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建立实验用鸡微卫星DNA遗传检测方法。方法通过文献检索分析初步筛选出72个微卫星位点,利用PCR和STR扫描确定扩增效果好、稳定性强的位点。初步确定适合封闭群和单倍型实验用鸡遗传检测的位点组合,并在3个封闭群实验用鸡和3个单倍型实验用鸡的群体进行应用。结果初步确定适用于封闭群实验用鸡遗传检测的28个微卫星位点组合和适用于单倍型实验用鸡遗传检测的14个微卫星位点组合。结论初步建立了实验用鸡的遗传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2.
筛选适用于小型猪遗传检测的微卫星位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筛选用于封闭群小型猪遗传检测的微卫星位点.方法 从资料和GenBank中选取扩增效果好、等位基因多、均匀分布于小型猪18条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上的100个微卫星位点,合成引物,对封闭群小型猪基因组进行PCR扩增及条件优化.PCR产物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STR扫描技术进行分析和比较,选择多态性好的位点.结果 筛选出32个分布于不同染色体且等位基因多的微卫星位点.结论 筛选出了应用于封闭群小型猪遗传检测的微卫星位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封闭群实验用鹌鹑微卫星DNA遗传检测方法。方法 通过文献检索,筛选鹌鹑微卫星位点,利用种间转移法,在鹌鹑近缘物种—鸡和鸭筛选适合鹌鹑的微卫星DNA位点。提取鹌鹑肝组织DNA作为模板,并通过PCR扩增以及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对相应的位点进行筛选。最后根据所选微卫星位点扩增情况、等位基因数目和多态性等,筛选出适用于鹌鹑遗传质量检测的微卫星位点组合并建立检测方法。结果 初步确定适用于封闭群实验用鹌鹑遗传检测的23个微卫星位点组合。结论 初步建立了实验用鹌鹑的遗传质量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封闭群实验用鸽微卫星DNA遗传检测方法。方法通过文献检索和SSR Hunter软件筛选,选取和设计了鸽微卫星位点共61个。利用鸽基因组样本进行PCR扩增及条件优化。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进行初筛,获得等位基因丰富、扩增条带清晰的20个微卫星位点。通过STR扫描比较分析,选取适用于实验用鸽遗传质量检测的位点共16个并应用于两个封闭群鸽群体。结果利用筛选出的16个微卫星DNA位点,初步建立封闭群实验用鸽的遗传检测方法。结论初步建立了基于微卫星DNA的封闭群实验用鸽遗传检测方法,为封闭群实验用鸽种群遗传质量控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西藏小型猪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西藏小型猪的群体遗传结构.方法 针对所优选出的40个微卫星位点设计引物,对35头南方医科大学饲养的西藏小型猪样本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采用STR扫描技术进行测定,分析西藏小型猪的群体遗传结构.结果 西藏小型猪群体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4.6187,平均杂合度为0.7576,平均多态性信息含量0.7463.结论 西藏小型猪群体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符合封闭群动物遗传特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和评估金黄地鼠封闭群SPF化后的遗传学变化,为SPF金黄地鼠遗传质量的控制提供技术资料。方法应用小鼠和大鼠的微卫星标记筛选适于金黄地鼠遗传检测的微卫星标记,并结合微卫星荧光标记-半自动基因分型技术,对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的SPF级金黄地鼠及其来源的普通级金黄地鼠进行遗传检测,计算其群体遗传学参数。结果对18个小鼠和6个大鼠微卫星标记进行了筛选,分别有2个小鼠和2个大鼠微卫星标记在金黄地鼠种群中具PCR扩增多态性。4个检测的微卫星位点在普通级金黄地鼠和SPF金黄地鼠种群分别发现25和20个等位基因,两群体的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4979和0.5048,其群体遗传多样性无显著差异;群体间的不同微卫星位点FST范围从0.0095到0.0367,平均为0.0315,表明两群体间的遗传分化很弱,其遗传多样性主要存在于群体内;Nei(1972)遗传距离和Nei(1978)无偏遗传距离分别为0.0678和0.0570,表明了2群体之间很高的遗传相似度和非常近的亲缘关系;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表明普通级和SPF金黄地鼠分别有2个和3个位点偏离遗传平衡,且偏离位点均表现为杂合子缺陷。结论该SPF金黄地鼠基本保持了其来源普通级黄地鼠的遗传多样性,两群体间遗传分化程度和遗传差异很小,但应进一步加强其封闭群的繁育控制,保持其遗传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索并建立一种检测树鼩群体遗传多样性的方法.方法 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技术对30只树鼩个体的11个微卫星位点进行了遗传检测.结果 所选的11个微卫星DNA位点中,有9个具有高度多态性,2个微卫星DNA位点多态性较差.结论 所研究的树鼩微卫星位点中,有9个符合遗传标记特点,可用于检测树鼩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8.
甘嘉亮  高枫  唐卫中  刘小健  郭云  张小龙 《广西医学》2011,33(12):1557-1560
目的 检测散发性结直肠癌微卫星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41例散发性结直肠癌患者,应用荧光标记PCR检测国际通用的5个微卫星位点,分析微卫星不稳定性(MSI)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MSI检出率为24.39%(10/41),其中MSI-H为9.76%(4/41),荧光标记PCR与多重荧光PCR检出率接近;散发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为了建立快速检测长爪沙鼠群体遗传多样性的方法及获得Z:ZCLA长爪沙鼠封闭群现用微卫星位点的结构.方法 利用17个微卫星位点(9个来自长爪沙鼠,8个来自大小鼠)进行了PCR反应体系及反应条件的优化,组合了6组双重PCR及两个复合式点样,用上述8个组合对普通级z:ZCLA长爪沙鼠封闭群43、44、45三个世代核心群各.100只种鼠进行遗传检测.结果 三个世代的300只种鼠的检测结果表明,9个长爪沙鼠位点均为微卫星,其中7个位点为完全型的微卫星,1个为复合型,1个为不完全型,多态性主要表现在核心序列的重复;来自大小鼠的8个微卫星位点,有7个在z:ZCLA长爪沙鼠核心群中得到有效扩增,只有3个位点在三个世代中均有出现,对测序结果分析后发现,其核心序列均为小卫星.结论 来自长爪沙鼠的位点,无论结构还是遗传方式均符合微卫星遗传标记的特点,可用作检测长爪沙鼠的群体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评估恒河猴遗传多样性水平,为建立标准化的恒河猴监测方法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利用19个微卫星DNA标记对恒河猴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经基因组DNA提取、PCR扩增、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等,用POPGENE1.32软件及Excel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个微卫星座位均呈现出了高度多态性,共检测到了等位基因164个,各座位的观察等位基因数在6—11个之间,平均为8.6316个;各基因座位的有效等位基因数在3.5727—8.9416个之间,平均为6.0709个;各微卫星座位的观察杂合度在0.2560—0.6364之间,群体平均值为0.4309;期望杂合度在0.7230~0.9010之间,群体平均值为0.8270;多态信息含量在0.6771—0.8874之间,群体平均值为0.7979;香隆信息指数在1.4249~2.2662之间,群体平均值为1.8901;本研究检测的19个微卫星座位均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P〈0.01)。结论所研究的恒河猴群体遗传多态性比较丰富,本实验为今后建立恒河猴质量监测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