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小剂量甲泼尼龙联合硫唑嘌呤治疗狼疮性肾炎的远期疗效及对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符合WHO诊断标准的狼疮肾炎44例,随机分为两组。(1)治疗组:小剂量甲泼尼龙联合硫唑嘌呤(甲泼尼龙0.2~0.4 mg.kg-1.d-1加硫唑嘌呤50 mg,每日2次);(2)对照组:常规醋酸泼尼松(0.5~1.0 mg.kg-1.d-1)联合硫唑嘌呤(50 mg,每日2次);每组各22例,为期36个月的连续治疗观察。结果:治疗组显效16例(73%),对照组显效9例(4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长疗程甲泼尼龙联合硫唑嘌呤治疗狼疮性肾炎,可使病情长期获得缓解,保护肾功能,延缓肾损害;可明显减少或/和避免机会感染、肥胖、代谢紊乱、骨质疏松、消化性溃疡等严重副作用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不同糖皮质激素诱导鸡股骨头坏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甲泼尼龙琥珀酸钠与地塞米松对鸡股骨头坏死发生的影响。方法:健康来航鸡36只,随机分成正常组(A组)、甲泼尼龙小剂量组(B组)、甲泼尼龙大剂量组(C组)、地塞米松小剂量加马血清组(D组)、地塞米松中剂量加马血清组(E组)、地塞米松大剂量组(F组),共6组,每组6只。分别于第6、12周翼下静脉采血,检测血清总胆固醇(CHO)和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在实验12周取股骨头,行HE染色,光镜下计数空骨陷窝率,观察其病理学改变。结果:与正常组相比,在第6周,C、F组CHO升高(P0.05),B、C、E组TG升高(P0.05),而B、C、E组HDL降低;在第12周,B、C、E、F组动物血TG、CHO均升高(P0.05),C、D、E组动物血HDL降低(P0.05),多数实验鸡血清内LDL未能检出。在第12周,C、E组股骨头空骨陷窝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并出现较典型骨坏死病理学改变。结论: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较地塞米松更易诱导鸡早期股骨头坏死的发生,而血脂代谢紊乱可能是激素引起该股骨头坏死的重要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3.
<正>病例资料患者:女,61岁,2014年2月起间断出现颜面及双下肢水肿,查尿蛋白(++)、尿隐血(+),血清白蛋白30.4 g/L、总胆固醇7.11 mmol/L、三酰甘油2.59 mmol/L,诊断为"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给予护肾、利尿等治疗3个月余,症状无缓解,2015年6月入住我科,拒绝肾活检,6月29日起给予甲泼尼龙(甲基强的松龙)60 mg静滴(1次/日),辅以补钙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大鼠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steroid-induced avascular necrosis of femoral head,SANFH)中的作用。方法 12月龄清洁级雄性SD大鼠72只,体质量200~230 g,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n=24)、模型组(B组,n=24)和干预组(C组,n=24)。B、C组大鼠采用脂多糖联合甲泼尼龙法制备SANFH模型;C组在第1次注射甲泼尼龙时开始肌肉注射人重组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1(secreted frizzled related protein 1,SFRP1)[1μg/(kg·d)],持续30 d。A组于B组各注射时间点同法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观察B、C组动物造模期间以及造模后一般情况。于末次注射甲泼尼龙后2、4、8周,各组取8只动物双侧股骨头标本行HE染色并计算空骨陷窝率,TUNEL染色并计算细胞凋亡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Western blot检测活性β-catenin、c-Myc表达情况。结果 B、C组造模期间共6只动物死亡,均对应补充;其余动物均存活至实验完成。组织学观察示,A组为正常骨组织结构;B、C组随时间延长均出现骨质紊乱、骨小梁断裂等骨坏死表现。各时间点C组空骨陷窝率及细胞凋亡率均高于A、B组,B组高于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Western blot检测示,各时间点C组活性β-catenin及c-Myc表达水平均低于A、B组,B组低于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异常参与了大鼠SANFH早期病变,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调控c-Myc表达,导致骨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拉米夫定联合甲泼尼龙片及来氟米特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的疗效和安全性,以寻找HBV-GN有效的治疗方案指导以后的临床治疗.方法 选择20例HBV-GN患者,通过肾穿刺检查确定病理类型,观察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拉米夫定联合甲泼尼龙片及来氟米特的近期疗效,疗程1年,观察治疗前后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肝肾功能、HBV标志物及HBV-DNA的变化情况及所有不良反应.结果 HBV-GN的病理分型:MsPGN6例(30%),IgAN6例(30%),MN5例(25%),MPGN3例(15%).以拉米夫定联合甲泼尼龙片及来氟米特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总有效率80% (16/20),显效率60%(12/20),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成人HBV-GN病理类型以IgAN、MsPGN为主,HBV-GN患者治疗前、后尿蛋白定量的多少并不取决于其病理类型及乙肝病毒活跃程度,拉米夫定联合甲泼尼龙片及来氟米特治疗HBV-GN的疗效与病理类型及乙肝病毒活跃程度无关;以拉米夫定联合糖皮质激素及来氟米特治疗HBV-GN疗效显著,安全、费用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丸对狼疮肾炎患者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RAGE)、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及趋化因子Fractalkine水平的影响,探讨六味地黄丸用于狼疮肾炎的临床疗效,以期为临床上狼疮肾炎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肾内科门诊收治的狼疮肾炎患者46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21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其中对照组给予甲泼尼龙0.5 g/d静脉滴注3 d后口服泼尼松片(0.6 mg·kg~(-1)·d~(-1))治疗,8周后逐渐减量至10 mg/d维持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浓缩六味地黄丸辅助治疗,8丸/次,3次/日,均进行8个疗程(16 d为一个疗程)治疗。分别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及趋化因子Fractalkine水平以及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结果与对照组临床疗效相比,六味地黄丸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8.3%,高于对照组的70.0%(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观察组治疗后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趋化因子Fractalkine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六味地黄丸辅助常规西药治疗狼疮肾炎能够降低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以及趋化因子Fractalkine的表达,提示六味地黄丸能够通过减轻狼疮肾炎的相关指标对狼疮肾炎具有治疗作用,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可并发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1].我们收治1例ET并发膜性肾病,报告如下. 女性,60岁,汉族,因水肿、蛋白尿2年于2009年10月19日入院.2年前患者出现水肿,24 h尿蛋白量6.28g,血白蛋白28 g/L,血小板1005×109/L,骨髓像示血小板增多症,接受甲泼尼龙、静滴环磷酰胺及羟基脲治疗.2008年1月,24 h尿蛋白量降至1.43 g,血小板降至100×109/L,甲泼尼龙减量,近3个月停用.近两年间歇出现皮肤紫癜或瘀斑及四肢抽搐;近两个月间歇足趾远端掌侧烧灼感;近10 d右膝关节肿痛;近7 d夜尿多.高血压史14年.  相似文献   

8.
<正>病例资料患者,男,50岁,农民,主因尿蛋白阳性1年、间断发热、头痛伴呕吐4个月、加重1周,于2020年12月28日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住院。患者缘于1年前体格检查发现尿蛋白阳性,就诊于石家庄市某医院,临床诊断肾病综合征,肾活检提示“不典型膜性肾病”,予甲泼尼龙12 mg/次,1次/d+他克莫司1.5 mg/次,2次/d,口服,病情稳定后出院。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亲属活体肾移植受者预存抗HLA抗体的处理及效果.方法 移植前预存抗HLA抗体者15例,其中2例为供者特异性抗体(DSA),13例为非供者特异性抗体(NDSA).预存DSA者,术前2周开始每2~3 d行血浆置换1次,共行4~5次,每次血浆置换后静脉输注小剂量免疫球蛋白,移植当天给予利妥昔单抗375 mg/m2.术前10 d起给予他克莫司(Tac,0.1mg· kg-1·d-1)+吗替麦考酚酯(MMF,0.5 g/d).术后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0.2~0.4 g·kg-1·d-1,用2~3 d.预存NDSA者,术前第3天行血浆置换治疗1次,部分病例在血浆置换治疗后每天IVIG 0.6 g/kg.15例受者均采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甲泼尼龙进行诱导治疗,免疫抑制维持治疗采用Tac+ MMF+泼尼松.结果 预存DSA者,在去抗体减敏治疗后,群体反应性抗体(PRA)和淋巴细胞毒交叉配合试验(CDC)转为阴性;预存NDSA者,其CDC始终阴性,去抗体减敏治疗后仅有部分患者的PRA有所降低.2例预存DSA的受者分别于术后第14天和1个月时出现急性和交界性体液性排斥反应,抗体反弹,予以血浆置换+大剂量IVIG(1~2 g/kg)后,均能有效控制和逆转.现分别随访1年和10个月,肾功能维持良好.13例预存NDSA的受者,1例发生加速性排斥反应,予ATG治疗后逆转;1例发生急性体液性排斥反应,经大剂量IVIG治疗后逆转;1例发生急性细胞性排斥反应伴慢性化改变,甲泼尼龙冲击治疗的效果不佳,移植肾丧失功能.结论 对于预存DSA的患者,采用血浆置换+IVIG+利妥昔单抗进行去抗体减敏治疗,在其PRA和CDC转阴后再行移植,安全性和短期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小肠移植后亚临床型细胞性排斥反应(SCR)的临床表现、肠镜下改变和病理特点.方法 小肠移植1例,受者为女性,34岁,供者为男性.应用抗CD52单克隆抗体行诱导治疗,术后单用他克莫司(Tac)、无皮质激素的维持治疗方案.怀疑发生可疑排斥反应(IND)级至I级排斥反应时,提高血Tac浓度,行短程小剂量皮质激素治疗,排斥反应控制不佳时,则行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发生中度排斥反应时提高血Tac浓度,给予甲泼尼龙2 g,随后应用皮质激素递减方案.术后头2个月内,每周行2次肠镜和病理学检查,之后频次减为1次/周.结果 至随访结束患者已存活19个月(611 d),期间共发生有临床症状的急性排斥反应6次,亚临床排斥反应3次.3次亚临床排斥反应时,2次肠镜下未见明显改变,1次表现为斑点状的充血、水肿,放大肠镜下绒毛数量轻度减少.3次亚临床排斥反应的病理检查中,1次以黏膜上皮剥脱为主,隐窝上皮损伤较轻,组织学改变符合轻度急性排斥反应;而另2次以隐窝上皮的损伤为主,为可疑急性排斥反应.结论 SCR可能是临床排斥反应的早期阶段,无明显临床症状,肠镜下改变不明显,诊断主要依靠病理学检查,但必须排除移植肠血管病变、肠梗阻、各类炎症等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临床观察小剂量甲基泼尼龙注射液对严重创伤患者血管外肺水(EVLW)的影响,以评价甲泼尼松龙注射液对严重创伤的治疗作用。方法根据创伤严重程度评分(ISS)选取38例严重创伤患者,随机分成甲泼尼龙治疗组(n=20)和对照组(n=18),均接PICCO监护仪测得治疗前、治疗后第1、3、5天EVLWI,并同步监测氧合指数(PaO2/FIO2)和免疫指标HLA—DR,对两组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EVLWI:对照组在3天时EVLWI升高,5天开始下降,而甲泼尼龙治疗组EvLwI3天后开始下降,5天时降至正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泼尼龙治疗组在治疗后3、5天,EVLWI有明显下降(P〈0.05)。(爹氧合指数:甲泼尼龙治疗组第3天时氧合指数正常,较治疗前有明显升高(P〈0.01),对照组氧合指数在5天升至正常,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HLA—DR: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泼尼龙注射液通过抑制全身炎性反应,能降低严重创伤患者的血管外肺水指数,改善患者的氧合,同时HLA—DR未下降,提示甲泼尼龙能改善严重创伤后肺损伤,同时对患者免疫功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小肠移植后亚临床型细胞性排斥反应(SCR)的临床表现、肠镜下改变和病理特点.方法 小肠移植1例,受者为女性,34岁,供者为男性.应用抗CD52单克隆抗体行诱导治疗,术后单用他克莫司(Tac)、无皮质激素的维持治疗方案.怀疑发生可疑排斥反应(IND)级至I级排斥反应时,提高血Tac浓度,行短程小剂量皮质激素治疗,排斥反应控制不佳时,则行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发生中度排斥反应时提高血Tac浓度,给予甲泼尼龙2 g,随后应用皮质激素递减方案.术后头2个月内,每周行2次肠镜和病理学检查,之后频次减为1次/周.结果 至随访结束患者已存活19个月(611 d),期间共发生有临床症状的急性排斥反应6次,亚临床排斥反应3次.3次亚临床排斥反应时,2次肠镜下未见明显改变,1次表现为斑点状的充血、水肿,放大肠镜下绒毛数量轻度减少.3次亚临床排斥反应的病理检查中,1次以黏膜上皮剥脱为主,隐窝上皮损伤较轻,组织学改变符合轻度急性排斥反应;而另2次以隐窝上皮的损伤为主,为可疑急性排斥反应.结论 SCR可能是临床排斥反应的早期阶段,无明显临床症状,肠镜下改变不明显,诊断主要依靠病理学检查,但必须排除移植肠血管病变、肠梗阻、各类炎症等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小肠移植后亚临床型细胞性排斥反应(SCR)的临床表现、肠镜下改变和病理特点.方法 小肠移植1例,受者为女性,34岁,供者为男性.应用抗CD52单克隆抗体行诱导治疗,术后单用他克莫司(Tac)、无皮质激素的维持治疗方案.怀疑发生可疑排斥反应(IND)级至I级排斥反应时,提高血Tac浓度,行短程小剂量皮质激素治疗,排斥反应控制不佳时,则行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发生中度排斥反应时提高血Tac浓度,给予甲泼尼龙2 g,随后应用皮质激素递减方案.术后头2个月内,每周行2次肠镜和病理学检查,之后频次减为1次/周.结果 至随访结束患者已存活19个月(611 d),期间共发生有临床症状的急性排斥反应6次,亚临床排斥反应3次.3次亚临床排斥反应时,2次肠镜下未见明显改变,1次表现为斑点状的充血、水肿,放大肠镜下绒毛数量轻度减少.3次亚临床排斥反应的病理检查中,1次以黏膜上皮剥脱为主,隐窝上皮损伤较轻,组织学改变符合轻度急性排斥反应;而另2次以隐窝上皮的损伤为主,为可疑急性排斥反应.结论 SCR可能是临床排斥反应的早期阶段,无明显临床症状,肠镜下改变不明显,诊断主要依靠病理学检查,但必须排除移植肠血管病变、肠梗阻、各类炎症等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糖皮质激素对大鼠肠屏障功能的损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器官移植术后早期应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对肠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免疫抑制组和阴性对照组。免疫抑制组大鼠每日腹腔注射甲泼尼龙100mg/kg,1次/d,阴性对照组每日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ml。用药后,每组在全麻下按4个时间点(0、3、5、7d)无菌操作获取血液、肠系膜淋巴结、肠内容及回肠组织,分别用于检测血浆D乳酸、血浆二胺氧化酶(DAO)、肠道菌群微生态、肠系膜淋巴结淋巴细胞凋亡指数及某些脏器细菌培养等。结果免疫抑制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从用药后第3d开始,各时间点血浆D乳酸以及DAO均显著升高(P<0.01或P<0.05),肠道菌群却无明显改变(P>0.05),肠系膜淋巴结淋巴细胞凋亡指数显著升高(P<0.01);第7d时脏器细菌培养阳性率较阴性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甲泼尼龙能够造成大鼠肠屏障功能的损害,使肠屏障通透性升高。  相似文献   

15.
常用免疫抑制剂对急性胰腺炎免疫异常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已经证实,免疫功能异常是急性胰腺炎病情恶化的重要因素[1,2].推测免疫抑制剂可能通过其免疫调节作用,而对急性胰腺炎有普遍治疗效果.为证实这一假说,本研究通过动物实验观察了常用的免疫抑制剂氟尿嘧啶,甲泼尼龙,环磷酰胺和氨甲喋呤对大鼠急性胰腺炎的炎症性细胞因子和抗炎症细胞因子的抑制作用及其治疗效果. 1.材料和方法:(1)动物:10~12周龄雄性SD大鼠,体重200~250 g,由华西医科大学动物中心提供.(2)急性胰腺炎模型和细胞因子检测:SD大鼠,共分6组,实验前16 h禁食不禁水.1组:正常对照组(n=6).2组:采用5%水合氯醛腹腔麻醉,开腹胰胆管注射5%牛磺胆酸钠0.6 ml/kg.制成胰腺炎模型;不治疗(n=8).余下各组在胰腺炎诱导成功后0.5 h分别经阴茎背静脉注射氟尿嘧啶40 mg/kg(3组n=6);甲泼尼龙30 mg/kg(4组n=6);环磷酰胺20 mg/kg(5组n=6);氨甲碟啶1.2 mg/kg(6组n=6),所有动物术后皮下输液6ml/kg-1@h-1).24 h后处死动物;抽血采用Bioassay法测定血TNF-α,IL-1,IL-6水平;采用标准商用试剂盒ELISA法测定血IL-10,TGF-β水平及胰淀粉酶,胰腺湿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多模式鸡尾酒关节周围注射(multimodal cocktail periarticular injection,MCPI)疗法中添加甲泼尼龙激素对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自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共招募60例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试验,每组30例,分别接受含甲泼尼龙激素及不含甲泼尼龙激素的混合药物来控制术后疼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术后静息、活动状态下的疼痛情况,观察患者术后膝关节肿胀程度,测量不同时间段膝关节主动活动范围。结果研究结果显示,MCPI中添加甲泼尼龙激素能减少术后早期(24h内)关节疼痛和肿胀程度,提前主动直腿抬高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数据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类固醇激素没有增加术后伤口感染的风险,也没有出现肌腱断裂的情况。结论在MCPI中加入甲泼尼龙激素可提高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24h内)止痛效果,提前主动直腿抬高时间,减轻关节肿胀程度,且无明显并发症,但对术后早期膝关节活动度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7.
肝移植后新发自身免疫性肝炎是指非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接受肝移植后新发生的自身免疫性肝炎,可导致肝纤维化和肝硬化,使移植肝功能丧失.这个概念首先由Kerkar等[1]于1998年提出,目前国内仅报道过2例[2].2011年我中心收治1例肝移植后新发自身免疫性肝炎,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患者为男性,16岁,2008年11月因肝豆状核变性、肝硬化和肝功能失代偿在外院接受亲属活体肝移植,手术顺利.术后以他克莫司(Tac)+吗替麦考酚酯(MMF)+甲泼尼龙预防排斥反应,恢复顺利.根据血Tac浓度调整其用量;MMF用量为1.0 g/d;甲泼尼龙于术后3个月减量至8.0mg/d,术后半年减量至4.0mg/d,术后1年减量至2.0 mg/d,术后1年半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肝移植术后新发溃疡性结肠炎(UC)的诊治经验。方法 1例PBC患者于2010年3月3日在武警总医院器官移植研究所行原位肝移植术。收集本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PBC肝移植术后新发UC的临床治疗经验,了解患者预后情况。结果2012年5月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表现为下腹部痉挛性疼痛、腹泻,解黏液血便2~3次/日。2012年6月检查示粪便隐血试验(+++),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5项检查示"大三阳"。肠镜检查示:乙状结肠至回盲部黏膜广泛糜烂,考虑为UC。活组织检查(活检)示:大肠(横结肠)黏膜慢性炎症伴急性炎症、淋巴组织增生、肉芽组织形成并见炎性渗出,符合UC。予美沙拉秦、双歧杆菌治疗UC,恩替卡韦抗乙肝治疗。12 d后病情无缓解,停用美沙拉秦,调整激素剂量,予头孢噻乙胺唑抗感染、纠正贫血等对症治疗。甲泼尼龙逐渐减为4 mg/d维持至截稿日。随访23个月,患者UC无复发,定期复查粪便隐血试验(-),乙型肝炎病毒(HBV)DNA1 000 copies/ml。结论PBC肝移植患者术后新发UC罕见,如出现典型临床症状应考虑UC的可能,早诊断、早治疗,治疗以甲泼尼龙、美沙拉秦、调节肠道菌群为主。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中,预防性应用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来减少骨水泥植入综合征的发生。方法对2015年8月至2017年3月在本院行PKP治疗的40例新鲜老年性OVCF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在PKP术中骨水泥注入前用2ml生理盐水作对照,共20例;B组用预防性应用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40mg,共20例。术中观察骨水泥注入前、注入后1、3、5、7、10分钟的桡动脉有创动脉血压、心率及氧饱和度变化,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A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和氧饱和度变量在骨水泥植入前后有明显的变化,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和氧饱和度变量在骨水泥植入前后变化较小,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PKP术中,预防性的应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能有效的减少骨水泥植入综合征的发生,降低术中心血管风险,值得临床深入观察。  相似文献   

20.
文琳钊  侯霞  陈媛  湛琅 《护理学杂志》2008,23(10):46-47
目的 探讨长时间留置尿管患者拔尿管时注入药物对排尿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84例长时间留置尿管患者按入院时间分组,单号分为常规组(40例),双号为注药组(44例).常规组患者拔尿管时按常规操作拔除尿管;注药组拔尿管前注入甲泼尼龙、利多卡因、丁胺卡那.比较两组患者拔尿管后第1次排尿时尿痛、排尿困难及排尿障碍发生率.结果 拔尿管后两组第1次排尿时尿痛、排尿困难及排尿障碍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 长时间留置尿管患者拔管时注入甲泼尼龙、利多卡因、丁胺卡那能改善拔管后排尿自觉症状,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