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类风湿关节炎属于慢性免疫系统疾病,发病机制目前未有定论。本文将叙述类风湿关节炎与滑膜细胞、自噬之间的关系。并推测通过调节细胞自噬来控制类风湿关节炎的病程发展。  相似文献   

2.
抑制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细胞中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是一个累及周围关节为主的多系统性炎症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属中医“痹证”范畴,具有反复发作、致残率高等特点。近年来对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细胞有抑制作用的药物研究较多,尤其是中医药显示出了独特的优势,现将近年来对类风湿关节炎及动物模型滑膜细胞起抑制作用的中药及中成药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冯小辉 《医学综述》2013,19(9):1543-1545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以关节滑膜炎症为主要病理表现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慢性、对称性、多关节滑膜炎和关节外病变为主要临床表现,好发于手、腕、足等小关节,反复发作,呈对称分布,其滑膜炎持久反复发作,可导致关节内软骨和骨的破坏,关节功能障碍,甚至致残。RA发病机制至今尚未阐明。滑膜细胞增生,血管翳形成,骨与软骨破坏是其主要的病理特点。滑膜细胞信号转导异常、滑膜细胞增殖及凋亡失衡导致滑膜细胞增生,基因突变、原癌基因活化及细胞因子等与滑膜细胞的凋亡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FasL基因关节腔内转染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滑膜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方法 SD大鼠分为正常转染对照组、正常转染组、模型转染对照组、模型转染组。向模型转染对照组、模型转染组动物右后足趾皮内注射0.1 mL弗氏完全佐剂致炎,诱导佐剂性关节炎。观察大鼠关节炎指数,大鼠滑膜细胞增生、炎性细胞浸润情况,检测滑膜细胞凋亡水平。结果模型转染组与模型转染对照组比较大鼠关节炎指数(AI)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转染对照组、正常转染组与正常转染对照组比较,大鼠滑膜细胞凋亡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转染组与正常转染对照组、模型转染对照组比较,大鼠滑膜细膜凋亡指数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FasL基因关节腔内转染可诱导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滑膜细胞凋亡,降低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的关节炎指数。  相似文献   

5.
类风湿关节炎 (RA)的发病与关节液中异常增高的细胞因子密切相关 ,高水平的因子持续刺激滑膜细胞 ,引起细胞内蛋白激酶的持续激活和过度的信号传导 ,从而调控相关基因的过量表达。RA的关节液及滑膜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EGF)和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的含量明显高于骨性关节炎(OA)。但是 ,两者对RA滑膜细胞的作用及细胞内相关信号传导分子的活性变化尚少有报道。一、材料和方法1.材料 :滑膜组织取自本院 2 0例手术治疗的RA病人(均符合 1987年美国风湿病协会诊断标准[1] )。TNF α(5 0 0万U/ml,第四军医大学惠赠 ) ,EG…  相似文献   

6.
白芍总苷对兔佐剂性关节炎滑膜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甲氨蝶呤(MTX)和白芍总苷(TGP)在体外实验中对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利用弗氏完全佐剂制备兔佐剂性关节炎模型。利用MTT比色法测定不同浓度的甲氨蝶呤和白芍总苷单独或联合作用于滑膜细胞,对滑膜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白芍总苷在0.8-25.6 mg/L浓度范围内抑制兔佐剂性关节炎滑膜细胞的增殖。随白芍总苷浓度的增高,抑制作用增强。各用药组与对照组相比,对滑膜细胞的增殖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TGP组与MTX小剂量组或MTX大剂量组相比,抑制率均相近。结论白芍总苷在0.8-25.6 mg/L浓度范围内对兔佐剂性关节炎滑膜细胞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并且呈浓度依赖性。在体外实验中,甲氨蝶呤和白芍总苷单独或联合作用均可显著抑制兔佐剂性关节炎滑膜细胞的增殖,这可能是甲氨蝶呤和白芍总苷发挥对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滑膜炎是其特征性病理改变,大量新生血管生成进而形成血管翳,逐渐侵袭关节软骨,最终导致关节破坏、功能丧失。因此抑制滑膜细胞增殖、促进滑膜细胞凋亡是治疗RA的关键。本文对近年来中医药诱导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细胞凋亡、抑制其增殖的相关文献作出综述,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滑膜细胞培养上清液对成纤维细胞增殖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可获得滑膜成纤维细胞。成纤维细胞增殖反应最适浓度为2×108L-1,亚适浓度为1×108L-1。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不同稀释度滑膜细胞培养上清液均可促进亚适浓度成纤维细胞增殖反应,其最适稀释度为120。这些结果提示,AA大鼠关节损伤可能与滑膜细胞分泌炎症介质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有关。  相似文献   

9.
人类风湿性关节炎B型滑膜细胞的分离、培养和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一种人类风湿性关节炎滑膜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和纯化方法.方法 关节镜下钳取膝关节滑膜组织,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和酶消化法分离滑膜细胞.经台盼蓝拒染计数,将细胞按3.2×106接种于培养瓶,传代培养.从形态学、光镜、细胞免疫化学、生长特性鉴定细胞类型.结果 反复贴壁和多次消化达到形态学上的纯化要求,纯度达96%以上,活性率为98%,成纤维细胞经鼠抗人单克隆抗体染色阳性,符合B型滑膜细胞特征.结论 本研究建立了简单易行的滑膜细胞分离、培养和纯化方法.为类风湿性关节炎致病机制的研究和治疗提供极有意义的体外细胞模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患者的滑膜细胞中是否有基质金属蛋白酶1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13,MMPl3)的mRNA表达。方法 分别取临床上5例确诊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滑液培养滑膜细胞,经形态学和免疫组化法鉴定其为成纤维细胞后,用RT-PCR检测其中MMPl3的mRNA表达。结果 所培养的细胞呈成纤维细胞样,Vimentin蛋白表达阳性,RT-PCR可检测到MMP13的mRNA表达,片断大小和文献报道的相一致。结论 骨性关节炎患者滑膜细胞中有MMP13的mRNA表达。  相似文献   

11.
用差示PCR法筛选类风湿性关节炎滑膜细胞中的高表达基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筛选类风湿性关节炎(RA)滑膜细胞中的高表达基因,以探讨RA滑膜细胞发生肿瘤样增殖和侵蚀软骨的分子机理。方法 以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滑膜细胞作对照,采用差示PCR(differentially display PCR)方法,克隆RA滑膜细胞中高表达的cDNAs片段,经反向点杂交排除假阳性克隆后,将阳性克隆进行基因序列分析,结果共回收76仆差异条带,得到42个有插段的克隆,经反向点杂交后得到22个阳性克隆,对其中19个克隆进行基因序列分析表明,最长片段为501bp长,最短片段为145bp长,大部分在300bp,有13个克隆为已知基因,其中包括组织蛋白酶,其它6个克隆为未知序列,这些未知序列中除一个序列外酶,其它6个克隆为未知序列,这些未知序列中除一个序列外都为基因的非编码区,结论 差示PCR方法在筛选差异表达基因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组织蛋白酶B可能与RA滑膜细胞的软骨侵蚀性有关。  相似文献   

12.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滑膜培养上清液IgG RF分析于孟学,张春芳,史立,单秀霞(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协和医院,北京100730)类风湿关节炎(RA)的免疫紊乱涉及到体液因子和细胞因子两个方面,而二者又密切关联,相辅相成。作者在研究细胞因子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Ⅱ型胶原诱导关节炎(CIA)小鼠模型探讨痛痹颗粒对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雄性小鼠随机分为6组,即正常组、模型组、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及雷公藤多苷片组,通过2次注射0.1?mL?CⅡ乳剂进行免疫刺激,构建CIA模型,造模成功后分别按照50、25、12.5?g/kg浓度对痛痹颗粒高、中、低剂量组灌胃给药,并对模型组及正常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雷公藤多苷片组予0.12?g/kg浓度的雷公藤多苷片混悬液,每日1次,持续22?d。采用螺旋测微器观察痛痹颗粒对CIA小鼠足肿胀的改善程度,MTT法检测脾细胞增殖及粘附能力,放射免疫法对滑膜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β、TNF-α含量进行检测,Western blot法检测滑膜组织中NLRP3炎性小体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2次免疫后第13天就出现关节肿胀表现;与模型组比,痛痹颗粒高、中剂量组及雷公藤多苷片组均可明显减轻CIA模型小鼠的足肿胀程度、降低关节炎发生率与关节评分、抑制脾细胞增殖与粘附能力,并且抑制培养的滑膜细胞增殖以及降低滑膜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β、TNF-α含量,同时可抑制滑膜组织中NLRP3炎性小体的表达。结论?痛痹颗粒高、中剂量组均可能通过抑制NLRP3炎性小体的表达,从而抑制滑膜细胞增殖,调节炎性因子生成,进而抑制类风湿关节炎的炎性反应,以达到减轻关节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白藜芦醇诱导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滑膜细胞凋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佐剂性关节炎( AA)大鼠滑膜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0.1 ml弗氏完全佐剂注射SD大鼠左后足跖皮内复制AA模型,28 d后,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分离、培养大鼠踝关节滑膜细胞, CCK-8法检测白藜芦醇对滑膜细胞增殖的影响;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滑膜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CCK-8法表明白藜芦醇可以抑制滑膜细胞增殖,并且呈剂量依赖性趋势;高浓度白藜芦醇(20、50μmol/L )能诱导滑膜细胞凋亡, Ho-echst 33258染色观察到细胞核出现凋亡小体,电泳呈现出阶梯状条带。结论白藜芦醇可能会通过抑制AA大鼠滑膜细胞的增生,促进滑膜细胞的凋亡而达到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退行性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疾病,影响全球600多万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在以缓解症状、延缓病程为有效手段的治疗中,患者始终不能彻底摆脱病痛的折磨。  相似文献   

16.
甲氨蝶呤对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细胞增生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甲氨蝶呤(MTX)对类风湿关节炎(RA)滑膜细胞增生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揭示MTX治疗RA的机制。方法应用MTS/PMS比色法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测定MTX处理和未处理RA患者滑膜细胞的细胞增生水平和细胞周期。结果加入不同浓度MTX(0.2~2.0 μmol/L),RA患者滑膜细胞接种后第4天起增生水平均显著低于未处理的RA患者滑膜细胞(P<0.05);细胞周期分析显示加入不同浓度MTX(0.2~2.0 μmol/L)后第5、8天,RA患者滑膜细胞停留在G1期的比例要比未处理的RA患者滑膜细胞明显增加(P< 0.05),而S、G2期的细胞比例比未处理的RA患者滑膜细胞则明显减少(P<0.05);MTX能以剂量依赖性明显抑制滑膜细胞的增生水平。结论MTX在治疗RA时,主要起到对RA患者滑膜细胞的增生及增生相关病理过程的抑制。  相似文献   

17.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以慢性多关节炎症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侵犯关节滑膜,病情复杂、反复发作、缠绵难愈,致残率较高[1].从1999-2003年笔者应用中西医相结合,用独活寄生汤加减配合雷公藤多甙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58例,获满意效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复方丹参注射液对CIA大鼠滑膜细胞IL-1β m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复方丹参注射液对Ⅱ型胶原蛋白诱导性大鼠关节炎模型(CIA)滑膜细胞IL-1β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用Ⅱ型胶原蛋白诱导大鼠关节炎模型,以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半定量法测定模型大鼠滑膜细胞IL-1βmRNA的表达。结果:复方丹参大剂量可以明显下调CIA大鼠滑膜细胞IL-1βmRNA的表达水平。结论:复方丹参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机制可能与下调滑膜细胞IL-1βmRNA表达的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类风湿性关节炎(RA)动物模型;从炎性关节滑膜中分离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LS)。方法应用热灭活结核杆菌H37Ra菌株与矿物油混合制备改良的佐剂,尾根部皮内注射Lewis大鼠诱导关节炎;剪取成功诱导关节炎大鼠的病变踝关节,从中剥离滑膜组织,充分剪碎后采用胶原酶消化法分离成纤维样滑膜细胞。结果成功诱导了大鼠关节炎,发病率为100%,发病时间有规律,组织学表现与RA相似;成功在体外培养了FLS并对其进行了鉴定,掌握了其生长形态和特征。结论成功制备RA动物模型并获得FLS,为今后RA发病机制探索和药物评价提供了良好的体内动物模型和体外细胞模型。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中药栀子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滑膜细胞增殖及IL-1β分泌的影响,进一步探讨该药物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II型胶原蛋白诱导大鼠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口服栀子浸膏,观察药物对实验性大鼠足肿胀的抑制作用;MTT法检测药物对大鼠滑膜细胞生长活性及IL-1β分泌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栀子浸膏可以剂量依赖性抑制大鼠足肿胀的程度(P<0.01);给药组滑膜细胞生长活性显著下降,高剂量组滑膜细胞IL-1β分泌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栀子浸膏在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中可以抑制滑膜细胞的生长活性,下调致炎因子IL-1β的分泌水平,提示这可能与该药抑制实验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病情进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