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早期干预高危出生试管婴儿防治脑瘫的有效康复措施.方法 通过对2007年1月~009年1月我院收治经抢救存活的试管儿双胎88例高危出生儿,自出生后新生儿期起病情稳定后,经对新生儿NBNA评分不足37分、Voita七种姿势反射判断存在中枢性协调障碍(ZKS)、及0~1岁定期检查发现神经运动系统发现异常者开始新生儿抚触、高压氧及营养脑细胞药等早期干预康复方法,并根据神经运动系统有异常者作相应的康复运动训练疗法,结合家庭早期干预健康教育指导进行家庭康复训练.结果 经评估神经发育均有异常的88例高危双胎试管婴儿,经早期干预后97.7%恢复正常发育,脑瘫发生率为2.3%.结论 及时有效地早期干预措施町以降低试管婴儿脑瘫发生率,且试管婴儿较自然受孕的早产儿脑瘫防治疗效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降低双胎试管婴儿脑瘫发生率的方法。方法:2007年1月~2009年1月我院收治经抢救存活的试管儿双胎88例高危出生儿,新生儿NBNA评分不足37分,Vojta7种姿势反射判断存在中枢性协调障碍(ZKS),0~1岁定期检查神经运动系统发现异常者,开始新生儿抚触、高压氧及营养脑细胞药等早期干预,并根据神经运动系统有异常者作相应的的康复运动训练疗法,结合家庭早期干预健康教育指导进行家庭康复训练。结果:经评估神经发育均有异常的88例高危双胎试管婴儿,经早期干预后97.7%恢复正常发育,脑瘫发生率为2.27%。结论:早期干预可以降低早产儿脑瘫发生率,且试管婴儿较自然受孕的早产儿脑瘫防治疗效无明显的差别。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早期干预对早产儿脑瘫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早产儿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基本情况相同,两组患儿均进行体格发育及神经系统检查.干预组在早产儿生理功能稳定后即给患儿创造有利环境,语言,视、听、触觉刺激,有损伤者同时给予药物治疗及功能康复训练等.结果 干预组和对照组脑瘫发生率有显著差异.结论 对早产儿实施全方面的早期干预,可促进其功能恢复,降低脑瘫发生率,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小儿脑瘫康复护理早期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78例小儿脑瘫患儿,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9例。观察组通过康复护理进行早期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儿护理效果、治疗的天数。结果:观察组护理的总有效率为96.63%,优于对照组50.56%;同时两组患儿治疗的天数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的意义(P <0.05)。结论:小儿脑瘫通过康复护理早期干预,护理效果较佳,可促使患儿及早获得康复,值得临床方面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防治早产儿脑瘫的措施。方法:制定了一套符合早产儿运动发育规律、行之有效的运动训练方法,用于防治和(或)减少早产儿脑瘫、智力发育和运动功能异常。研究对象为早产儿共129例(干预组73例,对照组56例),干预组从生后1~2周病情稳定开始干预至1岁(按预产期计算校正月龄)。结果:干预组1例(1.4%)发生脑瘫,对照组诊断脑瘫8例(14.3%),两组有明显差异(P<0.01);智能和运动发育指数干预组(99±12,104±13),高于对照组(85±16,86±20)(P<0.05)。干预组神经运动检查正常率(94.5%)高于对照组(76.8%)(P<0.01)。结论:早期干预能有效的防治早产儿脑瘫和促进智能发育,该方法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防治早产儿脑瘫的措施。方法制定了一套符合早产儿运动发育规律、行之有效的运动训练方法,用于防治和(或)减少早产儿脑瘫、智力发育和运动功能异常。分为两组:研究开始前1年内出生和研究后出生的家长不愿参加早期干预指导的早产儿为常规育儿组(对照组),研究开始后出生的家长积极参加早期干预指导的早产儿为早期干预组(干预组)。干预组早产儿出院后于家中在早期教育的基础上接受按摩、被动体操和运动训练。研究对象为早产儿共86例(干预组50例,对照组36例),干预组从纠正胎龄40周开始干预至1岁(按预产期计算校正月龄)。结果早期干预组1例(2%)发生脑瘫,对照组诊断脑瘫5例(13.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8月(早产儿取纠正年龄)时婴儿智能测试量表(CDCC)测试结果各干预组的MDI和PDI平均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早期干预能有效防治早产儿脑瘫和促进智能发育,该方法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脑瘫高危儿发育监测与早期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择因生后窒息和早产在NICU住院的患儿,1个月时随访,发现有肌张力异常者77例,给予早期干预,定期评估监测.坚持随访治疗者36例为干预组,失访未系统治疗者41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在满周岁时(纠正年龄)召回用Gesell量表测定发育商(DQ).结果 干预组DQ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脑瘫高危儿监测及早期干预对提高高危儿DQ值、降低脑瘫发生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试管婴儿双胎与自然妊娠双胎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分析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试管婴儿,IVF-ET)双胎与自然妊娠双胎的临床结局。方法对照分析IVF-ET怀孕的30例双胎妊娠(60例新生儿)与同期自然受孕的89例双胎妊娠[177例新生儿(宫内死胎1例)]的产妇年龄、妊娠天数、分娩方式、妊娠期合并症、新生儿体格发育指标、新生儿围生期疾病等,比较其差异性。结果 IVF-ET双胎妊娠产妇年龄较自然妊娠双胎产妇年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在母亲产前并发症、出生时体格发育指标、生后围生期疾病等方面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辅助生殖技术出生的双胎新生儿是安全的,与自然妊娠双胎新生儿具有同样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小儿神经发育学评估方法 对脑瘫高危儿早期神经行为异常评定的应用价值,并评价早期干预的疗效.方法 高危新生儿共151例,其中干预组90例,非干预组61例.干预方法 采用家庭与门诊相结合的干预模式,并根据神经发育学评估结果 结合Vojta诱导疗法、Bobath法肢体功能训练法进行个别强化训练.两组儿童均接受常规育儿指导.神经发育检测方法 采用Vojta姿势反射、52项神经运动检查、Gesell婴幼儿发育检查量表评价.结果 6、12月龄干预组Vojta、52项检查异常率较非干预组为低(P〈0.01),Gesell发育评价(DQ)在6、12、18月龄时干预组各能区DQ高于非干预组(P〈0.01).结论 早期个体化的综合干预能有效地改善高危儿的神经发育水平,促进智力及运动发育,降低脑瘫发生率,干预越早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0.
脑性瘫痪临床比较常见,近年来脑瘫患儿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如何提高救治成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已经成为儿科医务人员的重要课题。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是脑瘫的治疗原则。早期干预是目前公认的一种治疗方法,目前已逐步推广和应用,西医学治疗主要措施是功能训练,中医以针灸、中药、推拿治疗为主。文章结合工作实际和有关文献对小儿脑瘫早期干预治疗方法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1.
脑损伤患儿早期干预至关重要,脑损伤的早期诊断脑瘫征象的延迟出现与儿童复杂的神经运动发育相关,使早期诊断有一定困难.婴儿期脑损伤症状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测定某一阶段儿童的神经发育水平与正常年龄儿相比较并通过连续的发育评价步骤,进行系统的神经运动发育监测,可早期发现婴儿轻微的脑损伤,为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提供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12.
孙杰 《当代医学》2016,(34):128-129
目的:对小儿脑瘫康复护理早期的干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80例患儿随机分成2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的脑瘫康复护理,实验组患儿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儿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75%,实验组患儿的护理有效率远远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小儿脑瘫患儿康复护理进行早期干预,效果显著,应该在临床护理中进行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分析早期干预对小儿脑瘫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该院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脑瘫患儿86例.分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康复护理期间,给予对照组常规康复护理方法,观察组则进行常规康复护理的技术上展开早期干预模式.对比两种康复护理对患儿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康复护理有效率为95.3%,对照组康复护理有效率为62.8%,差异显著(P<0.05).结论:脑瘫患儿康复护理期间,早期展开护理干预,可取得理想的效果,可促进患儿早期康复,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王明 《实用医技杂志》2011,18(10):1072-1073
脑瘫多由孕母疾病、未熟儿、出生时外伤、缺氧等因素引起。脑组织发育成熟后是不可能实现重组的。若初期不采取干预措施会影响幼儿神经系统、运动系统的发育,致使儿童生存质量、生活质量明显降低。因此有效地进行早期干预护理,对患儿的康复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早期干预对极低出生体质量儿脑瘫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3月厦门市儿童医院收治的150例体质量<1 500 g的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75例,出院后随访1 a,对照组接受常规家庭随访,观察组接受早期干预,对比两组患儿的脑瘫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脑瘫发生率低于对照组(5.3%比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干预应用于极低体质量新生儿,可有效降低其脑瘫发生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近年来,由于多种因素引起不育症的病人明显增多,而人工授精是不育症病人采取其他治疗无效后最终采用的治疗方法,随着生殖遗传医学的发展,人工授精明显提高,人工授精其过程本身易导致双胎妊娠,双胎妊娠属高危妊娠,其早产、流产发生率高,2011年我院收治一例双胎试管婴儿几次发生先兆流产、早产,通过采取相应的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抑制子宫收缩延长孕期,从而赢得促进胎肺成熟时间,使胎儿进一步生长和成熟,从而改善围生儿预后.  相似文献   

17.
刘巍巍 《柳州医学》2005,18(3):183-183
近日,由柳州市妇保院儿保科的完成的《早期干预防治早产儿脑瘫的临床研究》科研课题顺利通过区内外专家鉴定,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其中对早产儿脑瘫防治的干预方法和程序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超早期康复干预对早产儿脑瘫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出生时胎龄为30 ~36孕周的早产儿120例(除外先天畸形和遗传代谢性疾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早产儿均安置于新生儿监护病房(NICU)并给予常规治疗,干预组早产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生命体征稳定后即给予超早期干预模式治疗.早产儿出院后,对照组由家长按照本研究制定的早期教育计划对早产儿进行早期教育;对照组则在早期教育基础上,继续按照超早期干预模式时早产儿重点进行强化体操、动作和运动训练干预.两组早产儿均定期接受生长发育评估和《盖塞尔量表》智能评价.结果:干预组早产儿出生后6个月龄、12个月龄时,平均发育商(DQ)均高于对照组.追踪随访至干预组早产儿和对照组早产儿3岁时,发现干预组早产儿发生脑瘫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发生脑瘫的严重程度也明显轻于对照组.结论:对早产儿进行超早期康复干预可以降低脑瘫的发生率、减轻脑瘫的残障程度、提高早产儿的生活品质、减轻社会和家庭的负担.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32):55-57+61
目的 探讨早期训练干预对脑损伤早产儿神经系统发育及脑瘫发病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6年3月我院儿内科就诊脑损伤早产儿200例,根据患儿家长能否积极参与干预指导者分为干预组144例与对照组56例。两组患儿予以常规干预措施,干预组患儿在此基础上予以早期训练干预,两组患儿均干预24个月。观察两组患儿干预6、12、24个月后发育商和经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的变化,并比较脑瘫发生率。结果 干预6个月、12个月和24个月后,干预组患儿的发育商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儿的aEEG检测异常率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24个月后,干预组患儿脑瘫发生率为1.39%(2/14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93%(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4,P<0.05)。结论 早期训练干预有助于促进脑损伤患儿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智力发育水平,降低脑瘫发病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早期干预对双胎之一脐血流S/D值异常增高胎儿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双胎之一脐血流S/D值异常增高的胎儿进行观察,其中异常胎儿为观察组,正常胎儿为对照组。观察两组胎儿出生后发病情况、1年后体格及神经精神发育情况;对于异常胎儿给予吸氧、复方丹参治疗或不治疗,观察不同早期干预对胎儿影响;对各治疗组进行分娩孕周与新生儿体重对比;单绒毛膜双羊膜囊(MCDA)组和双绒毛膜双羊膜囊(DCDA)组的两新生儿均有异常的病例作为阳性病例,统计阳性率并比较绒毛膜性不同的情况下双胎中一胎儿脐血流增高对另一胎儿的影响。结果:脐血流S/D值异常增高胎儿出生时发病率明显增高,生长过程中体格发育及神经精神发育相对落后,给予早期干预后可有效改善,且复方丹参效果要优于单纯吸氧;孕周越小,胎儿出生体重越轻,早期干预可有效增加新生儿体重,复方丹参效果要好于吸氧(P<0.05);MCDA组双胎中一胎儿脐血流增高对另一胎儿的影响与DCD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吸氧和复方丹参等早期干预可有效改善双胎之一异常胎儿出生时的发病率,提高胎儿出生质量以及新生儿后期的生长发育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