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了解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乙肝病毒DNA拷贝数时,溶血对乙型肝炎病毒DNA定量检测的影响。方法采集30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液,分离血清,置于-20℃冰箱保存备用,并同时配制出含不同浓度Hb血清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含不同Hb浓度及不含Hb血清的乙型肝炎病毒DNA拷贝数,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处理。结果当标本中Hb浓度小于32 g/L时,Hb对检测血清乙型肝炎病毒DNA拷贝数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当Hb浓度较低时,Hb对血清乙型肝炎病毒DNA定量检测无显著影响,因此较低浓度溶血标本可以进行乙型肝炎病毒DNA的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2.
抗凝剂对定量检测乙型肝炎病毒DNA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乙型肝炎病毒DNA拷贝数时,不同抗凝剂对乙型肝炎病毒DNA定量检测的影响。方法采集40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液,分别置于不含抗凝剂及含肝素钠、枸缘酸钠、EDTA-k2抗凝剂的无茵试管中,分离血清和血浆后于-20℃冰箱保存备用。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血清和血浆中乙型肝炎病毒DNA的拷贝数,用配对t检验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处理。结果40例乙型肝炎患者不合抗凝荆组的乙型肝炎病毒DNA拷贝数的对数均数为5.66±2.10,含肝素钠组的对数均数为5.42±2.26,含枸缘酸钠组的对数均数为5.36±2.11,含EDTA-k2组的对数均数为5.58±2.16。三种含抗凝剂的标本分别与不合抗凝剂的血清组标本中的乙型肝炎病毒DNA拷贝数转换为对数经配对t检验统计处理,含肝素钠组和枸缘酸钠组的DNA拷贝数与不含抗凝剂组DNA拷贝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含EDTA-K2组的DNA拷贝数与不含抗凝荆组的的DNA拷贝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乙型肝炎病毒DNA拷贝数,应避免使用含肝素钠和枸缘酸钠的血浆标本,使用不合抗凝剂或含EDTA-K2抗凝剂的无菌试管收集标本。  相似文献   

3.
乙型肝炎病毒 (HBV)DNA是反应HBV复制的最直接、最可靠指标。在评价治疗乙型肝炎药物的疗效与预后判定方面 ,HBVDNA的检测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1] 。目前定量核酸检测方法可以对病毒核酸进行相对的定量检测 ,但检测方法有很多。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Fluo rescencequantitativePCR ,FQ -PCR) [2 ] 不仅可以避免常规PCR扩增产物易污染而导致的假阳性 ,简化操作 ,还可以给出HBVDNA体内复制的定量结果 ,为临床正确诊断和及时采取恰当的治疗措施提供依据[3 ] 。为此我们采用FQ -PCR对 337例肝炎患者进行HBVDN…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DNA定量检测结果和临床的关系,为临床研究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9月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收治的134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对乙型肝炎病毒患者DNA定量进行检测,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进行检测,对比不同血清学指标模式下乙型肝炎病毒-DNA阳性率及其DNA对数的水平。结果 HBe Ag、HBs Ag血清学指标模式乙型肝炎病毒-DNA阳性率最高,且其DNA对数的水平也较高;除HBc Ab、HBs Ag与HBs Ab,HBe Ag、HBs Ag与HBc Ab、HBe Ag、HBs Ag血清学指标模式下乙型肝炎病毒-DNA阳性率及其DNA对数水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每2种血清学指标模式下乙型肝炎病毒-DNA阳性率及其DNA对数水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型肝炎病毒DNA阳性率及其DNA对数水平与临床血清学指标模式均存在紧密关联,可以将血清学指标模式与乙型肝炎病毒DNA联合检测对早期乙型肝炎进行筛查并且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PCR与ELISA法在检测乙肝病毒标志物中的差异。方法:用PCR和ELISA法对803例疑似乙肝者做了HBVDNA和乙肝五项指标检查,并进行比较。结果:在HBsAg(+)的736例中HBVDNA阳性率58.77%。HBeAg(+)的353例中HBDNA阳性率为96.3%。HBeAg(-)的408例中HBVDNA阳性率为23.0%。HBsAg和HBeAg均(-)的25例中HBVDNA阳性率  相似文献   

6.
乙型肝炎病毒DNA定量检测与临床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HBVDNA与HBV#志物(HBVM)表现模式、慢性乙型肝炎肝功能损害程度、血清肝脏纤维化指标的相互关系。方法HBVDNA定量采用荧光定量PCR分析系统HBVM;采用ELISA法监测肝功能生物化学指标:采用竞争性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结果血清HBVDNA与HBVM表现模式有关,HBeAg的存在影响HBVDNA水平的变化。肝脏功能损害程度与HBVDNA水平有关,肝脏纤维化指标与HBVDNA无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7.
鸭乙型肝炎病毒核酸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建立鸭乙型肝炎病毒核酸(DHBV DNA)荧光定量的方法。方法:根据DHBV DNAS基因区的序列设计扩增所需3条引物,通过偶联反应用AmpliSensor荧光信号标记半巢式引物,经过前期不对称扩增、半巢式扩增及在线检测建立DHBV DNA阳性标准品QPCR的标准曲线,并将70份鸭血清分别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和地高辛标记的DHBV DNA探针斑点杂交的方法检测,比较结果的相关性。结果:DHBV DNA阳性标准品经过30次循环后,扩增产物经2%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可以看出有180bp、70bp两个片段,与设计的片段大小相符,扩增产物的浓度与标准品的起始浓度成正比,扩增指数的数值大小与该循环时己合成的扩增产物的量成正比,起始浓度的大小与要合成的一定扩增产物的量所需的循环次数成反比。用荧定量PCR方法和斑点杂交的方法检测血清中DHBV DNA的结果有良好的相关性(r=0.97,P<0.01,ν=58)。结论:荧光定量PCR方法可作为检测DHBV DNA含量的一个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定量检测技术进展很快,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这些技术也日趋成熟。本就近几年常用的定量检测技术在抗病毒治疗、前C区变异及发病机理研究等方面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PCR( FQ-PCR)检测乙型肝炎病毒( HBV)-DNA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FQ-PCR检测265例乙型肝炎(乙肝)患者和150名健康体检者的血清HBV-DNA,并将结果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的乙肝血清标志物进行比较。结果:不同血清标志物模式的各组均可检出 HBV-DNA 阳性,其中 HBsAg、HBeAg、HBcAb 阳性组和 HBsAg、HBeAg 阳性组的HBV-DNA阳性率和病毒拷贝数均显著高于其他血清标志物模式组和对照组(P〈0.01)。 HBV所致不同疾病类型的HBV-DNA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急性乙肝病毒拷贝数均明显高于其他疾病(P〈0.01)。结论:FQ-PCR检测HBV-DNA可以直接反映是否存在HBV感染,判断病毒的复制能力和传染性,指导临床用药和观察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乙型肝炎病毒DNA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实时荧光定量PCR(F Q-PCR)检测乙型肝炎病毒DN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FQ-PCR方法检测196例患者血清中HBV-DNA。结果: 112例HBeAg(+)/HBeAb(-)标本中FQ-PCR均阳性,HBV-DNA拷贝数1.08×107/ml;68例HBeAg(-)/HBeAb(+)标本中,平均拷贝数6.12×105/ml,其阳性率为66.2%;16例HBeAg(-)/HBeAb(-)标本中,平均拷贝数为2.72×104/ml。结论: 实时FQ-PCR可以实现准确定量,是了解HBV在体内复制和判断疗效的有利手段。  相似文献   

11.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乙肝病毒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HBVDNA含量与乙型肝炎血清学免疫标志物表达关系及HBVDNA含量与肝细胞损害关系。方法 :以完全闭管式的PCR和荧光探针技术相结合的实时检测定量PCR方法 ,对 11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HBVDNA进行检测。结果 :HBeAg阳性 /抗HBe阴性患者HBVDNA拷贝数与HBeAg阴性 /抗HBe阳性患者或HBeAg阴性 /抗HBe阴性患者的拷贝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而后二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HBVDNA拷贝数与肝实质损害指标血清谷丙转氨酶 /谷草转氨酶 (ALT/AST)、总胆红素 (TBIL)、白蛋白 (ALB)、凝血酶原活动度 (PTA)不具相关性。结论 :抗e抗原抗体非病毒复制终止的标志、病毒性肝炎的肝实质损害程度与血清HBVDNA的含量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及评价3种HBV-DNA荧光定量PCR试剂检测结果的差异.方法 同时用3种HBV-DNA荧光定量PCR试剂对已知结果的质控血清、标准品及本院79份HBsAg阳性的临床标本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试剂A、B、C检测阳性率分别为41.77%(33例)、45.57%(36例)和41.77%(33例).3种方法结果一致者66例,总符合率83.54%.试剂A、B与试剂C检测结果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剂A与B检测结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剂A与C的灵敏度、特异性均为77.78%、88.37%;试剂B灵敏度为89.66%、特异性80.00%.结论 试剂A与B总体性能优于试剂C,适于临床检测与筛查.实验室必须选择质量好且符合自己实验室要求、与本实验室仪器相匹配的试剂以保证检验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病毒性乙型肝炎(HBV)的HBV DNA载量与肝纤维化四项的关系。方法收集确诊的病毒性乙型肝炎患者266例,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患者血清样本HBV DNA载量,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患者血清样本肝纤维化四项。结果 266例HBV感染患者中,HBV DNA阳性率为67%。乙肝病毒载量(血清HBV DNA)与各项肝纤维化指标无明显的相关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V感染患者中,乙肝病毒载量与肝纤维化四项无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池州地区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B、C基因型的分布情况及其与临床指标的关系。方法:通过荧光定量PCR法测定116例乙型肝炎患者B、C基因型,并比较B、C基因型各项临床指标的关联性。结果:116例血清标本中,B基因型75例,C基因型39例,B/C混合型2例。不同基因型各临床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基因型HBeAg阳性率为53.8%,B基因型为3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2,P0.05)。结论:池州地区HBV-DNA基因型分布以B型为主,C型次之;C基因型与较严重肝脏疾病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慢性乙型肝炎病人血清HBV DNA含量的临床意义。方法血清HBV DNA定量检测采用荧光PCR法(FQ—PCR);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标记相应肝组织中aBcAg,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血清HBV DNA含量较低组(A、B组),肝组织中aacAg的表达呈阴性或少数阳性;而血清HBV DNA含量较高组(C、D组),肝组织HBcAg表达多数呈阳性或强阳性,随着血清HBV DNA含量的升高肝组织HBcAg表达强度和范围也随之增加。结论血清HBV DNA定量检测能较好地反映乙肝病毒在体内的复制状况。  相似文献   

16.
HVB DNA定量检测与HBV五项标志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HBsAg与抗-HBs同时阳性者临床类型、血清学标志与HBVDNA量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6例HBsAg与抗-HBs同时阳性者应用Amplisensor法测定血清HBVDNA量。结果慢性肝炎、重型肝炎和肝硬变者HBVDVA分别为:109.17±1.60、109.44±1.98和108.14±2.27(copyL-1);HBeAg(+)、抗-HBe(+)和两者都(-)组HBVDNA分别是:1010.31±0.71、108.34±2.20和108.16±1.49(copy·L-1);HBsAg(S/N)值≤100和>100者HBVDNA分别是:108.26±1.85和1010.31±0.93(copy·L-1);抗-HBs值≤10和>10(IU·L1-)者分别为:109.07±1085和109.20±1.91(copy·L-1)结论不同临床类型其病毒含量差异无显著性;HBsAg、HBeAg(S/N)值与病毒量呈正相关,而抗-HBs值与病毒含量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ELSIA)、胶体金与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在乙肝病毒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ELSIA分析法及快速胶体金方法分别对标准品血清、阴阳性对照血清及43份随机抽样血清进行乙肝两对半检测;对乙肝两对半中不同项目阳性的68份血清标本做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并将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ELSIA、胶体金两种方法检测结果比较,HBsAg、HBsAb阳性符合率达90.2%,HBeAg阳性符合率达到100%,HBeAb、HBcAb阳性符合率分别为80.1%、77.8%。HBsAg、HBeAg及HBcAb均阳性者荧光定量PCR阳性率达93.33%。结论ELSIA方法具有较好的灵敏度、特异性。胶体金检测方法可以避免Hock效应所致的假阴性结果,可作为急诊筛查检测方法。HBeAg阳性与HBVDNA阳性吻合度最高,是判定病毒复制与传染性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血清中乙肝病毒共价闭合环状双链DNA (HBV-cccDNA)水平对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小球肾炎(HBV-GN)患儿肝肾功能、肾组织中HBV抗原的检出、肝组织病理分级和分期的影响,评价HBV-cccDNA水平检测对HBV-GN患儿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9例HBV-GN初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所有患儿均接受肝脏和肾脏穿刺;选取肝功能正常HBV携带患儿4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2组患儿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采用PCR荧光分子信标技术检测患儿血清中HBV-cccDNA水平,HE染色检测患儿肝脏和肾脏组织的形态表现,免疫荧光法检测患儿肾组织中HBsAg、HBeAg和HBcAg检出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评价HBV-cccDNA水平检测在HBV-GN诊断中的价值。以HBV-cccDNA的Ax荧光值>21判定为阳性,反之判定为阴性,将HBV-GN患儿分为HBV-cccDNA阳性组(n=24)和HBV-cccDNA阴性组(n=15)。在抗病毒治疗后第2、4、8和12周时检测患儿血清中HBV DNA及HBV-cccDNA水平。结果:HBV-cccDNA阳性组患儿ALT和AST水平异常率、HBeAg和尿蛋白阳性率均高于HBV-cccDNA阴性组(χ2=4.454,P=0.035;χ2=5.912,P=0.022;χ2=8.770,P=0.007)。HBV-cccDNA阳性和阴性组HBV-GN患儿肝组织炎症和纤维化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V-GN患儿肾脏活检病理类型以膜性肾病(MN)为主,HBV抗原成分以HBeAg及HBcAg为主,HBV-cccDNA阳性组患儿HBeAg及HBcAg检出率明显高于HBV-cccDNA阴性组(χ2=5.652,P=0.027;χ2=12.523,P=0.001)。ROC曲线评价,HBV-cccDNA水平检测能有效鉴别观察组HBV-GN患儿和对照组患儿,AUC=0.804(95% CI:0.709~0.883)。10例规范治疗且有完整追踪治疗资料的HBV-GN患儿在治疗第2周时其HBV-cccDNA水平明显降低,治疗至第12周时其中7例患儿HBeAg转阴,无蛋白尿、血尿症状,ALT和AST水平均正常;治疗无效的3例患儿血清中HBV-cccDNA水平均高于其余7例标本。结论:HBV-cccDNA高表达与HBV-GN患儿肝功能、蛋白尿及肾脏HBV抗原检出有密切关联,检测HBV-cccDNA水平对儿童HBV-GN患儿的辅助诊断及疗效评估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定量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血清中HBV DNA前C区A83变异株DNA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扩增抗拒突变分析系统(ARMS),检测HBV DNA前C区A83位点突变,引入内参照系统,对突变株DNA作定量检测。结果有HBV DNA前C区A83位点突变的58例慢性肝病患者血清中病毒变异株DNA水平(对数值)为(5.37±0.60)copies.ml-1,13例无症状病毒携带者(ASC)血清中病毒变异株DNA水平(对数值)为(4.02±0.51)copies.ml-1,两者比较,t=7.54,P<0.001,差异有高度显著性;10例献血员血清中未检测到A83病毒变异株。结论HBV DNA前C区A83变异株水平与临床病情相关,定量检测可以快速准确地反映变异株在体内的复制状态,对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