~18个月,平均12个月。结果:发现术后患者裸眼视力及矫正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术后3个月,最佳矫正视力0.2~0.8;40眼≥0.5(89.1%),术后3眼发生晶状体后囊混浊,1眼发生轻度角膜水肿,无其他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无论人工晶体计算度数高低,在高度近视眼中均应植入人工晶体。在人工晶体的选择方面,目前倾向于植入折叠人工晶体,这种手术的治疗是安全和有效的,往往伴有明显的眼底改变,术前应进行细致的玻璃体、视网膜检查等。  相似文献   

15.
孙勇  刘刚  谢小东  刘黎明 《新疆医学》2012,42(12):38-40
目的:分析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零度或负度数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合并超高度近视的临床疗效及手术技巧。方法:对30例(36只眼)白内障合并超高度近视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零度或负度数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术中和术后并发症,术后视力和屈光度数。随访时间4~36个月。结果:术中无并发症发生,术后3个月最佳矫正视力<0.1者5只眼。0.1~0.4者18只眼,0.3~0.9者12只眼,1.0~1.5者1只眼;3只眼(8.33%)晶状体后囊膜混浊,无发生视网膜脱离者。结论:在熟练掌握手术技巧的情况下,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零度或负度数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治疗白内障合并超高度近视患者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6.
臧雅楠 《中外医疗》2014,(35):107-108
目的 观察和分析有晶状体眼后房型散光性人工晶体(TICL)植入术矫治复性超高度近视散光的安全性、有效性、稳定性。方法选取2013年2—12月复性超高度近视散光患者32例(60眼),采用有晶状体眼后房型散光性人工晶体(TICL)植入术矫治,对患者手术前后随访6个月,观察患者屈光度数、最佳矫正视力、裸眼视力、眼压、裂隙灯显微镜检查、角膜内皮细胞计数、超声生物显微镜、Obscan-II角膜地形图等,观察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及屈光状态。结果患者术后裸眼视力均优于术前(P〈0.05),最佳矫正视力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日、1个月、6个月三个时期眼压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眼屈光度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间点前房深度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ICL拱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晶状体眼后房型散光性人工晶体(TICL)植入术矫治几乎不伤及眼表,术后并发症少,其矫正视力的效果较好,术后屈光状态稳定,具有良好的可预测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临床观察应用超声乳化技术摘除尚透明的晶状体后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矫正中老年高度近视眼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49例96眼,45岁以上晶状体尚透明的高度近视眼患者行超声乳化透明晶状体摘除联合后房折叠型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手术前后的视力、屈光状态、角膜曲率、眼压、内皮细胞计数、立体视觉、脱镜率、病人视力习惯和满意程度。结果术后所有患者裸眼视力均提高,≥0.5者88眼(91.67%);最佳矫正视力均达到或好于术前;术后屈光度数预测准确性为70.2%;多焦点晶体植入患者术后脱镜率为85.7%;术中无手术相关的并发症发生;随访期内未出现后囊膜混浊,未发现黄斑囊样水肿及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结论以成熟的超声乳化技术行透明晶状体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矫正中老年高度近视眼的方法安全、有效,多焦点人工晶体植入有助于提高患者术后脱镜率,手术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implantable collamer lens,ICL)植入治疗高度近视的早期并发症以及处理情况,探讨其发生原因.方法 观察在大坪医院眼科行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患者40例78眼,术后对患者的裸眼视力(UCVA)、最佳的矫正视力(BCVA)、等效球镜(SE)、眼压(IOP)、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及人工晶体拱高进行3个月随访,评估临床效果并记录并发症、处理方法以及处理后的情况.结果 裸眼视力在术后均有显著提高,等效球镜度数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随访期的眼压、裸眼视力、等效球镜、人工晶体拱高、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并发症:激光虹膜周切后有35眼在24 h内出现高眼压,进行降眼压治疗后次日恢复正常,仅1眼高眼压状态22~ 30 mmHg持续8d.2例患者术后发生视网膜黄斑中心凹上皮层脱离,其中1例伴有视网膜黄斑板层裂孔.术后患者的人工晶体表面上都有一定程度的虹膜色素沉着,但无明显视力影响.术后视觉干扰主要表现为夜晚眩光.结论 ICL植入术作为眼内的屈光手术仍具有一定的风险,因此临床上完善术前检查、严格掌握适应证、及时识别及处理早期并发症,能够有效地降低手术带来不良事件的风险,提高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all incision lenticule extraction,SMILE)和中央孔型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mplantable collamer lens,ICL)V4c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的临床效果及高阶像差的变化特点.方法 收集于行近视矫正手术的高度近视患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有晶体眼成人屈光不正(弱视)患者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15例(28只眼)成人高度近视弱视眼患者(屈光度球镜-8.50~21.5 D,柱镜-1.00~2.50 D),表面麻醉后行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3个月随访观察。结果:术前角膜内皮计数(3121±135)个/mm2,眼压(15.0±4.5)mm Hg,术后角膜内皮计数(3100±151)个/mm2,眼压(20.0±2.5)mm Hg。100%术眼的最佳矫正视力保持不变或增加≥1行,术后裸眼视力≥1.0者为7.14%(1例,2只眼),术后裸眼视力较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提高2行以上者为64.29%(18只眼),术后裸眼视力等同术前最佳矫正视力者为28.57%(5例,8只眼)。结论:后房型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成人高度近视弱视眼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