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对天然五环三萜进行结构修饰,寻找新型糖原代谢调控药物。方法: 以齐墩果酸和熊果酸为先导物,在其A环骈合吲哚环、喹喔啉环和吡嗪环,合成一系列含氮杂环衍生物,并采用兔肌肉糖原磷酸化酶筛选模型评价其活性。结果与结论: 合成了12个杂环衍生物,结构均经IR、1H NMR、13C NMR和MS确证。除化合物12外,其余化合物均显现出糖原磷酸化酶抑制活性,IC50在14~252 μmol/L范围内。其中,化合物15活性最好,其IC50为14 μmol/L。  相似文献   

2.
目的 用微波辐射催化法合成苯并咪唑并喹喔啉衍生物。 方法 在120 W微波辐射条件下,以碘化亚铜和脯氨酸锂为催化剂,N-对甲苯磺酰基-2-碘苯胺和2-氯甲基苯并咪唑在110 ℃二甲基甲酰胺中反应30 min得到苯并咪唑并喹喔啉及其衍生物。 结果 发现一种合成苯并咪唑并喹喔啉衍生物的新方法,获得7个相应的苯并咪唑并喹喔啉化合物,均已通过1H NMR、13C NMR和质谱确认结构,最高收率为94%。 结论 微波辐射法Cu+/脯氨酸锂催化合成吡咯[1,2-α]喹喔啉,与传统方法比较,具有时间短、收率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以卢帕替芬为原料,经溴代丁二酸亲核取代反应,分离纯化获取高纯度的杂质C化合物,运用IR、UV、MS、1H NMR、13C NMR、DEPT135°、HSQC、HMBC、1H-1HCOSY等技术手段对其结构进行确证。本研究制备的杂质C制备工艺简单、条件温和、易于获得,纯度99.0%,收率25%~30%;并且样品经结构确证符合目标化合物。杂质C的制备和结构确证为新药富马酸卢帕替芬原料及制剂的杂质研究提供了杂质C对照品,为富马酸卢帕替芬质量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运用基于1H NMR的代谢组学方法研究糖尿病大鼠反复严重低血糖后脑内代谢的变化,并结合病理学检查探讨糖尿病大鼠反复严重低血糖脑损伤的发病机制。方法 24只7周龄Sparague 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2只。实验组大鼠禁食12h,通过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溶液(65ml/kg)造成糖尿病,此后连续5天每天腹腔注射胰岛素(4~8U/kg)诱导严重低血糖。对照组则在此期间分别给予等量柠檬酸缓冲液及生理盐水。每组6只大鼠的海马和额叶、顶叶、枕叶进行1H NMR波谱检测,另外6只进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染色。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实验组大鼠诱导低血糖前血糖值为12.25±2.64mmol/L,注射胰岛素后1h血糖值为1.11±0.45mmol/L,对照组实验期间血糖值6.88±0.59mmol/L。所有实验组大鼠在严重低血糖期间临床表现为精神不振、活动度减弱、体温下降、肢体松软、皮肤苍白,4只严重者出现抽搐。相比对照组,各脑区乳酸浓度升高、谷氨酰胺下降,同时枕叶丙氨酸和琥珀酸含量下降,额、顶叶还存在胆碱含量下降。GFAP染色显示,相比对照组,实验组各脑区的星形胶质细胞数目均显著性增加(P<0.05)。结论 糖尿病反复严重低血糖后脑内代谢改变且存在区域性差异,以能量代谢障碍及谷氨酸-谷氨酰胺循环紊乱为主,糖尿病反复严重低血糖后主要引起神经胶质细胞损伤,代谢改变与神经胶质细胞损伤相关。  相似文献   

5.
为了寻找具有抗肿瘤活性的新型分子,以苯并呋喃为基础,在分子中引入N-杂环片段进行优势结构重组。以水杨醛与2-溴-4′-氟苯乙酮为原料,经取代、缩合反应后,与N-杂环化合物反应,合成10个新型N-杂环取代的苯并呋喃衍生物(2a~2j),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HRMS确证。采用MTT法初步测试了目标化合物体外抗肿瘤(HeLa,A549和H1975)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2a2f2j均表现出较好的抑制活性,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
采用前药设计原理,以普拉格雷代谢物为先导化合物,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2-羟基四氢噻吩并吡啶烷氧羰基酯类衍生物(1~8),结构均经IR、1H NMR、13C NMR、MS和HRMS确证。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了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理活性评价,活性测试结果显示除化合物5外,其余大部分化合物都显示出较好的抗血小板聚集活性,部分化合物显示了与普拉格雷相当的抗血小板聚集活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为提高单克隆抗体治疗肿瘤效果,研究测试放射性核素131I标记的单克隆抗体zaptuzumab 对体外培养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 方法 实验采用3种肿瘤细胞,分别是人A549肺腺癌、人H460大细胞肺癌和人MGC-803胃腺癌细胞。每组细胞采用4种不同的处理:分别是生理盐水、zaptuzumab、131I-zaptuzumab和131I。处理12h后用MTS法测定细胞活性,用ANOVA分析各组之间的统计学差异,了解131I-zaptuzumab对肿瘤细胞存活的影响。 结果 131I-zaptuzumab的处理使人A549肺腺癌细胞的存活率降低37.9%,而zaptuzumab和131I处理分别使人A549肺腺癌细胞的存活率降低8.7%和1.9%;131I-zaptuzumab的处理使人H460大细胞肺癌的存活率降低53.4%,而zaptuzumab和131I处理使人H460大细胞肺癌细胞的存活率降低15.1%和18.1%;131I-zaptuzumab使人MGC-803胃腺癌存活率降低13.4%,而zaptuzumab和131I处理使存活率降低10.2%和8.4%。 结论 131I-zaptuzumab与zaptuzumab相比,能够更有效地杀伤人A549肺腺癌和H460大细胞肺癌细胞,提示靶向死亡受体5的放射免疫治疗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采用1H核磁共振谱分析结合偏最小二乘分析(PLS-DA)方法研究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和Wistar大鼠尿液的成分谱差异,寻找可能的生物标记物。方法 选取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和Wistar大鼠,连续4周收集尿液,以1H-NMR分析两组大鼠的尿液成分,使用PLS-DA方法进行模式识别,通过OPLS-DA的相关系数寻找差异标记物。结果 PLS-DA方法处理高血压大鼠和Wistar大鼠的1H-NMR谱数据显示,两组1HNMR谱数据可以在得分图中明显区分,且代谢趋势在连续4周测定均非常稳定,说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有着特定的代谢模式,通过OPLS相关系数分析出体内部分氨基酸代谢产物和葡萄糖等能量代谢物质明显异于正常大鼠。结论 1H-NMR结合PLS-DA模式识别的代谢组学方法具有研究复杂条件下机体病理生理变化的优势,为了解高血压大鼠的代谢特征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13碳-呼气试验(13C-UBT)的质控方法并进行初步应用。方法每月1次使用空白样本对13C红外光谱仪进行重复性测试(每通道6次),测定结果记为超基准值(DOB);每季度一次使用标准品(DOB=3.0)对光谱仪进行重复性测试(每通道3次);日常工作中,当13C-UBT测试结果可疑时,首先检查仪器的工作条件是否达标,再使用空白样本对光谱仪的每一通道进行单次测试;以空白或标准品测定值-标准值 ≥1.5和(或) ≤-1.5作为光谱仪测试状态异常的判断标准。结果空白样本重复性测试时,如单个通道 ≥2次异常[即DOB值 ≥1.5和(或) ≤-1.5],该通道应封闭停用;6通道中,>2通道异常,应停机维修。标准品重复性测试时,如单个通道2次异常[即DOB值 ≥4.5和(或) ≤1.5],通道应封闭停用;6通道中,>2通道异常,应停机调试。日常空白测试, ≤1通道异常,结果可信; ≥3通道异常,整机的测试结果应当舍弃,应停机维修。如2通道异常,可关机半小时后再启动光谱仪,再次对每一通道进行空白单次测试。如 ≤1通道异常,继续进行13C-UBT,仅原2通道异常则封闭停用。结论建议将空白样本和标准品的重复性测试作为13C-UBT的常规质控方法,以确保13C-UBT结果的准确、可信。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Th2细胞趋化因子同源分子(chemoattractant receptor homologous molecule expressed on Th2 cells,CRTh2)、半胱氨酸白三烯受体1(cysteinyl leukotriene 1 receptor,CysLT1R)及组胺1型受体(histamine 1 receptor,H1R)在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BA)患者外周血CD3+CD56+自然杀伤T细胞(natural killer T cells,NKT)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锦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BA患者(BA组,n=40)和健康对照组(healthy control,HC组,n=38)的外周血,流式细胞仪检测BA组和HC组外周血中CRTh2、CysLT1R及H1R在CD3+CD56+标记的NKT细胞上的表达,同时对其与血清总IgE(total immunoglobulin E,TIgE)、呼出气一氧化氮(fractional exhaled nitric oxide,FeNO)及肺功能第一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the first second/forced vital capacity%,FEV1/FVC%)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BA组[22.50(15.78,29.20)]外周血CD3+CD56+NKT细胞百分比较HC组[27.90(21.50,32.45)]降低(P=0.024);进一步比较BA组[70.05(63.20,78.45)]CD3+淋巴细胞百分比低于HC组[73.70(69.88,79.38)](P=0.035)。BA组[0.08(0.05,0.17)]CysLT1R百分比较HC组[0.16(0.10,0.34)]降低(P=0.004);BA组CRTH2、H1R百分比[1.12(0.53,1.88);5.21(1.41,10.10)]与HC组[1.17(0.60,4.25);4.61(1.42,8.53)]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234;P=0.697)。进一步对比CRTh2、H1R的平均荧光强度(mean fluorescence intensity,MFI),BA组[925.52(623.50,1 279.25)]CRTh2 MFI较HC组[1 345.50(891.00,1 977.75)]降低(P=0.002);BA组[769(657.50,975.00)]H1R MFI与HC组[835.00(560.00,959.25)]无统计学差异(P=0.834)。CD3+CD56+NKT细胞与血清TIgE、FeNO无明显相关性(r=-0.052、r=0.014),与FEV1/FVC%水平呈正相关(r=0.402,P=0.01)。CRTH2(r=0.166、r=-0.040)、CysLT1R(r=0.114、r=-0.150)及H1R(r=0.103、r=-0.096)与血清TIgE、FeNO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CD3+CD56+NKT细胞可能在支气管哮喘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H1R在CD3+CD56+NKT细胞上可能不表达,CRTh2与CysLT1R在BA患者CD3+CD56+NKT细胞上表达减少可能会为临床精准诊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建立一种以取代苯乙酮和取代苯甲醛为原料,采用多聚磷酸/浓硫酸体系催化合成查耳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并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优反应条件为多聚磷酸5 equiv.、浓硫酸20 equiv.,1,4-二氧六环作溶剂,90 ℃氮气保护下反应2 h。在优化的反应条件下,以较好的得率合成了12个查耳酮类化合物。所有化合物结构通过IR、HRMS、1H NMR和13C NMR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12.
设计、合成了52个Methyl Xestospongoate类似物并初步研究了其抗肿瘤活性。以炔基甲酯和二炔为原料,经过Cadiot-Chodkiewitz偶联和Sonogashira偶联反应合成了52个Methyl Xestospongoate类似物4(a~m)-7(a~m),并利用1H NMR、13C NMR和HREI-MS法确定其结构,采用CCK-8法测定了部分化合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显示化合物6k对A549和P-388肿瘤细胞的增殖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其IC50分别为9.36和9.62 μmol/L。  相似文献   

13.
在苯乙酮的苯环部分进行结构修饰,通过引入哌嗪基团,设计并合成了12个未见文献报道的哌嗪类苯乙酮新化合物,其结构经1H NMR和13C NMR确证。分别采用MTT法和滤纸片扩散法测试目标化合物的细胞毒活性和抗菌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Ⅱ1不仅表现出一定的细胞毒活性,还对铜绿假甲胞菌和大肠埃希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MIC分别为8.33 μg/mL,1.04 μg/mL),可作为先导化合物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经皮放射性碘125粒子(125I)植入联合化疗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中的应用及对CD3+、CD4+、CD8+、CD4+/CD8+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咸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0例中晚期NSCLC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研究组78例(经皮125I植入联合化疗)和对照组42例(同步放化疗)。统计两组基线资料,并记录粒子植入情况及并发症情况,治疗6个月后评估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占比及CD4+/CD8+治疗前后的变化。统计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性别、年龄、病灶部位、肿瘤直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及治疗前卡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91.03%(71/78)患者植入粒子的分布符合术前模拟剂量分布;术后气胸30.77%(24/78),肺内渗血28.21%(22/78),发热19.23%(15/78),粒子移位2.56%(2/78),围术期均无死亡病例。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外周血CD3+、CD4+、CD4+/CD8+及治疗前后的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外周血CD8+及治疗前后的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粒细胞减少及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放射性肺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低于对照组。结论 经皮125I植入联合化疗可有效治疗中晚期NSCLC,可明显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检测CD4+CD25+FoxP3+ 调节性T细胞(Treg)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和关节液中的变化,探讨该细胞亚群在RA免疫耐受失衡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活动期RA患者关节液、外周血和健康对照外周血CD4+CD25+FoxP3+ Treg细胞比例;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外周血和关节液单个核细胞FoxP3基因的表达。分析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细胞比例与病情活动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活动期RA患者关节液CD4+CD25+FoxP3+ Treg细胞比例(7.56%±2.89%)高于外周血(1.84%±0.97%)和健康对照外周血(2.19%±0.5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RA患者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ACPA)阴性组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细胞水平(2.85%±0.87%)高于ACPA阳性组(1.40%±0.63%,P<0.01)。活动期RA患者关节液单个核细胞FoxP3基因表达水平高于RA患者外周血和健康对照外周血(P<0.01);活动期RA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 Treg细胞比例与疾病活动指标无相关性(P>0. 05)。结论 RA患者关节液CD4+CD25+FoxP3+ Treg细胞的变化更能反映RA炎症部位免疫耐受失衡机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ALDH1+和CD44+/CD24-做为人乳腺癌干细胞标志物时在基因亚型中的分布和与临床相关因素方面的异同,并了解两种标志物互补后在基因亚型中的分布和临床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单染、双染技术检测203例未接受放化疗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重叠表达ALDH1+、CD44+/CD24-表型的情况。结果所有乳腺癌组织中重叠表达ALDH1+/CD44+/CD24-表型为5.4%,主要存在于HER-2(18.2%)型和Triple negativ型(45.5%),病理类型主要为浸润性导管癌,2年无病生存率低于其它表型(P <0.05)。结论只有很小一部分乳腺癌患者为ALDH1+/CD44+/CD24-/low表型,主要存在于Triple negative型,病理类型主要为浸润性导管,2年无病生存率低。ALDH1+和CD44+/CD24-可能标志不同层次的乳腺癌干细胞,未来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互补检测ALDH1+和CD44+/CD24-可能预测患者预后。 结果显示,ALDH1+表达与乳腺癌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状态、病理类型、ER,PR等临床相关变量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与临床分期有关(P <0.05);CD44+/CD24-、ALDH1+/CD44+/CD24-表型与乳腺癌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淋巴结状态、ER,PR等临床相关因素分无明显相关性(P >0.05),而与病理类型有关(P <0.05),见表2。  相似文献   

17.
对托非索泮(1)的合成工艺进行了研究。以异丁香酚甲醚(2)为起始原料,依次通过聚合、氧化得到3-[2-(3,4-二甲氧基苯甲酰基)-4,5-二甲氧基苯基]-戊-2-酮(3)(收率56%),再与水合肼反应(收率87%)得到托非索泮(1),总收率48%。中间体和目标产物经1H NMR、13C NMR、ESI-MS表征。所研制的合成工艺路线具有原料稳定易得、反应条件温和、工艺过程简便易控以及产率较高等优点,预期能满足工业化生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治疗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药物raltegravir的合成工艺。方法: 经过成氨基腈,苄氧羰基保护氨基,从腈成氨肟,环合成二羟基嘧啶,氮甲基化,微波催化成酰胺,脱保护,再经酰化缩合成酰胺等8步反应制备raltegravir。结果: 经过对合成工艺的改进得到了目标产物,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LR-MS和HR-MS确证,总收率为12.0%。结论:此方法原料易得、操作简单、成本低。  相似文献   

19.
杨迪  孙娟  郑雪嫚 《医学研究杂志》2022,51(10):138-142
目的 探讨外周血CD4+/CD8+在2型糖尿病合并蛋白尿(albuminuria,AU)发生过程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20 年3 月~2021年6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595例,根据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rinary albumin to creatinine ratio,UACR)分为非AU组(n=329)和AU组(n=266),另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人群作对照组(NC组,n=154),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指标,探讨CD4+/CD8+与2型糖尿病合并AU的关系。结果 与NC组、非AU组比较,AU组的CD4+/CD8+显著降低(P<0.05)。2型糖尿病合并蛋白尿患者UACR与CD4+/CD8+呈显著负相关(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病程、收缩压、肌酐、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CD4+/CD8+降低可能是2型糖尿病合并AU的危险因素(OR=0.519,95% CI:0.359~0.750,P<0.001)。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AU患者外周血CD4+/CD8+降低可能在蛋白尿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初步评价天晴依泰联用放射性药物\89SrCl2治疗肺癌骨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2例肺癌骨转移患者(其中肺腺癌27例,鳞癌25例,支气管肺泡癌7例,其它癌13例。男45例,女27例,年龄24~78岁,平均48岁)分为4组,A组(\n=12)给予2疗程天晴依泰加2疗程放射性药物\89SrCl2;B组(\n=12)给予2疗程放射性药物\89SrCl2;C组(\n=12)给予1疗程天晴依泰加1疗程放射性药物\89SrCl2;D组(\n=36)只用1疗程\89SrCl2。疗程结束后,按照VAS法由患者自行对疼痛计分,评价各组患者疼痛缓解情况,疗程结束6个月后用骨SPECT显像方式观察患者病灶缩小消退状况。结果 59例患者的疼痛缓解出现在(17.5±3.7) d,其中17例患者在用药后10 d左右疼痛得以缓解。所有患者平均无疼痛缓解持续时间为(151.35±18.8) d,有7例患者在用药后3~9 d有骨痛加剧现象。天晴依泰加放射性药物\89SrCl2止痛效果可达82.1%~86.5%,新增疼痛部位个数、病灶缩小消失率和未出现新病灶等都低于单独使用\89SrCl2治疗组。结论 天晴依泰加放射性药物\89SrCl2治疗肺癌骨转移能改善患者运动功能,缩小或消退病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