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妊娠期凝血四项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讨论妊娠期妇女凝血四项检测的临床应用及意义.方法 妊娠期凝血四项检测均为凝固法,采用Thrombolyzer Compact 全自动血凝仪进行分析.结果 孕妇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凝血酶原时间测定(PT)、凝血酶时间(TT)、部分疑血活酶时间测定(APTT)、纤维蛋白原(FIB)的P均<0.01.结论 了解妊娠期孕妇凝血四项的基础值对预防产科意外,血栓形成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妇女凝血功能指标在妊娠中的变化及其在DIC诊断和预防中的价值.方法 测定100例妊娠早期,100例妊娠中期、100例妊娠晚期及50例妊娠高血压疾病妇女的凝血功能指标,并与50例正常未孕妇女相比较.结果 早中晚期妊娠组与对照组相比PT、APTT、FIB、TT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早中晚期妊娠组与妊娠高血压疾病组相比较PT、APTT、FIB、TT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妊娠期妇女体内均存在高凝状态.产前凝血功能检测对预防和治疗DIC的发生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45例凝血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凝血指标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45例妊高征孕妇,并同时选择45例正常孕妇作对照,分别在妊娠中、晚期取血,检测相关凝血指标:血小板计数、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含量。结果妊高征组孕中期与对照组孕中期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高征组孕晚期与对照组孕晚期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中、重度妊高征与正常妊娠孕妇凝血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正常妊娠来说,妊娠晚期呈现高凝状态将有利于产后快速止血,但是对于妊高征患者来说,妊娠晚期出现病理性的高凝状态,有血栓形成趋势,所以要注意预防。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凝血四项和血小板相关指标的检测水平变化在妊娠期高血压(GH)妊娠晚期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78例GH孕妇(GH组)和75例正常妊娠孕妇(正常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均为妊娠晚期(孕期30~40周),检测并比较两组孕妇凝血四项指标: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及纤维蛋白原(Fbg)和血小板相关指标: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结果 GH组孕妇的PT、aPTT和TT检测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bg检测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GH组孕妇MPV检测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T和PDW检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H妊娠晚期孕妇机体处于明显高凝状态,应加强其凝血功能和血小板相关指标的常规检测,有利于GH的病情评估,对防治血栓等并发症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研究对象:①正常对照组:非孕育龄妇女30例,年龄19~41岁,平均27.15±4.12岁。②孕妇组:均按第六版《妇产科学》孕期标准分类,分成早期妊娠组(妊娠12周末以前)32例,年龄19—41岁,平均27.14±4.12岁;中期妊娠组(妊娠第13~27周末)30例,年龄19~41岁,平均27.15±4.11岁;晚期妊娠组(妊娠28周后)35例,年龄19~41岁,平均26.15±4.12岁。妊高征组(妊娠20周后)33例,年龄20—40岁,平均28.19±5.05岁。重度妊高征组(妊娠20周后)27例,年龄20~40岁,平均29.18±4.78岁。以上入组的患者均为心、肝、。肾功能正常并排除有凝血机制异常疾病及血液系统疾病的孕产妇。[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肝脏是许多凝血因子合成的重要器官,当肝细胞受损时.由于凝血因子合成减少而发生凝血功能障碍,因此,肝硬化患者常存在凝血功能的改变。凝血四项指标是常用的一组凝血因子的筛选试验,它包括凝血酶原时问(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定量测定(FIB)。本文通过对77例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的检测,用以观察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妊娠期妇女凝血4项(PT、APTT、TT、Fbg)检测的临床意义,现对我院2007年1月以来的216名临产妇女及60名体检健康的非妊娠期育龄女性的凝血指标进行对照研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临产孕妇凝血四项检测在临床的意义.方法:对临产孕妇50例及对照组健康非妊娠妇女50例进行PT、TT、APTT、FIB测试.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临产孕妇组PT、TT、APTT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而FIB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产前检查凝血四项指标可以为临床治疗产科意外提供可靠的检验依据.中晚期孕妇凝血功能有增强的趋势,处于高凝状态,有利于产后快速有效止血.产前凝血功能的检测,在临床方面比如对预防产科并发症(如DIC)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重度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四项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脓毒症患者78例,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中度组40例、重度组38例,其中重度组根据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22例和死亡组16例。检测所有患者凝血功能四项指标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纤维蛋白原(Fbg),比较轻中度组、重度组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四项指标水平及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 II)与病死率,同时比较重度患者存活组、死亡组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四项指标水平。结果重度组PT、aPTT、TT(均明显较轻中度组长(P0.05),Fbg(较轻中度组低(P0.01)。重度组APACHE II评分显著高于轻中度组(P0.01);重度组病死率42.11%显著高于轻中度组5.00%(P0.01)。死亡组PT、aPTT、TT均明显较存活组长(P0.05),Fbg较存活组低(P0.05)。结论重度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与轻、中度患者相比存在显著差异,重度患者死亡与存活亦存在明显差异,故四项凝血功能指标对重度脓毒症的诊断与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肝脏是许多凝血因子合成的重要器官,当肝细胞受损时,由于凝血因子合成减少而发生凝血功能障碍,因此,肝硬化患者常存在凝血功能的改变。凝血四项指标是常用的一组凝血因子的筛选试验,它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定量测定(FIB)。本文通过对77例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的检测,用以观察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临产孕妇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AC-05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PT、APTT、TT、FIB。结果临产孕妇PT低于对照组,而FIB明显高于对照组,APTT、TT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临产孕妇凝血功能增强,处于高凝状态,有利于产后快速止血,产前凝血功能检测对预防产后出血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正常早期妊娠凝血4项与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了解妊娠后凝血、血栓形成、抗凝和纤溶状态的改变.方法 选取2005年4月至2009年6月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定期产检的105例妊娠10~12周的孕妇为研究组,另选取82例正常未孕者为对照组.测定凝血常规4项(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及纤维蛋白原)及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凝血酶原片段(F1+2)、血栓调节蛋白(TM)、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抗凝血酶-Ⅲ(AT-Ⅲ)、血小板颗粒糖蛋白140(GMP140)、血栓烷B2(TXB2)、D二聚体(D-Ⅱ)、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2)].结果 Fg、F1 +2、TAT、GMP140、D-Ⅱ、PAI-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前者分别为4.00 g/L、0.66 nmol/L、179.95 μg/L、9.42 μg/L、201.51 μg/L、0.047 g/L,后者分别为2.52 g/L、0.31 nmol/L、39.46 μg/L、19.13 μg/L、125.02 μg/L、0.006 g/L.结论 正常妊娠早期血液凝血功能明显增高,抗凝水平略升高、纤溶活性及抗纤溶活性亦出现明显亢进,4者在较高水平保持平衡,血小板活化状况保持在低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正常妊娠、妊娠期糖尿病及妊娠期高血压的凝血功能指标水平,并探讨其在妊娠期高发疾病中的诊断和预防价值。方法检测本院收治的55例正常妊娠、41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和39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不同孕期的凝血功能指标水平(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IB),并与同期的55例正常非孕妇女进行对比。结果正常孕妇在孕早期、孕中期和产褥期的凝血四项与正常非孕妇女无差异(P>0.05),孕中期、孕晚期及产褥期的妊娠期高血压和妊娠期糖尿病的凝血四项值均与正常非孕妇女和正常孕妇有差异,其中PT、APTT和TT均降低(P<0.05),FIB升高(P<0.05);妊娠期糖尿病孕晚期和产褥期的FIB水平高于妊娠期高血压,孕早期和孕晚期的TT水平低于妊娠期高血压P<0.05)。结论正常孕妇不同孕期的凝血功能不同,存在动态的变化,在分娩后可恢复正常,而妊娠相关疾病组在除孕早期的其他时间点均有异常,在产褥期异常仍不能恢复,提示与疾病状态有关,应积极的预防血栓等风险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凝血四项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患者凝血四项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158例PIH患者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定量及凝血酶时间,以探讨凝血四项指标变化在PIH患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结果 PIH患者凝血四项结果与健康非妊娠妇女、正常妊娠妇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轻﹑中﹑重度PIH患者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及凝血酶时间依次缩短,纤维蛋白原含量逐渐升高,且与病情的轻重相平衡,提示PIH患者处于血栓前状态。结论在PIH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凝血和纤溶系统的平衡紊乱,动态检测PIH患者体内凝血因子的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减少产科意外的发生及指导治疗,预防病情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妊娠期妇女凝血功能指标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测定86例妊娠中期、102例妊娠晚期及48例妊娠高血压疾病妇女的凝血功能指标,并与50例正常未孕妇女相比较。结果中期妊娠组与对照组相比:PT、APTT、FIB、TT、MPV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LT无显著性差异(P>0.05)。晚期妊娠组与中期妊娠组比较:PT、APTT、TT、FIB、MPV有显著性差异(P<0.05)。PLT无显著性差异(P>0.05),妊娠高血压疾病组与晚期妊娠组比较:PT、APTT、FIB、TT、PLT、MPV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妊娠期特别是妊娠高血压疾病妇女体内存在高凝状态,易出现血栓前症状甚至D IC等症,产前动态监测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对及时干预、防止异常凝血出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吉林医学》2014,(25)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症)妇女凝血四项以及D-二聚体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对妊高症妇女标本60例(妊高症组),正常妊娠妇女标本60例(正常妊娠组)以及本院体检中心未妊娠正常妇女标本60例(正常对照组)检测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进行分析。结果:妊高症组PT、APTT明显低于正常妊娠组和正常对照组,FIB、D-二聚体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妇女特别是妊高症妇女相对正常妇女血液均处在高凝状态,应将凝血功能以及D-二聚体检测作为产前检查的常规项目,及时监测凝血功能以及D-二聚体指标,减少产科意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患者的血凝与纤溶指标变化,为临床防治妊高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法国STAGO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测定,对妊高征患者(妊高征组)45例、正常妊娠组50例及同期健康体检女性50例(对照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g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及D-二聚体(DD)进行检测分析。结果正常妊娠组与对照组相比,正常妊娠组的门和APTT下降,而Fbg和DD升高(P〈0.05);妊高征组与正常妊娠组相比,妊高征组的PT和AP订进一步下降,Fbg和DD进一步升高(P〈0.05)。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高征患者存在高凝状态及纤溶亢进,产前测定凝血功能及DD指标,对妊高征的预防及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河南医学研究》2017,(1)
目的探讨凝血六项、AT Ⅲ、t-PA及PLG检测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6年9月濮阳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收治的31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300例正常妊娠孕妇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凝血六项、AT Ⅲ、t-PA及PLG水平。结果研究组PT、APTT、TT较对照组短,FIB、D-二聚体和FDP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ATⅢ和PLG低于对照组,t-PA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凝血及纤溶指标的检测对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早期发现与病情监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